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邹氏肾科由邹云翔教授创建于1954年,1955年邹云翔教授于首部中医肾病学专著《中医肾病疗法》中提出治疗慢性肾脏病要旨——“补益肾元”,此后邹氏团队历经数十年临床实践,逐步构建邹氏肾科“补益肾元”理论体系,形成以此为核心的治肾医术。该理论体系基于对肾与“肾元”的生理病理认识,创新性提出了慢性肾脏病“肾劳”新病名;首先提出“肾元不足”的发病主因,以及“药物伤肾”“风毒伤肾”等病因新观点;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机特点是以肾虚为主,虚实夹杂,归纳出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机动态变化规律,提出慢性肾衰竭的基本病机为肾元衰竭、浊毒潴留;制定了以本虚标实为特征的慢性肾脏病全国辨证标准。在治疗方面,该理论体系提出治肾总则为:治病求本,补益肾元;以肾为主,兼顾五脏;运行血气,久病和络;标本缓急,分清主次;和法缓治,以平为期。建立治肾四大新法,即基于“补益肾元”,联合清热利湿、活血渗湿、泄浊通络、祛风解毒四法。挖掘出补益肾元很有效的冬虫夏草、紫河车、鲍鱼三个单味药,以及菟丝子-制首乌、生黄芪-山萸肉、金蝉花-大黄三组对药,并开发国家中药新药“黄蛭益肾胶囊”“参乌益肾片”。邹氏肾科核心医术“补益肾元”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g A肾病中医虚证与西医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Ig A肾病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遵循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确定证候类型,分析313例Ig A肾病患者中医虚证分型与西医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尿检异常型以气阴两虚证较多;肾病综合征型以气虚证最多;慢性肾炎型合并高血压者以阴虚证、阳虚证居多。阴虚证高血压发生率最高;气阴两虚证重度血尿发生率较高。气虚证和阳虚证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血白蛋白明显低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阳虚证和阴虚证血肌酐明显高于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低于气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气虚证和阳虚证血胆固醇高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凝血酶原时间明显低于气阴两虚证和阴虚证;阳虚证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其他3证、部分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其他3证。气虚证慢性肾脏病(CKD)1~2期居多,气阴两虚证CKD1期、3期较多,阴虚证CKD4期最多,阳虚证CKD4~5期较多。结论 Ig A肾病中医虚证与西医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具有一定相关性,相关指标对弥补中医"四诊"信息不足,提高辨证准确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不同分期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为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可能的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初步探讨不同分期中医症状及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慢性肾脏病1、2期患者以脾肾气虚为主,兼有血瘀。3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可兼有不同程度的阳虚、血瘀证。4期以肝肾气阴两虚为主,兼脾肾阳虚、血瘀证及湿浊证。5期虚实夹杂,气血阴阳俱虚,阳虚证表现突出,兼挟湿浊、水气、血瘀证。结论:慢性肾脏病中医证候特点为本虚标实,血瘀证贯穿疾病的始终;本虚证从早期的气阴两虚证,逐渐发展到晚期的阴阳俱虚,标实证以血瘀证、湿浊证为主。  相似文献   

4.
介绍在田炳照主任中医师的指导下运用参乌益肾方辨治慢性肾脏病的临床体会。田炳照强调,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宜以《黄帝内经》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探求病因病机;同时指出,脾主运化由“运”和“化”两种功能组成,运和化密切联系,又略有区别,诊断、治疗、用药亦需推敲;并反复告诫我们用中药一定要遵从中医整体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基本原则,不可只盯着“肌酐”“蛋白尿”等而用所谓的特效药。参乌益肾方本为肾脏病泰斗邹云翔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证属气阴两虚之名方,药味平淡而能疗顽疾沉疴。在田炳照老师的指导下,探索参乌益肾方中各药的用法,认为慢性肾脏病当属脾肾气虚、肾阴不足之气阴两虚证,或夹瘀、痰等邪,运用参乌益肾方辨治慢性肾脏病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8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活检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旨在找出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型及转归的关系。方法吉林大学第二临床医院肾病科2017年9月—2018年5月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肾穿刺活检患者病例180例,收集其病理类型、中医辨证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膜性肾病(MN) 82人,所占比例最高;Ig A肾病(IgAN) 56人,所占比例次之;其它,狼疮性肾炎(LN) 15人,肾小球轻微病变(GML) 13人,轻度系膜增生(MsPGN) 5人,局灶节段性硬化(FSGS) 3人,乙肝相关性肾病3人,高血压肾损害3人。各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和IgA肾病为主,所有入组患者病理类型由高到低所占比例分别为45.56%、31.11%、8.33%、7.22%、2.78%、1.67%、1.67%、1.67%。从临床资料看,中医证型中,慢性肾脏病以脾肾气虚证为主,其次为气阴两虚证,而血瘀证、湿热证常常伴随疾病始终。膜性肾病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证居多;Ig A肾病中医证型以脾肾气虚与肺肾气虚居多,常伴有血瘀、湿热;狼疮性肾炎证型以气阴两虚为主;肾小球轻微病变证型以脾肾气虚为主;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分别为脾肾气虚、肝肾阴虚型;局灶节段性硬化以脾肾气虚多见,易兼血瘀与湿热;乙肝相关性肾病、高血压肾损害以肝肾阴虚型为主。结论膜性肾病(MN)所占比例最高;IgA肾病次之,其次为GML、MsPGN、 FSGS等。脾肾气虚证为慢性肾脏病主要中医证型,气阴两虚证次之,血瘀证、湿热证常常伴随疾病始终。  相似文献   

6.
李夏玉  李恒  贺学林  程军  范永升  陈江华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899-1900,1932
目的探讨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移植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按CAN的临床及病理诊断标准及慢性肾脏病(CKD)分期标准,选择CAN及CKDⅡ~Ⅴ期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行中医辨证分型,同时检测血清肌酐(SCr)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CAN患者肺肾气虚证分期以Ⅱ~Ⅲ期为主,脾肾阳虚证82.1%的患者为CKDⅣ~Ⅴ期,气阴两虚证及肝肾阴虚证CKD分期以Ⅲ~Ⅳ期为主。CAN患者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SCr显著高于肺肾气虚证,eGFR水平显著低于肺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及肝肾阴虚证SCr及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肾阳虚证SCr显著高于其他3型,eGFR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型。78.6%(66例)患者兼血瘀证,CKDⅡ、Ⅲ、Ⅳ、Ⅴ期患者中兼血瘀证分别为50%、70%、88%及90.5%。85.7%(72例)患者兼湿阻证,水湿证患者CKD分期以Ⅱ~Ⅲ期为主;湿热证患者以CKDⅢ~Ⅴ期为主,湿浊证患者以CKDⅣ~Ⅴ期为主。结论 CAN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移植肾功能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慢性肾脏病3期中医临床证型规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的中医症状及证候分布规律进行调查,为中医规范化诊治本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了154例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人口学、中医症状及证候学资料,探索CKD3期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结果:CKD3期患者以肾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湿热内蕴为基本中医证候,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存在肾气阴(血)虚证;辨证分型以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湿热内蕴最多(29.8%),其次为气阴(血)虚+肾络瘀痹+风湿内扰(22.7%)、气阴(血)虚+肾络瘀痹+湿热内蕴(16.2%)和气阴(血)虚+风湿内扰+湿热内蕴(11%)。结论:肾气阴(血)虚证、肾络瘀痹证、风湿内扰证、湿热内蕴证在CKD3期患者整个病程进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肾病(DN)及合并不同慢性疾病患者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304例DN住院病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患者症状表现等信息进行采集,按中医辨证标准对所有人组患者进行辨证,将采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不同分期的DN患者中医本虚证候分布,同时按合并不同慢性疾病分组,观察DN合并不同慢性疾病时中医本虚证候分布的特征.结果 DN最常见本虚证候为气阴两虚,Ⅲ期与Ⅳ期DN患者主要本虚证候为气阴两虚、气血两虚及肝肾阴虚,而DN的Ⅴ期则以脾肾阳虚为主.无合并疾病组以气阴两虚和气血两虚两种证型为主;合并高血压组中肝肾阴虚型例数最多;合并冠心病组以气血两虚型为主.结论 DN发病初始阶段,本虚证多以气阴两虚为主;疾病发展至后期,则阴损及阳,伤及脾肾,高血压及冠心病是糖尿病肾病证候演变及分布的2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中医药防治慢性肾脏病取得了较肯定的疗效,但因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尚不能在全国范围内达到统一,阻碍了中医药疗法的推广应用。本研究旨在对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中医诊疗方案进行优化,力求形成共识度较高的中医辨证论治诊疗方案。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向全国20位资深中医专家发送问卷调查,从慢性肾脏病3、4期基本证型、基本方剂、方剂组成等方面进行咨询。结果:慢性肾脏病3、4期中医基本证型可分为本虚证(脾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标实证(湿浊证、湿热证、血瘀证、水气证、浊毒证)。脾肾气虚证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气阴两虚证可选用参芪地黄丸加减,肝肾阴虚证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减,脾肾阳虚证可选用济生肾气丸加减,阴阳两虚证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合二至丸加减。标实证均在本虚证的基础上加减用药。结论:通过此研究,初步制定了目前全国共识度较高的慢性肾脏病3、4期中医基本辨证分型及选方用药,有助于中医辨证论治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推广运用,为慢性肾脏病中医诊疗规范的制定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15年来我国IgA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通过对15年来我国IgA肾病中医证候学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总结,重点对中医证候研究、辨证治疗研究、基本方治疗研究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认为IgA肾病的最常见中医证型依次是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梳理《内经》阴气、经气、脏气等理论阐述,认为阴气是经气的一部分,阴气与脏气在生理上保持着某种一致性,但阴气不应等同于脏气的概念。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的阴气、阳气概念辨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检出<黄帝内经>160篇中有关"阴气"、"阳气"的所有记述,分析和归纳出<黄帝内经>中阴气、阳气的基本涵义:阴气与阳气相对待而言,阴气指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作用的气,阳气是指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等作用的气;阴气有时指人体的在内或在下之气,阳气有时指人体的在外或在上之气;阴气在自然界主要指寒凉之气,阳气在自然界主要指温热之气.并在此基础上,推出阴气与阳气的基本概念:阴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寒凉、抑制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敛聚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阳气是一身之气中具有温热、兴奋特性的部分,是人体内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腾、发散等作用和趋向的极细微物质和能量.阴气与阳气的对立互根关系适用于阐释寒热性或动静失常性病证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益气养阴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病毒性心肌炎以青壮年居多 ,常反复发作 ,不易治愈 ,临床上益气养阴是最常用的治法。兹依据有关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 ,并结合笔者治验 ,对益气养阴法在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一、早施益气养阴  病毒性心肌炎大多在急性阶段症状多不明显 ,部分患者长期病毒反复感染或常因感冒而诱发。此时是先疏解外邪再运用益气养阴 ,还是扶正祛邪兼顾 ?笔者认为 ,患者发病本由于“正气不足 ,邪之所凑” ,而外邪的多次侵袭或稽留难除 ,更说明气阴虚弱 ,正不胜邪 ,治疗当以扶正祛邪并施 ,早予益气养阴配合疏解清热。如周氏[1] 对 2 4例或…  相似文献   

15.
关于《黄帝内经》中“治神”一词的含义,今人多将其简单的解释为“精神专一”。本文通过对该书原文的综合分析,并结合自身多年的练功体会及针灸临床实践,认为其本义指的是在“导引行气”等功法长期修炼基础上所达到的特殊身心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益气养阴不同方药治疗快速性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全面搜集有关益气养阴不同方药治疗快速性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随机对照试验,筛选合格研究,应用Jadad评分法进行质量评价,运用Meta分析方法统计比较相关数据。结果 6项研究被纳入6种药物的系统评价;Jadad评分结果显示1篇文章得3分,属高质量文献,其余为1分,属低质量文献;6项研究分别采用临床总有效率、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室性早搏疗效有效率和室性早搏数量变化中的两项或1项指标进行了疗效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茱萸颗粒、扶正和脉饮、生脉四物汤、生脉宁心汤、通脉养心丸、安神伏脉汤对快速性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早搏数量减少等方面均有效。结论益气养阴不同方药治疗快速性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有一定的疗效,而由于纳入研究的各方药缺乏足够的临床试验,故无法进一步筛选比较茱萸颗粒、扶正和脉饮、生脉四物汤、生脉宁心汤、通脉养心丸、安神伏脉汤疗效的优劣。要进一步验证益气养阴不同方药治疗快速性室性早搏气阴两虚证的疗效,尚需进行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益气滋阴方治疗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经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益气滋阴方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阴两虚型经期延长患者采取益气滋阴方进行治疗,改善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补气养阴法治疗便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 药用枸杞30g,黄芪30g,人参10g,白术15g,甘草15g,当归10g,陈皮15g,莱菔子20g,天冬15g,麦冬15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且于每日晨起空腹饮冷开水一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滋阴中药加灌肠治疗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7月到2014年12月因功能性便秘在门诊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口服和灌肠的治疗组和单纯中药灌肠的对照组。采用完全自主排便次数(Complete 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CSBMs)、粪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评分评估排便改善情况,采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便秘的疗效标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组组内治疗2周、治疗4周与随访4周平均周CSBM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4周平均周CSBM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与随访4周平均周CSBMs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组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末次随访粪便性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4周后粪便性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末次随访粪便性状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组内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末次随访排便困难程度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与末次随访排便困难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4)治疗组治疗4周后有效率89.29%,显著高于对照组60.7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末次随访有效率82.14%,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滋阴中药加灌肠治疗气阴两虚型功能性便秘能改善排便情况,短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药膳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药膳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控制、降压降脂及糖适平降糖等基础治疗;药膳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本院自配的益气养阴药膳方治疗。两组均以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测定FPG、PG2h、FINs、HbAIC、TCh、TG、LDL—C等血清浓度水平。同时计算BMI、IAI。结果:药膳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81.32%,优于对照组的67.21%(P〈0.05);药膳组治疗后的PG2h、HbAIC、TG、LDL—C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益气养阴药膳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较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尤适宜于病程长、合并症多、服西药时间长、效果欠佳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