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带下病治验     
聂××,女,45岁,工人。1983年6月20日初诊,患者曾因子宫肿瘤将子宫摘除三年之久,平日不来月经,白带也很少。早几天因高热腹泻。病后突然带下黄稠量多,但无腥臭味,小便黄、大便溏滞,小腹坠痛,舌红苔白微黄,脉滑数,证属脾胃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易黄汤加减。柴胡3克太子参12克  相似文献   

2.
一、妊娠鼻衄叶××,女,28岁。1978年11月3月初诊:病者去年妊娠数月,因鼻衄反复发作不止而致小产,产后鼻衄方止。此次妊娠五个月,近一个月来又常反复出现鼻衄不止,量不多,色鲜红,小腹微痛不适,咽干不渴,经治数医,症不减。舌红、苔薄白,脉滑数而细。证为精血养胎、肾阴因而不足,阴虚火升,火迫血上溢而致鼻衄,阴不足,胎失所养,因而小腹作痛,拟用养阴清热凉血法。处方:龙骨、牡蛎各30克(均先煎),白芍、桑寄生、旱莲草、  相似文献   

3.
久咳证得之于体虚或治之不当,病情迁延,其中尤以阴虚痰热久咳较常见。所谓阴虚痰热证,是指患者痰热未清,肺阴已伤。症见久咳不已,晨起及夜间为甚,咯痰白粘或黄,或伴盗汗,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甚或花剥,脉见细滑数。此证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辨证属虚实夹杂,既有水液代谢异常之病理产物——痰,又有水液亏虚之象——阴虚。若以清肺化痰为法,则有伤及肺阴之虞,兼以养阴润肺则虑助痰湿之弊。临床上姑且治以清热化痰、养阴润肺兼用,疗效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4.
慢性盆腔炎是指细菌侵袭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而发生的炎证。此病属中医的腹痛、腰痛、月经病、带下病范畴。主要表现以下腹部胀痛、坠痛、冷痛、腰骶部酸痛、月经不调、白带多等特点。笔者将此病的辨证论治介绍如下 :1 外感邪毒 气血瘀阻〔例一〕王某 ,30岁。 2年前行人工流产术后即觉下腹部胀痛 ,时轻时重 ,平时自服西药消炎止痛。1995年 8月 18日来诊自述 :经期第 3天 ,腹痛难忍 ,小腹坠感 ,动则尤甚 ,伴有恶寒发热 ,脉滑数 ,舌质红 ,苔薄。妇科检查 :子宫增大稍硬 ,压痛明显。B超示 :子宫体增大 ,内膜增厚。血液分析 :…  相似文献   

5.
侯凤桂 《河北中医》2002,24(8):605-605
盆腔炎是危害广大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 1 999~ 2 0 0 1年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慢性盆腔炎 1 2 0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2 0例均为已婚妇女 ,年龄2 2~ 48岁 ,平均 37岁 ;经产妇 87例 ,未产妇 33例 ;病程最短 2周 ,最长 2 5年 ;急性盆腔炎 47例 ,慢性盆腔炎 73例。1 2 诊断标准 急性盆腔炎 :小腹疼痛拒按 ,经期延长 ,经色黯紫有块 ,白带增多 ,色黄有味 ,舌质紫黯 ,脉沉涩有力。慢性盆腔炎 :小腹胀痛 ,得温稍减 ,每到经期或遇劳腰骶酸痛 ,经量少 ,白带量多质稀 ,舌淡苔薄 ,…  相似文献   

6.
四逆散加味治疗盆腔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盆腔炎 4 8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8例 ,年龄 18~ 4 8岁 ;病程 1年以内 4 1例 ,1年以上 7例 ;其中急性、恶急性盆腔炎33例 ,慢性盆腔炎 (含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 15例。1 2 辨证分型  (1)湿热下注型 :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 ,白带增多 ,色黄质稠有异味 ,或口干口苦 ,食欲欠佳 ,大便烂、次数增多 ,舌质红 ,苔厚黄白腻 ,脉数或滑数或弦滑数 ;(2 )湿热瘀滞型 :表现为下腹疼痛 ,或伴有痛经 ,白带增多 ,色或黄或白或赤白带 ,大便或烂 ,或干结不畅 …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年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环后流血获佳效 ,平均疗程 8d,这类患者多见带下质粘或黄臭 ,阴部痒痛 ,心烦易怒 ,经来量多色深 ,舌淡红 ,苔微黄 ,脉弱 ,带环后血流如崩。此属肝胆湿热下注于子宫。现举例如下。[例 1]林某某 ,女 ,2 9岁 ,农民。于 1996年 10月 11日因计划生育带环 ,当晚流血 ,流血量多 ,注射止血针剂及口服片剂治疗无效 ,第 2天来我院诊治。患者素日口苦尿黄 ,白带色黄且臭 ,月经量多鲜红质粘 ,带环后小腹疼痛 ,流血不止 ,稍感头晕乏力 ,舌淡红 ,苔微黄 ,脉滑数。诊为崩漏 (肝胆湿热下注子宫 )。治宜清肝利湿 ,泻热止血 ,…  相似文献   

8.
[湿热带下案]王××,女,32岁.1994年6月18日诊.近月来,症见白带量多,色黄、质粘稠、有腥臭味,或时夹血.常感头眩晕,小溲短赤,腰重随酸楚,小腹胀痛.曾眼中药数剂罔效.现症:纳谷不馨,体困倦,其它症如上述.查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脉症合参,断为湿热带下,当以清热、化湿、理气为法,方用越鞠丸化载.处方:苍术、丹皮、泽泻、黄拍各10g,川穹5g,栀子、茵陈各15g,香附、神曲、  相似文献   

9.
天竹黄临床应用举隅山东省乐陵市中医院张延鑫,陈拥军(253600)天竹黄味甘性寒,入肝、胆、心经。功效清热化痰,清心定惊,笔者将在临床应用中的经验介绍如下。1风热痰嗽李×,女,58岁,10日前发热咳嗽,胸闷,痰粘稠而黄不易咯出。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笔者用中药治疗盆腔炎 10 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 8例中 ,年龄 2 2~ 30岁 4 1例 ,31~ 4 0岁 5 2例 ,4 1~ 4 6岁 15例 ;病程最短 5天 ,最长 70天。诊断标准为下腹痛、腰骶痛、白带多、痛经、月经不规律。妇科检查宫体、附件有触痛或压痛 ,兼有附件增厚或肿块者。2 治疗方法湿热型 :下腹疼痛而拒按 ,腰骶痛 ,白带增多 ,色黄赤 ,质稠有味 ,口干纳差 ,大便干或溏而不爽 ,舌质红 ,苔黄腻 ,脉滑数。治以清热解毒、利湿化淤。方用当归散加减 :当归、赤芍、黄芩各 15 g,柴胡、白术、香附各 10 g,生地 2 0 g,蒲公英 3…  相似文献   

11.
1辨证分型 风热郁肺型症见面目浮肿,继而周身皆肿,发热恶寒,口干而渴,咳嗽痰黄,咽喉肿痛,或乳娥赤肿,尿少而赤,舌质红苔黄、或苔白而干,脉浮数或滑数.  相似文献   

12.
阴虚发热 表现:午后或夜间潮热,或兼有手足心热,颧红,盗汗, 心烦失眠,口干咽燥,舌质红而干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病属阴虚阳盛,虚火内炽。治宜滋阴清热。  相似文献   

13.
王荣欣 《河北中医》1998,20(6):355-355
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的疾病,属祖国医学月经病、带下病等范畴,是由于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或平素体质虚弱,邪毒乘虚内侵,湿浊、热毒蓄积下焦,客于胞宫,与气血相搏而发病.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将盆腔炎的辨证施治总结归纳为8法,现介绍如下.1 清热解毒,利湿排脓适用于急性盆腔炎或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期患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神疲,纳呆,下腹疼痛拒按,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臭秽,亦可见尿频,排尿困难,小腹坠胀,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伴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洪数.检查时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妇检可见阴道及子宫颈充血,分泌物增多,呈脓样有臭味,宫颈举痛,子宫有压痛,活动性差,两侧附件增粗有压痛.B超可见后穹窿积液.治宜银翘红酱解毒汤加减.常用药物:银花、连翘、延胡索、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牡丹皮、薏  相似文献   

14.
<正> 盆腔炎是妇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证.在祖国医学中有关热疝痛、带下、痃癖、癥瘕等的记载,有颇多相似之处.家父郑长松老中医,通过多年临床实践,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症势急邪壅盛重用清解本病急性期,毒邪壅盛,正气未衰,邪正抗争较剧,临床表现有高热腹痛,带多黄稠,尿少灼热,大便干燥,舌质红绛苔厚黄腻,脉洪数等实象.此刻急宜去邪.治以清热解毒为  相似文献   

15.
近若干年来,本人用针灸治疗肾盂肾炎2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简介如下:一、分型治疗1.急性期:证见发热,腰痛,尿频,尿急,尿痛,尿浑短赤,小腹疼痛,口干喜饮,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治以清热利湿通淋。取穴:委中、下髎、阴陵泉、束骨。配穴:热甚加曲池;尿血加血海、三阴交;小腹满痛加曲泉,寒热往来加外关;腰痛剧者加耳穴、神门、腰骶区,或取阿是穴作皮内水针。2.慢性期:(1)气阴两虚,湿热留恋: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尿滞涩,小腹胀,苔腻脉细。治宜益气通淋。(2)肾阴亏虚,湿热蕴伏:腰酸腿软,病程迁延,低热咽干,尿意不尽而涩痛,舌红苔腻,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利湿。(3)肾阴不足,湿热未尽:面浮足肿,腹胀,神疲乏力,腰痛绵绵,尿频清长,余沥不尽,脉沉细,舌淡、苔白微腻。治宜温肾利湿。取穴:以委中、阴谷、复溜、照海、太溪为主。配穴:腰背酸痛加关元、肾俞;盗汗补  相似文献   

16.
何少山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少山主任医师,业医五十余载,精通医理,在中医妇科治疗上积有丰富临床经验。笔者随师应诊,深感何师治疗急慢性盆腔炎是见解独到,收效显著。现总结如次。l急则治标重在祛邪盆腔炎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如发热、小腹疼痛、小腹肿块、下阴垂滞腰酸、带下量多、不孕等,类似于中医妇科“症瘤”、“痛经”、“带下”、“不孕”等病证。经行或产后,血室正开,胞宫空虚,秽浊之邪乘虚内侵而致本病。本病初起常表现为高热寒战,小腹疼痛,带下黄浊,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何师认为盆腔炎急性期治疗当以祛邪为主,重在清热解毒利湿,药选柴…  相似文献   

17.
姜题平 《陕西中医》2001,22(11):702-702
盆腔炎是发生在女性上生殖道的炎症性疾病的总称。它是一个病谱 ,可能包括 :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及盆腔腹膜炎等。中医分属于带下、腹痛、内痈、症瘕等范畴 ,以腹痛、腰骶痛、白带多、发热等为主症。其治疗有内治、外治之分 ,其内治法不外清热利湿、清热解毒、温阳除湿、行气导滞、活血散结、理气化痰、补脾益气等法 ,现分述如下。   1 清热利湿法 妇女产后调养不慎而感湿邪 ,湿邪蕴结下焦 ,郁而化热者 (多见于急性盆腔炎或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症见胁肋疼痛、小腹疼痛拒按、小便短、黄 ,白带多、黄、粘稠而臭秽 ,舌…  相似文献   

18.
一般来说,黄腻苔多由痰热、湿热、湿温和食滞等使痰热内结,腑气不利而致,此多属邪气较盛。此时舌质亦必红绛或暗红,投以清热化湿或健脾利湿等品,舌苔必渐退而病愈。然笔者以前按一般规律,每遇黄腻苔、黄滑苔或白腻苔,即认为是  相似文献   

19.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而不易治愈的一种疾病。笔者在临床中观察认为,把本病的辨证治疗与祛瘀相结合,则有明显优势。湿热瘀阻宜清利化瘀 [例一]刘某,女,29岁。自诉2002年5月作人工流产术后出现下腹隐痛,每月月经将至下腹胀痛明显加重,伴腰骶酸痛,带下偏多黄秽,经期提前,色暗有块,舌黯红、苔薄黄、脉弦滑。妇科检查:宫颈举痛、宫体压痛,双侧附件增厚,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瘀血内停,治宜清热化湿,活血通络。  相似文献   

20.
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临床所见慢性盆腔炎患者多体质虚弱,正气亏损,临床表现为小腹冷痛或坠胀刺痛,经行腹痛加重,喜热恶寒,得热痛减,行走或久立加重,经行量少,色黯有块,带下量多,色白或黄,神疲乏力,腰骶冷痛,小便频数,婚久不孕,舌暗红,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此证辨证为寒湿血瘀型,治宜温化寒湿活血通络,方宜仲景之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临床中笔者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常获显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