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58例,总有效率100%,针刺组(可加穴位注射或电针)治疗20例,总有效率9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结果表明,温针灸法明显优于其它疗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以往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周围性面瘫治疗效果、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周围性面瘫治疗总有效率为90.3%,高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显著(P<0.05);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8例,差异显著(P<0.05);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病情处于急性期的周围性面瘫疾病患者采用中医温针灸技术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改善面部功能,且基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温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围性面瘫多由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邪乘虚入中经络,导致气血痹阻,面部少阳脉络、阳明经筋失于濡养,以致肌肉纵缓不收而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温针灸分期治疗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8例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148例按病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三期,不同时期施以温针灸为主的不同针刺方法,取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手足少阳经穴为辅。对照组130例采用常规针灸治疗,穴取合谷、风池、下关、翳风、颊车、地仓、迎香等。从愈显率和治疗时间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个疗程后,治疗组愈显率为86.62%,优于对照组的60.77%(P<0.05)。在前3个疗程内,治疗组痊愈率为89.79%,优于对照组的56.86%(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的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结论:温针灸分期治疗埃塞俄比亚黑人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青霉素和激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43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对照组50例,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60%.结论学针灸治疗可使面神经产生兴奋,增强肌肉收缩,缓解血管痉挛,改善局部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的消除和水肿的吸收,从而有利于受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采用温针灸加电针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面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分级量表(H-B)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比较温针灸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周围性面瘫患者共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40名观察组患者予以温针灸治疗,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疗法治疗,比较患者的H-B积分判断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H-B积分基本一致,治疗后两组患者都有了明显的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H-B积分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温针灸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总有效率,降低H-B积分,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在急性期即开始局部针灸治疗,对照组在急性期给予西医治疗,急性期之后针灸治疗,观察2组患者针灸治疗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2.09%,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痊愈率48.83%,总有效率88.3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疗程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在急性期就开始针灸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温针灸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针灸科就诊的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50例,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温针灸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后社会功能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而言,采用温针灸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疾病治愈率,促进社会功能评分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与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病程长短与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关系。方法收集150例面瘫患者,分为发展期组52例、静止期组50例、恢复期组48例。三组均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面神经功能评分及有效率差异。结果发展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Ⅰ-Ⅲ级所占比例为100.0%,明显高于静止期组的88.0%和恢复期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发展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静止期组的62.0%和恢复期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灸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应把握好面瘫治疗的最佳时期,以缩短疗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针刺为主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对30例年龄在15~63岁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应用针刺,配合激素、TDP、按摩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率达66.67%,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为主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针灸配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0(3):183-184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微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6 8例 ,分为针刺配合微波治疗组、针刺治疗组、微波治疗组 ,分别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总显效率针刺配合微波治疗组为 97.1% ,针刺治疗组为85 .7% ,微波治疗组为 6 9.6 % ,针刺配合微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余 2组 (P <0 .0 5~ 0 .0 1)。结论 针刺配合微波治疗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周围性面瘫疗效。方法:治疗组予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14%,较对照组(80%)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降低H-B分级得分、改善面神经功能积分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莲花针拔罐对面瘫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面瘫针灸诊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面瘫针灸临床路径"指导下规范实施方案的优势,为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路径组(治疗组,30例)和非路径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依照"面瘫针灸临床路径"诊疗流程及诊疗方案实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周期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诊疗费用及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100%,对照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时,治疗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即显著降低(P0.01);治疗4周、6周、8周时,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6周、8周时,治疗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患者的诊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面瘫针灸临床路径"的实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医疗费用,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针刺三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兵宾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3(4):569-570
[目的]总结针刺三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按发展期、稳定期、恢复期三个不同阶段,采用三步三期的综合治疗方法,观察疗效。[结果]86例患者总有效率97.8%,其中痊愈81.39%,显效11.63%,有麦24.65%。[结论]针刺三步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表面肌电图的影响。【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联合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肌肉能量技术,每周连续治疗6 d,休息1 d,共治疗4周。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评分、Portmann面瘫简易评分及表面肌电图的变化情况,并比较2组患者的痊愈时间。【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对照组为83.33%(25/3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H-B面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H-B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Portmann面瘫简易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Portmann面瘫简易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2、4周后,2组患者的面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包括额肌、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颧小肌、颧大肌)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面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痊愈时间为(20.98±3.76)d,对照组为(24.36±4.37)d。观察组痊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肌肉能量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明显改善患者面神经功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对照组64例采用祛风通络针刺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6.1%,对照组痊愈率为70.3%,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19.
田万青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4):181-182
目的:观察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7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独针灸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7.4%和8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愈率经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确切,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与针药配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将8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针药联合组)45例,对照组43例(针灸组),均配合TDP照射.结果: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4.44%、95.56%;对照组分别为53.49%、88.37%,两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针灸治疗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