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膜内皮移植已成为治疗角膜内皮病变的首选方法.作为目前主流的2种角膜内皮移植手术——后弹力层剥除自动板层刀制备的角膜内皮移植术和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前者手术操作易于掌握,但角膜植片仍带有部分基质;后者术后视觉质量好,但手术操作较难掌握,二次手术率较前者高.大气泡和自动板层刀辅助的后弹力层前膜角膜内皮移植术在自动板层刀制备角膜内皮植片的基础上,用大气泡法暴露中央6.5 mm直径的后弹力层前膜,本术式既有后弹力层角膜内皮移植术后的视觉效果,手术操作又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是一种完全去除病变的角膜基质组织直至暴露后弹力层,再移植供体角膜组织的手术方法,适用于所有未累及后弹力层和内皮的角膜疾病。目前有多种DLKP手术方法,该手术具有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本文综述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进展、并发症、优点及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3.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LKP)是一种完全去除病变的角膜基质组织直至暴露后弹力层,再移植供体角膜组织的手术方法,适用于所有未累及后弹力层和内皮的角膜疾病。目前有多种DLKP手术方法,该手术具有穿通性角膜移植术和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优点,同时避免了两者的缺点。本文综述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进展、并发症、优点及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4.
前房气体介导下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房气体介导下可重复切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1例(41只眼)行此改良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其中角膜炎反复发作所致混浊累及深层基质者22只眼、化学伤或热烧伤所致混浊累及深层基质者12只眼、完成期圆锥角膜4只眼、累及深层基质的角膜营养不良2只眼及角膜变性1只眼.术后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患眼角膜植片的转归、原眼表疾病的预后、角膜层间的透明度、新生血管的侵入、后弹力层破口的闭合、视力和眼内炎性反应的情况.结果 在41只患眼中,有31只眼完整的暴露了后弹力层,有6只眼的部分基质瘢痕与后弹力层不能完整分开;另4只眼在分离近中央部深层基质和后弹力层时,发生穿孔.术后有1只眼发生了严重的前房毒性反应.随访期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前房气体介导下手法分次切的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以及对大泡性角膜病变的疗效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非随机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06年9月至2007年10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住院的8例(8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行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术中剥除患眼角膜中央部直径7.75 mm的后弹力层和病变的内皮层,再将植床周边部基质表面刮粗糙,然后按常规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方法植入内皮植片.术后观察植片与植床贴合和植片移位等情况.随访3~9个月,记录患者视力、植片透明度、角膜散光及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8例患者术后植片与植床贴合良好,未出现植片移位.术后第1天,1例患者出现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48 h后缓解.8例患者术后植片透明,术前存在眼痛的6例患者术后眼痛缓解.8例患者术后视力均提高,最好矫正视力为0.3~0.7,平均角膜散光度数为(1.90±0.70)D,平均内皮细胞密度为(2014±192)个/mm2.结论 与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比较,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的操作较简单,对受体角膜和前房的创伤更小.术中将植床周边部基质表面刮粗糙,可有效预防术后植片移位.  相似文献   

6.
随着角膜内皮移植术在国内外的广泛开展和应用,角膜内皮移植术作为目前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较理想术式,其优点不言而喻,但也存在植片制备、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本文以2种常见的角膜内皮治疗术式——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和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移植术为例,从植片制备并发症(如植片穿孔、植片撕裂)、术中并发症(如植片展开困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剥除后弹力层的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自2007年9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进行不剥除后弹力层的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术中均未处理患眼角膜内皮.直接用植入镊将制作好的直径为8.5mm的角膜内皮植片植入受体前房,气体顶压植片进行固定.术后随访6~20个月,观察植片贴附和植片移位等情况,对手术前后的视力进行比较,检查植片透明度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结果 5例患者术后植片与受体内皮面始终贴附良好;1例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层间裂隙,经改俯卧位后植片贴附良好.6例患者植片均透明,其中5例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患者术后视力同术前,视力不提高的原因为眼外伤造成的视神经萎缩.6例术后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1648±384)个/mm~2.随访过程均未发现有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结论 不剥除后弹力层的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治疗大泡性角膜病变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等特点,有望成为治疗该病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8.
前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DALK)是一种新的角膜移植技术,该技术将去除后弹力层和内皮层的供体角膜移植到去除全部基质的植床上,以期望获得与穿透角膜移植术相同的光学效果,同时减少术中和术后并发症.DALK对手术技术要求高,关键步骤是暴露后弹力层.暴露后弹力层的方法经历了直接分离法、基质无菌空气辅助分离法、水分离法、黏弹剂法、大泡技术等,这些技术在不断改进且日趋成熟.DALK的优点是保留了眼球结构和免疫的相对完整性,可减少术后内皮型免疫排斥反应、角膜植片慢性功能失代偿以及角膜植片因外伤哆开的风险.本文就DALK的适应证、手术技术和并发症等进行综述,为其技术改进和广泛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是近年兴起的新的角膜移植术式,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角膜内皮功能失调。它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近年来,手术要求更高、对眼表结构改变更小的后弹力层内皮移植术已经应用于临床。大样本的术后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它具有术后散光度数小、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以及排斥反应较少等优势。术后最常发生的并发症是植片脱离受体植床,而通过适当处理可明显减少其发生率。本文对该手术近年来的实验和临床进展、临床效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急性期圆锥角膜的手术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 总结自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于邢台眼科医院住院的急性期圆锥角膜患者8例,均于发病后2~3周采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观察角膜植片的透明度及视力情况.结果 8例患者中,术前裸眼视力4例为手动,4例为眼前指数,矫正均不提高;术后裸眼视力为0.2~0.5的6例,≥0.6的2例,术中发现后弹力层裂孔呈裂隙状;术后6例大部分裂孔已愈合,角膜植片透明;2例裂孔较大者(尚有约1mm未愈合)术后第3天发现少许层间积液,植片基质层轻度水肿,经前房补气及包扎后层间积液吸收,角膜植片恢复透明;全组病例后弹力层破裂处无明显混浊.结论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急性期圆锥角膜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前苏联眼科医师Fyodorov等于1974首次将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应用于临床治疗屈光不正至今已40余年,当年行RK术后患者远期并发症逐渐显现,继发性圆锥角膜为角膜生物力学发生显著变化所致,随着时间推移,这类患者数量还会增加。穿透性角膜移植易出现植床放射状裂开,而后弹力层前深板层角膜移植术(predescemetic deep anterior lamellar keratoplasty,pd DALK)可以减轻植床张力。现将我科运用pd DALK治疗R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圆锥角膜治疗方法的综述,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做出参考。通过数据库对“圆锥角膜”“隐形眼镜”“角膜胶原交联”“Intacs(角膜环)”“角膜成形术”“基因治疗”“不规则散光”等关键词进行搜索,并根据相关文献对圆锥角膜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眼镜和隐形眼镜可用于圆锥角膜早期,而疾病晚期时可采用前弹力层移植术、穿透性角膜成形术(PK)和深层前板层角膜成形术(DALK)、传导性角膜成形术和基因治疗。此外,角膜胶原交联可以阻止圆锥角膜进展,角膜基质环植入术(ICRS)通过使变形角膜变平,减少屈光不正以达到治疗目的。总得来说,眼科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可以减缓圆锥角膜进展,从而减少晚期角膜圆锥患者对角膜移植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圆锥角膜治疗方案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视力和预防失明。  相似文献   

13.
角膜内皮移植术是治疗角膜内皮疾病的重要方法, 主要分为角膜后弹力层剥除内皮移植术和角膜后弹力层内皮移植术。与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比较, 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术后视力好, 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低, 但手术技术和过程较为复杂, 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有所不同。角膜内皮移植术的成功关键在于掌握手术的基本要素并预防并发症。为在我国规范开展和推广角膜内皮移植术,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以国内外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 围绕角膜内皮移植术的适应证、术前评估、手术技术和操作、术后并发症处理和随访等进行充分讨论, 达成共识性意见, 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术中相干光层析成像术(OCT)引导的精确角膜后弹力层裂口缝合术联合前房穿刺放液术、角膜热成型术治疗严重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的临床疗效。方法非随机对照试验。收集2017年6月至2021年7月间于山东省眼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31例急性水肿期圆锥角膜患者资料进行研究, 其中男性30例, 女性1例, 年龄(19.80±5.80)岁(11~32岁)。其中18例应用术中OCT判断角膜后弹力层裂口的大小、位置和撕裂方向, 行术中OCT引导的精确角膜后弹力层裂口缝合联合前房穿刺放液术、角膜热成型术的患者作为缝合组, 与另外13例未进行缝合的患者进行对照。收集患者术前视力、角膜水肿直径、角膜厚度、后弹力层裂口长度等数据, 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前节OCT等对两组患者首次手术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及后弹力层闭合情况等进行评估。水肿消退后2~4周进一步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植床瘢痕修复情况及视力。结果缝合组18例患者术中角膜均准确缝合至近后弹力层的深基质层。缝合组和对照组术后角膜水肿消退时间分别为2.50(1.00, 6.25)和7.00(6.00, 10.50)d, 后弹力层裂口愈合时间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的术后疗效、并发症、处理及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临床病例系列研究.2007年9至12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眼科中心选择9例角膜内皮失代偿的患者行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自动角膜刀取材及角膜内皮移植手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透明性的恢复、植片的脱位率、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随访时间3~7个月.结果 手术中1例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患者的角膜内皮植片植入失败,改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其余8例患者术后植片明显脱位1例,再处理后复位.术后8例手术成功患者视力全部提高,植片透明,角膜厚度为(775±30)μm;角膜曲率为(44.19±2.28)D;角膜散光度数为(2.20±0.83)D;角膜内皮细胞数为(1439±296)个/mm~2.结论 角膜后弹力层剥除联合自动角膜刀取材内皮移植术有可能成为一种治疗角膜内皮失代偿的重要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深板层角膜移植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圆锥角膜连续病例65例76眼,其中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指植床仅保留角膜后弹力层和内皮层)43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33眼,术后随访8个月~3年,比较不同术式下视力、角膜内皮计数、并发症、角膜植片透明等情况。结果 43眼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裸眼视力≥0.4的25眼,33眼行穿透角膜移植术后,裸眼视力≥0.4的18眼,两组矫正视力均≥0.4,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89,P〉0.05)。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平均(2870±340)个/mm^2,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内皮计数平均(2120±290)个/mm^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5,P〈0.05),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并发症为植床小穿孔4眼,后弹力层皱褶3眼,层间薄翳3眼,散光(〉2D)18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并发症主要为植片排斥3眼,虹膜局限性前粘连5眼,散光(〉2D)15眼。两种方式术后均未见圆锥角膜复发,所有植片均透明。结论 深板层角膜移植治疗圆锥角膜可获得与穿透角膜移植一样的视力效果,且并发症较少,但与后者相比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全层角膜组织改变的共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活体扳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各层组织的共焦显微镜(confocal microscopy)形态学改变,方法应用Confoscan 2.0共焦显微镜对板层角膜移植术后3月~3年,角膜植片稳定的患者共17例17眼,进行扫描检查,记录与分析各层角膜图像。结果共焦显微镜上能够清楚地观察到稳定角膜的上皮细胞、基底层细胞、前弹力层,它们同正常角膜的相应细胞在图像上没有显著差别。但植片与植床的基质细胞在共焦显微镜图像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稳定角膜植片的基质细胞,细胞核较小呈中等反光,排列较植床的基质细胞紊乱。而角膜植床的基质细胞,细胞核较大也呈中等反光,排列较植片的基质细胞稍整齐,结论1、Confoscan 2.0共焦显微镜可活体检查,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组织结构和细胞的病理改变。2、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可成功的重建眼表。3、活体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稳定角膜上有自体角膜基质细胞与异体的角膜基质细胞同时共存,角膜内发细胞的形态结构正常。4、角膜板层间的不平滑与植片基质细胞结构紊乱可能是导致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视力不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圆锥角膜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恻锥角膜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对我院收治的21例(23眼)圆锥角膜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术后随访6~24个月.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1者1例(1眼),0.3者2例(2眼),0.4~0.7者15例(16眼),>0.7者3例(4眼);发生排斥反应3眼,植片透明22眼,植片半透明1眼.后弹力层皱折5眼,后弹力膜穿孔2眼.结论 深板层角膜移植术为治疗圆锥角膜提供了一个更安全有效的选择,具有术后视力较好、并发症较少、对供体材料条件要求较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深板层角膜移植手术经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提高手术成功率,探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对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基质病变患者行深板层角膜移植术28只眼,术中采用角膜基质层间注入生理盐水或2%甲基纤维素分离方法,观察术中并发症、术后角膜透明度及术后视力提高等指标。结果19只眼术中未发生后弹力层穿孔,术后植片透明。术中发生后弹力层微或小穿孔9只眼,未行任何处理,其中有3只眼术后出现角膜植片轻度水肿、角膜层间有少量积液,经加压包扎及口服醋氮酰胺,积液在2周内逐渐吸收;另外6只眼术后前房形成良好,植片透明,无角膜层间积液。术后1年随访,28只眼中22只眼植片透明,6只眼角膜半透明。1只眼角膜被铁水烧伤后遗血管翳性混浊患者于术后8个月发生上皮型排斥反应,经药物治疗角膜逐渐恢复透明,无新生血管长入。15只眼最佳矫正视力达0.3~0.6,7只眼达0.1~0.3(含0.3),6只眼达0.05~0.1。结论目前临床上相当部分用穿透性角膜移植治疗的内皮功能正常的角膜基质病变将可以被深板层角膜移植取代。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操作技术,减少术中并发症及加强术后管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板层角膜移植术由于材料来源充足、无内皮排斥反应、无眼内手术并发症等特点 ,在角膜病的治疗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为解决传统角膜板层移植术不能解决的问题 ,即术后植床与植片界面瘢痕形成以及不规则散光等引起的术后增视效果不佳 ,准分子介入的板层角膜移植术、应用微型角膜刀的角膜板层移植术、无缝线角膜板层移植术、房水 空气置换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和可置换角膜后弹力膜、内皮的后部角膜移植术等改良的新手术方式 ,这些手术方式为提高板层角膜移植的光学效果从而替代穿透性角膜移植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古老的板层角膜移植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尤其值得在角膜材料严重缺乏的国家推广应用。本文就以上这些术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以及板层角膜移植术的前景作此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