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郁香菊 《中国医疗前沿》2010,5(16):33-33,57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状态,临床常见报道,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理健康,如果治疗不及时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结果:通过对比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血脂四项、血液流变各项指标发现,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既能治标又能固本,比单纯服用西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0例患者,在对照组中,对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在试验组中,对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出现心绞痛的次数和发作持续的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要比对照组的效果明显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的基础再采用中药来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治疗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目前认为产生UAP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膜损伤、痉挛或收缩,冠状动脉狭窄以及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等.治疗UAP的目的是缓解症状,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西医治疗多用硝酸酯类、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等,但部分患者效果不理想.笔者2007年8月~2009年6月,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UAP,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晓松 《吉林医学》2022,(9):2501-2504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CAD)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SCAD患者66例进行研究,按随机法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血流学指标、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指标、血流学指标、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状积分、血流学指标、血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CAD可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下降,心功能与血流学出现好转,使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对整体治疗具有一定优势,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楚华 《中外医疗》2012,31(10):97-98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疗法联合自拟参七通冠汤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口服鲁南欣康20mgbid;倍他乐克12.5mgbid;肠溶阿司匹林75mgqd;曲美他嗪20ragri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自拟参七通冠汤口服,日一荆。2组均在60d后作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2.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参七通冠汤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1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扩冠状动脉、吸氧等治疗。治疗组6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周。于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改善情况以及血脂改变。结果治疗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6.7%),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5.0%)高于对照组(6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C、TG、LDL-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与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化瘀汤具有益气行气、活血化瘀的作用,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改善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改善血脂等指标。  相似文献   

8.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类型,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生命,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54例,取得了显著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住院部收治的5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该次临床研究对象,遵循计算机随机原则进行分组,2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法;25例患者纳入实验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接受为期14 d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14 d后整体有效率为92.00%(23/25),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14 d后心绞痛发作次数为(1.5±1.1)次/周,持续时间为(2.1±0.3)min/次,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用药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常规口服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中药解毒通脉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对照组总有效率6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血脂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确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曹海珠 《黑龙江医学》2008,32(9):684-684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西药β阻滞剂或利尿剂或钙阻滞剂的同时,结合针刺、电针、艾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高血压患者服用β阻滞剂或利尿剂或钙阻滞剂的同时,结合针刺、电针、艾灸疗法进行观察。结果显效78例,占62.9%;有效36例,占29.0%;无效10例,占8.1%。总有效率为91.9%。结论针刺、电针、艾灸与西药β阻滞剂或利尿剂或钙阻滞剂相结合治疗高血压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段连宝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39-840
目的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 ,应用阿托伐他汀观察其对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6 8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 2组 ,2组基线水平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基础治疗 2组相同。第 1组 34例入院后在基础治疗时 ,加用阿托伐他汀 2 0mg/d ,共服用 6个月 ;第 2组 34例 ,仅给予基础治疗 ,不给予调脂治疗。随访 6个月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心血管事件 (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复发性心绞痛 )发生的影响。结果 随访 6个月 ,第 1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 2 9 4 % ;第 2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 4 7 0 6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少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速碧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常规治疗加速碧林组(观察组),疗程为1周。结果:1周后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70%(P〈0.05);观察12周,观察组无一例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对照组9例发生AMI(7.8%);观察组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速碧林,能更有效的控制心绞痛发作,减少AM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速碧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异舒吉(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异舒吉2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注射(40~80μg/min),1次/d;速碧林0.4 mL皮下注射,2次/d,3 d后停药。观察心电图,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强度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论速碧林联合异舒吉能很好地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预防AMI的发生,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癫痫发作次数、治疗前后脑电图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癫痫发作次数、脑电图异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控制癫痫症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减少癫痫发作次数,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单盲分为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和西药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予以步长脑心通胶囊、消心痛、阿斯匹林和消心痛、阿斯匹林对照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55.0%,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P<0.01),发作间期和持续时间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TC,TG较治疗前降低(P<0.01),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在改善心绞痛症状、缺血心电图改变及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方面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可以降血脂;其收益为OR=0.09(95%CI=0.07~0.11),NNT=3(95%CI=2~6)。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1月渠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2例,随机分成试验组(n=41)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给予正规冠心病西药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加用柴胡陷胸汤煎剂口服.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及心电图改变.结果 试验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90.24%(37/4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3.41%(2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唐飞宇 《黑龙江医学》2011,35(3):197-198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抗凝药、抗血小板聚集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他汀类药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溶液(8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  相似文献   

19.
段连宝 《黑龙江医学》2004,28(10):772-773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 10 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例 ,分为氯吡格雷治疗组 (5 0例 )和对照组 (5 0例 ) ,观察住院期间、6个月及 1年后随访期间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住院期间氯吡格雷治疗组发生冠脉事件 8例 ,占观察数 16 % ;对照组 18例 ,占 36 % ,P <0 .0 5。治疗后 6个月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 2例 ,占 2 5 % ;对照组 6例 ,占 75 % ,P <0 .0 5。治疗后 1年发生急性冠脉事件 6例 ,占 33% ;对照组 12例 ,占 6 8% ,P <0 .0 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在住院期间 ,治疗后 6个月及 1年 ,均可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