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981至1990年我们对30例肺癌患者作右全肺和右上肺叶切除术后采用奇静脉处理支气管残端,其中包括6例右主支气管残端和24例右上肺支气管残端。1981至1985年183例肺切除术,采用双重结扎支气管残端,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1.1%;同期114例肺切除,采用间断缝合支气管残端,并发支气管胸膜瘘占2.8%,而本组30例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利用奇静脉包埋支气管残端的适应证:①一般情况较差的肺癌患者;②行右上肺叶或右全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短而脆弱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总结经心包纵隔内闭合主支气管治疗全肺切除后主支气管胸膜瘘的成功经验。方法:8例全肺切除后主支气管胸膜瘘病人,经心包纵隔内闭合主支气管治疗。结果:3例经术后换药3个月后关闭胸膜腔,4例于3个月后再次行小型胸廓改形术,1例右中心型肺癌5个月后死亡。结论:本法在非感染区闭合支气管残端,减少残端再感染和支气管瘘复发,胸壁开窗引流避免了致残性的胸廓成形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楔形切除在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比较分析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中常规处理支气管残端(间断缝合、结扎法、机械缝合法)110例,支气管楔形切除处理135例。结果:常规处理组: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面5例,占4.55%(5/110),支气管胸膜瘘2例,占1.8%(2/110),支气管残端感染6例占5.66%(6/10)。支气管楔形切除组: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面1例占0.8%(1/135),无支气管胸膜瘘及支气管残端感染,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讨论:对于上叶浸润型肺癌支气管楔形切除处理残端明显优于常规处理方法,故应把支气管楔形切除作为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处理的首选方法,以便提高上叶浸润型肺癌外科治疗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29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肺切除术后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结果瘘发生率1.15%,全肺切除术后发生率(1.6%)高于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1.08%);瘘平均发生于术后12天,再手术治愈5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20.7%。结论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支气管楔型切除在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 比较分析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中常规处理支气管残端(间断缝合,结扎法,机械缝合法)110例,支气管楔型切除处理135例。结果 常规处理组: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面5例,占4.55%(5/110)支气管胸膜瘘2例,占1.8%(2/110),支气管残端感染6例5.66%(6/110),支气管楔型切除组:术后支气管残端癌残面1例占0.8%(1/135),无支气管胸膜瘘及支气管残端感染,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于上叶浸润型肺癌支气管楔型切除处理残端明显优于常规处理方法,故应把支气管楔型切除作为上叶浸润型肺癌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处理的首选方法,以便提高上叶浸润型肺癌外科治疗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肺癌切除术1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支气管胸膜瘘7例(5.5%),其中叶切发生率为3.6%(3/83),全肺切后瘘的发生率10.5%(2/19)和全肺根治(胸膜外全肺切)瘘的发生率12.5%(1/8)以及袖切后的发生率14.3%(1/7)。在肺癌的分期中,以Ⅲb期9.1%(3/33)和Ⅳ期11.1%(1/9)瘘的发生率为高。结论:瘘的原因与支气管残端吻合不良,切端肿瘤残留及血供差等有关,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胸腔闭式引流、Clagett式胸腔冲洗等非手术治疗和对瘘口、脓腔的手术治疗是诊治支气管胸膜瘘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7.
张力平  陈国才 《重庆医学》2003,32(11):1515-1516
目的 对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防治。方法 1360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branchoplearal fistula,BPF)21例(发生率l.54%)观察。结果 发生21例BPF后用改良Eleosor胸膜内胸廓成形术ll例。成功9例;Hellor梯形胸改术6例,成功4例。再切除残端用大网膜包埋2例皆成功。死亡6例(死亡率28%)。2例为感染、呼吸衰竭。4例再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 BPF的高危因素有病变侵及支气管残端。缝合或闭合技术原因,支气管残端供血不良,术前接受放、化疗,全肺切除术后机械通气辅助呼吸,术后胸腔感染等。对上述因素应积极有效防治。近年应用支气管残端闭合器可使发生率大大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支气管闭合器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方法:235例中男160例,女75例,年龄17—73岁,平均58.7岁。全肺切除术13l例(55.7%),肺叶切除术102例(43.4%),全肺切除术2例(0.9%)。应用美国强生、外科公司支气管闭合器处理支气管残端。结果:发生支气管胸膜瘘l例(0.43%),无死亡。结论:用支气管闭合器处理支气管残端优缺点共存,用带血管的组织包埋支气管残端可预防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对伴易发因素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特点和诊治经验。方珐:对19例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中8例行胸腔冲洗引流、抗炎、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4例行纤支镜、胸腔镜纤维蛋白胶封堵,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肺叶切除,2例行瘘口切除修补。结果:8例保守治疗者痊愈6例,死亡2例。4例纤支镜、胸腔镜纤维蛋白胶封堵者均痊愈。手术治疗7例中4例痊愈,3例再次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其中手术治疗1例死亡,保守治疗2例中死亡1例。19例中共死亡4例(21%)。结论:体型消瘦者和术前、后放、化疗及全肺切除、再次手术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采取补救方法如带蒂胸膜片等包埋支气管残端有可能降低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984~2002年间29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因肺切除术后出现的支气管胸膜瘘。结果瘘发生率1.15%,全肺切除术后发生率(1.6%)高于肺叶切除术后发生率(1.08%);瘘平均发生于术后12d,再手术治愈5例,共死亡6例,病死率20.7%。结论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与支气管残端处理技术及影响残端愈合的诸多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肺癌全肺切除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其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施行全肺切除手术的155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年龄、术前夹杂病史、肺功能、术后带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51例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占32.90%,其中心律失常31例,肺部感染13例,急性呼吸衰竭1例,肺栓塞3例,支气管胸膜瘘2例,术后胸腔内活动性出血1例。全组围术期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3.23%,其中3例考虑为肺栓塞引起死亡,其余2例为术后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死亡。结论肺癌全肺切除是一种高风险术式,心律失常、肺部感染、急性呼吸衰竭、支气管胸膜瘘及肺栓塞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对拟行全肺切除的患者,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检查应更加全面准确;术后加强围术期管理,严密监护,做到及时、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器械缝合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技术,以避免或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支气管缝合器关闭支气管残端。从缝合器的浅面做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用1-0带针编织涤纶线在器械缝合的深面做水平交叉U字缝合。通过该法3年来共施行肺切除术107例,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手术操作方便,支气管残端短,缝合牢固;术后无残端液体潴留和肉芽肿形成,全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结论:该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局部晚期肺癌手术中心包内处理血管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6年11月因中央型肺癌行一侧全肺切除78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血管17例(Ⅰ组),61例为标准一侧全肺切除(Ⅱ)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心律失常及支气管残端瘘)及术后1、3及5年生存率。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主要并发症:1.心律失常:Ⅰ组9例(52.94%),Ⅱ组11例(18.03%);2.支气管残端瘘:Ⅰ组0例,Ⅱ组3例(4.92%)。1、3、5年生存率:Ⅰ组分别为70.59%、35.39%、17.65%;Ⅱ组分别为72.13%、34.43%、21.31%。结论心包内处理血管一侧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有上升(P<0.01),但并不增加围手术期病死率,不影响生存率。该手术方式提高了肺癌切除率,减少了手术探查率,为局部晚期肺癌综合治疗创造了条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210例肺癌全肺切除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经验,探讨肺癌全肺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10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肺切除术,其中男169例,女41例,平均年龄54.77岁,包括左全肺切除144例,右全肺切除66例,其中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26例,下腔静脉成型术1例,隆突成型术1例.支气管残端均采用手工缝合,常规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术后30 d内59例(28.10%)发生并发症,9例(4.28%)死亡;除外死亡病例,术后总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6.21%,36.13%和24.26%.小细胞肺癌12例,仅1例生存满3年.结论: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慎重合理地选择手术病例,加强术后监测及围手术期处理,配合放、化疗,全肺切除仍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器械缝合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的处理技术,以避免或减少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支气管缝合器关闭支气管残端。从缝合器的浅面做肺切除术,支气管残端用1-0带针编织涤纶线在器械缝合的深面做水平交叉U字缝合。通过该法3年来共施行肺切除术107例,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手术操作方便,支气管残端短,缝合牢固;术后无残端液体潴留和肉芽肿形成,全组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结论 该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支气管残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结核性毁损肺的外科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对1990~2006年应用全肺切除治疗单侧结核性毁损肺3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无死亡病例;并发呼吸衰竭2例,脓胸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采用相应治疗痊愈。结论:外科治疗结核性毁损肺临床效果满意,但要严格掌格手术指征,做好术中循环监护,积极预防残腔感染及支气管胸膜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及部分心房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意义及疗效.方法采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及部分心房切除对58例肺癌患者施行全肺切除及肺叶切除.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6.21%,主要为心律失常,占18.97%.结论在肺癌手术中应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行肺切除及心房部分切除术,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手术切除率,使部分肺癌患者得到完全性切除及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experience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bronchopleural fistula after one side total pneumonectomy. Method Of 32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pneumonectomy, 6 cases of bronchopleural fistula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literatures about it were reviewed. Results In the 6 patients who repeatedly underwent operation for the fistula, 4 were healed with complete disappearance of the abscess cavity and the fistula; One with a small bronchopleural fistula and thoracic fistula was treated outside our hospital and finally cured; One patient died of chronic failure and opposite septic pneumonia 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6.7%. Conclusion It is necessary to disinfect, vanish the abscess cavity and close the fistula at the same time, which are mutually interactive.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的特点。方法:总结122例支气管肺肿瘤肺叶切除时用结扎法闭合支气管残端的经验。结果:全组单纯结扎者121例,结扎加缝合者1例,残端瘘2例,发生率0.8%。结论:结扎法处理肺切除时支气管残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易于推广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