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晓丹  郭坤  郭敬兰  李娟  路金才 《中草药》2017,48(2):236-240
目的对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翅果油树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3-O-(6″-O-反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山柰酚-3-O-(6″-O-顺式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山柰酚-7-O-α-L-吡喃鼠李糖苷(5)、山柰酚-3,7-O-α-L-二吡喃鼠李糖苷(6)、山柰酚-3-O-β-D-吡喃半乳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α-L-呋喃阿拉伯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8)、hippophamide(9)、L-色氨酸(10)、阿江榄仁酸(11)、熊果酸(12)、山柰酚(13)、芦丁(14)、腺苷(15)、β-胡萝卜苷(16)。结论化合物3~10、15均为首次从胡颓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1、2、11、12为首次从翅果油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铁皮石斛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0,他引:3  
目的研究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的化学成分。方法使用硅胶色谱法、反相硅胶色谱法及半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采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铁皮石斛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醇-O-β-D-吡喃葡萄糖苷(1)、异鼠李素-3-O-α-L-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2)、conicaoside(3)、3,4,5-三甲氧基苯-1-O-β-D-吡喃葡萄糖苷(4)、2,6-二甲氧基-4-羟基苯酚-1-O-β-葡萄糖苷(5)、4-(3'-羟丙基)-2,6-二甲氧基苯酚-3'-O-β-D-葡萄糖苷(6)、胸腺嘧啶脱氧核苷(7)、紫丁香苷(8)、4-烯丙基-2,6-二甲氧基苯基葡萄糖苷(9)、(+)-丁香脂素(10)、丁香脂素-4'-O-β-D-单葡糖苷(11)、柚皮素(12)、对羟基苯甲酸(13)、4,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14)。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石斛属植物中发现,7~8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3.
五味子藤茎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刘俊霞  侯微  窦凤鸣  金银萍  王玉帅  王英平 《中草药》2015,46(13):1878-1882
目的研究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藤茎正丁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分离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五味子藤茎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苷(3)、芦丁(4)、芹菜素(5)、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染料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绿原酸(9)、阿魏酸(10)、咖啡酸(11)、齐墩果酸(12)、儿茶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3)、胡萝卜苷(14)。结论化合物3、7、8、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骨碎补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隋洪飞  尹世强  邹爱英 《中草药》2015,46(20):2992-2995
目的研究骨碎补(槲蕨Drynaria roosii的干燥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再利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及高效制备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化合物理化性质及MS、NMR等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骨碎补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2-O-咖啡酰基-12-羟基正十二烷酸甲酯(1)、对羟基苯丙酸(2)、3,4-二羟基-苯乙醇8-O-β-D-吡喃阿洛糖苷(3)、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补骨脂素(5)、原儿茶酸(6)及咖啡酸(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骨碎补烷酸酯A,2~5为首次从槲蕨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杨勇勋  张建平  王群  李慧梁 《中草药》2017,48(15):3037-3041
目的研究贵州天名精Carpesium faberi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Sephadex LH-20等色谱技术与半制备HPLC色谱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贵州天名精全草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包括1个二萜、1个生物碱、5个单萜、2个黄酮、2个木脂素及1个黄酮木脂素二聚体,分别鉴定为ent-kaurane-3β,16β,17-triol(1)、3-(hydroxy-acetyl)-1H-indole(2)、8,9,10-trihydroxythymol(3)、8-hydroxy-9,10-diisobutyryloxy-thymol(4)、香橙醇-β-D-吡喃葡萄糖苷(5)、(3S)-linalyl-β-D-glucopyranoside(6)、(1R,2S,4S,5R)-2,5-二羟基-p-薄荷烷(7)、木犀草素(8)、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9)、medioresinol(10)、松脂素(11)、水飞蓟素与异水飞蓟素的混合物(12)。结论化合物1~6、8~1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6.
云锦杜鹃枝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研究杜鹃花科植物云锦杜鹃Rhododendron fortunei 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对云锦杜鹃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槲皮苷(2)、杨梅树皮素-3-O-α-L-鼠李糖苷(3)、反式咖啡酸(4)、顺式咖啡酸(5)、(2R, 3S)-6, 8-di-C-methyldihydrokaempferol(6)、秦皮素(7)、原儿茶酸(8)、槲皮素(9)、山柰酚(10)、杨梅素(11)、梫木毒素I(12)。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云锦杜鹃枝叶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810首次从杜鹃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首次从杜鹃花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鬼针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曹园  瞿慧  姚毅  刘志辉  方祝元 《中草药》2013,44(24):3435-3439
目的 研究鬼针草Bidens bipinnata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硅胶、Sephadex LH-20、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多种波谱分析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果 从鬼针草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5-O-β-D吡喃葡萄糖苷(1)、奥卡宁-4′-O-β-D-(2″, 4″, 6″-三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奥卡宁-4′-O-β-D-(3″,4″-二乙酰基-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3)、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5)、山柰酚-3-O-β-D-芸香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金丝桃苷(9)、芦丁(10)、柚皮素(11)、芹菜素(12)、槲皮素(13)、5, 7-二羟基色原酮-7-O-β-D-葡萄糖苷(14)、咖啡酸(15)、没食子酸(16)、β-谷甾醇(17)、胡萝卜苷(18)。结论 化合物111为首次从鬼针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7141518为首次从鬼针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汪琼  徐永艳 《中草药》2015,46(12):1742-1748
目的对香花藤Aganosma marginata全株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Sephadex LH20色谱柱、MCI色谱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香花藤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periseoside C(1)、3-O-β-D-吡喃葡萄糖-3β,15α-二羟基孕甾-5-烯-20-酮(2)、3β,20α-二羟基-5-烯-孕甾(3)、24-methylstigmast-5-en-3-ol(4)、29-norcycloart-23-ene-3,25-diol(5)、29-norcycloartan-3-ol(6)、京尼平苷酸(7)、丁香树脂醇(8)、丁香脂素-4,4′-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9)、丁香酸-4-O-β-D-葡萄糖苷(10)、水杨酸(11)、东莨菪内酯(12)、壬二酸(13)、3-O-[β-D-xylopyranosyl]-(1→4)-β-D-allopyranoside-14-hydroxycard-20(22)-enolide(14)、bis(2-ethylhexyl)phthalate(15)、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葡萄糖苷(16)、山柰酚3-O-α-L-吡喃葡萄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17)、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4)-[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18)、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4)]-β-D-吡喃葡萄糖苷(19)、二十六碳酸-1-甘油酯(20)、5,8,12-trihydroxy-9-octadecenoic acid(21)、(2S,3S,4R)-phytosphingosine(22)、水粉覃素(2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东北茶藨子Ribes mandshuricum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 20、MCI、半制备HPLC进行成分分离,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东北茶藨子95%乙醇提取物的各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2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山柰酚-7-O-β-D-葡萄糖苷(2)、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苷(3)、山柰酚-3-O-α-L-阿拉伯糖基-7-O-α-L-鼠李糖苷(4)、山柰酚-7-O-α-L-鼠李糖苷(5)、山柰酚-3,7-二-O-α-L-二鼠李糖苷(6)、山柰酚-3-O-β-D-半乳糖基-7-O-α-L-鼠李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7-O-α-L-鼠李糖苷(8)、槲皮素(9)、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10)、槲皮素-3-O-β-D-葡萄糖基-7-O-α-L-鼠李糖苷(11)、杨梅素-3,7-二-O-α-L-二鼠李糖苷(12)、槲皮素-3-O-α-L-鼠李糖基-7-O-β-D-半乳糖苷(13)、对羟基苯甲酸(14)、原儿茶酸(15)、香草酸(16)、pleoside(17)、丁香酸葡萄糖苷(18)、juniperoside(19)、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乙酯(20)、菜豆酸(21)、脱落酸(22)、jasminoside E(23)、conocarpan(24)、豆甾-4-烯-3,6-二酮(25)、豆甾-4-烯-3-酮(26)、24-ethylcholesta-4,24(28)Z-lien-3-one(27)。结论化合物20可能为人工产物,其余化合物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王彦志  曾光  张萌  刘阳 《中草药》2014,45(9):1219-1222
目的 研究九节菖蒲Anemone altaica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Diaion HP-20大孔吸附树脂、Sephadex LH-20,硅胶等柱色谱技术对九节菖蒲水溶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结合文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九节菖蒲根茎水溶性部位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其中6个酚类化合物:阿魏酸(1)、单阿魏酰酒石酸(2)、绿原酸(3)、丁香酸葡萄糖苷(4)、阿魏酰-6’-O-α-D-葡萄糖苷(5)、阿魏酰-6’-O-β-D-葡萄糖苷(6);2个木脂素类:(+)-异落叶松脂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7)、(+)-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8);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七叶苷(9);5个含氮化合物:2,3,4,9-四氢-1H-吡啶骈 [3,4-b] 吲哚-3-羧酸(10)、苯丙氨酸(11)、腺嘌呤(12)、胸腺嘧啶核苷(13)、腺苷(14)。结论 化合物213均为首次从银莲花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金银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倪付勇  温建辉  李明  赵祎武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7,48(18):3689-3692
目的研究金银花(忍冬Lonicera japonica干燥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反复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中压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及13C-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银花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香草酸(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3)、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苷(4)、3′,4′,7-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5)、异鼠李素(6)、金丝桃苷(7)、槲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环裂马钱子酸(9)、断氧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0)、5-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1)、豆甾醇(12)。结论化合物5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6、11、12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灰毡毛忍冬花蕾中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花蕾中的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HP-20、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和各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灰毡毛忍冬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3′,4′-三甲氧基槲皮素-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1)、7,3′,4′-三甲氧基槲皮素-3-O-芸香糖苷(2)、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3)、坎卡酯苷(4)、kankanoside E(5)、betulalbuside A(6)、shomaside F(7)、amarantholidoside V(8)。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甲氧基槲皮素苷;化合物5~8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董俊丽  黄传奇  王富乾  黄伟  林世和  张耕 《中草药》2018,49(19):4484-4490
目的研究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花蕾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硅胶、ODS、Sephadex LH-20、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灰毡毛忍冬花蕾的水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采用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鉴定结构,采用MTT法研究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灰毡毛忍冬花蕾中分离得到了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2)、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3)、3-O-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4)、3-O-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5)、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6)、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常春藤皂苷元28-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基酯苷(7)。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灰毡毛忍冬皂苷丙;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4和5对人宫颈癌He La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54.3、43.9、61.2μmol/L。  相似文献   

14.
畲药紫玉兰花蕾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婷婷  武海波  王文蜀  蓝晓聪 《中草药》2013,44(11):1397-1399
目的 研究畲药紫玉兰Magnolia liliflora花蕾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紫玉兰干燥花蕾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单木质醇葡萄糖苷(1)、(1S,3R)-1-(3,4-二 甲氧基-苯基)-2-[4-(3-羟基-丙基)-2-甲氧基-苯氧基]-丙烷-1,3-二醇(2)、3',4-O-二甲基雪松素(3)、4-O-甲基雪松素(4)、β-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和山柰酚-3-O-(6"-反式-对-香豆酰基)-α-D-甘露吡喃糖苷(7).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首次从紫玉兰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3、4、7为首次从木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报道其完整13C-NMR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金银花(忍冬Lonicerajaponica的干燥花蕾)的黄酮苷类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法,结合硅胶、ODS、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显色及NM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鉴定。结果 从金银花中分离到了9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羟基-3′-甲氧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1)、槲皮素-3-O-葡萄糖苷(2)、3,5,3′-三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苷(3)、棉花苷(4)、烟花苷(5)、水仙苷(6)、芦丁(7)、槲皮素-5-O-葡萄糖苷(8)、木犀草素-7-O-新橙皮糖苷(9)。结论 化合物1和3为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金银花黄酮F和金银花黄酮E;化合物2、4~6、8、9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对人肝癌HuH7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为(43.4±1.1)μmol/L。  相似文献   

16.
通过正相硅胶、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借助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 6'-O-乙酰基断马钱子苷半缩醛内酯(1)、6'-O-乙酰基裂环氧化马钱素(2)、二聚绿原酸木脂素酯(3)、鸟苷基(3'→5')腺苷单磷酸酯 (4)、5'-O-甲基腺苷(5)、2'-O-甲基腺核苷(6)、腺苷(7)、紫丁香苷(8)、4-O-β-D-葡萄糖基咖啡酸甲酯(9)、(-)-双氢红花菜豆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0)、马钱素-7-酮(11)、7α-莫诺苷(12)、7β-莫诺苷(13)、金吉苷(14)、隐绿原酸甲酯(15)和6-羟甲基-3-羟基吡啶(1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其中 12 为新化合物, 35 为新天然产物, 4 为首次从植物提取物中分离鉴定的二核苷单磷酸酯。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忍冬藤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MCI HP-20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忍冬藤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咖啡酸(2),灰毡毛忍冬素G(3),七叶内酯(4),木犀草素(5),槲皮素(6),芹菜素(7),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8),异鼠李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9),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11),忍冬苷(12),Hydnocarpin D(13).结论:化合物4,7,9~11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报道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木脂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水忍冬Lonicera dasystyla藤茎的活性物质基础。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ODS反相柱色谱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等分析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首次从水忍冬藤茎醇提浸膏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氢芝麻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1)、异阿魏酸(2)、对甲氧基香豆酸(3)、山柰酚-7-O-(2″-E-对香豆酰基)-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灰毡毛忍冬皂苷乙(5)、马钱子苷(6)、山柰酚(7)、合金欢素(8)、槲皮素(9)。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二氢芝麻素-9-O-β-D-吡喃葡萄糖苷,根据文献报道,化合物5、6为该属植物的特征成分;化合物2~4及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这些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为研究水忍冬藤茎的活性物质奠定了基础,对该植物的化学分类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金银花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正相硅胶、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Sephadex LH-20,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借助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为:adinoside A(1),stryspinoside(2),苄醇β-D-吡喃葡萄糖苷(3),苄基-2-O-β-D-吡喃葡萄糖基-2,6-二羟基苯甲酸酯(4),2,5-二羟基苯甲酸-5-O-β-D-吡喃葡萄糖苷(5),丁香油酚-β-D-吡喃葡萄糖苷(6),丁香油酚-βD-吡喃木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7),(-)-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8),(+)-南烛木树脂酚9-O-β-D-吡喃葡萄糖苷(9),芹菜素7-O-α-L-鼠李糖苷(10),木犀草素3’-O-L-鼠李糖苷(11),熊果酸(12),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13),脱落酸(14),鸟苷(15),5-甲氧基尿嘧啶(16),反式桂皮酸(17)和对羟基苯甲醛(1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忍冬藤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娜夏  韩英梅  付晓丽 《中草药》2007,38(12):1774-1776
目的为寻找忍冬藤生物活性成分,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分离。方法采用溶剂萃取、色谱分离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进行了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 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Ⅰ)、马钱素(Ⅱ)、r-1-(4-羟基-3-甲氧基苯基)-反-2,顺-3-二羟甲基-7,8-二羟基-6-甲氧基-1,2,3,4-四氢萘(Ⅲ)。结论化合物Ⅲ为一新化合物,命名为忍冬醇(japen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