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和阐释中医文化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及其科学内涵,为中医学的科学继承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案。方法:理论研究。结果:(1)提出"生态范式"假说,基本内容:其一,提出了阐明中医文化基础及其科学内涵的一种方案;其二,提出了阐明中医基础理论及其科学内涵的一种方案(2)假说的特色:其一,简单性,主要基于四个理论(生物学、生态学、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可拓学);其二,系统性,针对中医理论及其文化基础这一整体系统;其三,协调性,主要反映在文化与医学、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理论与实践;其四,实用性,可用于教学、临床和实验研究。结论:提出"生态范式"假说,初步阐明了中医文化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及其科学内涵,为中医学的科学继承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操作的系统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与阐释中医文化基础与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方法:理论研究与科学假说。结果:以CAS理论和可拓学理论为基础,对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范式的科学内涵和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进行了阐释。结论:提出了阐释中医文化基础及中医基础理论科学内涵的新假说。  相似文献   

3.
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与阐释中医学的建构原理。方法:理论研究与科学假说方法。结果:本文提出了两个假说体系,其一"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假说",其二"中医理论体系生态化建构假说"。假说一认为,"古代生态学-生态化方法学-生态哲学-生态文化"构成了中国古代自然哲学体系中的一个主干,即"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轴",其反映了中国古代生态文化范式及其本质特征。假说二认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是生态化建构,即以古代生态文化的理论框架来规范有关的生物医药知识。结论:中医理论体系是生态化生物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生态化生物医学,这是其本质特征所在。  相似文献   

4.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2):F0003-F0003
中医基础理论分化发展研究中心成立于2012年11月,历经多年潜心研究,中心学科带头人刘红宁教授提出了“制约中医学发展的瓶颈是中医基础理论分化不足”的科学假说。为进一步促进中医学继承、分化、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5.
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学以及临床学科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辨证施治,祛病养生的理论依据。故研究气血理论,阐明其实质,对于发展中医学,丰富其科学内涵,指导临床实践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目标和创新思路。提出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总目标是实现中医学理论的现代化 ,其分目标主要是 :①中医学理论范畴中基本概念的规范化 ;②证候  概念的规范化及其微观指标的确定 ;③将中医学的相关概念独立于古代哲学概念并确立其自然科学的属性 ;④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⑤传统理论的改造与新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医学理论的创新思路主要是 :①明确中医学的学科属性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并融入大量人文社科知识的医学科学 ;②正确认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继承与创新并行的发展思路 ;③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理论和概念的影响 ;④积极推动中医基础理论、基础概念和术语的规范化进程。提出了中医学理论创新和基本概念规范化应遵循的 4条原则 :①该理论和概念在中医古籍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②临床应用性或科研应用性强 ;③与其上下游及相关理论和概念的逻辑性强 ;④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论证认为,揭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关键,建立中医实验技术体系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基础,突破原有框架创立新学说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核心。进一步提出中医人体之"气"是机体电磁辐射形成的量子场的"量子中医学"概念,以及运用微观状态的电磁辐射、光(量)子辐射、能量(热)等量子形式,建立量子中医学诊察和实验技术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由国家中医管理局统一组织编审的普通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规划教材 ,在继承规范基础理论 ,突出中医哲学思维 ,求实创新学科内容 ,沟通相邻学科联系等方面 ,优化了教材质量 ,现结合自己在中医教学与临床带教体会陈述管见并请教于同仁。1 继承规范基础理论  教材(指《中医基础理论》规划教材 ,下同 ) 在阐明中医学是传统医学前提下 ,保存了五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特色 ,并明确了本学科概念是指导中医预防和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包括古代哲学与思维 ,正常人体与疾病 ,养生延年与治则等内容。对此 ,教材在重视基础理论的继承与规…  相似文献   

9.
略论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中医学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令世人瞩目。时至今日 ,中医学已拉开了迎接新世纪科学技术的挑战、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序幕。如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在继承中医学优势与特色的基础上 ,使中医基础理论有所突破和创新 ,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就此略呈管见于下 :1 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研究1 1 穷溯朔流 ,探理统歧自《内经》问世以来 ,医学书籍浩如烟海。中医古籍文献 ,是蕴藏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经验的宝藏。系统研究整理古籍文献 ,是向这…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标准化与泛化、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这3个论点是20年来中医学基础理论学术争鸣的主要方面。继承和创新争论的焦点集中在继承和创新的辨证关系和侧重点上;中医学理论的标准化和泛化之争则是以"阴阳"为主要代表的"泛化"理论和中医术语、理论、诊疗体系"标准化"的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中西医结合与纯中医观点的争鸣则集中在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以及中西医结合要遵循的原则和实现的途径等。  相似文献   

11.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是中风病证候计量诊断标准,为中风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了依据。对该标准的应用现状做一简要阐述,分析了该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为进一步按照量表学的方法,建立更加科学的,信度、效度较高的新一代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医基本理论是中医学术之根,它直接关系到中医学的兴衰与未来,本文就中医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中医理论发展濡滞的原因,强调今后中医理论研究总的指导原则应是继承、移植、创新三者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使之更完善、更科学、更好地为现代临床服务。  相似文献   

13.
取象比类是中医学认识人体生命活动、构建医学理论的基本思维方法,也是中医学素养的重要体现.中医理论是古人将临床经验通过取象比类思维方法的推理总结上升的综合认识.取象比类的理论内涵包括了现代科学逻辑中的综合与类比等思维方法.基于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以汉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3个方面为例探讨中医理论构建的思维方法,既能了解中华...  相似文献   

14.
中医理论体系是以医疗卫生、养生保健、人体科学、生命科学为核心的综合文化体系。在分析中医理论知识要素的基础上,设计出新的学科理论及其构成体系,从而促进理论概念总量的明显增加,促进基础科学思维与方法的系统植入,密切中国文化与中医理论、自然科学知识与已有学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循证医学被引入中国并传播推广已有20余年, 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该文通过对循证中医药学内涵的分析, 简要梳理了循证中医药研究发展的现状、面临的挑战, 总结了目前循证中医药学发展面临着的“四多”“四少”现象。该文结合对循证医学方法学体系(包括方法论和基本研究方法)的重新认识, 提出基于循证实践的中医临床相关研究实施建议, 以期促进中医药从“经验”到“证据”的转化, 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 助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左传》从其所记载的医学史料中,可窥春秋时期中医学基本理论形成及其发展之概貌。以注释《左传》所涉及的阴阳五行、病因病机、养生防病和治则治法的相应条文,来揭示传统文化是萌生和承载中医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7.
"岐黄"考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的主要内容以是黄帝、岐伯问答的体裁写成,因而后世即以“岐黄”代称《黄帝内经》。由于《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奠基之作,至宋代,岐伯与黄帝首次被窦材《扁鹊心书》合称为“岐黄”,并被奉为医学正率之祖,被请进庙堂供奉起来,并开始注入新的含义,不仅仅是岐伯、黄帝二人的简称,而是由此引申为专指正统中医、中医学,当然更多的是是作为中医,中医学的代称,同时,由“岐黄”组合的新词,也各有自己相应的意义。“岐黄之术”、“岐黄之道”,分别指中医学术或医术,中医理论,又“岐黄家”指中医生、中医学家,“岐黄书”指中医书,“岐黄业”指中医行业,等等,由此可见,“岐黄”一词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