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陈婷  余小夏  刘旭光 《中医药学刊》2010,(10):2054-2057
目的:观察针刺不同经穴对健康人胃电面积的影响,探讨经脉穴位与脏腑的相关性。方法:针刺健康人胃经、脾经、胆经的不同穴位及非经非穴,观察针刺前后胃电面积的变化,比较分析针刺不同经脉穴位对胃功能影响的差异。结果:(1)不同经穴与非经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经脉(穴位)与非经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3)胃经不同穴位之间比较,针刺对健康人胃电面积变化率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对健康人胃功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经脉穴位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心包经循行路线及其与心脏机能活动的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游振铨  张炜 《针刺研究》1993,18(2):143-148
针刺心包经的内关穴,可使心脏功能获得明显改善。但是穴不等于经,心包经作为一条经脉,究竟与心脏功能活动有何关系?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本文以心电图和心功能为指标,观察了针刺心包经循行路线上的四个穴位,两个非穴位测试点和经线两侧旁开1.5厘米的8个对照点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对100名冠心病患者观察的结果表明,针刺经线上测试点与针刺经线两侧旁开对照点,针后8项指标的变化,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心包经作为一条经脉,与心脏机能活动有密切关系。也从机能分析的角度,证明心包经的循行路线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心包经上非穴位点对急性缺氧健康志愿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吸入低氧混合气体条件下,电针心包经上非穴位点:郄门-曲泽中点、曲泽-天泉中点,用血液动力学监护仪记录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率(HR)在针刺前后的变化。结果电针经上非穴位点能显著降低急性缺氧所致的CO、CI、HR升高(P0.05);显著增大SVR、SVRI(P0.05)。结论电针心包经上非穴位点能显著改善健康志愿者急性缺氧所致的心功能亢奋状态,提示心包经具有整体效应性,是作为一条经脉参与心脏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4.
以心功能和心电图为指标,以机械压迫阻滞针效为手段,比较压迫心包经穴位、经线上非穴位点和该穴点两侧对照点对针刺内关穴针效的影响,检测心包经在体表的循行轨迹。结果,压迫经上穴点针后各项指标变化微小,针效显著降低;压迫两侧对照点则对针效无明显影响。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证明上肢屈侧确有一条与心包经一致的机能路线,并与心脏机能活动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游振铨  张玮 《中国针灸》1999,19(5):281-284
以心功能和心电力为指标,以机械压迫阻滞针效的手段,比较压迫心包经穴位,经线上非穴位点和该穴点两侧对照点针刺点内关穴针效的影响,检测心包经在体表的特行轨迹,结果,以上穴点针后各项指标变化微小,针效显著降低,压迫两侧对照点则对时针效无明显影响,两者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证明上肢屈侧确有一条与心包经一致的机能路线,并与心脏机能活动调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胶原酶IV预处理对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穴位注药后初始药效发生中传递药物物信息的物质基础。方法:应用胶原酶IV在足三里穴上方6mm同经(足阳明胃经)上预处理,30min后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观察给药后庆大霉素对胃电的影响,并与等量胶原酶IV在足三里穴上方6mm经旁(足阳明胃经旁开4mm)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足三里穴上方同经预处理组相比较。结果:胶原酶IV足三里穴上方同经上预处理能完全阻断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的初始抑制胃电的作用,而足阳明胃经旁预处理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无此阻断作用。结论:庆大霉素足三里注射可明显抑制胃电活动。胶原IV在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后初始药效中具有传递药物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刺对人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针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良好的疗效。大量临床和动物实验证实针刺对胃运动机能有调整作用。自从Alverez首先从胃记录到电活动以后,许多学者应用胃电为胃的功能指标研究胃的生理病理规律和胃疾患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本文应用体表导联无创伤性记录人胃电活动的方法,观察针刺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等穴对急慢性胃肠炎患者的胃电图变化的影响,及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胶原酶Ⅳ预处理对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穴位注药后初始药效发生中传递药物信息的物质基础.方法: 应用胶原酶Ⅳ在足三里穴上方6mm同经(足阳明胃经)上预处理,30min后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观察给药后庆大霉素对胃电的影响,并与等量胶原酶Ⅳ在足三里穴上方6mm经旁(足阳明胃经旁开4mm)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足三里穴上方同经预处理组相比较.结果: 胶原酶Ⅳ足三里穴上方同经上预处理能完全阻断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的初始抑制胃电的作用,而足阳明胃经旁预处理组和生理盐水预处理组无此阻断作用.结论: 庆大霉素足三里注射可明显抑制胃电活动.胶原Ⅳ在足三里穴注射庆大霉素后初始药效中具有传递药物信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心包经对急性缺氧志愿者心功能的影响,为针灸循经取穴治疗原则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共18例健康志愿者,采用同体对照的方法,分别取心包经穴位(内关、郄门、曲泽和天泉),非心包经穴位(手三里),非经非穴点(内关和郄门左右各旁开1.0~1.5 cm)电针,以及空白对照(只吸低氧不作电针刺激)处理,1个星期测试1次,每次针刺1个位点,共进行10次测试。志愿者吸入低氧混合气体(10.8%O2和89.2%N2)30 min造成急性缺氧,并在吸低氧10 min后,电针各个位点20 min。采用血液动力学监护仪记录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左心做功(LCW)、左心做功指数(LCWI)和心率(HR)在针刺前后的变化。结果:电针心包经穴位能显著降低急性缺氧所致的CO/CI、LCW/LCWI和HR升高(P0.05),并显著升高急性缺氧所致的SVR/SVRI降低(P0.05),而非经非穴与他经穴位均无此作用。结论:电针心包经能显著改善健康志愿者急性缺氧所致的心功能亢奋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胃电图为指标,观察了针刺胃俞、梁丘、胃俞配梁丘及非穴位对17例慢性胃炎患者胃电图的影响,并与38例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针刺这三组穴位时,患者原来低下的胃电波幅上升(P<0.05-0.01),频率无变化(P>0.05);而针刺非穴位和正常人的相同穴位时,对胃电图无明显影响(P>0.05)。这一结果初步表明体表穴位与内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针刺足阳明经穴对兔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与胃的相关规律。方法:对40只大耳白兔用无水乙醇灌胃,造成胃粘膜损伤模型,然后观察针刺对胃粘膜损伤前后胃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胃粘膜损伤造模后,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下降(P<0.01),针刺“四白”、“足三里”穴能增强胃运动,针后比针前胃运动振幅指数显著升高(P<0.01)。结论:针刺足阳明经穴后可使胃运动振幅指数上升,提示足阳明经与胃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2000年度经络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本文综述了国家“九·五”攀登计划预选项目“经络的研究” 2 0 0 0年度的工作进展。过去的一年中 ,经络研究在循经感传的中枢及外周机制、经脉 脏腑相关的神经生物学机理、经脉循行路线的理化特性等方面围绕各自提出的假说做了大量工作。结果表明 :①针刺引起的反射性肌电反应等信息可沿着肌肉的长轴双向跨神经节段传递 ,Aδ和C类神经纤维介导此传递过程 ,并受交感活动的影响 ;支配穴位区的运动神经元在脊髓前角有严格的上下空间对应关系 ;针刺穴位可引起大脑皮层体觉区及运动区磁共振反应 ,促使皮层功能活动的同步化。②心包经、心经和心脏在脊神经节和脊髓背角有特异性会聚 ,在脊髓内由颈部背角到胸部的侧角等可通过交感节前神经元与心脏联系 ;脊神经节及脊髓内的CGRP等神经肽、阿片肽受体以及外周血液中单胺类递质等均参与其联系过程。针刺胃经经穴可特异性地调节胃肠功能活动 ,外周血液、胃内及延脑极后区内胃肠肽的水平 ;胸部脊髓背角是胃经穴位电针和胃扩张信息汇聚和整和的部位。③沿经脉循行线特异性出现的高温带或低温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或病理现象 ,高温带的产生与该处组织能量代谢的旺盛、皮肤微循环的增强有关。针刺胃经穴位时在其循行线上和胃内出现含蛋白质的液晶颗粒 ;经脉循行线具有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脉腧穴与脏腑的特异关系.方法:将56只家兔随机分为7组,分别针刺不同经的穴位.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胃黏膜NO和NOS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PGE2、EGF含量,加权法分析各组综合效应.结果:(1)针刺足阳明经组与其余各组比较,能显著升高胃黏膜PGE2、EGF含量(P<0.01);(2)针刺足阳明、足太阴经组与其余各组比较,能显著升高胃黏膜NO和NOS含量(P<0.01);(3)针刺足阳明经组综合效应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针刺足太阴经组综合效应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多经司控同一脏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从作用强度和广度看又具有经脉的相对特异性;胃与足阳明经关系最为密切,足太阴经次之.  相似文献   

14.
电针对胃电节律紊乱和心动过速调整作用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胃电节律的规整性作用和降心率作用。方法:通过匀速持续给予盐酸山莨菪碱。制作胃电节律异常和心率加速的背景模型,观察比较针刺足三里对异常胃电节律和心率加速的调节,结论:电针足三里能够同时使紊乱的胃电节律和过快的心率得一定程度纠正。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刺-22包经“内关”“郄门”穴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针刺“内关”治疗组、针刺“郄门”治疗组、针刺“支沟”对照组。后3组电针相应穴位20min后,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0min,心电图(ECG)监测,再电针穴位20min,松扎,恢复灌流60min,摘取心脏,取心室肌制备心肌细胞肌浆网,定磷法测定三磷酸腺苷酶(Ca^2+-ATPase)活性的高低;用Northen-Blot方法测定肌浆网Ca^2+-ATPase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模型组Ca^2+-ATPase活性明显降低,Ca^2+-ATPasemRNA的表达下降。针刺心包经“内关”穴组和“郄门”穴组Ca^2+-ATPase活性和Ca^2+-ATPasemRNA表达均发生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支沟”穴组酶活性与基因的表达和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手厥阴,22包经穴“内关”“郄门”穴可提高心肌细胞肌浆网Ca^2+-ATPase的活性,促进Ca^2+-ATPasemRNA基因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增强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足阳明胃经生理功能以丰富经络学说内容。方法:整理足阳明胃经的相关经典文献,分析足阳明胃经的循行部位、气血多寡、病候及腧穴主治规律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经为十二经脉之长;胃经脉大血多、气盛阳旺;足阳明主润宗筋。结论:足阳明胃经是经络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经脉,联系脏腑器官众多。通过化生气血、调节气机来调控整个机体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不同频率电针对家兔胃电节律紊乱调整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贾萍  陈日新  刘金香  田宁 《中国针灸》2006,26(11):801-803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红霉素诱导的家兔胃电节律亢进的调整效应,为针灸临床选择合适频率参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40只家兔做耳缘静脉注射红霉素复制胃电节律紊乱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3Hz电针组、20Hz电针组、100Hz电针组,后3组分别用3Hz、20Hz、100Hz3种频率电针刺激“足三里”穴位,应用IEGG谱分析仪检测不同时间段的主频功率(PDP)和总功率(PTP)。结果:红霉素可使家兔胃电PDP和PTP明显增高(P<0·001);3种频率电针对家兔胃电PDP及PTP均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对PDP的影响3种频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PTP的影响20Hz电针疗效明显优于3Hz电针组(P<0·05),但与100Hz电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3种频率电针对家兔胃电节律紊乱有显著的调整作用,可使亢进的胃肠运动降低,而且不同频率电针对胃电的调整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影响及其传出途径研究.方法:选用足阳明经头面部四白、地仓穴,以及手太阳经颧髎穴及非经非穴四白旁开点,比较观察电针对禁食24h麻醉状态下大鼠胃肌电的影响;并通过腹注阿托品、六烃季胺、利血平神经阻断剂,观察传出途径阻断后电针四白穴对大鼠胃肌电的影响.结果:电针四白、地仓穴对胃电振幅、时程及峰簇数的发放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效应以四白穴作用最为明显,地仓次之,与针刺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电针颧髎、四白旁开点,对胃电活动则无明显作用,与针刺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四白穴能部分取消阿托品、六烃季胺对大鼠胃电的抑制效应,部分增强利血平后大鼠胃电的兴奋效应.结论:电针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具有一定的兴奋效应,其调整作用具有经脉、穴位的相对特异性.而电针对胃电的调整作用,与胆碱能神经、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19.
腧穴组方对急性胃粘膜损伤大鼠胃粘膜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治疗胃病的最佳腧穴组方法。方法:以乙醇造成大鼠胃粘膜损伤后,动态观察针刺“足三里”不同组穴对模型胃粘膜组织学及超徽结构的影响。结果:“足三里”不同配穴均可减轻急性胃粘膜损伤。结论:在各穴组中,以“足三里” “内关” “中腕”组效果最好,可考虑做为治疗胃病的基本方。  相似文献   

20.
穴位的外周神经密集支配及其易反射激活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穴位与经脉的神经末梢支配特点。方法:在40只Wistar大鼠和15只SD大鼠上,通过电生理学的外周单神经传入纤维的记录、鉴定和感受野测定以及激活C类纤维并诱发感受野的伊文氏蓝血浆外渗的形态学方法,比较穴位区与非穴位区的神经末梢支配密度的差异,并比较穴位刺激诱发的反射活动与穴位和经脉的关系。结果:按解剖学的标准,在相当于传统的穴位区,神经生理学记录到的A纤维末梢密度及刺激C纤维诱发的伊文氏蓝渗出显示的传入神经末梢的密度,均远比非穴位区高,其中,重点穴位神经末梢最为密集,神经末梢密集带沿着经脉的走向分布;穴位刺激特异性地诱发同经性的反射性传出活动。结论:所谓"穴位"实质上是神经支配密集的易兴奋的皮肤/肌肉-神经复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