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腮腺肿瘤手术中即刻修复面部凹陷畸形,以降低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s综合征)的一种手术术式。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腮腺肿瘤住院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8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病人按常规“S”切口施行腮腺肿瘤加腮腺浅叶或全叶切除术,同期行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修复术;对照组则不行同期肌瓣修复,经随访对比观察6个月~3年。结果对照组局部凹陷畸形发生率为90%(18/20),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55%(11/20);实验组局部凹陷畸形发生率为16.67%(8/48),Frey’s综合征发生率为8.33%(4/4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修复术是一种即刻修复腮腺肿瘤术后面部凹陷畸形和降低Frey综合征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除皱术切口、面部表浅肌肉筋膜系统(superficial musculoaponeurotic system,SMAS)及胸锁乳突肌瓣在减少腮腺良性肿瘤术后畸形和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中的应用.方法:经耳屏缘稍靠后,绕耳垂向上至颅耳沟下1/3,向后转至枕部发际缘向下.切开后分皮肤皮下及SMAS两层向前翻瓣.解剖面神经总干及分支,常规腮腺浅叶及肿瘤切除.分离蒂在上的部分胸锁乳突肌瓣充填缺损,SMAS向后牵拉折叠缝合.本组共2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男11例,女15例.结果:术后随访12~56个月,26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腮腺手术区域无凹陷畸形,瘢痕细小隐蔽,外形满意,无涎漏.2例术后暂时性面瘫,均在3个月内恢复,1例发生味觉出汗综合征.结论:除皱术切口在腮腺良性肿瘤中较传统腮腺术切口隐蔽美观.良性肿瘤切除后即刻行胸锁乳突肌瓣转移充填,SMAS牵拉折叠缝合,可以有效地避免术后面部畸形,并对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腮腺区手术常需行腮腺浅叶切除或区域性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局部凹陷畸形,Frey’s综合症。本科自2006年3月起在腮腺术中同期转移胸锁乳突肌瓣充填缺损,随访8个月~2年,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腮腺肿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涎腺肿瘤,由于腮腺恶性肿瘤发生率较高,而腮腺良性肿瘤较多具有局部侵袭性,被视为交界性肿瘤。行单纯肿瘤摘除复发率很高,一般主张行腺体大部分摘除或全摘除术。手术后的腮腺区呈明显的凹陷畸形,影响面部美观。采用胸锁乳突肌肌瓣作为颌面颈部组织缺损充填材料,文献已有较多的报道,但用于腮腺全切除术后同期行腮腺区缺损的修复,国内未见有文献报道。我们选择性应用上蒂胸锁乳突肌肌瓣和肌蒂岛状皮瓣转移,行一期腮腺组织缺损修复术共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腮腺区手术常需行腮腺浅叶切除或区域性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局部凹陷畸形, Frey′s综合症[1-2].本科自2006年3月起在腮腺术中同期转移胸锁乳突肌瓣充填缺损,随访8个月~2年,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5例患者,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23~67岁,平均42.5岁.其中腮腺混合瘤28例,沃辛瘤13例,肌上皮瘤2例,腮腺囊肿2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部分胸锁乳突肌带蒂肌瓣应用在腮腺手术中对耳颞神经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临床10 a 58例腮腺手术,年龄21~82岁,平均47.5岁,肌瓣转移32例,未经转移的26例.结果 经书信式对患者回访,经肌瓣转移的病例,手术后在进食时手术部位皮肤出汗量少,并且在0.5~1 a局部症状便可以消失.而没有做肌瓣转移的患者,进食时手术部位皮肤出汗量多,并且该症状不恢复.结论 部分胸锁乳突肌带蒂肌瓣转移对腮腺手术后并发耳颞神经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胸锁乳突肌瓣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VIP、CNKI和WanFang Data中从建库至2012年3月收录的关于采用胸锁乳突肌瓣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评价者独立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研究,共825例腮腺切除术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采用胸锁乳突肌瓣可使腮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主观发生风险显著降低78%[OR=0.22,95%CI(0.08,0.59),P=0.003],客观发生风险显著降低83%[OR=0.17,95%CI(0.05,0.60),P=0.006];敏感性分析显示上述结果稳定性好。基于GRADE系统的证据等级均为"低级"。漏斗图结果显示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使用胸锁乳突肌瓣能显著降低腮腺切除术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主观及客观发生率。但鉴于纳入研究的局限性,建议行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并将是否影响胸锁乳突肌功能作为结局指标之一做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胸锁肌肌瓣在腮腺手术中的应用的国内外的报道比较多见,肌瓣的种类也比较多,手术方法各异,经过比较,我院采用部分带蒂胸锁乳突肌肌瓣转移对腮腺切除后局部的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99-2004-03我院施行腮腺手术的3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段潜行移植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锁骨头双头单蒂肌瓣对半侧颜面萎缩的修复效果。方法我科采用分段潜行移植胸锁乳突肌双头带蒂肌瓣修复5例半侧颜面萎缩患者,观察术后伤口愈合及颈部功能情况,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5例移植肌瓣存活良好,颜面部萎缩畸形均得到良好矫正,颈部功能活动无异常。结论通过分段潜行胸锁乳突肌胸骨头及锁骨头双头带蒂肌瓣移位术,既达到了半侧颜面萎缩凹陷畸形的有效整复,又不会影响颈部外观及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符合功能外科修复的发展要求,是一种临床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腮腺浅叶腺体部分切除和传统的全切除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某院收治的114例腮腺浅叶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给予传统的腮腺浅叶全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57例),将采用腮腺浅叶腺体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设为实验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随访1年统计口干、涎瘘、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面部凹陷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口干、涎瘘、暂时性面瘫、Frey综合征、面部凹陷畸形等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全切除术而言,应用腮腺浅叶腺体部分切除术治疗腮腺浅叶良性肿瘤,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小儿常见的一种颈部畸形,多是由于产伤等原因造成的胸锁乳突肌血肿,机化,以致胸锁乳突肌硬化、挛缩,使头颈向一侧偏斜。随年龄增长,症状加重,严重者可继发颈椎侧凸和面部畸形,甚至斜视。除少数患儿在1岁内行手法按摩成功外,大多需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我院自1995年1月-2005年12月手术治疗该病患儿94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晚期面瘫带蒂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防范的护理措施。 方法 对138例应用带蒂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术的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对发生的早期并发症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 138例晚期面瘫应用带蒂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术的患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及预见性护理,术后发现1例血肿,3例腮腺漏,经局部处理和对应护理7天后愈合,1例肌瓣固定点松脱,术后1周局麻下重新固定,其余133例术后口角上唇静态位置良好,均无明显早期并发症发生。结论 带蒂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晚期面瘫术,疗效可靠,易于推广。加强术后观察及护理能有效减少该术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拱顶石腮腺筋膜瓣在耳屏切口耳前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安全性。方法 耳前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9例,均采用耳屏切口行肿瘤包膜外切除术或聚焦肿瘤外切除术,肿瘤切除后于创面下方区域沿腮腺筋膜表面分离翻起面部皮瓣,制备包含腮腺筋膜及腮腺组织的拱顶石腮腺筋膜瓣进行组织缺损修复。观察术后出血、感染、涎瘘、面神经损伤、耳大神经损伤、组织瓣坏死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肿瘤复发及Frey’s综合征发生情况,观察腮腺导管口唾液分泌情况评估腮腺分泌功能,记录末次随访时切口瘢痕评分和外观凹陷畸形评分。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术和拱顶石腮腺筋膜瓣组织缺损修复术,行肿瘤包膜外切除术17例,聚焦肿瘤外切除术2例,5例因组织缺损过大联合传统腮腺筋膜瓣修复;术后均未发生出血、感染、组织瓣坏死、面神经损伤、耳大神经损伤等并发症;1例发生涎瘘者给予阿托品抑制唾液腺分泌及腮腺区绷带加压包扎,2周后恢复正常,余患者一期愈合后出院。随访至2022年11月,19例肿瘤均未复发,均未发生Frey’s综合征,患侧腮腺唾液分泌功能均恢复。末次随访时切口瘢痕评分(0~2)分,外观凹陷畸形...  相似文献   

14.
卢帆  舒骏 《华西医学》2010,(7):1241-1242
目的总结胸锁乳突肌肌瓣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中的的应用经验。方法对2005年10月-2010年1月收治的4例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严重狭窄的患者,切开吻合口,根据狭窄部位的周径及长度设计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予以可吸收线无张力缝合。结果 4例手术全部成功,肌皮瓣无缺血坏死,术后2周患者均能进食,钡剂造影显示无狭窄、梗阻,随访6~1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的疗效确切,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的颈部偏斜,头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姿势的畸形。它是小儿中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发病率为0.3%~0.5%。对于此类儿童采用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术后行头颈胸支具固定方法简单、有效,避免了手术切断的胸锁乳突肌再次粘连,保证手术效果。支具固定后患儿感觉舒适、安全,便于护士观察与护理,减少并发症,确保治疗效果。我科2007—01—2009—10共收治儿童肌性斜颈患者47例,术后均应用头颈胸支具外固定,疗效满意,有关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后可导致颌面部出现大面积缺损,造成患者颜面部畸形及语言、咀嚼、吞咽等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所以,肿瘤原发灶切除后的修复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上经常选择各种带蒂和游离组织瓣用来移位修复缺损,包括胸大肌肌皮瓣,颈阔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等,在许多组织瓣中,胸大肌肌皮瓣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与重建,我院于2005年至2009年应用带血管蒂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9例除1例皮瓣坏死外,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7例大龄先天肌性斜颈患者采用手术切断胸锁乳突肌的张力纤维,配合石膏外固定和面部、颈部按摩,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小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又称肌性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挛缩所致头部向患侧偏斜,并随患者年龄增长而逐渐引起面部及头颅畸形的一种常见病。该病以儿童为主,在婴幼儿发病率为0.4%-1.3%。其临床表面为患侧颈部有突起的肿块,质硬,随胸锁乳突肌被动移动,肿块表面不红,温度正常,无压痛,若早期得不到合理治疗,随年龄增长畸形将逐渐加重,将对病人各个方面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该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对我院前几年就诊的36例小儿胸锁乳突肌假性肿瘤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以提高超声对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往往由于继发畸形较重而治疗效果不佳,探讨青少年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措施,以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近9年来收治的获得随访的96例7~21岁的先天性肌性斜颈。采用胸锁乳突肌之胸骨头及锁骨头部分切除术91例、胸锁乳突肌延长术5例。术后行颈托牵引、手法矫正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结果:本组病例随访1~3年,96例中优51例,良35例,可10例,优良率89.6%。结论:大年龄先天性肌性斜颈经过综合治疗可以达到相当的矫形效果。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该手术治疗严重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确切,创伤小。胸锁乳突肌延长术受到限制,仅对部分病例有效。颈托牵引及颈托矫形支具综合治疗是一种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术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0.
作者根据82例腮腺混合瘤根治切除术的实践经验,提出先解剖面神经颞支再追踪其总干以保留面神经、切除腮腺肿瘤,较其它方法简便易行,并用胸锁乳突肌瓣移植以减少腮腺摘除术后在外貌上的缺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