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影像表现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价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后l、2、3年的疗效,分析疗效与影像学表现的关系,为该方法筛选适应证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在我科行胶原酶溶解术的、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l254例进行随访观察(复诊、书信、电话等方式),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l、2、3年的疗效。结果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1年优良率为93.1%,2年优良率为90.3%,3年优良率为90.9%。结论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绝对适应证,合并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椎间盘突出症应慎重选择胶原酶溶解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臭氧盘内消融术、胶原酶盘外溶解术联合应用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 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1例,共治疗50个椎间盘,采用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优良率85.3%,术后12个月影像复查(CT、MRI)与术前对照显示AB值、R值术后是术前的36%、43%,有较为明显的缩小.结论 本项技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肯定,胶原酶对纤维环有溶解作用,臭氧对髓核有氧化作用,两者结合疗效肯定,且随时间延长逐渐向好,术后1年影像检查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3.
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讨论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 对82例行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随访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82例患者随访3~12个月,疗效优51例,良13例,可8例,差10例,总优良率为78%,有效率为88%,本组患者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二次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过敏反应预防措施,二次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的临床价值。方法:经选择病例后,行腰椎间突出症盘内及盘外胶原酶注射。在一年期进行临床表现随访。结果:治疗100例,一年期总有效率93%,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结论: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5.
胶原酶注射治疗腰间盘突出症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非手术疗法。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0月,对5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CT导向盘内或盘外注射胶原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重点讨论术前准备和术后观察。  相似文献   

6.
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目的:详细介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及适应症的选择。方法:1994-12~1996-08主要采用盘外注射(230例)部分患者采用盘内注射(20例)国产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术后3~24月随访200例,总优良率91%。结论:严格选择盘内盘外注射的适应症,正确掌握注射胶原酶的操作方法,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我科自2010年4月-2011年1月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胶原酶盘外溶解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使疼痛症状减轻或消失。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一例出现暂时性皮疹、无椎间盘炎、神经根损伤、灼性神经痛等并发症发生。病人自理能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通过全方位系统的治疗和护理,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8.
段建福  江洋  尹刚 《西南军医》2008,10(4):79-80
目的探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盘外穿刺术,对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施行胶原酶溶解术。对手术后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显效56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1.02%。结论盘外穿刺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轻、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双重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双重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3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行双重胶原酶溶解术。通过 15~ 31个月的随访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31例患者 ,显效 2 7例 ,有效 3例 ,无效 1例。总有效率 96 .7%。结论 双重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佳 ,适应证广 ,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侧隐窝穿刺置管胶原酶溶盘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1个月、3个月和1年等不同时段的治疗效果。方法对近3年来行侧隐窝穿刺置管胶原酶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评估,其中包括VAS评分、直腿抬高度和脊柱活动度,并对疗效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各时段VAS评分、直腿抬高度改善率、脊柱活动改善均比术前有所提高(P<0.05),治疗效果在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采用侧隐窝穿刺置管行胶原酶溶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较显著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胶原酶单独注射和与髓核切吸术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  15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分为四组分别按腰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及分别将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与髓核切吸术合用进行治疗。结果 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法与髓核切吸术合用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94%及 93 %高于单独椎间盘内、外注射胶原酶两组有效率 90 %及 88%。结论 胶原酶溶解髓核与切吸髓核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更快速、有效的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疗效更高。  相似文献   

12.
胶原酶溶解术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对我院1997年以来接受胶原酶溶解术治疗后半年以上的200多例患者中,经CT复查的34例患者治疗前后突出椎间盘的测量结果及与疗效的关系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对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胶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臭氧髓核氧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臭氧结合胶原酶盘内、外注射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按照Macnab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83例患者,优144例,良18例,可16例,差5例;优良率为88.5%,有效率为97.3%;本组患者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臭氧髓核氧化术结合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集合了两者的优点,因此疗效更好,同时安全、费用低,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注射以及椎体后路突出物内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分为3级: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术后60例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显效23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3%以上。结论CT引导下提高了操作准确性,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影像学表现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表现与经皮腰椎间盘旋切术(PLD)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应用PLD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包括单纯性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40例,椎间盘后缘及后纵韧带钙化4例,真空症并伴严重的腰椎退行性变3例,伴椎间隙狭窄2例,椎间盘突出伴轻微脱垂2例,椎间盘脱出1例。结果 总有效率为84.6%,其中显效50.0%,有效34.6%,无效15.4%。结论 PLD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方法,影像学的表现有助于PLD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估计。  相似文献   

16.
CT导引下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是临床常见疾病,传统治疗方法易复发且远期并发症较多。胶原酶溶解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在众多文献中已有报道,在临床实践中也已得到肯定。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其疗效愈来愈受到医生及患者的重视。而CT导引下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报道较少,现分析我院2002年2月~2006年12月间治疗的12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旨在探讨该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和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 180例中男性116例,女性64例;年龄19~79岁。152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28例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胶原酶溶解术。结果 共切吸腰椎间盘172个,胶原酶溶解腰椎间盘36个。痊愈和显效为77%,总有效率为92%。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效果肯定,应作为保守治疗无效且有适应症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李格当  宝音 《武警医学》2014,(5):517-5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及就诊率逐年增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溶解术是近20年来兴起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有关近期疗效的文献报道较多,但对该方法远期疗效的报道并不多。笔者于2006-08至2007—05应用硬膜外前间隙胶原酶溶解术治疗5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对术后近、远期疗效进行了系统随访。  相似文献   

19.
应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对经皮穿刺注射医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观察.方法 78例经影像学及临床检查证实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间盘内注入医用臭氧,2~4d后再经硬膜前间隙在突出物表面及突出物内注入医用胶原酶1 200u行髓核溶解术.结果 术后6~25个月随访观察,78例中疗效优58例(74.3%),良16例(20.5%),差4例(5.1%).12例术后2个月内出现症状复发,其中9例2个月后自行好转,3例经再次注射臭氧后,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者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经皮穿刺行医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两者优势互补,可以提高疗效,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胶原酶溶解术后 1、2、3年的疗效 ,分析疗效与适应证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统一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法 ,对 1996-0 1~ 1999-0 1行胶原酶溶解术、资料完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12 5 4例进行随访观察 ,按统一的疗效标准评价胶原酶溶解术的 1、2、3年的疗效。结果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 ,1年优良率 93 .1% ,2年优良率 90 .3 % ,3年优良率 90 .9%。结论 “单纯性椎间盘突出症”是胶原酶溶解术的最佳适应证 ,合并有其他影响因素的椎间盘突出症应慎重选择胶原酶溶解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