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98例,患者序贯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CCTA和冠脉DSA造影检查.观察两组的诊断结果并评估冠脉CCTA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对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等血管支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人工智能(AI)诊断冠心病(CHD)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临床拟诊CHD患者间隔2周内CCTA及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资料.以ICA结果为金标准,分别以患者、冠状动脉及其节段为单位,计算AI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是无创评估冠心病(CAD)及预测其风险分层的一线检查方法,对于识别冠状动脉斑块、评估血管周围脂肪组织、识别心肌缺血等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影像组学可提取高通量医学图像定量特征,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对CCTA影像组学用于CAD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负荷动态CT心肌灌注(CT-MPI)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行CCTA检查)、实验组(行CT-MPI结合CCTA检查),各40例。比较两组斑块致管腔狭窄比例、斑块长度及诊断准确率。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管腔狭窄比例更高,斑块长度更长,诊断准确率更高,P<0.05,比较有差异性。结论:经CT-MPI结合CCTA检查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可更精准确定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病变情况,提高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血管狭窄评分(CCTA-SS)在心肌缺血相关病变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于我院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的12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CTA检查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分析影像特征并计算CCTA-SS。依据FFR值统计CCTA与CCTA-SS检查结果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绘制CCTA-SS诊断心肌缺血相关病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CCTA-SS检查结果准确率为95.00%,灵敏度为95.41%,特异度为90.91%,阳性预测值为99.05%,阴性预测值为66.67%均高于CCTA检查结果80.00%、80.73%、72.73%、96.70%、27.59%。绘制CCTA-SS诊断心肌缺血相关病变的ROC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731(P<0.05)。结论:CCTA-SS对心肌缺血相关病变进行诊断时,诊断效能较好,有利于筛选心肌缺血相关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随机分为研究组(n=5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技术,研究组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以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结果以及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CT血管造影诊断研究组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冠状动脉回旋支等层面图像噪声评价以及容积CT剂量指数、放射剂量长度乘积以及有效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低剂量扫描技术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其血管异常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无明显差异,同时在图像质量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性检测斑块特征对预测负荷心肌灌注显像(SPECT-MPI)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了 60例患者,在7天内分别做了 CCTA及SPECT-MPI检查,所有研究对象CCTA检查结果均为阳性.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糖尿病),对冠状动脉狭窄程...  相似文献   

8.
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心病:ROC曲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应用ROC曲线分析方法评价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CTA)诊断冠心病(CHD)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冠心病的37例患者的C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资料,以冠状动脉狭窄≥50%作为冠心病诊断标准,对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及ROC曲线分析。结果 CCTA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78.57%(55/70),特异度为95.13%(391/411),阳性预测值为73.33%(55/75),阴性预测值为96.31%(391/406),准确率为92.72%(446/481);CCTA和CAG结果呈高度相关性;CCT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CCTA诊断的斑块数量较CAG多(68vs 45)。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有效识别斑块及其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冠状动脉造影是冠心病诊疗中的核心技术。左冠状动脉主干(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LMCA)供应了大部分的左心室心肌,是冠状动脉网络的关键节段,却因其特殊的解剖特点,限制了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中的价值。血管内超声作为一种有创断层成像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以辅助冠状动脉造影,其在左主干病变中的诊疗价值已得到多数研究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但CCTA只能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学信息,在分析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方面存在不足。随着CCTA一些新技术的发展,使得CCTA可同时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学和功能学信息。本文对CCTA的管腔内衰减梯度(TAG)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技术。【方法】对本院120例心电图检查正常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行冠脉动脉造影检查,分析其特点。【结果】冠脉动脉造影检查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其中,10例为单纯左主干狭窄病变占8.4%(10/120);43例为单支血管病变,占35.8%(43/120),以前降支者多见,占15.8%(19/120);67例为2~3支血管病变,占55.8%(67/120),前降支和右冠脉者占28.3%(34/120)。【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早期诊断,对于指导早期治疗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心脏X综合征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探讨其病因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我院2006~2008年收治的50例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冠心病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冠状动脉造影情况.结果:本组42例具有劳力性心绞痛,且心绞痛持续时间较长,25例具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均为阳性,ST段呈缺血性压低(1.75±0.25)mm,冠状动脉造影无狭窄和冠状动脉痉挛.结论:心脏X综合征具有心绞痛样胸痛症状,负荷试验存在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可进一步行血管内超声检查和多普勒血流速度测定,以助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主要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应用在疑似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纳入本次研究的主体为200例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实验组)、冠状动脉造影扫描(对照组),其中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金标准,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诊断效果展开分析。结果:实验组经CT诊断后其冠状动脉血管重塑诊断正确率和对照组无差异,(P值范围>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重塑性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可保障其作为一个具有较高价值的筛查手段,可推广。  相似文献   

14.
徐明珠  蒋廷波  周亚峰  刘志华  杨向军 《临床荟萃》2010,25(21):1841-1844,184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在诊断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3月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23例,其中变异型心绞痛患者1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例.对每位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对病变斑块的性质、形态、部位、血管管腔面积狭窄程度、血管重构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变异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两组斑块偏心指数分别为0.90±0.06 vs 0.70±0.25,局部面积狭窄率分别为(53.56±3.88)%vs(68.66±14.52)%,管腔面积狭窄率分别为(41.23±23.91)%vs(63.10±14.64)%,以上指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内超声检测病变血管重构指数,正性重构、负性重构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以血管内超声为参照,以节段为基础,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测血管管腔平均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检测轻中度管腔面积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管腔面积狭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目标斑块以偏心性斑块为主,血管管腔面积狭窄程度以轻中度狭窄为主,血管重构以正性重构为主.冠状动脉造影低估病变管腔面积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不同病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的临床特征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对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内科收治的117例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根据病程差异分为A组(5年之内)和B组(5年以上),分别为61例、56例,对比分析两组CCTA的临床特征。结果:通过对比分析,B组的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率为38.4%,明显高于A组的23.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冠状动脉累计病变率,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应在早期采取CT血管造影进行冠心病筛查,可提高检出率,加强预防性治疗,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6月于本院行CCTA检查并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确诊的13例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CTA影像表现。结果13例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大多表现为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症状。CCTA平扫显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和(或)左回旋支走行区内数量不等、形态各异的高密度钙化斑块形成;增强扫描显示左主干、左前降支和(或)左回旋支不同程度变窄,升主动脉和右冠状窦区均未见右冠状动脉发出,左主干、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均不同程度增粗,并左回旋支延伸至右心室背面,进而发出分支供应右心房和右心室。CCTA与SCA表现基本一致。结论先天性右冠状动脉缺如罕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仅凭临床表现往往难以诊断,CCTA联合SCA检查常可用于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内斑块的能力及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 对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接受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00例患者的影像、临床资料分析对照.结果 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共发现软斑块148个,钙化斑块256个,混合斑块96个,以左前降支(LAD)近段(35.2%)、左冠状动脉(LMA)主干(17.4%)、LAD中段(10.6%)、右冠状动脉(RCA)近段(8.4%)、RCA中段(7.6%)、左旋支(LMX)近段(6.6%)斑块常见,伴相应冠状动脉分支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斑块位置及狭窄程度的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一致性好,软斑块致血管腔狭窄诊断准确性较钙化斑块的高.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内斑块准确性高,尤其对近段血管准确率达95%以上,对冠状动脉狭窄有较高的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能够为临床提供重要、及时诊断冠心病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56岁。2000年9月因反复胸痛三周入院,无典型心肌梗死病史,无糖尿病史。静息时心电图(ECG)正常,发作时ECG提示T_L低平,T_(V1、V2)倒置;平板运动试验,亚极量时示ST_(Ⅱ、ⅢF、V3-6)水平压低0.05~0.15mV伴T波倒置;动态心电图(Holier)示T波动态改变;超声心动图(UCG)示轻度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返流。同月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前降支开口100%狭窄,TIMI血流0级;左冠状动脉多处斑块形成,右冠状动脉和前降支间侧支循环建立。10月转外院行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作左胸廓内动脉-前降支搭桥。术后病人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一个月以后,病人再次因活动后胸痛入院,ECG示T_(V1-3)倒置。于同年12月再次行冠状动脉及桥血管造影,显示:左前降支TIMI血流0~1级(图1);左胸廓内动脉-前降支吻合端血流不通畅(图2);右冠状动脉和前降支间侧支循环依旧存在(图3)。临床通过药物控制心绞痛发作后,病人出院。 讨论:1.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完全闭塞并不一定会造成心肌梗死,可仅表现为心肌“顿抑”、昏厥或受损  相似文献   

19.
万航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10):1835-1838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配合动态心电图(DCG)对冠心病(CHD)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方法:挑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疑似CHD心肌缺血患者100例,均进行CCTA和DCG检查,以核素心肌灌注检查(MPI)检查为“金标准”,分析CCTA、DCG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的诊断结果与诊断效能,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本实验100例疑似CHD心肌缺血患者,经MPI检出阳性62例,阴性38例;DCG检出阳性44例,阴性29例;CCTA检出阳性52例,真性26例;联合检查检出阳性59例,阴性30例。二者联合诊断敏感度95.16%(59/62)、准确度89.00%(89/100)、阴性预测值90.91%(30/33)较DCG诊断70.97%(44/62)、73.00%(73/100)、61.70%(29/47)和CCTA诊断83.87%(52/62)、78.00%(78/100)、72.22%(26/36)高(P<0.05)。结论:CCTA配合DCG诊断CHD心肌缺血,可以提高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0年12月入选的13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测,对比种检测结果。结果: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阳性检测结果为232支,阳性吻合率为78.4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检测结果为212支,阳性吻合率为85.85%。P>0.05,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2级吻合率50.00%,3级吻合率75.28%,4级吻合率86.27%,5级吻合率83.33%;冠状动脉造影2级吻合率57.14%,3级吻合率84.81%,4级吻合率91.67%,5级吻合率100.00%。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测方式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46%、89.04%、80.10%,低于冠状动脉造影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100.00%、100.00%、100.00%,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率较高,均可作为冠心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