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早期骶髂关节MRI表现及其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68例确诊的A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骨盆X线平片及双侧骶髂关节MR扫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68例AS患者中X线检出率54.41%,其中单侧骶髂关节发病11例,双侧骶髂关节发病26例.Ⅰ~Ⅱ级病变X线的检出率分别为21.05%、27.27%,MRI检出率分别为78.95%和81.82%(P<0.001).Ⅰ~Ⅱ级AS患者MRI可见关节软骨增厚、信号异常,滑膜信号异常,以及骨髓水肿;对Ⅲ、Ⅳ级病变2种方法检出率相似(P>0.05).结论 MRI能够发现AS患者骶髂关节的早期病变,为AS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SIJ)的诊断.方法 对46例AS的SIJ进行MRI横、斜冠状位扫描,包括快速自旋回波(FSE) T2WI,自旋回波(SE)T1WI,快速自旋回波(FSE- XL) T2WI+ 脂肪抑制,3D FW FGRE T2WI.男33例,女13例,年龄15~46岁,平均22.6岁.结果 46例早期AS骶髂关节MRI表现的患者中,Ⅰ级18例(34.8%),Ⅱ级28例(65.2%).骶髂关节单侧受累15例(32.6%),双侧同时受累31例(67.4%).早期MRI表现为骨髓水肿、关节软骨异常分别有38个、28个,骨质侵蚀20个,骨质硬化12个.结论 MRI有利于显示AS的SIJ早期表现,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骶髂关节骨髓水肿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研究协会评分系统(SPAR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5例临床确诊的AS患者,依据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评估病情的活动性。患者行骶髂关节MRI及CT扫描,依据SPARCC对AS骶髂关节骨髓水肿程度进行评分,分析骨髓水肿SPARCC评分与病情活动性BASDAI评分的相关性。病情进展程度依据AS骶髂关节CT表现分级,分为早期(0Ⅱ级)和中晚期(ⅢⅡ级)和中晚期(ⅢⅣ级)2组,比较2组骨髓水肿SPARCC评分差异。结果:骨髓水肿SPARCC评分与病情活动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s=0.645,P<0.05),不同病情进展程度2组间骨髓水肿SPARC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骶髂关节骨髓水肿SPARCC评分作为判定病情活动性的依据,可有效、全程监测AS患者病情活动。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及其骶髂关节影像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强直性脊柱炎及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 ,并比较了二者的主要不同点 ,以及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介绍了正常骶髂关节的解剖及影像解剖学 ,并综述了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X线、CT及MRI表现。同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CT分级、骶髂关节炎的MRI分级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强直性脊柱炎及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表现,并比较了二者的主要不同点,以及幼年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介绍了正常骶髂关节的解剖及影像解剖学,并综述了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X线、CT及MRI表现.同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及CT分级、骶髂关节炎的MRI分级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病变的MRI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骶髂关节(SIJ)受累是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主要的特征性改变。99%的AS病人最初表现为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特征为AS诊断提供依据,但常晚于临床症状出现6~7年,核磁共振(MRI)能可靠的显示骶髂关节慢性(骨侵蚀、硬化、骨桥)和急性期(滑膜炎、骨炎、关节囊炎)炎性病变,并能分别对急慢性病变量化分级。MRI可早于放射线表现显示病变,随着新的有效的治疗药物(如生物制剂)的出现,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更加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AS的早期SIJ炎的病理、MRI特征,序列应用和评分系统。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影像学分析:附24例骶髂关节平片,CT和MR…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旨在评估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R影像特征,并比较X线平片、CT和MR影像在诊断骶髂关节炎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搜集24例AS患者,分别行X线平片、CT和MRI检查。增强前MR扫描序列包括SE T1WI、FSE T2WI和梯度回波的准T2WI(GR T2^*WI)。增强后MR扫描序列参数与增强前SE T1WI相同。另选9例志愿者,行MR平扫检查。结果:8例志愿者16个骶髂关节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 DWI 联合 DCE-MRI 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48例临床早期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影像资料,分析其 DWI 及 DCE 序列图像,分别测量骶侧髂侧关节面下骨髓的 ADC 值,并与21例健康志愿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增强因子 Fenh、增强斜率 Senh 和达峰时间 Tmax,并与正常组对照,绘制病例组时间-信号曲线(TIC),对 ADC 值与 Fenh、Senh 值之间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髂骨侧关节面下骨髓区 ADC 平均值为(5.05±1.10)×10-4 mm2/s,骶骨侧为(4.63±0.79)×10-4 mm2/s,均较对照组增高;病例组骨髓区Fenh、Senh 高于对照组,Tmax 低于正常值;病例组 TIC 表现为Ⅱ型,Ⅲ型;病变区 ADC 值与 Fenh 值之间呈高度直线相关关系(P <0.05),相关系数 r=0.705。结论:磁共振 DWI 及 DCE-MRI 对早期 AS 患者骶髂关节骨髓异常改变显示敏感;病变区 ADC 值与 Fenh 值相结合,增强了早期诊断本病的信心,提供了影像诊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正>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ridylitis,AS)早期以累及骶髂关节最多见,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慢性结缔组织疾病。CT检查能准确地反映发病部位及不同阶段的进展[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11年39例经临床确诊为AS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总结CT改变及MRI表现,探讨CT、MRI诊断AS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9例中,男27例,女12例,男女比约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M RI在强直性脊柱炎相关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临床怀疑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X线平片、C T及M R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患者中X线平片检查确诊的7例共9侧;C T检查明确11例18侧骶髂关节病变;M RI多序列检查23例患者中均表现为异常,特别是X线平片及C T不能显示的骨髓水肿、滑膜病变、脂肪沉积、肌腱附着点炎、被膜炎及关节软骨破坏。结论 M RI多序列联合应用能发现X线平片及C T 不能显示的AS的早期病变表现,为临床怀疑AS病变相关性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早期的CT特征。方法:对23例AS患骶髂关节病变的CT征象进行了分析。结果:23例AS患中,骶髂关节双侧受累18例,单侧受累5例;14例为早期病变的CT表现,其中4例为可疑病变,10例CT表现为骨皮质限局性硬化, 关节面模糊不清或斑点状脱钙,软骨下微小囊变,这些表现多见于骶髂关节中下部髂骨面,关节间隙基本保持正常或略增宽。结论:CT能清晰地显示早期AS骶髂关节病变并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a valuable tool in the imaging and assessment of patients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RI can demonstrate the acute and chronic changes of sacroiliitis, osteitis, discovertebral lesions, disc calcifications and ossification and arthopathic lesions, which characterize the disease, as well as the complications, which include fracture and the rare cauda equina syndrome.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ange of MRI findings commonly seen within the axial skeleton in patients with this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在治疗过程中,使用MR检查研究骶髂关节(SIJ)骨髓水肿的变化与临床活动性指标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例患者应用生物制剂(益赛普或恩利)。分别在用药前、后3、6、9、12个月进行检查。MR检查采用SPARCC评分,同时测量T。wI信号强度,应用BASDAI评分评估AS病情活动指数,实验室检查ESR及CPR,评估SPARCC评分变化值、T2信号强度变化值与BASDAI评分、ESR及CPR变化值的相关性,同时评估ESR及CPR变化值的相关性。结果结果显示SPARcc评分变化值与BASDAI评分变化值呈正相关(r=0.888,P〈O.05);T2信号变化值与BASDAI评分变化值呈正相关(r=0.670,P〈O.05)。结论SPARCC评分变化值、T2信号强度变化值可以定量的检测AS患者的治疗效果,因而为患者提供一个可视性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髋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冠状位扫描的改良,从而发现骶髂关节病变,弥补临床医生判断失误,提高疾病的检出率。方法对265例申请髋关节MRI检查的患者增加冠状位扫描层数,使每例患者双侧骶髂关节均能大部分显示。结果发现骶髂关节病变的共计20例,发现率为7.5%,年龄11-65岁,其中强直性脊柱炎16例,退行性骨关节炎2例,骶髂关节结核1例,外伤导致骨挫伤1例。结论骶髂关节病变,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以危害年轻人为主的慢性炎性疾病,起病隐匿,临床部分患者以髋关节为主述症状,引起误诊,MRI在检查髋关节时适当在冠状位上增加扫描层数,能发现7.5%的遗漏病变,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10~20岁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软骨MRI序列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10~20岁健康志愿者骶髂关节软骨的正常MR表现,初步探讨MRI显示SIJ软骨的最佳序列. 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择30名10~20岁无骶髂关节疾病的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行T1WI快速自旋回波(TSE)、T1WI频谱预饱和反转恢复(SPIR)、T2WI-TSE、T2WI-SPIR、T2WI快速场回波(FFE)、PROSET和三维水选择成像(3D-WATS)不同序列骶髂关节MR检查,观察骶髂关节软骨显示情况,利用双盲法对各序列图像进行评价,并与尸体标本进行对照. 结果 T1WI-TSE、T1WI -SPIR、T2WI-TSE、T2WI-SPIR序列只能显示出软骨信号,无法分辨骶侧、髂侧软骨;T2WI-FFE 序列软骨显示清晰,41个可分辨骶侧、髂侧软骨;3D-WATS、PROSET序列关节软骨更清晰,能区分开骶侧软骨和髂侧软骨,分别为56个和48个,但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体标本骶髂关节的3D-WATS图像与健康志愿者的表现基本一致. 结论 3D-WATS和PROSET序列是显示骶髂关节软骨较好的MR成像方法,可以区分骶侧软骨、髂侧软骨和二者之间的间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