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军校学员丹毒患者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对60例丹毒患者发病的诱因、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实施相应治疗。结果:60例患者均治愈,平均住院时间7~14d。结论:积极有效的治疗丹毒原发病,是减少丹毒发生的关键。由于军校的特殊性,应加强学员丹毒疾病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一般多采用抗生素来治疗丹毒,近年来我科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辅以紫外线强红斑量照射联合治疗丹毒,不仅提高了疗效,同时还缩短了疗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从血中检出一株红斑丹毒丝菌郭玉梅(内蒙古集宁铁路医院012000)王军(内蒙古包头铁路医院)红斑丹毒丝菌最初是猪及其它动物的病原菌,引起人类疾病主要是接触病鱼、病兽或其皮革而染,最常见的是类丹毒为一种传染性皮炎,常始于伤口,大多发生在手部,特别是手指...  相似文献   

4.
丹毒是由B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或粘膜的破损,如足癣、外伤等侵入,引起皮内网状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又称急性网状淋巴管炎,好发于下肢及面部。发于头面部称抱头火丹,发于躯干称内发丹毒,发于腿部称腿游风,新生儿丹毒称赤游丹。本病发病急,症状重,经2d-5d的潜伏期后突然急性发病,伴有高热、寒战、头痛及呕吐等全身症状。肿痛迅速向周围蔓延成为一片红色损害,其色如丹涂脂染,故名丹毒。西医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但往往效果不佳且易复发。我院采用自制中药膏剂外敷结合汤剂熏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丹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丹毒患者应用青黛散外敷,合并全身症状的给予对症处理,并配合精心的护理。结果24例病例疗效显著,随诊1-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应用中医治疗丹毒疗效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戴蓓蓓 《全科护理》2010,(12):1108-1108
丹毒是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多由皮肤黏膜破伤而入侵,亦可血行感染。本病起病急,蔓延快,具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特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索治疗尤其是局部的理疗护理在丹毒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毒经及时一观的治疗可基本治愈,但复发率较高,反复发作的丹毒,义称为复发性丹毒.它可致局部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障碍。  相似文献   

7.
丹毒是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多由皮肤黏膜破伤而入侵,亦可血行感染.本病起病急,蔓延快,具有红、肿、热、痛等炎症特点,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尤其是局部的理疗护理在丹毒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毒经及时正规的治疗可基本治愈,但复发率较高,反复发作的丹毒,又称为复发性丹毒,它可致局部淋巴管阻塞,淋巴液回流障碍.因此,丹毒治愈后的预防复发比治疗更重要[1,2].  相似文献   

8.
第6讲丹毒     
第6讲丹毒郭大生100010北京中医医院丹毒为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的一种急性炎症。其特点是限局性红肿.境界明显,扩展迅速,很少化脓,以颜面及下肢多发,常伴有发冷、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本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很早就有记载,如《素问·至真要大论...  相似文献   

9.
急非淋M_3型白血病合并坏死性丹毒护士长:急性白血病按细胞形态可分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两种。在临床上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较多见,但合并坏死性丹毒很少见。今结合我科603室14床病例,组织护理组病历讨论,请责任护士报告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并分析下肢丹毒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20例皮肤科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资料患者下肢丹毒发生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丹毒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下肢丹毒3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睡眠障碍、下肢基础疾病、喜荤腥辛辣、体质量指数为下肢丹毒发病独立危险因素(P 0. 05)。结论高龄、下肢基础疾病、吸烟史、睡眠障碍、肥胖、饮食习惯是下肢丹毒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可以此为依据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患者脓液中分离到一株红斑丹毒丝菌,现报道如下:一、病例患者,女,16岁。3年来反复右耳流脓。近日,因前额持续性隐痛,伴发热,恶心,呕吐入院。CT诊断:右顶脑脓肿。取脓液培养出红斑丹毒丝菌。患者经青霉素治疗后,培养转阴,病情好转出院。二、生物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并发丹毒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恶性肿瘤并发丹毒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例病人均治愈.[结论]加强恶性肿瘤并发丹毒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人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中药贴敷联合红光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 方法 将住院的116例下肢丹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治疗组应用中药贴敷联合红光照射治疗下肢丹毒,对照组仅选择红光照射治疗下肢丹毒。 结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达77.97%,明显高于对照组45.61%。 结论 中药贴敷联合红光照射治疗下肢丹毒见效快,不良反应少而轻,无明显副作用,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局部刺血治疗丹毒的临床价值徐士兴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红十字会亨利医院从1968~1993年,我们对91例丹毒病人分别采用局部刺血加青霉素(A组55例)与局部硫酸镁溶液湿敷加青霉素(B组36例)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结果A组治疗效果理想,现报道...  相似文献   

15.
龙胆泻肝汤治疗阴囊丹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胆泻肝汤治疗阴囊丹毒疗效观察张越林阴囊丹毒是临床以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为特点。多表现为恶寒高热、头昏头痛、周身关节酸痛等。阴囊局部先有局限性炎性病灶,逐渐向周围扩散,呈现明显肿胀、紧张、光亮、充血。肿胀的表皮可有小的水疱,或许多小水疱密集成...  相似文献   

16.
红斑丹毒丝菌是一种罕见的人畜共患病菌,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带菌的肉、鱼、动物及其粪便而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或人体抵抗力下降都可引起感染。我们从1例腰部酸痛患者的尿中检出红斑丹毒丝菌。  相似文献   

17.
丹毒是一种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皮肤浅层感染,急性发作性疾病。《内经》曰:“丹燥疮”又名“火丹”、“丹毒”。中医认为,多因火邪侵犯血分,郁于肌肤而发,或素体血分有热,外受火毒,相互搏结致经络阻滞,热毒蕴于肌肤使下肢皮肤呈鲜红色,微肿疼痛,高热、寒战、呕吐等。  相似文献   

18.
丹毒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内或黏膜内网状淋巴管炎,因皮肤或黏膜破损,细菌乘机侵入体内而发病.好发于小腿和面部,尤以小腿部为多见,有原发病灶,小腿丹毒感染的原发病灶多为糜烂型足癣,面部丹毒的原发病灶多为鼻腔黏膜感染[1].丹毒病人多需注射治疗,治疗不彻底或失治、误治则易反复发作,甚至长年不愈,我院于2006年5月成功护理1例妊娠合并左下肢丹毒的病人.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从1例住院患者的耳道分泌物中分离出1株猪红斑丹毒丝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西医认为丹毒是一种皮肤和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病原菌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皮肤小伤口污染,常为该病的诱因.足癣、小腿溃疡、外伤等常为小腿丹毒的诱因,一般采用西医西药进行治疗.而中医认为丹毒是由于火邪侵袭,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发或皮肤黏膜破损,毒邪乘隙侵入而成.生于小腿的丹毒,中医称为"流火",生于头面的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生于胸腹部称"内发丹毒",本揪病特点是皮肤红如丹涂,热如火灼,故名丹毒.我院中医外科对于这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病情辨证施治,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治疗,从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共治疗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为18~55岁,疗程为7~10天,患者均治愈.现介绍1例丹毒患者经我院中医药治疗与护理治愈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