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当有病理因素存在时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胆红素水平增高的原因很多,如感染、溶血、早产、妊娠高血压等。本研究目的是探讨正常足月新生儿与胎膜早破新生儿的脐血胆红素浓度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相关性以及黄疸发生的关系。为及早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黄疸的整体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中芬  康朝凤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66-2967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新生儿黄疸原因复杂,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严重者可引起胆红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黄疽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索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可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两大类。生理性黄疸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病理性黄疸转化,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常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病理性黄疸患儿常混杂于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中,有时不容易被发现。由于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过程,为此,我们进行了新生几经皮胆红素动态测试的临床实验,对早期发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预防高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皮胆红素动态监测新生儿胆红素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动态检测新生儿经皮胆红素,适时干预治疗生理性黄疸,减少病理性黄疸发生。方法:将1800例新生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用JH20-IA型经皮黄疸仪测新生儿前额、前胸及大腿内侧部胆红素,并与血清胆红素进行比较。治疗组当生理性黄疸超过一定范围时适时给,予干预治疗,对照组则无特殊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生后第5~10天,胆红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结论:①JH20-IB型经皮黄疸仪是动态监测新生儿胆红素的较好方法;②生理性黄疽较重时也影响新生儿精神状况及喂养情况,应适时治疗,以减少病理性黄疸发生;③能及时发现病理性黄疸的出现,予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丽  张群 《哈尔滨医药》2009,29(5):120-120
新生儿黄疸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它器官的黄染。若新生儿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即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一般14天后逐渐消退,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治疗,光疗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易行的方法。现将我院收治的8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和53例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黄疸发病影响因素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顺子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2):3399-3400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症状,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病理性黄疸进行病因分析,并合理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黄疸与产前使用催产素的相关性.方法 比较产前使用催产素新生儿与未使用催产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及血清胆红素浓度水平,分析催产素的使用与新生儿黄疸发生的相关性.结果 产前使用催产素催产或引产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21例(14.29%),未使用催产素活产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61例(8.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12.56,P<0.05).结论 产前使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能够增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徐青 《中国药店》2013,(12):64-64
新生儿黄疸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由于新生儿自身胆红素代谢的特点不同于成人,因此新生儿黄疽包括不需要干预治疗的生理性黄疸和需要治疗的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由于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导致神经细胞中毒性病变.病理性黄疸易引发严重的胆红素脑病,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1].据统计,50%~70%的胆红素脑病患儿死于急性期,幸存者70%~90%有神经系统后遗症[2].因此,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积极给予干预.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有效的方法[3].有研究表明,在光疗中加以抚触有利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康复[4].目前大多数医院常采用的抚触时间有10~15 min和15~20 min,但要抚触多长时间目前尚无定论.本文比较3种不同时长的抚触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光疗中的效果,以探讨最适宜的抚触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新生儿早期可出现生理性黄疸,也可以出现病理性黄疸。其中病理性黄疸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般多留有后遗症,严重者可死亡。本文收集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60例,分析其发病的相关因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索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其发生率足月儿中约为60%,早产儿约为80%.而病理性黄疸约占新生儿黄疸的20%~40%,为新生儿住院病例首位.由于新生儿黄疽早期难以区分生理性或病理性,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若治疗不及时可致胆红索脑病,重者致死,轻者遗留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应予高度重视.以下就目前国内新生儿黄疸的药物防治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玉琼 《贵州医药》2002,26(6):575-575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病状之一 ,尤其在早期新生儿。引起新生儿黄疸原因较多和复杂 ,可分生理性和病理性。早期新生儿黄疸常可生理性与病理性同时存在。新生儿黄疸多以未结合胆红素增高 ,临床上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如观察治疗不及时 ,可并发胆红素脑病 (核黄疸 )。核黄疸不仅危及生命 ,幸存者可因神经系统受损终生致残。因此 ,早期新生儿黄疸的观察在护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现总结我科在 2 0 0 0年住院治疗 5 7例新生儿黄疸的观察与护理。1 一般资料2 0 0 0年住院治疗新生儿 2 44例 ,其中新生儿黄疸 5 7例 ,…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黄疽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症状之一,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发病原因较多.严重者可造成胆红素脑病,导致永久神经系统后遗症[1].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早期干预尤为重要.我院于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间住院治疗的196名新生儿黄疸患者的发病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增高,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当血清胆红素超过85~120μmol/L时,临床上可出现肉眼黄疸。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原因复杂,现将我院2008-2012年收治的213例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彭春桃 《北方药学》2011,8(10):36-36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患者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及非结合胆红素(IBIL)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生理性黄疸组42例、病理性黄疸组46例,检测其TBA、TBIL及IBIL的水平,并做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病理性黄疸组的TBA水平比生理性黄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A、TBIL及IBIL检测在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及疗效观察中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达 40%~60%,其中多数为生理性黄疸, 而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血清胆红素和相应的临床特点均不尽相同,干预标准也各异。因此,分析其相关因素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我院 2002年 1月~2004年 10月住院患者。其中男 44  相似文献   

17.
刘长玲  王洪珍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5):2394-239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症状,临床上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给予充足的水分及葡萄糖,多可自行消退。若血胆红素超过一定指标,则需积极治疗,以免发生胆红素脑病(核黄疽),遗留永久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可能。蓝光照射(简称光疗)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高胆红索血症治疗不失为一项重要措施,它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积极合理的护理对于患儿病症的恢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因新生儿自身胆红素代谢特点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发病。原因复杂,分为生理性、病理性黄疸两大类。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而产生胆红素脑病,预后不良。故应加  相似文献   

19.
<正>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期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本文对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胆红素、胆汁酸及肝酶水平进行测定,现报告如下。1对象及方法1.1研究对象:所采标本均为我院儿科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住院患儿。其中对照组无黄疸患儿50例,生理性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大多在新生儿出生后2~3日产生,第4~6日最明显,胆红素值可达到10~15mg/ml,无特殊情况一般在产后半月内消退。新生儿黄疸如果长时间未退或黄疸值升高过快,未结合胆红素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会发展为病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