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 探讨反应心室跨壁复极离散(transmural dispersion of repolarization,TDR)的相关指标T波峰-末间期(Tpeak-Tend interval,Tp-Te)和T波峰-末间期/QT间期比率(Tp-Te/QT)在心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105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记录所有入选者的体表心电图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以及心率、年龄、BNP等相关临床指标。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将病例组分为低危组(NYHA I-II)及高危组(NYHA III-IV),将高危组中治疗后BNP下降≥30%的患者纳入治疗有效组。分别比较心功能不全患者与正常人相较,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不同的患者之间相较,以及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相较,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的差异。结果 (1)心功能不全患者与对照组相较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均明显增加(P<0.05);(2)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较低危患者的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明显增大(P<0.05);(3)高危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较Tp-Te间期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p-Te/QT比率有所降低(P<0.05)。结论 Tp-Te间期及Tp-Te/QT比率可作为反应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临床心电学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的疗效。方法:选择203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01例,患者服用常规降压药(包括β受体阻滞剂类,钙离子拮抗剂类和利尿剂)]和厄贝沙坦组(102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但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厄贝沙坦组患者的左室后壁厚度[LVPWT,(10.1±0.7)mm比(9.3±0.8)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7.3±1.7)mm比(45.1±1.1)mm]、室间隔厚度[IVST,(12.1±0.8)mm比(10.7±0.5)mm]均明显减小(P均0.05),24h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107.5±2.9)ms比(119.4±3.5)ms]、24h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98.3±1.5)ms比(102.3±1.9)ms]、相邻RR间期差值的平方根[rMSSD,(32.8±0.7)ms比(34.7±0.9)ms],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50mz的窦性心率数占心搏总数的百分比[PNN50,(7.3±0.2)%比(8.1±0.5)%]均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联用厄贝沙坦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改善左心室肥厚和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室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血压以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电图的Tp—Te间期、Tp—Te/QT比率与正常人群的区别,为预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不良事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812例体检心电图,分为三组,正常组242例,高血压组270例,高血压左室肥厚组300例,测量V2导联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QT间期及Tp—Te间期,取其平均值。结果与正常组(82.14±8.53ms)相比,高血压组(97.98±13.31ms)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104.56±12.64ms)的Tp—Te间期显著延长(P<0.01),高血压左室肥厚组Tp—Te间期与高血压组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组(0.22±0.02)相比,高血压组(0.26±0.03)和高血压左室肥厚组(0.27±0.03)的Tp—Te/QT比率显著增大(P<0.01),高血压左室肥厚组Tp—Te/QT比率与高血压组比较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Tp-Te间期、Tp-Te/QT比率与左室质量指数成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r分别为0.37、0.33。结论高血压及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心电图Tp—Te间期显著延长、Tp—Te/QT比率显著增大,高血压尤...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阿立派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Tp-Te间期的影响。方法收集35例应用抗精神病药阿立派唑和26例应用氯氮平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氯氮平组给予氯氮平200~400mg口服,阿立哌唑组给予阿立哌唑20~30mg口服,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记录同步12导联心电图,对Tp-Te间期进行手工测量,计算校正的TP-TE间期(Tp-Te/√RR),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4周后,氯氮平组的Tp-Te间期及Tp-Tec间期与治疗前相比较明显延长,且与阿立哌唑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氯氮平相比,阿立哌唑对心电图Tp-Te间期及Tp-Tec间期的影响较小,安全性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及QT离散度(QTd)的变化,以期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受累情况与HRV及QTd之间关系。方法选择伴有左心室肥厚(LVH)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2例及不伴有LVH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4例,与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24h HRV时域指标及室性心律失常,同时进行QTd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LVH组HRV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也低于不伴LVH组(P<0.05)。不伴LVH组中: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及24h内连续5min节段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数(SDNNindex)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原发性高血压伴LVH组复杂室性心律失常(CVA)发生率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不伴LVH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后两者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QTd分析:显示原发性高血压伴LVH组QTd及校正的QTd(QTcd值)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不伴LVH组与正常对照组(P<0.01),后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RV降低程度、QTd增大及CVA发生率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受累程度相一致,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室水平的自主神经调节及心室肌本身的病变状态,对预测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TMZ)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将58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两组均给予标准抗CHF治疗,治疗组加用TMZ,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24 h动态心电图仪测定HRV指标,包括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 h相邻正常的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24h内5min平均正常的R-R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心搏数占所有心搏数的比例(PNN50).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2例,对照组分别为13、9、7例,P<0.05.治疗后,两组较治疗前LVESD、LVEDD明显下降,LVEF、SDNN、SDANN、RMSSD及PNN50明显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均<0.05).LVEF与SDNN、SDANN、RMSSD呈正相关(r分别为0.581、0.631、0.629,P均<0.05),与PNN50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TMZ可有效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HRV,逆转左心室重塑,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植入起搏器患者及健康成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部位起搏时心电图Tp-Te(T峰-末)间期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及无心脏病史者,测量心电图V2、V3、V4导联的Tp-Te间期,分别比较植入起搏器组与健康成人组、右室电极位于室间隔组与心尖组、单腔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以及双心室起搏组与单腔右室起搏组心电图Tp-Te间期。结果植入起搏器组较健康成人组Tp-Te间期明显延长(P<0.001),右室电极位于室间隔组与心尖组Tp-Te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单腔右室起搏器组与双腔起搏器组Tp-Te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双心室起搏组Tp-Te间期较单腔右室起搏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植入起搏器可能增加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Tp-Te间期不能作为起搏器右室电极固定位置以及单、双腔起搏器选择的参考因素,双心室起搏可提高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硝苯地平和比索洛尔.与正常血压组进行比较,高血压组比正常血压组舒张早期时相ⅡA-D.ⅡA-MVD间期延长,左室充盈波A增高(P<0.01),A/R比增加(P<0.05)。硝苯地平使高血压组舒张功能改善(ⅡA-D.MVO-D缩短(P<0.01)。比索洛尔使高血压组MVO-D间期延长(P<0.05),A波振幅降低(P<0.05),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螺内酯组,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月后24h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节段平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ANN)及连续正常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采用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结果螺内酯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SDANN及rMSSD明显增加,左心重构指标LVEDD、LVESD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P<0.05)。结论螺内酯能够有效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及改善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脉压与心率变异性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宽脉压组70例,老年高血压正常脉压组61例和正常血压脉压正常组40例,比较3组心率变异性时域和域频参数数值.结果 (1)高血压宽脉压组与高血压正常脉压组比较,每5min窦性R-标准差平均值(SDNNI)、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部相邻窦性R-R间差值均方根(rMSSD)、每5min窦性R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圴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高血压正常脉压组与正常血压脉压正常组比较,SDNNI、SDNN、rMSSD、SDANN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宽脉压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明显紊乱,高血压患者宽脉压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失调有关,高血压脉压正常组自主神经功能也有损害但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