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合指导介入治疗的肝细胞肝癌门静脉癌栓介入分型。方法:根据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动态增强CT或MR影像学表现,将门静脉癌栓分为Ⅰ~Ⅴ共5型,包括Ⅰ型、Ⅱa型/Ⅱb型、Ⅲa型/Ⅲb型/Ⅲc型、Ⅳa型/Ⅳb型、Ⅴ型,其中将Ⅰ~Ⅳ型同时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归为Ⅴ型。观察不同分型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门静脉支架+放射性碘-125粒子条植入治疗的效果。结果:117例入选患者介入分型为Ⅰ型占10.2%(12/117)、Ⅱ型占17.1%(20/117)、Ⅲ型占53%(62/117)、Ⅳ型占19.6%(23/117)、Ⅴ型占16.2%(19/117)。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术后即刻造影显示,68例(93.1%)患者门静脉灌注明显改善。术后1~3个月增强MR/CT随访显示,植入碘-125粒子部位的癌栓均较术前明显萎缩,有效控制。结论: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介入分型有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介入治疗策略,使患者获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手术疗效总体较差。为此,作与东方肝胆医院合作,观察了23例肝癌伴不同分型门静脉癌栓病人采用肿瘤切除+癌栓取出,结合术后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ACE)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血流动力学变化及CT表现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刚  邓开鸿  周翔平 《华西医学》2002,17(2):188-190
目的:探讨肝癌门静脉癌栓时肝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其影像特征,为肝癌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帮助。材料和方法:经临床证实并行全肝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32例,不伴门静脉癌栓54例,分别观察动脉期和门脉期癌旁与较远处肝实质及肝癌结节的密度变化。结果:18例肝癌伴门静脉分支癌栓,动脉期主要表现肝动脉血流高灌注,相应受累肝实质呈现斑片状、弧圈形或楔形高密度影,门脉期也见少许楔形高密度影;14例主门静脉主干癌栓和54例门静脉无癌栓,绝大多数全肝密度均匀一致;门静脉有无癌栓组间,灌注异常出现率不同;门静脉癌栓时肝癌的血供分型发生变化,门脉供血型和双重供血型明显减少。结论: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可影响肝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肝癌结节和周围非癌肝实质的灌注异常,产生特征性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门静脉癌栓(PVT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2例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患者分为两组,A组(22例)采用HIFU联合TACE进行治疗,B组(20例)单纯采用TACE治疗。结果HIFU联合TACE组治疗后PVTT有5例消失,12例缩小,比TACE组疗效明显(P〈0.05)。HIFU联合TACE组,有11例患者恢复门静脉血流,癌栓内血供较单纯TACE治疗组明显减少(P〈0.05)。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13.8个月,较同期TACE组中位生存期7.9个月明显延长(P〈0.05)。结论HIFU联合TACE治疗PVTT是一种新的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经肝断面取癌栓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肝叶或肝癌切除并取癌栓,并与同期肝癌无癌栓者的手术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门静脉癌栓组6、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8.3%、51.7%,与单纯肝癌切除组的93.3%、62.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肝癌并于肝断面门静脉取除癌栓不增加手术的创伤和难度,其治疗效果与无癌栓肝癌的手术疗效相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TACE、PVC、PEI三介入联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晚期原发性肝癌60例,分为两组进行治疗: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组30例(对照组);TACE联合门静脉化疗及CT引导下无水酒精注射,即三介入联合治疗组30例(联合治疗组)。观察两组间的生存率及门脉癌栓的消失率。结果:对照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56.7%(17/30)、40%(12/30)、20%(6/30)、6.7%(2/30),门脉癌栓消失率43.75%(7/16)。而治疗组6、12、18、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7%(23/30)、56.7%(17/30)、36.7%(11/30)、16.7%(5/30),门脉癌栓消失率为64.7%(11/17)。两组间生存率及门脉癌栓消失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介入联合治疗优于单纯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减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对伴有门脉癌栓肝癌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行减量TACE治疗伴门脉主干(含一级分支)癌栓的37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Child A级34例,B级3例。37例共行TACE 75次。结果:37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1.67个月。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生存率为75.01%、41.03%和17.61%。门脉癌栓内碘油沉积良好组14例,沉积不良组23例。碘油沉积良好组的中位生存期显著优于沉积不良组为(16.23个月与6.80个月,P<0.05)。碘油沉积良好组的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的生存率显著高于沉积不良组(分别为100%、63.49%、31.75%和60.29%、13.03%、0%,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门脉癌栓内碘油沉积情况是唯一的预后因素。Cox回归系数1.67,RR 5.31。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例,肝功能衰竭症1例, (治疗后2周内死亡),2例治疗后肝功能Child分级增加。结论:减量TACE治疗伴门脉主干癌栓的肝癌是安全有效的。门脉癌栓内碘油沉积良好提示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接受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伴门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潜在预后因子进行研究,并且对比TACE治疗首发癌栓及迟发癌栓肝癌患者的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3月临床资料完整、伴有PVTT并接受TACE治疗的HCC患者57例,建立病例资料数据库,TACE治疗后局部肿瘤的反应通过mRECIST标准评估.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期.对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检验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以及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预后因素.结果:根据mRECIST标准完全反应者(CR)1例(1.5%),部分反应者(PR)14例(24.5%),稳定者(SD)20例(35.5%),进展者(PD)22例(38.5%).6、12、18、24月的生存率分别为50.8%、29.8%、24.6%、10.5%,中位生存时间为6.8月.在多因素分析中,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动静脉瘘、门脉主干闭塞、局部肿瘤反应均为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结论:多个影响因素都会对PVTT的HCC患者生存时间造成影响,TACE治疗首发癌栓及迟发癌栓肝癌患者的生存率无差别.  相似文献   

9.
门静脉癌栓对原发性肝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附7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小玲  苏红  王连源 《新医学》2002,33(12):714-715,726
目的:探讨门静脉癌栓(PVTT)对原发性肝癌(肝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31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门静脉是否有癌栓,分为门静脉癌栓组与非门静脉癌栓组,分别统计确诊时两组肿瘤的大小、分布、有无远处转移,肝功能状况、门静脉高压的情况及治疗并作分析。结果:310例肝癌患者中门静脉癌栓组76例(24.5%),非门静脉癌栓组234例(75.5%)。与非门静脉癌栓组比较,门静脉癌栓组的平均年龄小(P<0.05),肿瘤往往侵犯多个肝叶(P<0.01),门静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均为P<0.005),肝功能损害更明显(P<0.05),肿瘤切除率低(P<0.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肿瘤的大小、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及远处转移例数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VTT与肝癌的大小、远处转移无直接关系;伴有PVTT的肝癌易肝内播散,累及多个肝叶,门静脉高压明显,肝功能代偿能力差。因此,PVTT是影响肝癌预后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3例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资料、治疗手段及随访资料。本组行肝癌切除手术4例,其中,肝右三叶加癌栓切除1例,右半肝切除加取栓2例,左半肝切除加取栓1例;肝癌冷冻加IDDS(implantable drug deliverysy stem)3例;肝癌术中无水酒精注射加IDDS1例;肝癌TACE(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加PEI(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门静脉癌栓3-DCRT(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放疗3例;肝癌TACE,门静脉癌栓3-DCRT放疗2例。全组均配合免疫制剂及中医中药辅助治疗。结果13例病人均进行长期追踪随访,1、3、5年生存率(寿命表法)分别为92.3%、46.2%、30.7%。其中1例巨块型肝癌,手术探查无法切除术中肝癌注射无水酒精并行IDDS,术后配合TACE及PEI,并经IDDS化疗及生物免疫治疗,半年后复查肝癌肿块及癌栓完全消失,现已生存9年仍健在。结论伴有门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病人应争取肝癌及癌栓一同手术切除,不能手术切除者应个体化综合性运用肝癌冷冻、TACE、PEI、3-DCRT、IDDS及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癌栓患者的临床护理及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伴门脉和(或)下腔静脉癌栓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通过间接门脉造影方法判断癌栓阻塞程度,有机结合TACE和3D-CRT治疗,并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患者肿瘤控制、癌栓消退及生存率情况。结果:TACE治疗后发热32例,对症处理后症状于3 d内缓解30例,1周内缓解2例;35例胃肠道症状均1周内缓解。放射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发热2例,对症处理后症状均于3 d内缓解,I~II度消化道反应25例,且患者肝肾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波动。肝肿瘤控制69.23%,癌栓消退总有效率69.21%,中位生存期为7个月。结论:TACE联合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癌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取癌栓以及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寻找积极的治疗原发性左叶肝癌并门静脉癌栓病人的方法。方法:对44例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病人随机分两组,A组采用手术切除瘤体,B超引导下门静脉取癌栓及肝动脉,门静脉 脉插管化疗;B组行经皮肝动脉插管化疗;并对A、B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2个月后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72%,生存率一年为22.7%,三年为4.5%。而A组患者术后2个月AFP阳性率为31.8%,生存率一年为63.6%,三年为40.9%,两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原发左叶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手术切除并肝动脉、门静脉双插管化疗是一个积极而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门静脉灌注华蟾素注射液联合经导管动脉内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且不能经手术治疗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66例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32)与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华蟾素门静脉持续灌注治疗,随访2组的生存情况及预后。结果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半年生存率为61.76%(21/34),1年生存率为34.38%(11/32);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4.5个月,半年生存率为11.76%(4/34),1年生存率为6.25%(2/3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无华蟾素门静脉灌注、癌栓分型及肿瘤大小是影响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门静脉灌注联合TACE治疗在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基础上生存期更长。  相似文献   

14.
肝癌经皮门静脉时辰化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新途径。方法:对18例肝癌患者在TACE治疗后再经皮穿刺门静脉置管,采用微电脑控制的全自动注药盒每天在特定的时间向门静脉内注入DDP及以正弦曲线速率注入5-Fu进行时辰化疗,对生存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生存期延长;AFP阳性病人的肿瘤标记物AFP大幅度下降;3例门静脉癌栓病人有2例癌栓消失。结论:门静脉置管时辰化疗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5.
肝癌成为人类死亡的第二大死因,据统计,每年新增的肝癌患者中45%发生在中国大陆,近年来,随着放疗介入生物技术及相关科学的发展,使肝癌的预后有明显的改善,但术后复发率仍高达60%,严重影响疗效,其原因之一就是:肝癌细胞极易侵入门静脉系统,形成门脉癌栓(PVTT),使门静脉压力升高,腹胀、腹水加重,易发生消化道出血,是肝癌患者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内放疗(门静脉内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201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内放疗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对照研究文献。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应用RevMan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 包含1 015例患者的12篇文献满足纳入要求,内放疗治疗组(观察组)527例,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治疗组(对照组)488例。荟萃分析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和缓解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期和平均寿命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内放疗治疗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静脉癌栓及肝硬化对肿瘤血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08例原发性肝癌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所有病例分为三组。Ⅰ组:单纯性肝癌,54例;Ⅱ组: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27例;Ⅲ组:肝癌合并肝硬化,27例。结果:肿瘤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均值以Ⅱ组最高,阻力指数(RI)均值以Ⅲ组最高。当肿瘤≤10cm时,各组间PSV、RI均值差异具显著性(p<0.01~0.05)。结论:门静脉癌栓及肝硬化对肝癌动脉PSV和RI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癌栓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421例原发性肝癌B超诊断回顾性分析,发现伴门脉癌栓者107例(25.4%)。其特点如下:受侵门脉半数以上增宽(74.8%);门脉内单个或多个实性光团,其中以等回声光团最多见(61.7%);光团边界多不规则,呈菜花样改变或爬行样生长;门脉主干受侵时,其周围可见多数蠕虫样无回声的管状结构(38%)。发现门脉癌栓的发生及分布与肝癌肿块的类型及分布有一定关系,以弥漫型肝癌、多叶侵犯及等回声肿块癌栓发生率最高。门脉癌栓形成后以主干分布最多见,左支又较右支多见。即使小肝癌也可发生门脉癌栓。比较CT及血管造影检查,本文认为B超可作为诊断门脉癌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TACE在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治疗中的作用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随访 4 0例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病人 ,其中 2 1例病人术后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肿瘤复发时间和生存期。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术后TACE疗效的因素。结果 :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单纯手术切除病人的肿瘤平均复发时间 6 .1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10 .3个月 ,其半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4 5 .9%、4 .2 %、0 %、0 %。术后行TACE的病人肿瘤平均复发时间 11.1个月 ,中位生存时间 2 0 .7个月 ,其半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6 2 .2 %、5 6 .3%、35 .6 %、2 8.5 % ,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病人 (P <0 .0 5 )。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大小、细胞分化、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术后TACE疗效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细胞分化、化疗栓塞次数影响术后TACE的疗效。结论 :TACE推迟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术后的肿瘤复发时间 ,延长病人的生存期。肿瘤细胞分化 ,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术后TACE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能手术伴有门静脉癌栓(PVTT)的原发性肝癌(PHC)安全而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05年3月~2008年4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共38例,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1~2次后,再以三维适形放疗(3D-CRT)技术给予残留病灶及门静脉癌栓放疗,3~6 Gy/次,每周3次,DT40~55 Gy;放疗期间同步口服希罗达化疗,每3周1个疗程,共1~2个疗程。结果原发灶肿瘤近期有效率69.7%,1年生存率72.7%,2年生存率57.6%。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卡氏评分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口服希罗达联合TACE、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具有疗效好,损伤小且易耐受,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