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RCP术后胰腺炎的药物预防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ERCP术后胰腺炎(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定义为:ERCP术后持续24h腹痛同时伴有血淀粉酶升高3倍以上,并使患者住院时间延长2d以上。该定义为多数研究所接受,但仍有一些研究将血淀粉酶升高5倍以上或测量血脂肪酶作为划分PEP的依据。由于各研究采用的PEP的定义不尽相同。接受ERCP治疗的人群条件不同以及各研究中心技术条件的差别,近期报道的PEP发生率波动在1%~30%。但大多数非选择性的前瞻性研究认为PEP发生率约为2%~9%。多变量分析研究表明PEP发生的危险因素,详见表1。尽管近年来ERCP技术日益普及和成熟,但PEP的发生率并未明显下降,现着重将药物方面预防PEP的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诊治胆胰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在ERCP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的趋势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并使得ERCP广泛开展受到一定困扰。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该并发症发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PEP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优化的预防策略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3.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为1%~ 10% ,高危患者发生率可达30% .因此,预防PEP是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表明,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具有预防PEP的临床疗效.Elmunzer等和Dai等的荟萃分析亦证实NSAIDs能降低PEP发生率.NSAIDs是通过促进NSAID激活基因(NSAID activated gene,NAG-1)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近年有研究证实,双氯芬酸钠同样具有预防PEP发生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双氯芬酸钠防治PEP,观察患者血清NAG-1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置入胰管支架对困难胆管插管患者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EP)的预防效果。方法120例行ERCP诊疗发生困难胆管插管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一组术中置入胰管支架(观察组),另一组未置入(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的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腹痛评分结果。结果观察组发生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5例(27.3%),PEP5例(8.3%),无一例重症PEP,术后患者腹痛评分(3.82±1.48)分;对照组发生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8例(30.0%),PEP14例(23.3%),重症PEP2例(3.3%),术后患者腹痛评分(4.78±1.93)分。2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EP、重症PEP发生率以及术后患者腹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入胰管支架可以有效降低胆管插管困难所引起的PEP的风险,并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ERCP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在其基础上介入治疗是胆胰疾病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胰腺炎是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占ERCP术后并发症的50%左右。本文回顾性分析1989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行诊断和(或)治疗性ERCP的60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诊断及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相关技术层面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目前已成为胆胰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ERCP术后急性胰腺炎(post-ERCP panereatitis,PEP)及高淀粉酶血症是其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对于生理及病理情况下插管困难的ERCP患者来说,发生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几率相对更高,因此临床上运用多种手段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显的十分重要。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间对困难插管ERCP患者辅助采用胰管支架植入,有效预防了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广泛用于肝、胆、胰疾病的诊治手段。ERCP后胰腺炎(PEP)是ERCP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40%,在多数前瞻性随机研究中其发生率在4%~8%不等。有少数PEP患者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甚至可危及生命。近年来,许多学者致力于ERCP后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药物预防研究,本文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选择性插管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09年至2011年因胆系疾病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2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插管造影组(常规组)100例和导丝超选组(导丝组)112例,监测两组血清淀粉酶波动情况,统计两组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回顾性分析选择性插管和PEP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超作时间较导丝组长,常规组PEP发生率为13%,明显高于导丝组的5.36%(P〈0.05),常规组有4例出现重症PEP,导丝组有3例重症PEP。结论 ERCP操作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胆管选择性插管不能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但能有效降低PEP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内镜相关治疗技术的成熟,ERCP在国内开展也日趋广泛,但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率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尽管多数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1%~40%,但值得注意的是仍有5%PEP患者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  相似文献   

1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然而,ERCP可引起急性胰腺炎(AP)并致死。有报道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生率在1%~40%,而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可高达70%。其中约10%PEP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危及患者生命。目前认为蛋白酶活性在AP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抑制蛋白酶活性可对AP起治疗作用。Cavallini等报道在ERCP术前用蛋白酶抑制剂加贝酯进行预防性治疗可降低PEP的发生,而其他一些研究认为该药仅有边缘效应。因此,有必要用荟萃分析方法对已有研究结果进行系统定量的综合分析,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11.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高淀粉血症(hyperamylasemia,HA)是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除了提高操作水平以外,还可以通过预防性胰管支架置入、减少胰腺显影次数、术前应用硝酸甘油、术后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肛栓等方法来降低PEP的发生率.急性胰腺炎(AP)早期大剂量补液对缩短病程和缓解病情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治疗作用.Sashidhar等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发现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患者围手术期输液量均少于对照组.本研究进一步阐明围手术期大剂量补液对PEP、HA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胆胰疾病的主要诊治方法。ERCP术后胰腺炎(PEP)是ERCP术后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充分认识PEP对其防治有重要影响,本文就PEP的诊断、危险因素、重点在预防措施上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ERCP术后胰腺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ERCP(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作为胆道及胰腺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短期的并发症 ,如胰腺炎、出血及穿孔。其中胰腺炎是 ERCP术后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本文对 ERCP术后胰腺炎 (post- ERCP pancreatitis,PEP)的定义、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早期诊断及预防和治疗作一综述。一、PEP的定义对于 PEP的定义至今仍有争议。不同中心使用的参数及标准往往不同 ,这也是导致文献报道中 PEP的发生率差异很大的原因之一。很早便有人对 15 0 0 0例接受 ER…  相似文献   

14.
国产加贝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国产加贝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和腹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随机双盲法将拟行ERCP术的患者分为加贝酯组和对照组。加贝酯组患者在ERCP术前30~90min起开始静脉滴注加贝酯至术后12h为止,总剂量为1000mg。对照组仅静脉常规补液。结果共有77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加贝酯组39例,对照组38例。加贝酯组有2例(5%)、对照组有8例(21%)患者发生了胰腺炎(P=0.038);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9例(23%)和18例(47%)(P=0.013);腹痛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9例(23%)和13例(34%)(P=0.280)。结论加贝酯持续静脉滴注能有效减少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减少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冀明 《临床内科杂志》2013,30(9):584-585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临床30余年,已成为胆胰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ERCP是1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侵人性操作,与ERCP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并不罕见,成为ERCP普及推广的瓶颈。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ERCP术后胰腺炎(PEP)、胆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等。  相似文献   

16.
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Cotton的标准,文献报道ERCP术后严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约为8%。ERCP后胰腺炎,无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为1.3%~5.4%,而有相关危险因素的发生率为9.1%~33%。因此,对可能导致ERCP后并发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如能发现某些高危因素,那么对那些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措施,其并发症则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7.
背景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术是一项广泛且重要的诊治胆道及其胰腺微创技术,但部分患者会在术后出现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 PEP).生长抑素和吲哚美辛预防PEP的经典药物,学者们对生长抑素、吲哚美辛单用或联用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吲哚美辛、生长抑素单用或联用使用的选择适应征及其对高风险ERCP患者PEP的预防作用.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01/2020-12我院行高风险ERCP治疗的患者729例,按析因设计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吲哚美辛组;生长抑素组;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分析4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PEP、术后6h、12h、24h VAS疼痛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IL-8浓度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吲哚美辛组PEP发生率、住院成本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和术后6 h内VAS疼痛评分显著性降低、术后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和吲哚美辛组比较,生长抑素组住院成本、住院时间、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PEP发生率、术后6 h、12 h、24 h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及术后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与吲哚美辛组比较,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住院成本、住院时间、高淀粉酶血发生率、PEP发生率、术后6 h、12 h、24 h时间点VAS疼痛评分显著性降低、术后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与生长抑素组比较,吲哚美辛+生长抑素组PEP发生率、住院成本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血淀粉酶发生率和术后6 h内VAS疼痛评分、TNF-α、IL-6和IL-8浓度均显著性降低,而术后12h至24h VAS、TNF-α、IL-6和IL-8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风险ERCP患者,吲哚美辛能降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改善短时间内的患者生活质量,适合于ERCP操作过程较简单、时间较短、预计术后腹痛程度较轻、时间较短的患者.生长抑素能降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改善较长时间内的患者生活质量和PEP发生率,降低住院成本,适合于ERCP操作过程较复杂、时间较长、预计术后腹痛程度较重、时间较长的患者.二者联用在术后6 h内对于降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交互作用,适合于ERCP操作过程更复杂、操作时间更长、预计术后腹痛程度更重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ERCP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RCP已广泛用于良恶性胰胆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早期的研究报告,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8%~45%,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急性胰腺炎。但罕见增加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或患者特征的前瞻性研究。本文分析了诊断及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症,以明确其相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和硝酸甘油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效果。方法184例ERCP诊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入3组,ERCP术后分别给予生长抑素(生长抑素组)、硝酸甘油(硝酸甘油组)、生理盐水(安慰剂组)静脉内持续泵注12h,观察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PEP发生率并行对比分析。结果9例给予硝酸甘油后发生不良反应,停药并退出本次研究。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生长抑素组、硝酸甘油组、安慰剂组分别为38.7%(24/62)、51.8%(28/54)和37.3%(22/59),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P发生率生长抑素组、硝酸甘油组、安慰剂组分别为6.4%(4/62)、9.3%(5/54)和23.7%(14/59),生长抑素组(x2=7.13,P=0.01)和硝酸甘油组(x2=4.22,P=0.03)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生长抑素组与硝酸甘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2,P=0.41)。结论ERCP术后静脉给予生长抑素或硝酸甘油均能有效预防PEP的发生,效果大致相同,且前者安全性好于后者,但两者对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均无明显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海医院2001年与2007年ERCP成功率和并发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年ERCP适应证、难度分级、术后并发症及严重程度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总结了上海长海医院2001年和2007年2374例ERCP临床资料(2001年966例,2007年1408例)。比较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ERCP适应证、操作难度、成功率、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相隔5年的2个自然年中,2007年比2001年因胆道结石行ERCP的患者明显下降(49.3%比59.0%,P=0.000),而胰腺疾病特别是慢性胰腺炎的比例显著上升(18.5%比6.6%,P=0.000),复发性胰腺炎比例上升(1.6%比0.2%,P=0.001),2007年出现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行ERCP的患者。2007年手术操作难度明显高于2001年(P=0.000),难度为5级的操作显著增加(33.3%比7.3%,P=0.000),诊断性ERCP(难度1级+难度3级)的比例明显下降(5.9%+3.1%比30.5%+2.8%,P=0.000)。2001和2007年ERCP成功率相似(P=0.084)。2007年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2001年(7.88%比3.73%,P=0.000),但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820)。结论2007年诊断性ERCP的例数明显下降;ERCP操作适应证发生了变化,其中胆道疾病减少,胰腺疾病增多;操作更加复杂,成功率并无下降。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可能是因为治疗性ERCP增加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