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从Gruentzig于1977年在苏黎世为一名37岁的男性患者施行了世界上首例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相关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改进及高压释放支架技术的应用,支架植入术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经皮穿刺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认为加强术前心理准备,对经桡动脉途径易出现的特有的并发症有针对性的加强观察与护理,可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止血气囊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其恢复快、创伤小、减少卧床时间等优点被广泛接受。但术后止血压迫不当,会出现穿刺部位麻木、青紫、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如何进一步减少术后血管并发症的产生是当务之急[1]。止血气囊是我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2~2005年共完成了经桡动脉冠脉造影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男80例,女20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30岁,平均年龄(62.2±0.4)岁。合并糖尿病18例,合并高血压34例。1.2手术方法:患者仰卧,右上肢外展70°置于手术延长板上,腕部充分伸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180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评价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80例,其中148例为单纯冠心病患者,32例为合并高血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后行PTCA及支架术40例,其余140例为单纯冠状亏7脉造影。术后平均住院日为(4.0±3.0)天。结果:患者更舒适、活动更自如,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疗效好。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9.
经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12例,经股动脉途径109例。结果:两种冠脉介入途径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具有可比性。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组为(4.5±3.4)min,股动脉组为(3.8±3.6)min(P>0.05)。导管室支架置入时问桡动脉组为(41±20.7)min,股动脉组为(38±19)min(P>0.05)。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为94.3%,股动脉组为95.1%。桡动脉组有1例桡动脉闭塞,1例肱动脉损伤渗血前臂肿胀,无其他严重局部并发症发生,股动脉组有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应用不同方法治愈,11例有出血并发症,其中2例有严重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桡动脉途径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的优选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的住院患者120例,经桡动脉途径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如有冠状动脉病变则作进一步介入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117例成功穿刺桡动脉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介入治疗;2例桡动脉痉挛穿刺失败而改行其他途径,1例因锁骨下动脉迂曲改行股动脉途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7.5%;造影成功率99.1%。29例成功植入支架。造影导丝通过不畅而换用亲水导丝成功12例。前臂轻中度血肿6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1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诊疗术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但在积累一定经验后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经验。方法:对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的住院患者53例,经桡动脉穿刺实施冠状动脉造影,如有冠状动脉病变则进一步作介入治疗。结果:52例(98.1%)桡动脉穿刺成功并完成冠脉动脉造影,1例患者因桡动脉穿刺失败而改行肱动脉穿刺。造影成功率100%。21例介入治疗的患者均最终成功植入支架。8例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导丝置入困难,其中4例改用亲水导丝。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诊疗术对操作者有较高要求,但在积累一定经验后能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2.
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容易被病人接受,我科2003年1月~2003年7月进行了9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例男性住院病人,年龄57~74(54±6)岁,均为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例、不稳定心绞痛7例。适应证和禁忌证与经股动脉造影相同,造影前常规作AIIen试验。桡动脉穿刺点选腕横纹上3cm,使用Terumo公司日本桡动脉专用穿刺包及上肢专用导管5F。造影结束后局部加压包扎12~24h。1.2结果:单支病变2例、双支病变4例及三支病变3例,其中1例合并左主干病变。2讨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1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已成为诊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2005年4月-2006年10月我院开展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比较桡动脉路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并发症明显减少,方法简单、快捷、可靠,深受患者的欢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4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病人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手部肿胀、麻木、疼痛,无1例发生手部缺血性坏死或其他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患者不需严格卧床,并发症少,护理方便,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是对人类危害极大的一种心脏病,近年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如何治疗冠心病便成为医学领域中倍受关注的问题。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及观念的转变,接受冠脉造影的病人日渐增多,而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脉造影因具有局部并发症少,术后易于止血,患者恢复快,卧床时间短的优点,易被患者接受。我院自2003年4月~2007年2月开展经桡动脉行冠脉造影约270例,由于护士正确的健康宣教及精心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使患者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这不仅减少了病人的住院日,节约了医疗费用,也为我科和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医院整体治疗水平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17例,并与同期住院患者相比较。结果:与住院患者相比,门诊组年龄低[(50±5.8)岁,(68±7.2)岁,P<0.05],平均住院日少[(2±0.6)d,(14±5.6)d,P<0.05],并发症没有增加,且无死亡。结论:门诊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冠脉介入诊疗技术成熟的医院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介入治疗首选经股动脉途径,随着心导管器械的小型化,国内外开始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的路径,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可减少周围血管并发症等优点[1,2].本院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经艾伦(Allen)[3]试验阳性,选择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经桡动脉途径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尽早、持久、充分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IRA)可挽救更多的存活心肌 ,改善患者的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PCI)治疗已被证明有较高的IRA再通率。由于急诊PCI治疗AMI常需配合抗凝治疗 ,以常规股动脉入径行急诊PCI治疗后 ,易发生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 ,术后拔除动脉鞘管需暂时中断肝素治疗 ,可能对临床疗效有不利影响。由于经桡动脉途径行PCI较经股动脉途径具有创伤小、血管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药物连续使用等优点 ,故本研究在较熟练掌握经桡动脉途径PCI技术基础上对AMI…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优点。方法 选择12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观察组则选择桡动脉途径行介入治疗,术后观察两者之间穿刺部位出血情况、卧床时间、尿潴留发生率及一次性动脉穿刺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发生穿刺部位出血方面比较P〈0.05,术后卧床时间P〈0.001;两组术后发生尿潴留P〈0.05,一次性动脉穿刺成功率P〉0.05。结论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提示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减少穿刺部位的出血发生率、缩短术后卧床时间、减少术后尿潴留发生率,并且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