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提高药物疗效,减少毒副反应。方法运用时辰药理学理论探讨、发现药物作用的最佳时间。结果克服传统或习惯的每日数次给药法,力求按照生命活动的时间规律性择时给药。结论择时给药可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减轻其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时间药物动力学与时间药效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在过去的20年中,时间药理学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使人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评价传统的诊断治疗方法并依据时间生物学的原理加以调整。鉴于已知许多药物的动力学及药效学均呈用药时间依赖性变化,因而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合理选择用药时间将和选择用药剂量一样重要。时间药理学为临床设计最佳用药方案,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准,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目前临床上普遍存在着对病毒性疾病以及发热原因不明者任意采用抗生素甚至应用广谱高效抗生素治疗的倾向。其实,由于近年抗生素不断研制和广泛应用,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减少,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相对增加。且为医者均知。抗生素对各种病毒性感染并无疗效;发热原因未明确前(除病情严重者外)即使可能为细菌感染,贸然  相似文献   

4.
5.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多种多样,有药物方面的因素,机体方面的因素,以及给药方法方面的因素等等。下面仅就用药的时间和次数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做一阐述。一、用药时间药物品种繁多,病情和用药目的各不相同,药物的吸收、排泄时间也不尽一致,这就决定了服药  相似文献   

6.
7.
根据心肌缺血发作的节律性差异,采用不同时间给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并对降低其致死率,改善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酒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嗜好性饮料 ,酒精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而酒精可与许多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使药效降低或不良反应增多 ,甚至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所以饮酒前后服用有关药物可能会增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1 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1 .1 影响药物吸收 酒精干扰维生素 A、B、D族、叶酸、硫胺素及钙、镁、锌、钠、磷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储存。嗜酒者常有上述物质的缺乏 ,临床上出现夜盲症、皮炎、食欲不振、味觉异常、心律失常、肢体麻木、智力及记忆减退等症状。研究发现 ,长期嗜酒者的钙吸收率、血钙浓度和骨钙含…  相似文献   

9.
药动学和药效学在抗感染药物应用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概述抗生素的MIC、MBC、Cmax和PK/PD参数与临床用药方案的关系。方法应用PK/PD的相关参数,综合分析和归纳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对获得最佳临床和细菌学疗效的重要作用。结果浓度依赖性抗生素的Cmax和AUC是体内效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其Cmax/MIC及AUIC是重要的PK/PD参数,对细菌清除和防止细菌产生耐药性密切相关;而T〉MIC是B内酰胺类的重要PK/PD参数,是体内效应的主要决定因素;既属时间依赖性,又有较长PAE的药物,AUC/MIC是与疗效密切相关的PK/PD参数。结论依据PK/PD综合参数对制定合理给药方案对提高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妈富隆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妈富隆是含有30μg炔雌醇和150μg去氧孕烯的口服避孕药。去氧孕烯的活性代谢物etonogestrel(依托孕烯),即3酮-地索高诺酮与孕激素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而几乎没有雄激素活性,它是一个强效排卵抑制剂。并且阻止精子穿越宫颈粘液,从而达到避孕效果。  相似文献   

11.
周长鑫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2):889-889,906
许多疾病的症状和发病住一昼夜24小时内并非均等出现,而有一个高峰时间段。时间治疗就是考虑这些因素,修饰以往药物用法,使药物利用度发挥最大效应,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作为药师在指导临床用药时应予以重视,现就近年来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临床上联合用药,对病人可能有益,但也有可能有害。因而应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原则。药物相互作用主要分药动学相互作用和药效学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最佳的用药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体的生理功能,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有周期的节律性变化,这种变化被称为人体的“生物钟”。在生物钟的控制协调下,人的基础代谢、体温变化、血糖含量和激素分泌等功能都具有节律性和高低值。就药物的药效而言也与生物钟有着微妙的关系。随着时辰药理学广泛应用,可以使药物产生最大效力,又可避免和减少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笔者参考有关文献并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将一些临床常用的一些药物的最佳用药时间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应用转换疗法必要性,可行性及注意事项的论述,以求在国内促进此疗法实施推广。方法:通过概念及应用适宜时机阐述,简介这一给药方法的变革;通过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医疗管理体制改革,减轻病人痛苦两方面论点及通过评价抗菌药物疗效的药动学研究不断深入,新口服抗菌药物不断开发,药物依从性好,病人易接受三方面论据,分别论述其推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指出应用的注意事项。结果:在我国推广抗菌药物转换疗法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结论:国内推广转换疗法应用于某些严重细菌感染症是符合国情民意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在临床上每一种药物都有其药物作用特点,但随着药物的质与量的变化,其作用的强度与其持久性都有相应变化,对临床的治疗作用,都有一定的影响。如给药的剂量、次数、途径恰当,大多数均能产生预期的药理效应。但在临床上由于受病人的个体差异,药物本身的质量及给药的方式等不同,临床药物效应差异亦较大,下面就临床影响药物作用的常见因素分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综述了洛美沙星的临床药动学特点,如LFLX是一种广谱、抗菌活性很强的氟喹诺酮类杀菌剂,1h后血药浓度达高峰,细胞内渗透力强,体内分布广、组织浓度高,与许多抗菌药物间无交叉耐药性,但随着临床不断研究与广泛应用,发现LFLX与茶碱、华法令、青霉素类,已知有肾毒性药物,药酶抑制剂、药酶诱导剂、抗酸药合用有药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物效应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表现,但同样剂量的某一药物在不同病人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血药浓度,相等血药浓度也不一定都能达到相等的药物效应.  相似文献   

19.
20.
反应停(Thd)是一种合成性的谷氨酸衍生物,化学名称是N-2(2,6-二氧-3-哌啶基)-邻苯二甲酰亚胺。1954年在西德合成,1956年开始在西德及欧洲国家作为一种非巴比妥类药物广泛使用,1961年因用于妊娠呕吐而致新生儿畸形及死产被禁用。因其临床治疗新作用的被发现,而在1998年获得美国FDA承认,重新应用于临床。1药理学和药动学研究1·1药理学Thd属于谷氨酸衍生物,水溶性低,所以绝对生物利用度不得而知,易溶于二甲基甲酰氨和吡啶。Thd有一偏光中心,因而具有右旋和左旋类似物;而临床所用Thd通常为消旋混合物。使用不同Thd类似物有可能增强疗效并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