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84例脑卒中偏痪肢体干预性锻炼研究,探索出一套"早期开始、由小到大、先轻后重、由远到近、由近至远、先下后上、循序渐进,同时进行语音训练"的新护理方法 .用此法护理,供试的脑卒中患者,其生命体征得以象常规方法 护理患者一样保持稳定,其瘫痪肢体肌力比常规方法 护理患者恢复时间早、速度快、效果好,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针灸与电针刺激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某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患者的诊疗记录以及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中的122例患者纳入此次实验研究。依据编号的奇偶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电针刺激。依据FMA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价量表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后,FAM(46.28±4.06)分、Barthel(85.67±4.96)分、NIHSS(13.27±3.47)分、总有效率98.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电针刺激治疗脑卒中患者,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并可以降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4.
王永花  李琪  张福娥 《现代护理》2007,13(18):1741-1742
目的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有效降低卒中患者致残率的方法。方法将103例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用Barthel氏(AD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做出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入院4周后与常规组比较ADL评分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与指导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探讨有效降低卒中患者致残率的方法.方法 将103例卒中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等护理干预,并于住院第1天及4周时用Barthel氏(AD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做出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入院4周后与常规组比较ADL评分有明显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与指导能明显改善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时间护理在脑卒中瘫痪肢体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时间不固定,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固定的时间给予肢体康复、特殊治疗、心理康复及知识宣教,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Fugl-Meye评分和Barthel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ugl-Meye评分和Barthel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时间护理干预可促进卒中瘫痪肢体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7.
提高脑卒中后瘫痪肢体康复疗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脑卒中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身心痛苦和经济问题,也给整个社会增加了难以估算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脑卒中后瘫痪肢体的康复,尤其运动功能的康复就成为当前神经科学研究和临床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人们对脑卒中后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的深入研究,一些新的康复疗法也随之出现,并且对康复治疗的介入时间、康复评定方法的选择以及影响康复疗效的因素等方面都有了较为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6例脑卒中患分研究组及对照组.除常规治疗外,研究组患从急性期开始即由康复护师制订并实施早期康复计划,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三个月经Brunnstrom分级、Fugl-Meyer运动项目积分及ADL评分比较,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降低脑卒中病死率、致残率、减少并发症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康复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社区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病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家庭护理治疗.[结果]半年后两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FI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叉(P<0.01),干预组肢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社区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李英丽  任重贤  高井全 《护理研究》2008,22(8):2154-2155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社区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社区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所有病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给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家庭护理治疗。[结果]半年后两组总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FI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肢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社区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明显提高其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肢体功能障碍是脑卒中较典型的后遗症,患者难以参与社会活动,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针灸疗法应用广泛,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是针灸的适宜病症,近年来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增多,具体针灸疗法各异,包括单纯针刺、艾灸、针灸为主联合疗法,以及火针、针刀、梅花针等特色针灸疗法。本文从不同疗法的治疗作用、优势和不足为切入点,以期为临床选择针灸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以及为进一步揭示针灸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30例肢体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包括:康复训练.良好的肢体位置可抑制痉挛模式,预防关节半脱位,早期诱发分离运动。按摩:能促进血液循环,刺激神经营养机能,放松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肢体被动运动:可有效的活跃肢体血液循环,牵伸短缩的肌腱和韧带,放松痉挛的肌肉。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瘫痪肢体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郭国际  郭铁成 《中国康复》1997,12(4):171-172
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死亡率及致残率高,而肢体瘫痪是卒中患者致残重要原因之一,现将脑CT证实的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肢体康复治疗,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10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男75例,女27例。平均年龄61岁。CT证实脑出血35例,脑梗塞67例。右侧偏瘫78例,左侧偏瘫24例。1.2方法102例患者待病情(生命体征)稳定后,即行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最长不要超过2周;一般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即行息肢的被动运动。①康复护理:早期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时变换体位和作肢体各关节的被动运动;心理治疗,使患者面…  相似文献   

14.
家庭护理对提高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致残率高 ,康复治疗时间长 ,病人对治疗、护理配合的好坏 ,直接影响康复效果。目前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多数转归到家庭中护理 ,医护人员应指导家庭掌握护理基本知识 ,帮助病人被动锻炼 ,实施康复护理计划。根据出院病人随访证明 ,家庭护理恰当 ,则并发症少 ,康复率高 ,否则相反。作者就脑卒中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在家庭护理中采取的方法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33例脑卒中患者全部经脑CT检查 ,其中脑梗塞 2 0例 ,脑出血 13例。男性 2 2例 ,女性 11例 ,年龄范围 4 2~ 82岁 ,平均年龄 62 9岁。病程 2h…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影响.方法采用针灸、神经促进技术、心理治疗、医疗体操、作业治疗等方法对65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治疗,另65例作对照,以Fugl-Meyer评分法、Barthel指数、三级平衡评价、步行功能评价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在肢体功能、ADL、平衡、步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脑卒中患者早日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16.
疾病谱的变化及致病菌的变异给消毒灭菌带来了新挑战,为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我院供应室在加强物品清洗工作方面,进行了严格管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们对40例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经I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人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和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观察。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即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人中风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针灸治疗方法应用于脑卒中引发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存在肢体运动障碍患者中筛选9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训练的对照组和用针灸治疗的观察组。两组均予以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针灸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案临床效果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83%,和对照组的82.98%相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38.86±10.25)分和对照组(39.07±11.17)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3.32±16.54)分高于对照组(52.96±16.71)分(t=3.037,P=0.003);治疗前观察组步态评估评分(40.26±3.58)分和对照组(40.11±2.23)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态评估评分(78.33±4.52)分高于对照组(74.21±5.09)分(t=4.174,P=0.000)。结论:脑卒中患者发生肢体功能障碍在常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同时应用针灸治疗,有助于提升治疗有效率,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效果确切,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专案突破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2年2月28日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专案突破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肌力水平、运动康复情况[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功能独立性[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指数(QLI)]。结果:干预后,两组肌力水平、FMA和FIM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NIHSS各项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QLI各项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专案突破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