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介绍周洁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经验。周教授临床常运用僵蚕、蝉蜕、蜂房、地龙、全蝎等虫类药,认为其具有祛邪引经和活血通络的功能,能够破血消癥、祛毒散结,对于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虫类药善于攻伐走窜,药性峻猛深入,虽攻毒散结效果显著,但或有毒性、或损伤气血、或中伤胃气,故使用应更加谨慎。因此,周教授在运用虫类药的同时注重配伍调养气血、顾护脾胃之品,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4.
刘复兴主任医师是云南省首批省级中医药师带徒工作指导老师,学验俱丰,尤善用虫类药,深受患者好评,笔者有幸跟师,现将跟师所得总结如下。1导师用蜈蚣1.1蜈蚣适应证1.1.1开瘀解毒“凡疮疡诸毒皆能消之,”因蜈蚣有消炎解毒之效,对疮疡痈毒、肿瘤、久治不愈之皮肤病,老师都善用之,小至3月幼童,大至9旬老人,用之未见不良反应,故老师提出“皮疾起沉疴,必用蜈蚣”。导师用蜈蚣粉配乌梅外敷胬肉腐肉,皮赘,疗效切实。1.1.2解热定痉导师指出,蜈蚣有熄风定痉之效,有很好的解热作用,且可解痉定咳,故在外感、高热、咳… 相似文献
5.
罗陆一教授是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40年,精研岐黄、博采名家,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运用中医药治疗临床各种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现就其运用虫类药物的部分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虫类药药性峻烈、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备受历代医家推崇,是临床治疗各种急慢性疾病的良药,其最早之应用始于张仲景之大黄之虫丸、之之煎丸。清代之天之谓:“散之不解,邪非在表;攻之不驱,邪非着里;补正祛邪,正邪并树无益;故圣人另辟手眼,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藉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虫类药性偏辛咸,辛能通络、咸能软坚,因而具有攻坚破积、活血化瘀、熄风定痉、通阳散结等功效。张琪老师在临床运用虫类药治疗各种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以疗效显著闻名于杏林。笔者有幸从师侍诊,于其博大精深中觅得一鳞半爪,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全国著名老中医朱良春教授潜心研究虫类药数十年。他继承前贤,广搜博采,并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躬身实践,引申发挥,不断赋予 相似文献
8.
任一华;黄海涛;卜晓玲;庄雨龙;王梦雨;金哲 《中医杂志》2022,63(16):1516-1519
总结金哲教授临证运用虫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经验。认为诸多迁延不愈的妇科疾病多与瘀、痰有关,虫类药多走窜,具有活血化瘀、引经通络、解毒散结的功效,可增强草木类药物剔除痰瘀顽邪之效。临证以全蝎、蜈蚣、穿山甲、土鳖虫、九香虫、乌梢蛇、蜂房等虫类药,治疗痛经、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行头痛等妇科痛症,以及薄型子宫内膜、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等妇科疾病,并以蜈蚣、蜂房为君药创制外用中药“清毒栓”。 相似文献
10.
11.
严世芸教授运用虫类药治疗疑难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志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3):95-96
严世芸教授为国内著名中医临床家、文献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班导师.为近代著名中医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严苍山之子,得当代著名老中医张伯臾先生真传,潜心于中医各家学说研究数十年,学术造诣深厚,临证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各种疑难杂证,精研岐黄、博采名家,并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运用中医药治疗临床各种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笔者有幸从师侍诊,于其博大精深中觅得一鳞半爪,现就其运用虫类药物的部分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邱幸凡教授是湖北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笔者在侍诊中体会到 ,邱教授在治疗哮喘发作时善用地龙、僵蚕、蜈蚣等虫类药 ,并屡见奇效。兹报道如下。1 拔夙根祛痰化瘀 ,非虫类入络搜剔不达哮喘病的发作机制甚为复杂 ,历代医家强调“痰伏于内”是哮喘发病的夙根。秦景明《证因脉治· 相似文献
13.
周岱翰认为,虫类药有以毒攻毒、缓攻散结、搜痰逐瘀、攻补兼施的特点。以之治疗肿瘤,取得较好疗效,对其应用虫类药物之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俞岳真先生系浙江省名老中医,擅长运用虫类药治疗疑难杂证。笔者现将俞师运用虫类药的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天虫配地龙祛痰熄风治病证 陈某男,9岁,1979年8月6日初诊。患者患痫证2年,屡治无效,近日发作频繁。诊见脉右弱弦,形体略胖,面色灰暗,大便时搪,纳差。此属肝强脾弱,痰浊内生,风痰作祟。治宜涤痰熄风,培土平肝。予炒僵蚕(天虫)6g、广地龙5g、制胆星5g、姜半夏10g、广陈皮10g、白茯苓10g、生甘草3g、炒党参15g、石决明15g(先煎)、青龙齿12g(先煎)、生白术10g、生白芍10g,每日…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正>罗秀丽教授为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身于中医世家,毕业于武汉医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对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罗教授倡导综合治疗的模式,主张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在临床实践中,她善用虫类药治疗癌性疼痛,效果明确。笔者跟 相似文献
19.
郑邦本主任医师出生于中医世家,乃五代业医,是重庆市名老中医,第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笔者有幸跟随郑老师学习,记录其诊治疾病的医案,从临证教诲和医案中总结出其诊治慢性咳嗽之经验如下,以飨同道。1辨证思路及经验方咳嗽主要责之于肺,《黄帝内经》有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指出咳嗽不独于肺,肝脾肾功能失调亦可导致咳嗽。 相似文献
20.
谢强教授是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耳鼻咽喉科教学、科研、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在临床上擅长用针灸、中药、按摩、导引治疗五官科急症及疑难杂症。现将谢强教授遵循《内经》“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的观点,用甘药治疗急咽痹的经验整理如下,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