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世怀  俞杨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1):1398-1400
目的配合临床评价支点弯曲位X线片在预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矫形融合术效果价值。方法对4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45个结构性弯曲行术前站立位,仰卧正侧位,仰卧正屈位和支点弯曲位X线摄片。结果术前对胸弯和腰弯仰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43°和22°,支点弯曲X线片测量平均Cobb角分别为38°和19,°术后Cobb角分别为37°和19°。严重侧弯组和中度侧弯组仰卧侧屈位平均Cobb角分别为52°和22°,支点弯曲位平均为49°和19°,术后Cobb角分别为45°和22°。结论支点弯曲位X线片比传统摄片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更多信息。  相似文献   

2.
介绍一种新的膝关节摄片方法常晓丹戴长林范洪亮施长顶许之斌1.膝关节屈曲45°持重后前位摄片方法:站立位,双膝关节屈曲45°,患者的体重均匀分布于两下肢,两足尖向前,髌骨触及胶片盒使股骨干与片盒平面成45°角,胫骨成20°角。X线管位于人体后方,X线管...  相似文献   

3.
视神经孔摄影的新方法程云桥视神经孔的摄影体位称瑞氏位,是根据视神经管管轴与头颅矢状面呈35°~40°角、与水平面呈10°~15°角这一解剖特点设计的,而常规体位是将眼眶的外1/3对台面中线,头颅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呈53°角,听鼻线垂直台面,中心射线垂直...  相似文献   

4.
肋骨腋中线骨折投照新法陈修林,张国良笔者做肋骨腋中线骨折投照检查时,采用左或右前斜位30°~40°角摄片方法。经过近二年的实践以及对100张胸片的临床观察、分析,我们认为本方法简单、易掌握,诊断符合率高,尤其对肋骨腋中线骨折病患者更为理想,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材料 :用一块 75mm× 6 0mm× 6mm的泡沫塑料 ,在其中挖一直径为 40mm的圆 ,一面做成适合于人眼部位的凹形 ,另一面为平面并贴上不干胶带。方法 :将自制泡沫塑料块的平面在下 ,凹面在上置于床面中心并用胶带固定 ,然后令患者俯卧 ,被检侧眼眶置于凹面的圆中 ,调整头颅矢状面与台面成 5 3°角 ,对侧听鼻线垂直台面 ,X线管垂直投照 ,这样用 5× 7英寸胶片就可使双侧视神经孔显示良好并对称美观。小结 :这种视神经孔投照法简单易行 ,与以往作法相比 ,不需要反复调整病人的上下、左右位置 ,具有省时、省力、省胶片等特点 ,另外塑粒泡沫…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侧位屈曲90°CT扫描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膝关节外伤病人的检查中,我们对临床X线片可疑髁间嵴损伤的患者,运用了膝关节侧位,屈曲90°CT扫描方法,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扫描体位患者侧卧于扫描床上,足先进,膝关节屈曲呈90°角,位于扫描床中心,使小腿与扫描平面呈35°~45°角,健...  相似文献   

7.
颈椎过屈过伸X线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过屈过伸功能位摄片在颈椎病X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颈椎病患者进行过屈及过伸颈椎侧位片检查,测量其前屈角、后伸角及相对角,观察颈椎向前及/或向后滑移情况和棘突分离或相互靠近情况。结果:前屈角为82°~156°,平均128°。后伸角为45°~89°,平均64°。相对角36°~96°,平均65°。过屈位颈椎椎体前移者138例,后移者9例,部分椎体前移部分椎体后移者2例;过伸位颈椎椎体后移者154例;颈椎不稳主要发生在C2~C3和C3~C4;过屈位局部棘突不能分离者28例,过伸位局部棘突不能靠近者83例。结论:过屈过伸功能位能发现常规颈椎正侧斜位片未能显示的颈椎失稳和功能改变;有时还能发现常规片中未能显示或显示不清楚的解剖结构性改变;对X线观察颈椎运动,记录局部韧带损害,颈椎失稳及用以估计治疗后功能恢复的程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分辨力CT 扫描可很好显示视神经。视神经的解剖走行是经视神经管眶口至视网膜嵌入部呈斜向上、后、内方向走行。在轴位层面上通常相当直行,偶尔可呈轻度弯曲。眼球注视位置可变换神经的表现。眶耳线下方20°角的轴位层面上,眼球向上凝视,可在单一5毫米层面上显示视神经。经视神经全长走行层面上其大小及密度通常是均匀一致的,其宽度约为4.5毫米。作者测量100正常视神经,在轴位层面上证实了这种表现,但在冠状层面上其直径稍大(5毫米)。同眶耳线相垂直的冠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水平骶椎的影像表现。方法12例临床怀疑水平骶椎患者(男2例,女10例;年龄23~25岁)均摄腰骶椎正侧位片,并在患者直立侧位片上,利用CR后处理功能测量第一骶椎上面与水平线所交的角。其中,3例又经CT检查。结果本组12例中,腰骶角在45~55°之间5例,腰骶角在56~65°之间6例,腰骶角在66°以上1例。腰骶正位片示骶骨投影变短,结构重叠,腰骶侧位片示腰骶部极度侧弯。CT片上有椎间盘突出2例,椎间盘膨出3例,以及椎骨狭窄2例。结论侧位片上腰骶部极度侧弯和腰骶角大于45°是水平骶椎的特征性X线表现。CT扫描可发现一些继发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简化按锥体角拍摄岩锥X线照片推算锥体角的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与结粜:按“根据头指数推算锥体角的回归方程”计算不同数值的头指数自变量相应的锥体角因变量,制成“头指数与锥体角对照表”。在实际投照工作中只需测得病人的头最大长与头最大宽即可得知其头指数,通过此“对照表”立即可以查出病人的锥体角度数(估计值),按此度数偏转病人头面部摄片即可。结论:实际投照工作中利用此“对照表”可避免回归方程的计算,简化手续、节约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