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心电图特征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59例表现为RBBB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9例中器质性心脏病患儿97例(病毒性心肌炎20例,川崎病20例,风湿性心肌炎2例,心包炎4例,心肌病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原发性心内膜弹力增生症3例,充血性心力衰竭5例,呼吸衰竭8例,先天性心脏病31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儿62例.器质性心脏病患儿QRS时限>0.10~0.12 s,ST段下移,T波低平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器质性心脏病患儿.结论:儿童RBBB可因各类疾病引起.当RBBB患儿出现电轴重度右偏或左偏,ST段下移,T波低平,并伴有其他心律失常时提示为器质性心脏病变.  相似文献   

2.
心律平终止快速心律失常瞬间心电图副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律平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目前作为一种广谱高效抗心律失常药物而广泛应用临床。如应用不当可产生明显的副作用 ,甚至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笔者收集了近几年采用心律平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2 8例 ,并观察其终止瞬间 10秒种心电图副作用的分析 ,发现终止的瞬间出现了个种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副作用。资 料1 病例选择 :男性 12例 ,女性 16例 ,18~ 35岁6例 ,36~ 5 0岁 9例 ,5 1岁以上 3例 ,1小时内入院4例 ,1~ 3小时入院 16例 ,3小时以上入院 8例 ,冠心病 9例 ,病毒性心肌炎 4例 ,高血压心脏病 3例 ,扩张性心肌病 2例 …  相似文献   

3.
乙胺碘呋酮早在1961年在欧州作为抗心绞痛药,其后欧州与南美州又广泛用于抗心律失常。长期用药者常见的副作用为角膜微小沉集,而便秘、光敏性皮炎、头痛、恶心、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末梢神经炎等少见。Rotmensch等1980年曾报告一例用该药后发生肺部浸润。本文报告423例严重心律紊乱者用乙胺碘呋酮过程中,6例出现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肺部损害。6例均为心脏病引起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经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因无效或副作用严重而改用乙胺碘呋酮,此后心律失常消除,但在维持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140例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的观察及剂量的选择,毒性反应的停药指征及疗程进行了分析讨论。1 一般资料 140例中男性80例,女性60例,年龄12~90岁,平均46岁。病因:冠心病(多伴有高血压病)50例;心肌炎28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5例;原发性心肌病8例;预激综合症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甲亢心脏病2例;肺心病、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各1例;原因不明18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房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可舒片对非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随机观察非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各类早搏患者58例,房性早搏15例、室性早搏34例、结性早搏9例。窦性心动过速38例。所有患者口服心可舒片,4片/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心律、心率、药物起效时间及生化项目的变化。结果房、结、室性早搏心律失常58例,显效27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79.31%。窦性心动过速38例中,显效2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4.21%。心可舒片对心律失常的影响主要从第2周开始,心悸症状的缓解从3~5天起效,2周以后效果明显。结论心可舒片可以明显缓解非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及心悸的临床症状,安全有效,未出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奎尼丁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作为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代表,曾广泛用于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0世纪90年代CAST研究指出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增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死亡率,加之药物相关副作用发生率高,奎尼丁逐渐退出临床抗心律失常用药的应用。近年来,研究者发现奎尼丁在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中表现出优势,尤其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恶预防方面。现就奎尼丁在遗传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普罗帕酮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心脏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1987年至 2 0 0 0年我院住院患者中 ,应用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 46 0例 ,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室性期前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和室性心动过速。46 0例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老年组 2 12例 ,男性 12 7例 ,女性85例 ,年龄 6 0~ 83岁 ,平均 6 8岁 ;非老年组 2 48例 ,男性 136例 ,女性 112例 ,年龄 30~ 5 9岁 ,平均 5 2 5岁。老年组患者器质性心脏病 (包括冠心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等 ) 15 9例 ,不明原因者 5 3例 ;非老年组分别为 12 9例和 119例。   2 .方法 :普罗帕酮 (广州明兴制药厂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胺碘酮静脉和口服应用治疗大左心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12 0例不同病因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男性 6 4例 ,女性5 6例 ,平均年龄 ( 4 5 9± 13 2 )岁 ,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4 2例 ,先天性心脏病 18例 ,扩张型心肌病 37例 ,缺血性心脏病2 3例 ,左心室舒张末内径 7 0cm以上 ,合并心力衰竭及室性心律失常。静脉给药方法 :胺碘酮首剂 15 0mg ,10min注入 ,第 1次负荷量后心律失常控制不理想 ,可追加一次 15 0mg剂量 ,继之以 0 4 5~ 1 5mg/min维持泵入 ,第 1个 2 4小时静脉胺碘酮总量为 ( 95 6 5± 14 3 3)mg ,同时加用口服胺碘酮 ,静脉泵入时间为 ( 3 6± 2 4 )d。结果 对室性心律失常总有效率 83 5 %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终止率为 2 8 7% ,副作用 :8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 ,减量后恢复。一过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 4例。静脉炎 2 3例 ,1例发生尖端扭转型室速 ,严重低血压反应者 6例 ,经多巴胺升压处理后稳定。未见甲状腺功能相关影响。结论 胺碘酮治疗不同病因引起的巨大左心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的特点及防治 ,现对我院 1995~ 1999年住院的 413例老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413例中男 2 71例 ,女 142例 ,男女之比为 1∶0 .5 2。其中 60~ 69岁 2 10例 ,70~ 79岁 13 6例 ,≥ 80岁 67例。全部行常规心电图检查 ,其中 10 5例做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及心脏病均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判定[1 ] 。2 结果表 1 心律失常的种类及检出率心律失常类型例次 ( % )心律失常类型例次 ( % )窦性心动过速 62 15 .0窦房阻滞 10 2 .4窦性心动过缓 1…  相似文献   

10.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66例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涛 《山东医药》2008,48(8):105
2000~2004年,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伴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6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6例伴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男38例,女28例;平均年龄63.8岁.常规12导联心电图(ECG)检查示心房纤颤21例,房扑15例,室性心动过速11例,房性心动过速10例;基础心脏病为风心病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1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支架置入术后6例,先天性心脏病6例,扩张型心肌病15例;心功能NYHA分级标准Ⅰ级10例,Ⅱ级26例,Ⅲ级18例,Ⅳ级12例.除外阵发性心房颤动,不稳定型心绞痛、严重全身性疾病、病窦或房室传导阻滞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既往均曾接受过相应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仍有症状.至少接受过1~2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停用至少5个半衰期.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调查线粒体疾病患者的心脏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线粒体疾病心脏受累的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北京协和医院20年来诊断的90例线粒体疾病患者临床与病理资料,包括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90例线粒体疾病患者中合并心脏病变29例.其中合并心肌病变5例(5.6%),为左心室肥厚2例、心脏扩大伴心力衰竭3例;合并先天性结构性心脏病4例(4.4%),包括三尖瓣或(和)二尖瓣脱垂各1例,房间隔或室间隔缺损各1例;各种不同程度心律失常20例(22.2%),包括安装永久起搏器者4例(3例在安装起搏器后1~3年才诊断为线粒体疾病),多种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1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1例,无症状的心律失常14例(分别是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右束支合并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短PR间期综合征5例,B型预激综合征2例,室内传导阻滞2例).心脏传导阻滞在Kearns-Sayre综合征(9例)中发生率高达66.7%.8例患者检出线粒体基因A3243G突变.结论 线粒体疾病可以心肌病、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为首发表现,对青壮年心肌病、伴发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应尽可能寻找病因包括进行相关基因检查.此外,对所有诊断为线粒体疾病患者需定期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便尽早发现异常及早处理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8例难治性快速心律失常,男7例,女1例。年龄51~72岁。心律失常分别为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其中3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心室率在160~210次/分;室速2例,室率在140~160次/分,8例中4例冠心病,1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未检查出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持续3~36小时不等;室上速分别使用西地兰、三磷酸腺苷、心律平、异搏定(均为静脉注射给药)及食管心房起搏超速抑制,室速用利多卡  相似文献   

13.
在快速心律失常中部分患者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 ,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而且威胁患者生命 ,对这类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价值更大。一、资料与方法入选标准 :(1)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明确晕厥病史或收缩血压 <90mmHg(1mmHg =0 .133kPa) ;(2 )心律失常发作时出现心功能不全或原有心功能不全加重。共有患者 5 1例 ,男 2 9例 ,女 2 2例 ,年龄 13~ 71岁。器质性心脏病 18例 ,其中冠心病 7例 (2例伴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高血压性心脏病 1例 ,先天性心脏病 2例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4例 ,肺心病 2例 ,风湿性心脏病 1例 ,扩张型心肌…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最易并发房性心律失常。本文观察肺心病并发房性心律失常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从而探讨它们对肺心病并房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1 对象与方法正常对照组: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66例,男41例,女2 5例,年龄1 8~5 5 ( 4 1 .2±1 3.4)岁,无心肺疾病及心律失常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及X线胸片检查均正常。观察组:为2 0 0 0年8月~2 0 0 3年7月收住我院肺心病并有房性心律失常患者66例,男41例,女2 5例,年龄2 2~84( 66.6±1 2 .4)岁,其中并偶发房性期前收缩2 7例(A亚组) ,频发房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15.
氟卡胺已广泛用于治疗成年人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本品副作用少,特别对心肌功能良好的室上性心律失常(SVT)疗效显著。小儿自发性SVT中常规药无效者占10%,为寻找有效、低毒且给药方便的抗心律失常药,作者评价了氟卡胺对16例小儿和青年SVT的疗效和副作用。材料与方法:SVT患者16例,年龄1个月~32岁(平均13岁)。标准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房室结折返4例,旁路折返7例,房性自律性心动过速2例,心房扑动3例.其中12例心脏解剖学正常,4例有先天性心脏病.给氟卡胺前后分别行ECG、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胸X线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氟卡胺2.8mg/kg/d,分 2次服,如3天后不能控制则剂量增至5.6mg/kg/d;服药3天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心室晚电位(VLP)在正常人及心脏病病人的阳性发病率,以及心室晚电位在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尤其对猝死的预测价值。方法:931例包括正常心脏组207例及心脏病组724例。二者心室晚电位检测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心脏病组VLP总阳性检出较正常组为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169例阳性患者治疗后作随访追踪,一年后复查,有47例仍呈阳性,其余转阴性。47例仍呈阳性者为心肌梗塞或伴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其中5例猝死。结论:心脏病患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晚电位阳性二者有很大的相关性,特别是Last40ms<20uV时,要积极治疗,以防心脏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常合并心律失常。我院 1996年 1月至19 98年 1月住院治疗 ,资料完整 ,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者 82例 ,并发心律失常 40例 ,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82例肺心病中 ,男 68例 ,女 14例 ,年龄最小 3 9岁 ,最大 88岁。 60岁以上 69例 ,并发心律失常 3 7例 (占 53 .6% ) ;59岁以下 13例 ,并发心律失常 3例 (占 2 3 .1%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 ,X2 = 4.0 84,P<0 .0 5,提示老年人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2 结果2 .1 心律失常类型82例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 40例 (窦性心动过速除外 )占48.8% ,其中两种以上心律失常者 17例 (…  相似文献   

18.
丙咪嗪作为三环抗抑郁剂广泛应用已有20多年。近来证实该药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本文报告了丙咪嗪抗室早的有效剂量和血浆浓度范围。方法:15例心脏病患者,室甲均>30次/小时,每日服丙咪嗪1毫克/公斤,分2次服,12小时1次。剂量隔日增加1毫克/公斤,以减少80%以上室早为度,日剂量最高不超过5毫克/公斤,不出现副作用。达有效剂量2天后,分别于  相似文献   

19.
心房颤动 (以下简称房颤 )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控制心室率是治疗的关键。 2 0 0 0年 3月~ 2 0 0 3年 10月 ,我们对 5 9例快速房颤患者分别采用地尔硫或洋地黄治疗 ,并比较二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9例患者观察前均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1周以上 ,符合房颤临床诊断标准 ,心功能 ~ 级 (NVHA分级 ) ,房颤持续 1个月至 9年。其中风湿性心脏病 2 8例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1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 9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4例 ,肺原性心脏病 2例。心室率 >10 0次 / min。随机分为两组 :1治疗组 (30例 ) :男 …  相似文献   

20.
胺碘酮具有抗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作用,其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心梗的预后,可减少死亡率。作者临床观察20例经胺碘酮治疗合并心律失常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病例选择 20例合并心律失常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0~62岁。心律失常类型:持久性心房颤动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5例,室性期前收缩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对照组10例,心律正常的心绞痛Ⅱ~Ⅲ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 服药方法 服用胺碘酮前及治疗过程中动态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血清T_3、T_4、TSH,甲状腺球蛋白。胺碘酮常规剂量:0.2mg1日3次,连服7天后改为0.2mg1日2次连服7天,至0.2mg1日1次长期维持。 结果与讨论 血清甲状腺素及甲状腺球蛋白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