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bladder smal1 cell carcinoma BSCC)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和诊治方法 ,提高对膀胱小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BSCC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患者为中年女性,子宫全切术后6个月,下腹疼痛伴排尿困难、尿频3个月。盆腔CT示膀胱后方见一大小约5 cm×9.5 cm×11 cm的肿块影,双肾彩超示双肾积水。患者行膀胱子宫全切+双输尿管皮肤造瘘术,术后对症处理并化疗。检索MEDLINE和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为膀胱小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Vimentin(+),CD32(-),CD20(-),CK(-)CD45RO(-),CD99(-),Syn(+)。患者术后2个月因肺部转移呼吸衰竭死亡。结论膀胱小细胞癌是一种极为罕见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检查,易发生浸润和转移,预后较差,行根治性切除联合化疗可提高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膀胱小细胞癌(SCCB)的临床认知和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SCCB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男性,67岁,因"发现肉眼血尿6月余,加重20余天"入院.确诊膀胱内新生物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诊断性电切术,切除标本病理示"(膀胱)恶性小细胞癌",结合术前检查未发现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组织化学特征、诊治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讨论。结果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患者拒绝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访16个月无转移,无复发。结论原发性膀胱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膀胱低分化癌,多以血尿为主要症状,确诊需靠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应与转移性癌及膀胱肾源性腺瘤相鉴别,治疗以根治性手术为主,预后较其他非尿路上皮癌好。  相似文献   

4.
张伟  高炜  刘晨  刘潇濛  张钦 《天津医药》2023,51(2):203-206
目的 探讨多纳非尼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和抗PD-1抗体信迪利单抗对肝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方法 1例肝细胞癌合并下腔静脉近右心房癌栓的患者,接受多纳非尼联合HAIC和信迪利单抗治疗。通过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v1.1评估肿瘤治疗反应情况,观察甲胎蛋白(AFP)和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指标符合要求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经过多纳非尼联合HAIC和信迪利单抗治疗4个周期后,成功缩小肝脏肿瘤及下腔静脉癌栓,AFP降至正常。采用全肝血流阻断法和下腔静脉切开取栓术完整切除肝脏肿瘤及癌栓,手术获得成功。术后病理提示肿瘤完全缓解。结论 多纳非尼联合HAIC和信迪利单抗可作为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的转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7,(5):338-341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与顺铂(GC)方案辅助化疗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或全膀胱切除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患者35例,其中23例患者因不能耐受或者拒绝行全膀胱切除术而行保留膀胱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2例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其中9例行回肠通道术,3例行输尿管皮肤造口。5例全膀胱切除患者术前GC方案辅助化疗3个周期,另外7例患者术后GC方案先辅助化疗4个周期。23例患者TURBt后GC方案化疗4个周期,每3周为1个周期,同时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每周1次,持续8周,以后每月1次,持续1年。每三个月复查膀胱镜及CT,评估肿瘤复发情况。结果:35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5~320 min。术后病理报告均为浸润性移行细胞癌,全膀胱切除患者切缘均为阴性。TURBt患者中1例肿瘤侵犯前列腺,全膀胱切除患者中1例肿瘤侵犯子宫,2例患者有1枚闭孔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化疗后出现白细胞下降者20例,恶心、食欲减退等胃肠道反应者29例,对症处理后均好转。TURBt患者术后随访6~40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术后6个月复发者1例,12个月复发者1例,24个月复发者2例,30个月复发者2例,死亡1例,死于肿瘤远处转移。全膀胱切除患者随访12~26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GC方案联合TURBt对浸润性膀胱癌有一定疗效,可作为保留膀胱的一种综合治疗方法,但仍有部分患者肿瘤复发,而GC方案联合全膀胱切除术能减少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膀胱原发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分析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结果 患者以无痛性全程血尿就诊,发现膀胱左侧壁广基肿块,病检为小细胞癌,免疫组化示神经内分泌标记物NSE、CoA、Syn阳性,行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正位排尿术和化疗,1年无复发。结论 此病少见,临床表现以血尿为主,病理特征同肺小细胞癌相同,早期有局部或远处转移,病情发展快,预后差,化疗或手术辅以化疗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或痊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依据临床表现及综合应用Bus、Ivp、逆行肾盂造影(RP)、CT、膀胱镜及输尿管镜等检查,诊断肾盂癌15例。其中混合癌4例:肾盂癌合并同侧输尿管癌1例,肾盂癌合并同侧输尿管癌及膀胱癌3例。结果 15例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移行细胞癌14例,鳞状上皮癌1例。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并定期行膀胱灌注化疗,定期复查膀胱镜。结论 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是肾盂癌的最常见症状,肾盂癌的诊断以尿路造影和CT检查为主,联合其他检查可提高确诊率,减少混合癌的漏诊和误诊率。肾、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口状切除为标准手术方式。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有利预防膀胱内种植性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动脉介入化疗辅助经尿道电切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方法对13例病理证实为肌层浸润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T2-T3)的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辅助动脉介入化疗。经骼内动脉灌注的化疗药物为顺铂80mg、表柔比星50mg,氟尿嘧啶1g或喜树碱30mg。经辅助动脉介入化疗后,所有病例定期随访,观察其生存期、无病生存期以及化疗副作用等。结果13例患者完成治疗,年龄68.3±7.4岁,平均随访26.46个月,肿瘤复发5例(38.46%),对复发肿瘤行再次经尿道切除,1例远处转移行全身化疗。2例患者因癌死亡。结论选择辅助介入化疗结合经尿道切除的治疗对部分肌层浸润性的膀胱移行细胞癌(T2-T3)的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并具有保留膀胱功能、较好生活质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局限性浸润癌保留膀胱综合性治疗的疗效。方法对9例膀胱局限性浸润癌患者以保留膀胱的综合性治疗,9例术前2~3周行以顺铂为基础的多种药物选择性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化疗后肿瘤分期为T2~T3a患者行经尿道肿瘤电切术,化疗后肿瘤分期为T3b~T4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经过病理活检了解肿瘤切除情况,如有肿瘤残留则于术后2~4周行放射治疗。门诊定期随访2~3年,定期膀胱灌注化疗,定期复查膀胱镜。结果所有患者保留膀胱,8例复查6~18月未发现肿瘤复发,1例出现肿瘤复发,总有效率为88.8%(8/9)。结论膀胱局限性浸润癌保留膀胱综合性治疗是不能耐受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及拒绝切除膀胱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患者应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C)方案化疗对保留膀胱术后效果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MIB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保膀胱组(n=34)与根治组(n=34)。根治组患者应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联合GC方案化疗,保膀胱组应用TURBT手术联合GC方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与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远期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 保膀胱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根治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膀胱组患者术后出血、泌尿感染、肠梗阻、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化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及术后1、2、4年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BT手术联合GC方案化疗在MIBC患者中的应用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在保障远期生存率基础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后续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探讨其在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4例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应用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分析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的复发及危险因素。结果24例患者随访8~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5个月。9例未复发,其中6例存活至今,3例均死于非膀胱肿瘤所致死亡。6例局部肌层浸润性再度复发,其中4例再次行TUR-BT+髂动脉灌注化疗,2例于术后3年死亡,2例至今存活,另外2例行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5例局部非原肌层浸润性复发,再次行TUR-BT+髂动脉灌注化疗,存活至今。2例局部肌层浸润复发伴盆腔远处淋巴结转移,接受综合治疗,10个月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远处转移接受姑息性治疗,7个月后死于膀胱癌。5年总生存率( OS)、无复发生存率( RFS)分别是:50%、37.5%。临床随访显示淋巴管浸润、有尿路上皮癌病史、高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是OS、RFS的影响因素。结论 TUR-Bt结合髂动脉灌注化疗治疗复发浸润性膀胱肿瘤疗效较为满意,但不适用反复复发膀胱肿瘤患者及有膀胱上皮癌病史者,对基础疾病较多患者疗效较差,对术前即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相似文献   

12.
经尿道气化术联合高能超声体外聚焦治疗晚期膀胱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高能聚焦超声刀加经尿道气化术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优点,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高能聚焦超声刀(HIFU)加经尿道气化术(TV-Bt)联合治疗12例晚期膀胱癌。先用高能取焦超声刀瞄准膀胱壁深层及膀胱壁外的肿瘤社照射,然后行经尿道气化电切术将突间膀胱腔的癌灶切除。术后酌情再补充作1-2次HIFU治疗。对远处转移社(如肋骨等)可同步行小剂量放射治疗。结果:治疗后3月随访,所有12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B超,CT和膀胱镜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HIFU加TV-Bt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膀胱癌具有微创,恢复快,适应症广,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众多优点,尤其适宜于年老体弱,已失去膀胱全切时机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它是有效治疗晚期膀胱癌的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口底癌动脉灌注化疗过程了解及对治疗效果观察,总结外生性口底癌动脉灌注化疗后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1例口底癌患者采用舌动脉化疗药物灌注结合破溃处伤口护理,采用每3天进行伤口换药及评估。结果患者外生性肿瘤术后第1周开始缩小,术后第4周右下颌处肿瘤与皮肤处于同一水平,破溃面积缩小至1.5 cm×1.5 cm,局部疼痛减轻,术后第8周外部破溃完全愈合。结论动脉化疗药物灌注对于此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结合局部伤口的护理、评估,在伤口愈合和评估方面总结了临床经验,同时为医生提供动态信息,利于医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宋魏 《天津医药》2014,42(8):799
                                                                                                                                                       【摘要】目的 探讨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34例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观察。结果 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肿瘤发病部位、远处转移及区域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yN 、CgA和CD56三者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2个因素与预后相关(P<0.05);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患者术后生存期短于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患者(P<0.05)。结论 免疫组化染色对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和胃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确诊具有重要意义,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数量的多少对患者预后评估及辅助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腹壁下动脉插管行化疗药物区域灌注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效果,结合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术后随访观察,来评价腹壁下动脉插管行化疗药物区域灌注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3例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腹壁下动脉插管行化疗药物区域灌注2~4疗程后,重点观察宫颈局部的病灶变化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结果2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和1例宫颈鳞腺癌患者经过区域化疗后,宫颈局部病灶均明显缩小达到显效;其中3例患者宫颈局部病灶完全消失(术后病理结果也证实);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和2例宫颈腺癌患者经区域化疗后,宫颈局部病灶缩小达到有效;1例宫颈腺癌患者经区域化疗后病灶无缩小即无效。结论对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腹壁下动脉插管区域化疗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PET—CT)的SUV值在预测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反应性的临床意义。方法:22例卵巢癌患者术前及(或)术后行^18F—FDGPET—CT诊断为卵巢癌,术后病理已证实,并于术后行化疗.通过随访了解患者的生存时间。结果:随着卵巢癌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降低,术前肿瘤原发灶及术后肿瘤转移灶SUV值都呈增高趋势;不论病理类型,术后转移灶SUV值在正常范围者预后较好,高于正常值者预后较差。结论:^18F—FDGPET—CT的SUV值在预测卵巢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反应性的研究对卵巢癌患者治疗及其预后判断有一定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摘要: 肿瘤微环境 (TME) 在局部耐药性、 免疫逃脱和远端转移等多个肿瘤发生、 发展的步骤中起关键作用。依据 不同个体的 TME, 准确评估和选择临床用药, 可有效控制原位癌和转移癌的恶性转化。目前, 治疗癌症的主要方法 是化疗, 由于 TME 中良性细胞可调节癌细胞对标准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的反应, 因此, 结合靶向 TME 治疗会取得更 理想的临床疗效。本文就乳腺癌 TME 中细胞外基质 (ECM)、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调节性 T 细 胞和骨髓间质干细胞对肿瘤发生、 发展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患者,46岁,GOPO因卵巢透明细胞癌IC期术后复发,拟行化疗入院。患者于2008-04—22行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卵巢动静脉高位结扎+盆腔淋巴结清扫+大网膜+阑尾切除术),手术切净。病理:左卵巢透明细胞癌,右卵巢巧克力囊肿,腹腔冲洗液(一),子宫、淋巴结、大网膜、阑尾均未见癌转移。术后PC方案化疗6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宫颈鳞癌)的临床价值及治疗前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检测77例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CC-Ag,比较宫颈鳞癌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CC-Ag水平及阳性率.分析血清SCC-Ag水平与宫颈鳞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局部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 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SCC-Ag诊断宫颈鳞癌的敏感度为83.1%,特异度为86.0%,准确性为84.2%.肿瘤临床分期晚、病理级别高、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早、病理级别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均P =0.000).局部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t=4.508,P=0.000).结论 血清SCC-Ag水平测定可辅助宫颈鳞癌的临床诊断,并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膀胱移行细胞癌及肾癌重复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及肾癌重复癌1例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及肾癌重复癌1例行TURBt+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膀胱移行细胞癌及肾癌重复癌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主要表现各自肿瘤的临床特点。早期、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