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外科手术的方法治疗精神病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随着外科的进展,非直视的立体定向手术,使精神外科的治疗有了根本性的改观。作者遵照全国精神外科科研协作计划,对长期用三种以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病人,施以脑立体定向手术,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在住院病人中,随机选择2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资料完整者16例,男15例,女1例,其中2例施行了二次手术。入选病例:1.年龄18~60岁。2.除临床医师作出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外,必须至少两位精神科医师做评定员,用“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诊断量表”(SADS spitrer等,1978)评定选出符合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89年以来,采用脑立体定向术,治疗精神分裂症,经过三年随访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6~39岁,平均32.8岁,病期5~15年。本组病例均由精神科确诊,诊断符合1988年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制定的标准及DSM-Ⅲ标准,术前行血、尿常规检查正常,肝功正常,头颅CT提示脑萎缩1例,正常3例。手术靶点:双侧扣带回+双杏仁核;双杏仁核+右丘脑背内侧核;双扣带回+双杏仁核+右丘脑背内侧核各1例。手术采用南京产DSY—A型定向仪及多  相似文献   

3.
最近看到一个在精神外科手术后出现精神和人格障碍的病例(见本刊本期“精神外科手术所致精神障碍1例”),才知道十多年前刚降温的精神外科手术热又在升温了。有些地方的神经外科和精神科,正在网上刊登宣传资料。为了让年轻医生对此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想结合这个病例,介绍一些  相似文献   

4.
自1990年以来,我们对10例有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障碍疾病患者进行了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现将初步观察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男性8例,女性2全,年龄20~38岁,病程8~18年。住院次数3~11次。诊断为精神分裂症7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1例,精神发育迟滞伴性行为紊乱1例,癫痫性精神障碍1例。所有病例均经过住院正规精神科治疗疗效不佳,严重影响家庭、社会和病房工作,由家属和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3例经广州市精神病院确诊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脑立体定向双侧杏仁核破坏术,病程均在5年以上,长期服用多种精神病治疗药物无效。经精神科医师专人测定,术前BPRS精神量表总分为44.11±1.64(X±SE),术前主要症状:兴奋、奇特行为姿势、敌对性、不合作、情感平淡、心境抑郁、形式思绪障碍、情感交流障碍。术后1年BPRS量表分降至23.89±1.03,治疗前后平均总分比较,P<0.01。治疗后P值<0.01的项目有:兴奋、紧张、奇特行为姿势、罪恶观念、形式思维障碍。治疗后P值<0.01的因子组有激活性组,<0.05的因子组有缺乏活力组、思绪障碍组和敌对猜疑组。微型智力量表(MMSE)术前后比较,P<0.05,说明手术对病人智力无影响。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疗效评定标准(草案)评定,术后显著进步4例,进步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69.2%。无死亡及并发症后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对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技术,运用多元化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伴有精神症状的癫痫病人13例。采用癫痫的国内疗效评定标准和全国精神外科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手术治疗1年后,13例病人中,癫痫症状基本控制,9例癫痫未再发作,4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11例精神病症状基本消失,2例部分症状存在。结论双侧杏仁核、双侧内侧隔区及单侧Forel-H区多靶点组合治疗,对伴有精神症状癫痫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外有些学者发现抑郁症结局较差的病例为数不少 [1、2 ] ,有相当高比例的病人存在反复发作、工作能力减弱、生活质量下降、易呈慢性等危险性。为预测影响抑郁症预后的诸因素 ,现就 48例近期预后不良的抑郁症病人作一对照研究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对象为浙江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 1992年 5月~1998年 4月住院抑郁症患者 2 46例 ,符合 CCMD- 2诊断标准。其中男 131例 ,女 115例。年龄 16~ 6 5岁 ,平均 (2 8.6± 10 .2 )岁 ;病程 14天~ 32年 ,平均 (3.0± 5 .8)年。所有病例均接受抗抑郁剂系统治疗 4周以上。根据出院疗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扣带回和杏仁核破坏术对治疗精神病有一定的疗效。单靶点手术所抑制的靶症状,国外虽有报道,但国内资料尚少,这与国內偏向多靶点手术有关。我们于1985年对18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双侧扣带回前部破坏术,其中14例得到5年随访;我们于1988~1989年对13例次慢性精神病分裂症病人进行了双侧杏仁核破坏术,现将单个靶点手术的疗效比较分析报道。两组病人术后均无人格改变及智力减退,亦无严重并发症后遗症,无手术死亡。结合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疗效评定标准(草案)评定,两组均无痊愈(恢复)及恶化的病例,扣带回前部破坏术术后5年得到随访的14例中,属显著进步5例(35.7%),进步3例(21.4%),两者有效率为57.1%。杏仁破坏术13例次,术后1年属显著进步4例(30.  相似文献   

9.
自从1935年以来,精神外科也被用来给那些严重的精神病例解除痛苦。这些年来,手术方法已从粗糙的完全切除术发展到给边缘系统内很小部位进行精确的手术;而且精神科和神经科方面的并发症现已很少。由于医生对这些手术治疗,特别是扣带回切除术、尾核下神经束切断术和双内侧白质切除术的利弊已充分了解,因此,不应再把它们列为“试验性”项目了。然而,大体上有15~30%的严重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在外科手术治疗后仍然未见进步。但是,无论如何,精神外科的发展已为精神病治疗开创了一个令人鼓舞的新纪元,值得大家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0.
维思通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的近期疗效报道很多[1~ 3] ,但远期疗效报道较少。现将我们用维思通治疗的 4 2例精神分裂症 ,且经 2~ 3年随访观察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为 1998年 1月~ 1999年 11月期间经维思通治疗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例 ,按CCMD- 2 -R标准诊断 ,且定期门诊复查 ,遵医嘱坚持用药者 ,共计 4 2例。其中男 19例 ,女 2 3例。初服维思通时年龄 18~ 5 0岁 ,平均为 (35 37± 5 2 4 )岁。1 2 治疗方法 本组住院期间单用维思通 2 9例 ,改用维思通 13例。初始剂量 1mg/日 ,后递增至治疗剂量 3~ 6mg/…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三环类抗抑郁剂(TCA)广泛用于各种抑郁状态的治疗。其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我们应用帕罗西汀治疗抑郁性神经症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 对象:全部病例随机选择我院精神科门诊病人80例,其中男38例,年龄24~45岁,平均(301±245)岁,女42例,年龄18~36岁,平均(273±31)岁。入组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抑郁性神经症诊断标准,并排除精神分裂症、症状性及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两名经培训的精神科医生对患者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联合检查,各自独立评分,评定的一致性很高。采用HA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某综合医院精神科开放病房4年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抽取2006年10月~2010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开放式管理和综合治疗模式的精神科病房住院的2723例精神障碍患者,对其临床特征、疗效和住院天数等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 2723例住院患者中,排在前三位的疾病分别是抑郁症(20.49%)、双相障碍(15.57%)和广泛性焦虑症(14.69%);治愈率前3位的精神障碍分别为焦虑症90.3%,双相障碍87.7%,抑郁症84.6%,平均住院天数较短.结论 综合医院精神科病房开放式管理模式可能有利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缩短住院周期.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今年1月起,对7例久经行为疗法、氯丙咪嗪、甚至电休克等治疗未曾显效的强迫症试用立体定向扣带回前部毀损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方法对象:本组手术对象为门诊或住院反复求治,诊断都符合CCMD—2的标准。历经各种方法未见良效,而且愿意手术治疗的强迫症病例,共计7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37.3±7.13岁;病程12.6±7.6年。手术方法由精神科医师选定病例后转外科进行手术。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用DZY—A型立体定向仪定位。取扣带回前部解剖坐标X=5mm、Y=侧室前部后20mm、Z=侧室顶缘0mm。按立体定向术要求进行穿刺,到达扣带回靶位后,行射频凝固毀损,(以65~75℃温度,凝固30~60秒),每侧各凝固3组,造成双侧扣带回前部呈棱柱状毁损灶。  相似文献   

14.
精神外科研究历史及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精神外科简要历史回顾1.现代精神外科先锋 中外许多文献都认为精神外科系由葡萄牙神经科医生Moniz于 1935年创立。其实 1888年瑞士精神病学家Burckhardt,在当时神经科学发展的基础上 ,首次进行了双侧前额叶皮质部分切除手术。 1891年Burckhardt发表了对有攻击行为和痴呆症状且治疗无效的 6例精神病人进行手术治疗 ,3例成功 ,2例部分有效 ,1例死亡。其中 1例先后 4次手术。由于当时受到同行的责难 ,他本人不再从事精神外科工作 ,事隔 10 0年后的今天 ,文献中已明确将他尊为“精神外科的先锋”[1,2 ] 。此外 ,有文献报道 ,被誉为俄罗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一组得到随访的1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经双侧扣带回前部破坏术后5年,术后1年有效率为64.7%,术后5年按全国精神外科协作组疗效评定标准(草案)评定疗效,显著进步5例(35.7%),进步3例(21.4%),无效6例(42.9%)。有效率为57.1%。本组病例无死亡;无后遗症,亦无人格改变与智力下降。治疗前后各因子组分析,术后1年及5年P值均<0.01的有思维障碍组、激活性组;术后年值<0.01,术后5年P值<0.05的有焦虑抑郁组;术后无效,1年及5年P值均>0.05的有缺乏活力组、敌对猜疑组。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我院精神科住院的伴有癔病症状的精神分裂症32例,就其癔病症状的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病例选择本文32例系住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并接受了精神分裂症的系统治疗,且一度被精神科医生诊断为癔病并有记录者。一般资料 32例中,男女各16例,年龄为15~46岁,平均24.4岁,以15~24岁居多,计21例。住院1  相似文献   

17.
作者报告巴黎 Sainte-Anne 医院1944~1970年从精神科转入神经外科的150例脑肿瘤病例。男女各半,平均年龄50岁。83%的病人诊断为脑肿瘤时已年过40岁。以在精神科住院的时间为限,住院2个月以内的算为急性组,有89例;超过2个月的归为慢性组,有61例。急性组中有半数病例住精神科病房仅2周,慢性组中半数病例的精神症状超过2年,其中9例曾长期住精神科病房。70%  相似文献   

1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06 2010-09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卒中患者1 37例,诊断符合1995年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既往无精神病史,检查合作满意,抑郁症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CCMD)有关标准,按HAMD评分≤7分正常,7~24分轻中度,≥24分重度. 1.2方法将137例病例按投掷硬币的方法分为对照组(B组)67例,治疗组(A组)70例,再将A、B分别按投掷硬币的方法分为Aa刺五加联合阿米替林组32例,Ab刺五加组38例,Ba阿米替林组37例,Bb常规缺血性卒中治疗组30例. 1.3疗效评定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HAMD评定4组患者疗效,疗效评定标准为:治愈:治疗后HAMD评分减少>75%;有效:HAMD评分减少25%~75%;无效:HAMD评分减少<25%.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同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综合医院精神科院内感染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对我院精神科院内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同期住院的神经科病例进行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  料收集我院1993年2月~1996年8月住精神科的患者,共计1342例。入组条件:(1)各类精神疾病均符合CCMD—2中相应诊断标准;(2)按照全国医院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对各部位的感染重新诊断;(3)不包括脑器质性及躯体疾患所致精神障碍。其中,男873例,女469例。年龄15~71岁,平均(38±1234)岁。病程1周~35年,平均(12±1034)年。住院17天~5年,平均(72±2472)天;神经科1023例,其中,男621例,女401例。年龄23~78岁,平均(4172±1636)岁。病…  相似文献   

20.
作者筛选了 1995年~ 1997年间住院达 5次 ,并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各 3 0例 ,进行了纵向对照分析 ,以了解它们的临床特征。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取 1995~ 1997年在我院第 5次住院的病例 ,每次住院诊断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的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各 3 0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 2 方法 由两名具有五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精神科医生从归档病历中筛选出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病历各 3 0份。对其性别、首次发病年龄、职业、婚姻、个性、文化程度、病程、首次、第5次住院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