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詹忠明  曹敏 《抗感染药学》2021,18(7):983-986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院内感染患者的耐药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5月-2019年12月ICU收治的CRKP感染患者70例病历资料,统计其CRKP院内感染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发生CRKP院内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以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结果:70例CRKP院内感染患者标本中,经过细菌培养发现8例患者标本中培养出CRKP,其耐药机制为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其发生率为11.43%;对CRKP的药敏结果发现,其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达100.00%),而对替加环素、阿米卡星、头孢关唑具有较高的敏感率;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和侵入性操作与CRKP院内感染具有相关性,也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RKP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意识障碍、低蛋白血症、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和侵入性操作,临床应根据患者的感染相关因素采用针对性防治措施以减少感染的发生,并采用敏感率高的抗菌药物治疗,确保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中导致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危险因素,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提供依据,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收集某院2017-2018年ICU内经细菌培养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的菌株,按药敏试验结果分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组(CRKP组,43例)和非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组(KP组,109例)。统计每例患者基本情况、感染部位、住院时间、手术、首次检出阳性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分析其与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产生的相关性。结果:2组中均是痰标本中分离的占首位,其次是血液、尿液以及创面分泌物等。CRKP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可见,患者高龄(P=0.032),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P=0.019)、恶性肿瘤(P=0.024),患者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感染部位个数是感染CRKP的危险因素(P<0.05)。首次检出CRKP/KP前,患者接受碳青霉烯类或者喹诺酮类药物治疗(P<0.001)是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非线性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住院时间、合并恶性肿瘤、感染部位个数、机械通气时间、ApacheⅡ评分,接受碳青霉烯类、喹诺酮类治疗为CRKP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应进一步规范碳青霉烯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同时针对危险因素高的患者做好有效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以减少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延缓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时荣同  黄峰  许元元 《安徽医药》2019,23(9):1891-1893
目的 分析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布特征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预防和感染控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临床标本分离的38株CRKP,通过回顾性调查、同源性分析,运用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仅有5株在3月内未入住过重症医学科,占13.16%,其余33株均与重症医学科有关,占86.84%。住院时间长、手术、病情危重、气管插管、抗菌药物使用时间长、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均为危险因素。结论 重症医学科应针对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加强操作过程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强化医院感染监测等方法,来预防与减少CRKP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致血流感染(BSI)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253例肺炎克雷伯菌致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223例)作为模型组,2022年1-6月收治的患者(30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是否检出CRKP将模型组患者分为CRKP亚组(56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亚组(167例),对两亚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验证组患者为对象,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是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749、3.074、2.909、9.41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639~8.572、1.292~7.312、1.180~7.717、2.877~30.840,P<0.05);所建风险预测模型的P值为0.365,模型受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R-KPN)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其治疗及防控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暨南大学附属东莞医院2017-2020年收治的124例肺炎克雷伯菌(KPN)感染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多重耐药分为MR-KPN组43例和KPN组81例。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MR-KPN感染的危险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标本来源均以痰液为主。患儿年龄、住院时间、预后、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双胎、既往病史(肺炎、泌尿道感染、其他疾病)、培养前使用抗菌药物(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第二代头孢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院内感染、静脉用糖皮质激素、肠外营养液、免疫抑制剂、住院使用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其他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胃管、导尿管、鼻饲管及其他操作)、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和首次培养阳性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MR-KPN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早产、培养前使用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和鼻饲置管为MR-KPN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早产、培养前使用β-内酰胺类复合制剂和鼻饲置...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9年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定植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查阅电子病历和临床微生物检测报告,对我院2019年1~12月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分布特征、易感因素及抗菌药物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59例CRKP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9例,49.2%)、肝胆外科(8例,13.5%)和重症医学科(8例,13.5%); CRKP易感因素包括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基础疾病重、实体肿瘤、侵入性操作和低蛋白血症; 59例CRKP感染患者参照专家共识推荐意见,采用碳青霉烯+喹诺酮类或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联合用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77.97%)。结论:了解CRKP的临床分布特征及感染危险因素,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CRKP的感染,遏制其进一步传播;根据专家共识对CRKP感染进行治疗,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感染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控CRKP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该时段检出CRKP的住院患者113例作为CRKP组,同期检出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susceptibl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SKP)的住院患者113例作为CSKP组,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CRKP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CSKP菌株的耐药率;113株CRKP对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和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稍低(70.80%和75.22%);对氨曲南、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9.12%、84.96%、87.61%和87.61%,对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达100%;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神经系统疾病、低白蛋...  相似文献   

8.
胡爱玲  杜雅丽  衡媛  王东  王娜 《安徽医药》2024,28(3):623-627
目的 构建肺炎克雷伯菌尿路感染碳青霉烯耐药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确诊为肺炎克雷伯菌尿路感染的成人住院病人167例临床资料,将尿液标本中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62例病人设为CRKP组,非CRKP的105例病人设为非CRKP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CRKP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将167例病人按照分层随机抽样以7∶3比例分为训练集(118例)和验证集(49例),然后使用训练集根据独立危险因素建立CRKP尿路感染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准确度和区分度。结果 CRKP组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呋辛、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性分别为100%(62/62)、100%(62/62)、98.4%(61/62)、51.6%(32/62),明显高于非CRKP组的42.9%(45/105)、8.6%(9/105)、1.0%(1/105)、3.8%(4/1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住重症监护室、两周内使用碳青霉烯和酶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小儿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耐药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某院收治的40例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小儿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耐药性,综合患儿各项资料后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探讨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哌拉西林、氨苄西林耐药性达到100.00%;对头孢类药物、阿莫西林等有较高耐药性,耐药性超过90.00%;对多黏菌素、左旋氧氟沙星耐药性为0.00%;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等耐药性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儿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早产(OR=2.11),低体重儿(OR=2.04),有创操作(OR=1.88),围生期窒息(OR=1.46)。结论小儿多重耐药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对部分抗生素药物耐药性较高,其临床危险因素较多,其中可通过避免或者减少有创操作达到预防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医院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流行趋势、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CRKP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调查某院2012-2017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CRKP分离率和耐药数据,采用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等进行分析。结果 6年共分离肺炎克雷伯菌1911株,其中280株为CRKP。CRKP检出率由2012年的0.4%上升至2017年的29.5%;重症监护病房(ICU)CRKP的分离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0.05);CRKP检出与碳青霉烯类、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的使用强度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CRKP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90%。结论 该院CRKP分离率较高,与入住ICU及广谱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的用量有关,呈现多重耐药性。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强化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减少耐药株的播散和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5-2017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变迁及流行特征,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 采用Vitek 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使用Whonet 5.6软件及SPSS 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PCR扩增碳青霉烯酶基因blaKPC-2和blaNDM-1;对有流行病学意义的菌株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目的产物经基因测序和BLAST网上比对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2015-2017年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非重复菌株4076株。其中,CRKP 831株,占比为20.4%,CRKP主要来源为痰、尿、血,以腹腔引流液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最高,为22.4%~55.5%;3年间其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9.3%、24.2%和22.4%,美罗培南耐药率为18.5%、23.1%和21.2%。CRKP对所测试全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氨基糖苷类、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替坦对CRKP相对敏感,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90%,CS-KP对所测试全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低于40%;2016年神经外科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由2015年3%上升至8%,集中在重症监护室(ICU),耐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均为blaKPC-2型,选取神经外科ICU 10d内分离的5株CRKP进行MLST分型,均属于STll型。结论 3年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的变化及2016年在神经外科ICU病房出现的克隆传播,提示我们需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进一步规范控制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的危险因素、治疗方法以及临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37例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早产、双胎、低体重出生、侵入性操作史、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围生期窒息史均是败血症患儿的危险因素;多重耐药率为94.9%;经验性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治愈率达62.5%,4例死亡,均检出产ESBLs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菌败血症患儿存在严重多重耐药,产ESBLs的检出率高,长期动态监测患儿的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趋势,积极筛查存在多重耐药菌者,合理应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血流感染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探讨导致其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关预后,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住院的214例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收集到菌株214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57株,肺炎克雷伯菌57株,产ESBLs菌株的检出率分别为52.2%和24.6%。产ESBLs菌株对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感染前30d使用头孢菌素是产ESBLs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合并肿瘤性疾病、慢性肝脏疾病、血红蛋白<100g/L、入住ICU是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形势严峻,感染前30d使用头孢菌素增加产ESBLs菌株感染的风险,合并肿瘤性疾病、慢性肝脏疾病、血红蛋白<100g/L、入住ICU提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患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5年5月兰西医院收治的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90例,其中34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作为病例组,56例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作为对照组。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ESBLs阳性组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远远高于ESBLs阴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时间大于20天、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管、机械通气、头孢噻肟的使用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头孢噻肟的使用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程住院、入住ICU等是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尤以头孢噻肟的使用为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丁正清  刘洪道 《安徽医药》2018,22(10):2031-2033
目的 研究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CRKP)致使患者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从2011年至2015年于淮安市淮安医院住院治疗患者51株非重复CRKP,对其进行临床特征分析、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分析耐药性情况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按照占比从高到低顺序排列,菌株来源病区分别为重症监护室、感染科、呼吸内科、胸心外科、神经内科以及血液科;菌株来源标本类型按照占比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分别是痰液、尿液、血液、胆汁及创面、脓液;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以及美罗培南和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100.00%(51/51),其余抗菌药物按照耐药率高低顺序分别为左旋氧氟沙星、头孢呋辛、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唑、氨曲南、妥布霉素等。碳青霉烯耐药同时合并产生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11株。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可知,入住ICU、住院时间≥7 d、机械通气时间≥5 d、合并糖尿病以及多种抗生素联用均为影响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CRKP具有严重的多重耐药情况,其耐药性可能与呼吸机使用及产ESBLs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s, BSI)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间某三级医院确诊的KPBSI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90d死亡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5年间共收集1672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151例为KPBSI,90d死亡47例(3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OR=4.86,95%CI:1.666~14.191,P=0.004)、CRKP感染(OR=5.42,95%CI:1.757~15.103,P=0.003)和入住ICU(OR=4.30,95%CI:1.695~10.908,P=0.0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OR=4.70,95%CI:1.626~13.582,P=0.004)、CRKP感染(OR=4.73,95%CI:1.699~13.738,P=0.003)和入住ICU(OR=3.75,95%CI:1.569~8.969,P=0.003)。结论 KPBSI病死率高,医院感染、CRKP感染和入住ICU可作为预测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肺炎克雷伯菌导致的血流感染高居医院血流感染的第2位,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碳青霉烯酶。临床药师应根据微生物流行病学、循证药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为患者制定了个体化抗菌方案,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充分考虑抗菌药物的特性。该文就1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医院内血流感染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调查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NBSI)且病原学为大肠埃希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的病例194例,其中产ESBLs细菌感染103例为病例组,非产ESBLs敏感菌感染91例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 大肠埃希菌感染118株,产ESBLs 73株,检出率为61.9%;肺炎克雷伯菌76株,产ESBLs 30株,检出率为39.5%.留置导尿管、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均是医院内血流感染产ESBLs菌株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严格留置导尿管指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有效预防产ESBLs菌株致NBSI发生.  相似文献   

19.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肠杆菌科细菌。由于临床上对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得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的检出率不断增加,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是临床所分离CRE中最为常见的。本文将从CRKP感染现状、影响因素、耐药机制等方面进行介绍,提高人们对CRKP感染的重视和控制,以期对临床治疗CRKP提供有效的抗菌药物及联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和非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结果和耐药性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分离出的284株CRKP和2272株非CRKP的标本来源、病区分布和耐药性。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6统计软件,使用 SPSS 20.0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耐药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14—2018年5年CRKP分离率分别为0、0.6%、0.2%、3.2%和26.5%,平均分离率为11.1%;病区分布主要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干部保健病房、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肿瘤外科,构成比分别为33.8%、26.1%、8.8%、7.0%和4.9%。ICU的CRKP分离率明显高于非ICU(χ2=101.514, P<0.05),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CRKP标本来源主要是痰液,构成比达到48.6%。CRKP出现多重耐药,CRKP对常用的革兰阴性抗菌药物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耐药率均超过95%,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也超过90%;而非CRKP耐药率较低,对所有11种抗菌药物耐药率<28.6%,非CRKP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CRKP,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RKP分离率和耐药率较高,CRKP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CRKP,检验科应及时报告CRKP的分离和耐药情况,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强化消毒、隔离等感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