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 1 991年以来 ,采用旋前圆肌移位术治疗脑瘫前臂旋前畸形 30例。 2 4例获得了随访 ,随访时间 6~ 2 8个月 ,平均 1 8个月。优 1 5例 ,良 1 5例 ,中 3例 ,差 1例。作者认为旋前圆肌移位术是治疗脑瘫前臂旋前畸形的有效方法 ,早期手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应用改良Hoffer胫前肌腱劈开移位术治疗痉挛性脑瘫姿势性内翻足17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前臂旋前畸形是脑瘫中多见的一种临床表现,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和健康。畸形矫正对恢复前臂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至关重要,以往我们采用旋前圆肌移位重建手术治疗,术后发现许多病例出现畸形复发和反弹。自2006年3月以来,我们对32例脑瘫伴有前臂旋前畸形的患者采用了前臂肌群松解移位功能重建术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多肌腱联合移位治疗痉挛性脑瘫手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痉挛性脑瘫所致手的畸形临床常见,由于手部功能的重要性、精确性和复杂性,治疗脑瘫手的手术方式较多,各作者报道的手术效果各异。我科近年来应用类似于桡神经瘫多肌腱联合移位的方式治疗痉挛性脑瘫手畸形,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寻一种治疗脑瘫后遗前臂旋前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 3 8例不同程度的脑瘫后遗前臂旋前畸形的患者进行旋前肌止点剥离术。结果 :3 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 ,其中优 18例 ,良 15例 ,可 3例 ,差 2例 ;优良率 93 6%。结论 :旋前肌止点剥离术是一种治疗脑瘫后遗前臂旋前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尺侧腕屈肌及旋前圆肌移位重建脑性瘫痪前臂旋前畸形患者前臂旋后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脑瘫患者单侧前臂旋前畸形无明显智力障碍的6例,将尺侧腕屈肌转位至桡侧腕短伸肌,旋前圆肌绕桡骨转位重建止点,修复其前臂旋后功能.结果 6例术后随访1~4年,前臂主动旋前由术前10°恢复到术后平均为80°,主动旋后由术前0°恢复到术后平均为60°,旋后肌力由术前0级恢复到术后Ⅳ级,均能完成正常生活和工作,对屈腕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尺侧腕屈肌及旋前圆肌移位重建脑瘫患者前臂旋后功能可以达到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比目鱼肌肌腱瓣移位重建跟腱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比目鱼肌肌腱瓣移位重建跟腱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在对参与跟腱组成的小腿浅层各肌肉的解剖特点进行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设计了比目鱼肌肌腱瓣移位重建跟腱的术式,临床应用于12例伴有缺损的跟腱损伤患者的治疗,并进行了平均39个月的随访。结果根据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9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2%。结论比目鱼肌肌腱瓣移位重建跟腱术,具有损伤小、对跟腱血供的影响小、术后愈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我们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部分甲状腺手术中采用不切断颈前肌层的手术方法 ,术后疼痛减轻、美容效果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因良性甲状腺疾病行甲状腺瘤切除 70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5 0例。年龄 2 6~ 65岁 ,平均 43 .4岁。单侧或双侧大部切除术 ,其中甲状腺瘤 3 0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 19例 ,甲亢 15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并甲亢 6例。2 .方法 :70例病人中 3 6例手术中切断肌层 ,3 4例不切断肌层。3 .结果 :手术中切断颈前肌层组病人术后疼痛明显 ,影响吞咽动作 ,疼痛持续时间长约 2~ 10d ,平均 5 .1d ;不切断颈前肌层…  相似文献   

10.
旋前圆肌综合征3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1.
脊神经前根选择性切断治疗痉挛性脑性瘫痪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脊神经前根选择性切断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探讨在痉挛性脑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健康家犬左侧L5、L6及L7脊神经前根分束选择性切断。对痉挛性脑瘫患者L2、L4、L5及S1按50%、25%、40%及75%行选择性切断。结果脊神经前根选择性切断与肌肉有较好对应性,术后共济运动、平衡功能尚好,对应肌张力下降。临床应用3例,近期疗效满意。结论脊神经前根可接受分束选择性切断,在痉挛性脑瘫的治疗中是一种值得探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行重建手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不稳的首选方法.与骨-髌韧带-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传统方法相比,4股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可取得类似疗效,并具有取材部位病损少、膝前疼痛和跪地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而采用6~8股腘绳肌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可恢复绝大部分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该文就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损伤。手术重建已成为治疗ACL损伤后膝关节不稳的首选方法。与传统的髌韧带重建方法相比,采用腘绳肌肌腱(HT)重建具有取材部位病损少、膝前疼痛和跪地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本文就HT重建AC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是膝关节的常见损伤。手术重建已成为治疗ACL损伤后膝关节不稳的首选方法。与传统的髌韧带重建方法相比,采用绳肌肌腱(HT)重建具有取材部位病损少、膝前疼痛和跪地疼痛发生率低等优点。本文就HT重建AC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功能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采用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功能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978年8月~2003年3月以食指固有伸肌移位重建拇长伸肌功能的46例患者进行随访、评价.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16~51岁,平均36岁.外伤陈旧性断裂24例,继发性断裂22例.病程2天~5个月,平均74天. 结果 41例获7个月~23年随访,平均9年3个月.术后拇指抬高丢失0~2.2 cm,平均1.8 cm;拇指屈曲丢失0~3 cm,平均1.6 cm;食指均能单独背伸,背伸丢失0~8度,平均5度.按SEEM评分标准:优29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达95%. 结论食指固有伸肌腱移位重建拇长伸肌功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采用SEEM评价标准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和合理.  相似文献   

16.
从1998年至今,应用中指指浅屈肌腱移位术重建桡神经损伤后指总伸肌功能12例,优良率达91.7%,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为近年临床研究热点。该文综述了采用腘绳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优缺点、重建技术和方法、疗效评价、康复训练及其他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黄久勤 《中国骨伤》2004,17(11):676-677
目的:探讨旋前方肌骨膜瓣移位治疗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从1992年以来,收治23例陈旧性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应用旋前方肌骨膜瓣移位手术治疗,将旋前方肌尺骨附着点部骨膜切开,骨膜下剥离形成旋前方肌骨膜瓣,将其向尺骨背侧移位与骨膜重叠缝合,石膏外固定4~6周。结果:经6个月~12年随访,下尺桡关节功能恢复满意,X线片显示下尺桡关节对位关系正常。结论:该术式和其他术式相比有其明显优点,不破坏关节邻近或它处结构,创伤小,操作简单,能长期维持复位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肱桡肌腱-旋前方肌复合体入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6月,本科采用经肱桡肌腱-旋前方肌复合体入路锁定接骨板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2例。并通过随访比较患侧、健侧的腕关节活动度以及最终的Gartland-Werley评分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手术,未发生血管、神经和肌腱损伤及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切口愈合良好。其中50例患者随访(12.96±1.09)个月。术后12周测量患侧与健侧腕关节活动度,两侧在掌屈、背伸、旋前、旋后、桡偏和尺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检查显示所有的骨折均在8个月达到骨愈合,桡骨远端无畸形,桡骨的高度和宽度无继发改变,内固定物无松动及断裂,下尺桡关节匹配良好。末次随访时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临床评定标准,优37例,良11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00%。[结论]经肱桡肌腱-旋前方肌复合体入路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可以更早、更好地恢复,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内固定装置和更加精确的隧道技术的发展,自体腘绳肌肌腱和同种异体胫前肌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开始普遍应用于关节外科。尽管自体组织移植具有很高的成功率,但一些外科医师还是倾向于采用同种异体移植物,以避免供区并发症;但同种异体移植物的有效性目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实验研究,比较自体腘绳肌肌腱与新鲜冷冻同种异体胫前肌肌腱移植重建ACL在临床疗效和膝关节稳定性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