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柴胡汤源于《伤寒论》,主少阳病和解,半表半里,为中医临床常用方药。我们对它进行了微核试验,以检测其有无致突变作用。 1.药物:小柴胡汤由柴胡三钱、半夏三钱、人参一钱、甘草二钱、生姜三钱、黄芩三钱、大枣三枚组成。将上述药物置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浸10min,煮  相似文献   

2.
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都是千古名方。两方同出于《伤寒论》,在原文的描述中互有联系,药物组成也大有相似之处。本文旨在通过对《伤寒论》中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原文的对比,以及两方药组成的不同之处进行剖析,从而加深对小柴胡汤和半夏泻心汤理法方药的理解,为临床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两大名方作好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3.
一、小柴胡汤主证《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此条文提出了少阳病主证及其或然证。《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乃为少阳病提纲。二、小柴胡汤的应用观《伤寒论》对小柴胡汤的运用很是灵活广泛,除少阳篇外,太阳、阳明、厥阴篇中均出现过小柴胡汤。第10条曰;“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对此条文,历代医家持两种不同看法。刘栋(引自《伤寒论释义》,  相似文献   

4.
研究并运用《伤寒论》理法方药,认为必须遵循方证对应辨证论治观。这是运用《伤寒论》方药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而六经辨证只是一个简要大略的提纲。这种论点是经过无数次临床总结所证实。值的指出:此论是学好《伤寒论》理论及用好方药的指南。  相似文献   

5.
张仲景是我国东汉末期著名的医学家 ,被后人尊为医中之圣。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 ,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备的医学专著。该书经后人整理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其中《伤寒论》载 112方 ,《金匮要略》载 2 0 5方 ,因此古今医家赞誉仲景为方书之祖。至今仲景的很多方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现仅探讨仲景方药在现代肝病中的临床应用。1 仲景方药在急性肝炎中的应用1.1 李昌源把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分为 2型 :①肝胆郁热型 ,治宜和解少阳、解郁泄热 ,方选小柴胡汤加味 ;②肝郁脾虚型 ,治宜疏肝解郁、健脾和…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其方药攻补兼施、疏利三焦、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临床肿瘤科应用亦较广泛,具有调节免疫、抗炎和抗肿瘤功效。本文基于《伤寒论》小柴胡汤证要点"休作有时",认为其意不止于"寒热往来"或定时发作的"有时"表象,而在于调节阴阳,疏利枢机,达到阴平阳秘以治疗"休作"的功效。故阴阳失衡,枢机不利,疾病由生,症状反复发作,小柴胡汤亦可主之。  相似文献   

7.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所载,笔者临床运用,疗效甚佳,现报道于下: 1.和解少阳:少阳为表里之间,邪犯少阳,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半表半里之间。《伤寒论》(南京中医学院编《伤寒论译悉》1980年版)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这是邪郁于半  相似文献   

8.
<正> 小柴胡沥见于张仲景《伤寒论》,为治伤寒少阳证的代表方剂。《伤寒论》中记载:“伤寒五、六日,中风、住来寒热,胸协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可见它为治外感发热的常用方剂。我们在病房治疗工作中,在方药中副主任指导下,对西医诊断明确或不明确的热性病,长期发热或反复发烧者,根据病情辨证论治。凡符合小柴胡汤证者即投此方,往往取效显著。为了进一步研究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我们不揣浅薄,把运用的点滴体会写出来。若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病例1.×××,女,36岁,研究实习  相似文献   

9.
经方"小柴胡汤"是《伤寒论》治柴胡汤证的代表方,《胡希恕伤寒论讲座》(简称《讲座》)集中体现了经方大家胡希恕论《伤寒论》的学术思想,其对小柴胡汤有着深刻的见解.笔者通过《讲座》中胡先生对小柴胡汤相关条文的论述,从其学术思想出发,探析小柴胡汤源于《汤液经》之因,阐明小柴胡汤组方内涵,分析小柴胡汤所主之证及其与少阳病、半表半里证之异同,总结小柴胡汤之"和"义,从理论上对小柴胡汤之应用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小柴胡汤功效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 小柴胡汤的功效《伤寒论》233条论述详明,历代医家对此多以文释义,无专论方之功效者。笔者不揣愚味,就临床运用试谈管见,供同道批评。仲景《伤寒论》233条云:“阳明病,胸胁满痛,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论中所云“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实小柴胡汤之功效。历代注家对此不仅多以文释义,且多不一致,综其要有三:从药效注者,如《伤寒论译释》认为上焦得通句,是“服用小柴胡汤后的药效”;从病理机制解者如《伤寒论语译》认为“上焦得通以下,是解释服小柴胡汤后的病理机转”;从  相似文献   

11.
半夏泻心汤与小柴胡汤同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两者从主证上看似相差甚远,但是在病机、主症、用药、煎法、现代临床应用等方面却有诸多相同之处。而提出半夏泻心汤是小柴胡汤之变方的观点并从《伤寒论》原文、方剂煎法、病机主症、方中药物组成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深入探讨。充分体现张仲景从现象中探本质、灵活善变的遣方用药之法,对理解临床方药随证加减的本质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方药中微量元素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柴胡汤方药中微量元素测定米子良内蒙古医院中蒙医系(010020)李凤书内蒙古怀生干部进修学校(010020)张辛敬中际航内蒙分公司航长短医室(010010)米裕青内蒙古中蒙医院(010020)小柴胡汤方出自《伤寒论》,是临床常用的和解剂,本文就其方...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原文学习、原因分析、方药分析、用药注意四个方面,分析《伤寒论》中小柴胡汤治疗"大便硬"与"大便溏"的遣方用药和治病机理,为小柴胡汤的准确运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秦婧 《河北中医》2008,30(3):269-270
《伤寒论》不仅是治疗外感疾病的一部专著,在治疗内伤及妇科疾病中,也颇有指导意义。笔者在临床中,以《伤寒论》为理论指导,将其理法方药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现举例如下。1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例1常某,女,17岁,学生。2006-10-06初诊。每逢经期往来寒热,月经量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证散见于《伤寒论》的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霍乱病、阴阳易差后劳复病中,其应用范围广泛,医者对主证的把握不到位,易致药不对症.总结《伤寒论》中关于小柴胡汤证救误的论述,并从《古今救误》《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四部医案中收集小柴胡汤证救误较典型病案14例,分析其误治的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率,为医者在临床诊疗中提供更加准确的辨证思维.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源自《伤寒论》,为治疗少阳病的主方,但并非专治少阳。依据《伤寒论》所述,小柴胡汤为治疗"土虚木实"、扶正祛邪之方,不论是太阳病、阳明病或是厥阴病等,只要具备小柴胡汤的证治特点,均可用小柴胡汤治之。  相似文献   

17.
小柴胡汤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有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解少阳之郁,疏阳气之结等功效。为临床常用方药。近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应用现代医学科学方法,对小柴胡汤及其加减方进行了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发现不少新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笔者根据有关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103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根据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二版教材《伤寒论讲义》所编号码,以下所引原文号码同此)古今一直存有争议。小柴胡汤主治病证多,应用范围广,这就要求确立柴胡  相似文献   

19.
小柴胡汤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方剂之一。柯琴称之为“和解表里之总方”.后世医家亦推其为和剂之首。仲景虽未明言小柴胡汤是和剂,但在《伤寒论》中谓其可和里以解表。如《伤寒论》233条说:“阳明  相似文献   

20.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见于《伤寒论》原文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这段原文主要论述了小柴胡汤临床审证方法及使用标准. 1 何谓柴胡证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证的代表方剂,也是《伤寒论》中柴胡类的代表方,为和解诸方之首.小柴胡汤方见于《伤寒论》原文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提出了少阳受邪,病居于半表半里,而主证是"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后世称为柴胡四大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