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18F-FDG PET/CT在喉癌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喉癌患者34例,术前均行18F-FDG PET/CT检查,行喉癌根治术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以病理结果作为对照,分别在患者水平和区域淋巴结水平计算18F-FDG PET/CT诊断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结果在患者水平18F-FDG PET/CT诊断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00.0%、88.46%、72.73%、100.0%、91.18%;在区域淋巴结水平,上述指标分别为91.67%、96.64%、73.33%、99.14%、96.18%。结论 18F-FDG PET/CT对喉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诊断具有高灵敏度及准确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以作为喉癌术前诊断的一项检查方法,为喉癌的分期及手术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效的诊断方法,使用PET/CT的结果性分析。方法应用PET/CT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病理、手术等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83.7%、特异度89.0%、阳性77.4%和阴性预告值92.4%。结论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初诊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175例,全部患者均采用PET/CT检查,比较PET与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的评估价值。结果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分别为95.51%,91.86%,92.39%,95.18%,93.71%;PE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分别为75.29%,73.33%,72.73%,75.86%,74.29%;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准确度均明显高于PET,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UVmax值明显高于Ⅰ、Ⅱ期,Ⅱ期小细胞肺癌患者SUVmax值明显高于Ⅰ期,不同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分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06例,施行手术切除并行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分析术后病理资料。结果106例中,清扫淋巴结872组,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50组(17.2%)。病理学证实为单纯 N1淋巴结转移26例(24.5%);N2(包括N1+N2)淋巴结转移33例(31.1%) ,其中无N1转移而发生N2转移者12例(36.4%)。 T2、T3、T4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1期(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外科治疗中应注意广泛清扫肺内、同侧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18F-FDG PET/CT在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区域淋巴结中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施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58例,术前1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同期行CT增强扫描,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析PET/CT在诊断NSCLC区域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58例患者共切除淋巴结315枚,转移淋巴结52枚,PET/CT结果假阴性7枚,假阳性8枚,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97%,高于CT(67%,90%;P=0.002,0.045)。结论假阴性是由于PET/CT稍逊的空间分辨率、低糖代谢率的淋巴结微转移灶、与原发灶毗邻的淋巴结误认为肿瘤。而合并肺部疾病所致淋巴结炎是PET/CT出现假阳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CT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7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17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17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因素情况和CT表现情况。结果 17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因素为性别、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女性患者明显要高于男性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纵隔淋巴结转移呈正比,腺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鳞癌;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大小等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有着紧密的关联,也与肿瘤大小、CT表现、密度、边界、位置等有着联系,明确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手术和预后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报道1例18F-FDG PET/CT考虑恶性肿瘤的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患者的诊断过程,为增加对GPA在PET/CT上表现的认识及未来该病的早期诊断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病例特点并回顾GPA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完善PET/CT考虑恶性肿瘤,肺活检提示肺脓肿,予以莫西沙星、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抗感染后症状无改善,后完善相关抗体检测诊断为GPA,经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后病情稳定。结论 GPA属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一个亚型,临床表现多样,延误诊治病死率高,应尽早完善相关检验检查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NSCLC患者116例,术前均行PET/CT检查,并行纵隔镜检查或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等获得病理组织,对照病理结果,分别计算出CT及PET/CT对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准确度。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48.6%、75.9%、48.6%、75.9%,准确性为67.2%;PET/CT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状态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及NPV分别为81.1%、88.6%、76.9%、90.9%,准确性为86.2%。结论 PET/CT提示纵隔淋巴结无转移者基本可以排除转移,提示有转移者可行纵隔镜手术进一步确诊或手术治疗时规范进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前后应用PET/CT的意义。方法68例NSCLC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研究组患者采用PET/CT对放射治疗实施引导,对照组采用常规CT对放射治疗实施引导,2组患者在放疗完成后均给予PET/CT与CT复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肿瘤靶区(GTV)与计划靶区(PTV)以及接受20Gv照射肺体积占全肺的百分比(V20)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更小(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12,P=0.014),以研究组疗效更显著;研究组经PET/CT与cT复查分别发现残留病灶57个与41个,分别发现新病灶62个与40个,PET/CT与CT复查发现残留病灶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43,P=0.024);PET/CT与CT复查发现新出现病灶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12,P=0.016)。结论非小细胞肺癌在放疗前应用PET/CT对提高治疗有效率以及保护患者重要脏器均非常有益,而放疗后应用PET/CT则有利于发现残留病灶与新病灶,其临床意义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和规律,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方法 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手术并给予纵隔淋巴结清扫,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转移纵隔淋巴结分布情况。结果 手术共清扫324组纵隔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6.2组,病理证实有癌细胞转移的110组,转移率为34%。结论 上叶癌以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居多,中、下叶癌则上、下纵隔均可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和多发性。只有广泛清扫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否则被视为非根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入住安徽省胸科医院经病理确诊为NSCLC,并行手术的1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清扫的胸内淋巴结是否有转移,分为转移组64例与无转移组79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对判断NSCL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能力及最佳界值(Cut-off)。结果 转移组患者术前NLR平均值为(3.22±1.33),高于无转移组的(2.42±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NLR最佳界值为2.883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02,灵敏性为67.184%,特异性为87.364%。结论 NLR是影响NSCLC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有助于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与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人士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水平。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VEGF-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士,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其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对NSCLC患者进行VEGF-C监测,可以为病情进展提供参考,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本组共发现共清除纵隔淋巴结262组,病理证实有转移的90组,占34.3%。跳跃性N2在鳞癌和腺癌发生率的差别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只有广泛清扫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以确定微转移灶的存在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对33例I期NSCLC的246枚淋巴结以CK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其中的微转移灶。结果表明,10例(30.3%)的12枚(4.9%)淋巴结中CK阳性表达。有无CK阳性表达的患者复发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80.0%比26.1%,χ2=7.015,P=0.016);CK阳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21个月)显著短于CK阴性表达者(60个月)(P=0.0016);Cox单因素风险模型(P=0.004)和多因素风险模型(P=0.004)均显示淋巴结微转移的Ⅰ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结论:CK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检测和判定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方法,淋巴结微转移与I期NSCLC复发转移相关,可以作为I期NSCLC根治术后的一个预后指标,并为其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任健 《河北医药》2012,34(10):1486-1487
目的 18F-FDG PET/CT 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2例恶性肿瘤患者行18F-FDG PET/CT全身或局部扫描;测量兴趣区标准化摄取最大值(SUVmax),勾画生物靶区,评价肿瘤放疗疗效.结果 扩大放射治疗靶区患者37例;缩小放射治疗靶区患者18例;调整放射剂量患者42例;由根治性放疗转为姑息放疗的患者17例;肿瘤放射治疗后评价疗效49例;19例患者在放射治疗后PET/CT复查有肿瘤复发或者残留.结论 在肿瘤放射治疗中应用PET/CT,可使肿瘤准确分期、生物靶区精确勾画,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4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本组共发现共清除纵隔淋巴结262组,病理证实有转移的90组,占34.3%。跳跃性N2在鳞癌和腺癌发生率的差别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只有广泛清扫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8F标记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的代谢参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18F-FDG PET/CT检查的106例NSCLC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NSCLC患者临床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NSCLC患者SUVmax在不同BMI、吸烟史、油烟接触史、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水平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TV在不同吸烟史、油烟接触史、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血清CYFRA21-1水平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LG在不同吸烟史、油烟接触史、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和血清CYFRA21-1水平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18F-FDG PET/CT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18F-FDG PET/CT检查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质量及图像质量。结果 观察组在显像剂外漏(P=0.017)、注射次数(P=0.042)、肠道摄取增高(P=0.046)、声带摄取增高(P=0.037)、眼肌摄取增高(P=0.027)、全身肌肉摄取增高(P=0.037)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在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过程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检查质量和图像质量,使患者和医护人员共同获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正>胸内淋巴结(包括肺门和纵隔)转移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其转移特点对指导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方面已有较多的报道,但各家观点却不尽相同。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