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外伤性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阐明MRI对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19例均有明显的外伤史,X线片无骨折脱位者12例。其中C5-6髓核突出7例,C5-6,C4-5突出5例。有小关节绞锁半脱位者7例,MRI均示损伤间隙有髓核突出。19例均为不全瘫,全部病例经有路椎间盘切聊,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的治疗策略. 方法 对2007年1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5例,女5例;年龄19 ~74岁,平均40岁;损伤节段:C3.4 2例,C4.5 8例,C5.6 6例,C6.7 4例;其中单侧关节突绞锁5例,双侧关节突绞锁15例;同时伴关节突骨折或椎板骨折7例;术前脊髓损伤情况采用改良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5例,C级10例,D级2例.19例骨折脱位处无椎间盘突出者均于术前行颅骨牵引,关节突绞锁复位的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未复位者行后路切开撬拨复位或关节突切除复位侧块钢板固定、前路植骨融合内同定术,1例C6.7骨折脱位者C6.7椎间盘突出并且位于上位椎体后侧,行C6椎体次全切除复位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均获复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术后4个月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移位等并发症发生.除完全脊髓损伤的3例患者神经功能无恢复外,其他患者脊髓损伤均至少有1级以上恢复:5例B级患者恢复至C级4例、D级1例,10例C级患者恢复至D级6例、E级4例,2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结论 采用颈椎前路、后前或前后联合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绞锁疗效确切,根据损伤类型、颅骨牵引复位与否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8~78岁,平均56.4岁.术前伴脊髓损伤22例,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9例,C级6例,D级2例.根据患者骨折类型、椎间盘突出及压迫脊髓程度、小关节交锁情况、颈椎损伤程度等因素选择手术方案,其中21例椎体骨折但不伴有椎间小关节绞锁的病例采用单纯前路于术治疗(单间隙或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椎间植骨钢板内固定);4例颈椎脱位伴有小关节绞锁但不伴有明显的椎体骨折、MRI示脊髓前方无明显受压,或屈曲牵张型双侧关节突骨折/绞锁者行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7例有椎体骨折和椎间盘损伤,并存在椎体脱位、椎间小关节绞锁,或椎板骨折、骨块脱入椎管者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评价骨折愈合、植骨融合及颈椎稳定性情况:结果:3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气管和食管损伤等并发症.4例术中发现硬脊髓破损,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术后佩戴颈托3个月.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6个月22例有脊髓神经功能损伤患者除1例B级无恢复外,其余患者Frankel分级提高1~2级.术后复查X线片示颈椎序列恢复良好,骨折愈合,植骨均在6个月内获骨性融合(平均4.5个月),无假关节、骨不连发生,椎体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随访期间无钢板螺钉脱出、断裂.结论:术前对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损伤类型、损伤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位置及受伤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能够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有利于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下颈椎是指C3~ 7,包括C7~T1的连接部位。颈椎损伤指的是颈椎外伤后颈椎骨折脱位或颈椎间盘突出 ,常合并脊髓及神经根受压或损伤。自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6月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 5 4例 ,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1例 ,男 38例 ,女 13例。年龄 19~5 8岁 ,平均 4 1 9岁。损伤原因 :车祸伤 2 9例 ,高处坠落伤13例 ,重物压伤 9例。损伤类型 :椎体爆裂骨折 2 6例 ,椎体脱位 14例 ,并发椎间盘突出 11例。新鲜损伤者 4 2例 ,陈旧损伤者 9例。术前X线摄片及MRI检查均可…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高能量损伤致下颈椎骨折脱位关节突绞锁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实施同期前后联合手术,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13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实施前、后路或前后联合手术。新鲜脱位并绞锁者采用同期后路小关节突部分切除复位,全椎板切除减压,间盘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椎体骨折并脱位或病程超过两周的陈旧性颈椎脱位并绞锁者采用同期后路关节突切除复位,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13例颈椎骨折脱位均恢复了正常序列,无神经功能恶化。本组11例获得了13~29个月随访,平均为16.8月,术后大部分患者(11/13)神经功能改良ASIA分级上升。住院时间平均19天。结论对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小关节突绞锁患者行同期前后联合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小关节绞锁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颈椎间硬膜内突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硬膜内突出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治疗的最佳途径。方法:本组3例颈椎间盘硬膜内突出伴急性全瘫和亚急性不全瘫者,经颈前路直视下完整摘除游离髓核块。结果:3例神经功能均恢复至FrankleE级。结论:颈椎间盘硬膜内突出可经MRI直接辨认和确诊,前路手术是安全和直接的手术途径,早期正确诊断和完全摘除游离的髓核块,病人神经功能可获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旋转脱位合并侧块关节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采用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8例陈旧性寰枢椎旋转脱位合并单侧侧块关节绞锁患者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11~57岁,平均31岁;病程29~180 d,平均70.6 d;右侧侧块关节绞锁5例,左侧侧块关节绞锁患者3例。8例患者行颅骨或枕颌带牵引2~4周均未见复位征象,改行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8例患者中,除1例因全身情况无法耐受前后路联合手术而Ⅰ期行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14 d后Ⅱ期行经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外,余均Ⅰ期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手术时间160~260 min,平均205 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平均210 ml。术后除1例青少年患者取髂骨处发生疼痛,经对症治疗1周好转外,余均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7个月,平均14.8个月。术后植骨均融合,融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1个月。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寰枢椎旋转脱位复发、植骨不融合、断钉、断棒。结论经颈前咽后入路寰枢椎撬拨复位、后路寰枢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陈旧性寰枢椎旋转脱位伴侧块关节绞锁效果良好,手术创伤小,操作相对简单安全,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床旁快速牵引复位在治疗颈椎脱位关节突交锁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床旁快速牵引复位在治疗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中的作用,以期找到快速牵引的适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4年3月颈椎外伤致关节突脱位交锁术前行颅骨牵引快速复位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双侧关节突脱位交锁21例,单侧关节突交锁12例。常见脱位节段:C4,4 8例、C5,6 15例和C6,7 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床旁颅骨牵引快速复位法,牵引复位成功者均采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复位失败者行颈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双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者牵引复位成功率为85.7%,单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牵引复位成功率为16.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3例患者获平均21.6个月(13~36个月)随访。随访病例中植骨融合者均获骨性愈合,颈椎序列良好。结论床旁颅骨快速牵引复位法适用于双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双侧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可先行颅骨快速牵引复位,复位后行颈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单侧颈椎关节突脱位交锁患者宜行后路切开复位。  相似文献   

9.
伴有关节突绞锁的颈椎脱位采用传统的颅骨牵引方法很难复位 ,需要反复透视或摄X线片观察以调整牵引的重量和颈椎的位置。后路手术解除关节突绞锁 ,可以很顺利地使颈椎恢复正常序列。本文对 2 1例早期后路解除关节突绞锁复位并行丝线固定 ,然后前路行自体髂骨植骨颈椎自锁钢板(CSLP)固定的颈椎外伤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自 1999年 1月~ 2 0 0 2年 4月对伴有关节突绞锁的颈椎损伤脱位 2 1例在伤后 6~ 2 4h同时行前后路手术 ,后路解除关节突绞锁复位并行丝线固定 ,前路行自体髂骨植骨自锁钢板固定。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颈椎带锁钢板在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20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施行颈前路减压、自体髋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术。结果:20例均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所有病例植骨完全愈合,无一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应用于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可提供有效的固定节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颈椎小关节突脱位闭合复位前后椎间盘和脊髓的损伤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颈椎小关节突脱位闭合复位前后椎间盘和脊髓的损伤变化。方法  16例颈椎小关节突脱位患者 ,7例单侧小关节突脱位 ,9例双侧小关节突脱位 ,在X线透视下行颅骨牵引闭合复位 ,并于复位前后进行神经功能和颈椎MRI检查 ,比较椎间盘脱出和脊髓实质损伤的变化。结果  16例均闭合复位成功 ,复位前 5例有明显椎间盘脱出 ,4例有椎间盘撕裂 ,7例无明显椎间盘损伤。复位成功后 ,4例椎间盘脱出仍存在 ,大小无变化 ;1例原脱出椎间盘明显缩小 ,无新椎间盘脱出发生。14例复位前后脊髓信号无变化 ,2例复位后出现MRIT2 加权高信号增强。 16例复位后无一例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结论 颅骨牵引闭合复位不会诱发或加重椎间盘脱出 ,进而造成继发性脊髓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下颈椎小关节脱位闭合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颈椎小关节脱位患者,24例单侧小关节脱位,22例双侧小关节脱位,在透视下行颅骨牵引闭合复位,并于复位前后进行神经功能和颈椎MRI检查,借以比较复位前后椎间盘损伤和脊髓实质性损伤的变化情况。结果46例中39例在透视下行颅骨牵引闭合复位,其中34例复位成功,5例未成功,成功率87%。34例中复位前MRI显示存在明显椎间盘突出者7例,椎间盘撕裂4例,复位后有6例椎间盘脱出仍存在,大小无明显变化;1例原脱出椎间盘明显缩小,无新椎间盘脱出发生。33例在复位前后脊髓信号无明显改变,1例复位前脊髓无明显改变者,复位后出现T2加权高信号。结论1、透视下颅骨牵引闭合复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通常情况下不会诱发或加重椎间盘脱出,进而造成继发性脊髓功能损伤。2、MRI对颈椎小关节脱位合并椎间盘和脊髓损伤的诊断、预后的参考价值高,但不应因行MRI检查而耽误闭合复位。  相似文献   

13.
急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机制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针 对27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进行RMI检查;8例颈椎间盘突出对脊髓压迫明显者予以手术治疗,19例予以非手术治疗;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后6周对脊髓损伤程度按ASIA标准分级评定。结果 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6例患者,6周后ASIA分级平均提高了2个等级,神经功能改善较明显;颈椎间盘突出明显者早期手术治疗神经功能有一定改善,受伤  相似文献   

14.
328例颈椎前路手术并发症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 ,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1 989年 5月~2 0 0 0年 3月颈椎前路手术 (减压 椎间融合术 ) 32 8例 ,其中颈椎病 1 75例 ,颈椎间盘突出症 97例 ,颈椎骨折、脱位 56例。结果 随访 6个月~ 1 1年 (平均 32个月 ) ,发生并发症 38例 ,其中喉上神经损伤 5例 ,喉返神经损伤 4例 ,植骨块部分滑出 5例 ,植骨不融合 1 9例 ,BAK沉降 3例 ,颈动脉窦综合征 1例 ,睡眠性窒息 1例。结论 熟悉颈椎前路手术解剖 ,操作轻柔 ,植骨、内固定合理 ,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MRI在急性颈椎骨折并发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50例急性颈椎骨折,其中伴有椎间盘突出32例(64%)。在过伸性 损伤12例中,椎间盘突出7例(58.3%);屈伸性损伤38例中,椎间盘突出25例(68.4%)。在MRI上显 示3种情况:(1)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硬膜囊与脊髓是高信号,表示脊髓水肿;(2)椎间盘与骨块一起 压迫脊髓,脊髓内有暗淡假信号,表示脊髓内出血或实质性损害;(3)椎间盘突出与脊髓信号变化不在 同一椎节平面,脊髓信号增高处可能是损伤的椎节。在治疗上,单纯性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效果比较满 意。椎间盘与骨块同时压迫硬脊膜者,效果比较差;第三种患者可给予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能获 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6.
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探讨急性创伤性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  75例患者行常规 X线摄片、CT扫描及 MRI检查。结果 常规 X线摄片及 CT扫描均不能确切了解颈脊髓损伤的病因及机理。根据 MRI检查分为两种类型 ,a)颈椎间盘突出颈脊髓损伤型 ,本组 6 2例。4 9例脊髓受压明显者予以手术治疗 ,13例脊髓受压较轻者予以非手术治疗。b)无颈椎间盘突出颈脊髓损伤型 ,13例均予以非手术治疗。随访 6 7例 ,随访时间 1~ 10 a,平均 4 a,除2例 Frankel A级、1例 Frankel B级无恢复外 ,其余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应尽早行 MRI检查 ,以明确临床类型。对颈脊髓受压明显的颈椎间盘突出者 ,应尽早手术治疗 ,对无颈椎间盘突出者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等非手术治疗 ,亦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启明  陈其昕 《中国骨伤》2016,29(3):242-247
目的 :探讨影响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接受非手术治疗的122例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4例,女38例;平均年龄(52.37±13.27)岁(18~83岁)。选择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受伤至治疗时间、脊髓损伤ASIA分级、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突出节段、椎间盘韧带复合体损伤、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12个可能对非手术治疗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椎间盘突出节段及脊髓损伤ASIA分级均对预后有显著影响(P均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按照其作用强度,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依次为:MRI脊髓损伤类型、脊髓损伤范围、有效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Pfirrmann分级、脊髓损伤ASIA分级(P均0.05)。结论 :影响非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预后的主要因素是MRI脊髓损伤类型及范围,同时与有效椎管率、椎间盘突出程度及脊髓损伤ASIA分级相关。对于选择非手术治疗需谨慎,仅适用MRI检查提示脊髓信号无改变或水肿程度轻且范围局限者,其余则建议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自的 探讨颈椎中央型脊髓损伤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11例均为男性,年龄36~65岁,交通事故9例,跌伤1例,头部砸伤1例,病程2 h~14 d,伤后经临床及MRI检查,确诊为颈部中央型脊髓损伤,伴颈椎间盘突出9例,颈椎管狭窄1例,C_6椎体骨折1例。MRI显示:脊髓单处损伤9例,二处损伤2例。伤后4~20 d手术治疗,9例行前路颈椎间盘摘除植骨钢板内固定,2例行颈椎后路减压植骨侧块钢板内固定。结果 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11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疗效,平均肌力恢复2~5级,复查内固定牢靠、在位,植骨愈合良好。结论 颈椎中央型脊髓损伤是一种以上肢重于下肢为临床特征的颈段脊髓损伤,多见于有颈椎管狭窄等病理基础,临床体检和MRI影像上有表现,一旦确诊提倡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手术尽可能去除致病因素,其他辅助措施则以促进脊髓功能恢复为目的。  相似文献   

19.
后路有限固定的前后路联合治疗陈旧性下颈椎交锁脱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360°手术治疗难复性小关节交锁的陈旧性下颈椎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3月至2010年8月,18例陈旧性下颈椎脱位患者,经三维CT检查16例有双侧关节突交锁,2例单侧关节突交锁;MRI检查发现,18例患者均有椎间盘损伤,其中2例为椎间盘突出,9例为椎间盘破裂,7例椎体骨折伴椎间盘破裂。所有患者均进行前后路联合360°手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及CT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6个月。颈椎脱位均完全复位,无植骨不融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落,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神经损伤无加重,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2级。结论:颈椎Ⅰ期前后路联合360°手术治疗难复性小关节交锁的陈旧性下颈椎脱位,可以完全恢复颈椎序列,解除颈髓压迫,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不易造成脊髓损伤加重,可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Disc herniation in cervical fracture subluxatio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revious reports of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 with contrast myelography in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 have shown a rate of disc herniation of less than 5%. We hypothesized that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forces adequate to cause bone or ligamentous injury in the region of the disc space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and more significant rates of disc herniation. Thirty-seven consecutive traumatic midcervical fracture subluxations were reviewed. Fracture subluxation was defined by fracture of the facet joints, pedicles, or vertebral bodies or more than 3.5 mm subluxation from C2-C3 to C7-T1. Reduction was achieved in 97% and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On the basis of plain films, tomograms, and plain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s, the injuries were classified as flexion dislocation, flexion compression, compression burst, or extension injuries. Twenty-fiv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ans with contrast myelograms and on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 were obtained. All patients with parti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were studied. A herniated disc was defined as that which deformed the thecal sac and/or nerve roots. Retrospectively, a neuroradiologist reviewed the studies for the presence of herniated disc. Disc herniation was seen at the level of injury in 9 (35%) patients and not seen in other patients. Forty-seven percent of the patients with partial deficits had herniated discs. Herniated disc was seen most frequently in flexion dislocation and flexion compression injuries. Three patients (20%) with partial deficits underwent discectomy. Patients with partial spinal cord injury and discectomy, on average, improved more than other patients with partial spinal cord injury.(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