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仲景创立的桂枝汤,素有“群方之冠”的著称,为太阳中风证之主方。《伤寒论》应用桂枝汤及其类方的计有19条条文.近代,桂枝汤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前贤多把它归于发汗剂,究竟桂枝汤该属何剂?有提出讨论的必要。兹试作如下探讨. 一、桂枝汤与太阳中风证《伤寒论》原文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  相似文献   

2.
拙文《桂枝汤不是发汗剂》发表之后,不同观点展开讨论,对我很有启发.学术争鸣对推动中医理论的发展非常有益。争则进,鸣乃兴。笔者今再借贵刊一角,补述一二,旨在与同道共研讨. 发汗、自汗与桂枝汤汗法理论渊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有邪者渍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可见汗法为表证而设,邪在表方可汗之.  相似文献   

3.
余国俊医师:桂枝汤是发汗剂还是止汗剂?迄今众说纷纭。认真研究这个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临床价值。本室现就此问题举行一次讨论,请各抒己见。刘方柏医师:《伤寒论》中直言使用桂枝汤者凡十八条,其中“主之”者仅两条(12、13条,均以自汗为主证)。主之者,定法而不可挪移者也。足见仲景出方的本意是针对自汗之证的。而言其发汗的条文,均曰“宜”。宜者,适宜也,非定法也。如234条:“阳明病脉  相似文献   

4.
<正> 桂枝汤的类属问题,古往今来,意见分歧,概括起来有三.一者认为桂放汤属"八法"中的"汗法"是辛温解表剂.其理由是仲景首创外感病六经辨证,将桂枝汤例为群方之冠,主治太阳中风证,此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之意也.二者认为桂枝汤是"八法"中的"和法"为调和营卫代表方剂.理由是卫者,阳也,营者,阴也,营卫不调,阴阳失衡而为病.桂枝汤能独任调和营卫之职而协调阴阳,故为"和剂",关氏遵《经方实验录》"桂枝汤直是一首补方"等诸家之论,提出无疑是一  相似文献   

5.
<正> 庄泽澄同志《“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析疑》(载于《辽宁中医杂志》1986;9:33。以下简称为《析疑》)一文,敢于疑古,勇于创新,精神可嘉,不过,该文尚存疑义,为辨是非,提出讨论。该文认为:“精气夺则虚”“毫无疑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二期发表的余自汉同志《“肺朝百脉”辨识》(简称余文)一文,拜读后很受启发。对余自汉同志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深表钦佩。余文认为,“肺朝百脉”的“朝”是“潮”字之通假借, “肺朝百脉”应为“肺潮百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就管窥之见与余自汉同志商榷于下。一、余文说:“《索问》一书,朝字凡三见”,其一,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其二《素问·移精变气论》:“贼风数至,虚邪朝夕”。认为此二处“朝夕”即“潮汐”,并以此推论:“既然,三见于  相似文献   

7.
敬阅《北京中医》1990年第五期《肺主通调水道辨析》一文,深受启发,获益匪浅。然而对王氏的远见卓识,不揣冒昧,略陈拙见。《素问·经脉别论》所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简要地概述了水饮入于胃后,化生精微及其输布、排泄的过程。王氏首先从语法上阐述“肺主通调水道”是讲不通的,并认为“脾气”是“通调水道”的主语,还从内容上讲,该节经文“中心议题是‘脾气散精’,如果插上‘肺主通调水道’的  相似文献   

8.
<正> 贵刊1985年第5期刊登的“对仲最瘀血观的探讨”一文中认为:“仲景指出,凡瘀血症小便必自利,若见小便不利,则不是瘀血症”。试问: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中的蒲灰散,不是为小便不利属瘀血症而设的吗?。“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是仲景瘀血观的又一体现。又如  相似文献   

9.
赵有臣同志在《探“天癸”之谜及其在祖国医学理论上的意义》(以下简称《探》文)一文中提出《内经》天癸”乃是“天真”之误,立论新异,然观点实不敢苟同。特略陈管见,以祈教于赵同志及同道。一、“天癸”果真是“天真”之误吗? 通读《探》文发现,作者是从《孔子家语》一段关于男女生长发育的记载中引发了关于“天癸”乃是“天真”之误的遐思。认定该书的“阴阳穷反”理论是《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男  相似文献   

10.
<正> 艺勇同志在1982年12期《辽宁中医杂志》发表题为"评'气虚发热理论的研究进展'"的文章,以"题文不符"、"前后矛盾"、"引文失真"为名,对我们在该刊同年7期发表的综述性文章加以否定.在重新温习了有关气虚发热理论的观点以后,我们对"艺文"发表拙见如下.  相似文献   

11.
《江苏中医杂志》1982年第4期,刊登了戴玉同志“《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的形成和发展”一文,读后颇受启发。但笔者尚有某些不同看法,兹不揣谫陋,提出与作者商榷。一、资料引证有误戴文认为:“早在金元时代,四大家中对运气学说颇有造诣的刘完素、张子和等对《伤寒论》六经与六气的关系就有所论述,如张子和云:‘以六气考之,厥阴为初之气,少阴为二之气,太阴为三之气,少阳为四之气,阳明为五之气,太阳为终之气,此顺也;逆而言之,正与此合,缘伤寒为病,逆而非顺也’。”笔者认为,此说并非金元刘、张所首倡,宋许叔微《普济  相似文献   

12.
<正> 最近拜读了宋知行同志的“董廷瑶老师治愈儿童慢性结肠炎三例”(本刊一九八二年第三期)一文,获益良多。但对文中乌梅丸汤剂中的川椒目一味,笔者认为应以川椒为宜。因川椒与川椒目虽同属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花椒;但前者为其果皮,后者为其种子。前者性味辛温有毒,功能温中,止痛杀虫。乌梅丸及大建中汤中所用的均系川椒。川椒目性味苦寒,功能行  相似文献   

13.
有关经络学说的起源和形成的研究,是探讨经络本质,阐明针灸原理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学术讨论十分热烈。究竟古代认识经络,并将其发展成为系统理论的依据是什么?当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感传论”和“血脉论”二种观点。为了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气氛,本期我们特选刊了毛良同志与孟昭威同志商榷的文章,欢迎广大读者撰文论证,欢迎原作者提出反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在进校前就长期坚持自学中医,近年来,曾先后写了好几篇学习中医的文章,虽一一被退,但不气馁,继续撰文,且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收到此稿后,认为尚有见解,遂送上海中医学院沈济苍副教授审阅。沈老审阅后,认为与罗文所见略同,即写了“桂枝汤方论刍议”一文,现一并在此发表。从本期起,我们增辟《大学生园地》,欢迎医学院校学生撰写中医文章。大学时代,往往是思想最活跃的。希望来槁务必有新的独到的观点,写人所未写,发人所未发。  相似文献   

15.
本刊在1987年第2期发表朱邦贤同志的《“肝主疏泄”的理论非出于<内经>本旨》一文后,收到不少来稿,各抒己见,思路活跃,认为对此理论很有商讨的必要。本期先刊登两篇。  相似文献   

16.
以“敷和”“发生“委和”替代“肝主疏泄”及其太过、不及,并无实际意义。“疏泄”一词首见于《素问·五常政大论》的“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苍气达”。这是指木运太过,土气疏散畅达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既不是指肝的生理功能,也不是指肝的病理变化。当然,自然界的异常变化必然导致人体的相应变化,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自然界木运太过的影响,所产生的“土疏泄”的现象也只是一种生理性调节,并无病理性内涵。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肝气具有舒展开发、疏散宣泄、升发透泄的生理功能,于是借用了《素问》“疏泄”一词进行表述。如朱丹溪、陈梦雷、叶天士等都是这样。由于肝主疏泄的理论符合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17.
近读《江苏中医杂志》刊载的有关中枢穴考证的两篇文章[1.1983年第1期壮健等《也谈中枢穴的考证》(以下简称《壮文》),2.1983年第4期冯禾昌《中枢穴考证之我见》(以下简称《冯文》)],发现一些问题,今略加小议,并请商榷。《壮文》与《冯文》都曾引述滑寿“十四经发挥》中的如下一段记载:“按《内经》督脉所发者二十八穴,据法,十椎下一穴名枢,阴尾骨两傍二穴名长强,共有二十九穴,今多龈交一穴,少中枢一穴,会阳二穴,则系督脉  相似文献   

18.
读了《中医药学报》八八年第一期,来雅庭同志的文章《“后天之本”不在脾当属胃》,(以下简称“来文”)对其观点颇不敢苟同,在此谨谈谈笔者之管见,与来雅庭同志商榷。通读“来文”,其言“胃为后天之本”论据有三。第一,来氏认为“后天营养的来源,首靠  相似文献   

19.
读《中医药学报》1980年第四期王世冬同志的《还‘气’是物质的唯物论概念》一文,对于所论“脏腑之气不是功能”,及“气是多种精微物质的统称”之说颇有异议。因涉及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则问题,愿提出讨论,以就正于同道。  相似文献   

20.
我在1960年《辽宁医学杂志》第九期曾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之版本及其内容沿革之探讨”,最近接到何爱华同志对这篇文章中的一节提出商榷,我认为这是贯彻“双百”方针的好事。我历来认为自己有个毛病,即好读书不求甚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