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Pentacam、IOL Master和接触式A超对前房深度(ACD)的测量结果,分析三种测量方法的差异性、相关性、一致性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前患者250例307眼应用Pentacam、IOL Master和接触式A超进行ACD测量,对三种方法的测量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多重线性回归进行评估,并将重要的影响因素分层,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层间比较。结果:Pentacam、IOL Master和接触式A超测量的ACD均值(2.42±0.45、2.96±0.43、2.58±0.36mm)有差异(F=136.694,P<0.05)。三种方法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将三种方法两两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每组间均呈线性正相关。将Pentacam的ACD测量值与中央角膜厚度(CCT)相加,所得到的修正值与IOL Master的ACD值无差异(P=0.93)。当Pentacam的ACD测量值小于1.85mm(IOL Master约2.40mm)时,接触式A超的ACD测量值明显升高且波动增大。在众多可能的影响因素中,眼轴、晶状体厚度、年龄对ACD测量的影响最大。ACD与眼轴呈正相关(rPentacam=0.602,r_(IOL Master)=0.603,rA超=0.483),与晶状体厚度呈负相关(rPentacam=-0.382,r_(IOL Master)=-0.350,rA超=-0.582),与年龄呈负相关(rPentacam=-0.328,r_(IOL Master)=-0.414,rA超=-0.265)。将三因素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接触式A超的年龄因素由于影响权重过低被剔除。结论:Pentacam和修正了中央角膜厚度的IOL Master测量值可能更接近前房深度真实值。接触式A超测量浅前房时可能会误差增大。眼轴、晶状体厚度和年龄对ACD测量的影响最大,是Pentacam和IOL Master的影响因素,但年龄不是接触式A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最新的IOL Master 700与已广泛应用的IOL Master 500及A型超声测量白内障眼生物学参数的一致性,分析评价IOL Master 700在白内障术前检查中的测量优势。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2018-04-05/04-20于我院住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共52例100眼(其中4例为单眼),对所有患者分别采用IOL Master 700、IOL Master 500、A型超声波(A超)进行检查,获取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Km)、中央前房深度(ACD)、角膜横径(W-W)、瞳孔直径(P)等参数。结果:IOL Master 700、IOL Master 500、A超对AL和ACD的检出率分别为98%、87%、99%和100%、99%、99%;IOL Master 700、IOL Master 500对Km的检出率分别为100%、99%;对W-W及P的检出率均为99%。其中高度近视伴后巩膜葡萄肿且AL≥26mm的24眼,IOL Master 700、IOL Master 500、A超的AL检出率分别为96%、79%、96%。三种设备间测得的AL、ACD有差异(F=11.58,P=0.03;F=12.46,P=0.02),Km、W-W、P的参数无差异(均P>0.05)。三种设备对AL测量的平均差值:IOL Master 700和IOL Master 500为0.05±0.12mm,IOL Master 700和A超为0.16±0.14mm;三种设备对AL≥26mm的AL测量的平均差值:IOL Master 700和IOL Master 500为0.17±0.16mm,IOL Master 700和A超为0.55±0.22mm,IOL Master 500和A超为0.11±0.17mm。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各设备间在AL测量结果中具有较高的相关性,IOL Master 500与IOL Master 700(r=0.85,P=0.03);IOL Master 500与A超(r=0.69,P=0.02);IOL Master 700与A超(r=0.61,P=0.03);通过Bland-Altman法对各设备的AL数据进行一致性分析,显示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三种设备的不同眼部生物测量结果一致性较高。IOL Master 700对AL的检出率高于IOL Master 500;同时在高度近视伴后巩膜葡萄肿的AL测量中,IOL Master 700测量的精确性及可靠性更高。与传统检查设备相比,IOL Master 700更好的穿透力和精准度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测量参数。  相似文献   

3.
张帆  陈彦辰  巫雷  杨波 《国际眼科杂志》2024,24(8):1319-1323

目的:观察浸润式B超引导下的A超分段式声速测量在致密型白内障眼轴测量中的准确性。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成都爱尔眼科医院2020-08/2022-08致密型白内障患者86例90眼,男61例59眼,女25例31眼,平均年龄66.49±14.55岁。术前分别采用接触式A超,浸润式B超引导下A超分段式声速测量法与IOL Master 700测量眼轴(AL)、前房深度(ACD)(含角膜厚度)、角膜曲率(K)、晶状体厚度(LT)、中央角膜厚度(CCT)、白到白角膜直径(WTW)。术后1 wk,使用IOL Master 700的无晶状体眼模式复测眼轴长度。分析三种设备测量眼轴的一致性与相关性。

结果:术前接触式A超与浸润式B超引导下A超分段式声速测量眼轴为23.40(22.63,23.89)、23.70(23.04,24.25)mm,术后1 wk IOL Master 700测量眼轴为23.72(23.01,24.27)mm。接触式A超与浸润式B超引导下A超分段式声速测量法、术后IOL Master 700测量眼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而浸润式B超引导下A超分段式声速测量法与术后IOL Master 700测量眼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1)。通过Bland-Altman分析,浸润式B超引导下A超分段式声速测量法与IOL Master 700测量眼轴有很好的一致性(P=0.0809)。术前浸润式B超引导下A超分段式声速测量法与术后IOL Master 700眼轴正相关(rs=0.992, P<0.0001),术前接触式A超与术后IOL Master 700眼轴正相关(rs=0.989, P<0.0001)。

结论:对于致密型白内障,浸润式B超引导下A超分段式声速测量比接触式A超更接近术后IOL Master 700眼轴测量数据,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A超测量不同眼轴长度区间的眼轴长度(AL)和中央前房深度(ACD)的可重复性,并与IOL Master检查结果比较,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170例257眼,术前分别行IOL Master和A超检查,其中每只受试眼IOL Master自动测量5次,A超测量3次,分别取平均值.按A超测得的AL分为5组:A组:2129mm(21眼).Cronbach's Alpha系数及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A超测量AL和ACD的可重复性.配对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各组中A超和IOL Master测量的AL和ACD的差异性和相关性.Bland-Altman分析A超和IOL Master测量的AL和ACD的一致性.结果:A超测量的AL和ACD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和ICC均大于0.98.A、B、C、D、E组中, A超测量的AL与IOL Master测量的AL差值分别为-0.11±0.08、-0.15±0.10、-0.19±0.15、-0.29±0.16、-0.45±0.2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CD差值分别为-0.10±0.16、-0.06±0.13、-0.06±0.13、-0.19±0.10、-0.18±0.2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B、C、D、E组中,A超和IOL Master测量的AL和ACD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均r >0.89,P<0.01).结论:A超测量白内障患者的AL和ACD具有很好的可重复性,且数值均比IOL Master小;其中不同眼轴长度的差异,随着眼轴的增长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眼屈光参数测量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接触式用A超与非接触式用IOL Master系统在眼屈光参数测量中的优劣.方法对97例190眼分别应用IOL Master系统和A超进行眼轴及前房深度测量,对两种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OLMaster系统与A超对眼轴的测量结果分别为26.40±2.30 mm和26.34±2.22 mm,t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相关系数r=0.99(P<0.01).IOL Master系统与A超对前房深度的测量结果分别为3.65±0.27 mm和3.94±0.29 mm,t检验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IOL Master系统比A超结果小0.28±0.16mm,两者相关系统r=0.83(P<0.01).结论IOL Master系统是一种简单、方便、快速、可靠的非接触式眼前段测量仪,与A超在眼轴测量上有高度的一致性,但对前房深度的测量有差异,需要进一步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背景 白内障术前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的准确测算是术后恢复良好视功能的关键,尤其是对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 目的 对比分析IOL 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两种生物测量方法测算的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IOL屈光度结果,并对比不同IOL屈光度计算公式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IOL植入术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患者28例41眼,术前分别用IOL 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测量患眼的生物参数,并根据SRK-Ⅱ、SRK-T、Haigis、Hoffer Q、Holladay 1公式分别计算IOL 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测量的IOL屈光度的结果,术后3个月检查患者的屈光状态,评价预测的精确性.结果 IOL Master和接触式A型超声测得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8.93=2.4) mm和(28.7±2.4) mm,前房深度分别为(3.3±0.4) mm和(2.9±0.6)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00),而IOL Master与手动角膜曲率计测得的角膜曲率分别为(44.7±1.7)D和(44.7±1.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8).应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方法时,SRK/T、Haigis公式较准确;应用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生物测量方法时,Holladay 1、Hoffer Q、Haigis公式较准确,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较为接近. 结论 对于伴后巩膜葡萄肿的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应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方法推荐使用SRK/T、Haigis公式;应用接触式A型超声联合手动角膜曲率计生物测量方法推荐使用Holladay 1、Hoffer Q、Haigis公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基于扫频光相干断层扫描(SS-OCT)技术的IOL Master 700生物测量仪测量白内障眼球生物参数的重复性,以及与部分相干光干涉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 500测量眼轴长度(AL)的一致性和检出率。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共纳入2018-07/09门诊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33例225眼进行研究。由同一位经验丰富的检查者分别用IOL Master 700和IOL Master 500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参数3次,记录AL、角膜曲率(K)、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中央角膜厚度(CCT)、白到白角膜直径(WTW)。结果:IOL 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患者AL、Km、K1、K2、ACD、LT、CCT、WTW的组内标准差(Sw)分别为0.027mm、0.112、0.148、0.162D、0.015、0.010mm、2.355μm、0.134mm,相对变异系数(CoV)为0.115%~1.162%,组内相关系数(ICC)≥0.923,其中AL的ICC最大为1.000,所有参数均有较高的重复性。IOL Master 700与IOL Master 500测量的AL分别为23.805±2.162、23.782±2.162mm,二者差值为0.023±0.010mm(t=33.645,P<0.001);95%一致性限(95%LoA)为0.003~0.043mm,两仪器测量的AL呈高度正相关(r=1.000,P<0.001),一致性较好。IOL Master 700的AL检出率为93.8%(211/225),IOL Master 500为87.6%(197/225)(χ^2=5.147,P=0.023)。结论:IOL Master 700测量白内障患者眼球生物参数AL、Km、K1、K2、ACD、LT、CCT、WTW均有较高的重复性,其中AL重复性最好;与IOL Master 500测量AL参数有较好一致性,但IOL Master 700对混浊严重及后囊下白内障AL检出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孙靖  梁四妥  田芳  苏龙  张红 《眼科新进展》2012,32(11):1079-1082
目的 探讨硅油眼眼轴长度的测量方法,评价IOL Master测量硅油眼眼轴长度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患者26例(30眼),术前1d分别应用接触式A超和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用SRK/T公式计算IOL屈光度.于术后1个月,IOL Master复测眼轴长度,比较三者眼轴长度的差异,并观察患者的屈光状态.结果 应用接触式A超测得的眼轴长度为(24.01±2.62)mm,应用IOL Master术前和术后所测得的眼轴长度分别为(24.23±2.91)mm、(24.38±3.1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84,P=0.261).植入IOL且取出硅油的患者6例(7眼)根据术前接触式A超测算的预测屈光误差(mean predictive error,MPE)为(0.45±0.43)D,绝对屈光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为(0.51±0.36)D,根据术前IOL Master测算的MPE为(0.19±0.39)D,MAE为(0.33±0.26)D,根据硅油填充术后IOLMaster测算MPE和MAE分别为(0.11 ±0.35)D、(0.29±0.20)D,三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IOL Master能准确测量硅油眼的眼轴长度,有无硅油不影响其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测量白内障患者眼部相关生物参数及术后屈光误差,并与IOL Master 700进行对比,评估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精确性。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07/2021-07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13例122眼,分别应用IOL Master 700、A超及角膜地形图测量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和角膜曲率(Km),并分析术后3mo屈光误差情况。结果:IOL Master 700和A超联合角膜地形图测量的AL(24.09±1.65、23.81±1.62mm)、ACD(3.11±0.42、2.97±0.43mm)、Km(44.12±1.59、44.06±1.54D)均有差异(P<0.05),LT(4.34±0.46、4.30±0.59mm)无差异(P>0.05)。不同测量方法人工晶状体(IOL)屈光度计算公式术后平均绝对屈光误差(MAE)具有显著差异(P<0.001),其中IOL Master 700测量仪自带的Barrett UniversalⅡ公式MAE与HolladayⅠ、Haigis、SRK/T...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 Lenstar 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与 A 超测量(ACD)、晶状体厚度(LT)的差异,以评价 Len-star 测量参数的准确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31例(35只眼)白内障患者分别应用 Lenstar 与 A 超测量 ACD、LT,测量数据之间的差异采用配对 t 检验,一致性采用 Bland-Altamn 统计分析.结果 Lenstar 测量 ACD 为(3.047±0.384)mm,A 超为(2.853±0.39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2.242, P <0.05),一致性较差.测量 LT Lenstar 为(4.546±0.370) mm,A 超为(4.631±0.411)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912, P ﹥0.05),一致性较差.结论 Lenstar 与 A 超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临床中应注意仪器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角膜曲率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荣照  吴正秀  王骞  刘晓瑞  叶梅 《眼科》2002,11(4):207-210
目的:探讨我国人角膜曲率半径的正常值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角膜曲率半径差异。方法:对10998只眼的角膜曲率进行检测,并按男、女10岁一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K1为7.65mm,K2为7.71mm,平均K值为7.67mm。较眼科学正常值K:7.77mm短0.1mm。(2)K的平均值男性较女性的长0.1155mm。且女性各年龄段角膜曲率半径均男性的有不同程度的减短。(3)男女均随年龄的增长,角膜曲率半径大致呈递减趋势,即:角膜曲率半径与年龄成反比关系。(4)男女K1,K2之比,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即K1逐渐增长而增长,即 K1值逐渐增长,K2逐渐减短。结论:本文测定的角膜曲率较眼科文献中的提供的正常值短0.1mm,并且存在着年龄、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苏楠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3):573-575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了解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赞比亚卡布韦总医院眼科2008-08/2009-08就诊患者。结果: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症状重,病程长,致盲率高。结论:充分认识、掌握艾滋病眼部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提高艾滋病的检出率,早发现、早治疗,提高艾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应强调预防是降低艾滋病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方建华  吴鸥 《实用防盲技术》2011,6(3):117-118,120
目的分析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再次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11例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患者予以再手术治疗,随访半年至一年。结果复发原因:泪囊未完全切开2例,骨孔过小或位置错误4例,吻合腔或骨孔内肉芽组织增生堵塞5例;10例术后流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占90.91%,1例流泪减轻,泪道冲洗基本畅通,占9.09%。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患者可以通过再次手术重建泪道,是治疗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复发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不同转归一自然退行与阈值病变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09年7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3例确诊ROP的早产儿相关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83例不同程度ROP患儿中(166只眼),自然退行51例(102只眼,占ROP患儿61.45%),阈值病变32例(64只眼,占ROP患儿38.55%).使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ROP阈值病变组的胎龄较ROP自然退行组小,产次较ROP自然退行组次数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后,男性、机械呼吸及发生败血症与ROP阈值病变有关,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胎龄、多产次,男性、使用机械呼吸、发生败血症与ROP不能自然退行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眼部外伤的病人行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结果58例病人中,均伴不同程度的眼眶骨折,合并视经管骨折8例,其中视神经管内壁骨折4例,内壁为蝶窦壁3例,筛窦壁1例,外壁骨折3例,上壁骨折1例,通过三维重建可清晰地显示骨折线,骨重建显示准确,多平面重建定位好,3D重建显示骨折直观、立体。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视神经管骨折显示清晰,定位准确,对临床论断及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制约了其有效防治和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尽管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为探索ROP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特异性较差,与人类ROP临床本质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动物模型进行改良或建立新动物模型。通过更新观念、在多学科交叉中寻求突破,融合更多ROP危险因素,并结合新兴的转基因技术以及完善模型评价系统,建立科学的实验研究平台,为更好地开展ROP防治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和阈值期治疗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发生率,评估ROP阈值期治疗效果。方法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对108例早产儿进行ROP筛查,将筛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达到阈值病变的患儿及时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或经巩膜、视网膜冷凝术。结果筛查108例早产儿,发现ROP23例,发生率为21.3%。在所有ROP患儿中,ROP1期13例,占56.5%;ROP2期3例,占13.0%;ROP3期7例,占30.4%。其中ROP3期患儿均伴有附加病变,达到阈值病变标准。ROP患儿出生体重为(1.43±0.25)kg(t=4.059,P<0.001);孕周为(31.0±2.3)周(t=2.637,P=0.013);吸氧时间为1~49d,平均17d(n=23,Z=-3.630,P<0.001);需要机械辅助呼吸患儿18例(χ2=12.009,P=0.001);上述指标与非ROP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是否多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4)。Logistic回归分析:出生体重低(β=-2.542,OR=0.079,P=0.032)和使用机械辅助呼吸(β=1.341,OR=3.823,P=0.025)的患儿是发生ROP的相关高危因素。7例阈值期病变患儿中,6例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至2年,手术眼的结构和视功能未见异常。1例阈值期病变患儿未予治疗,于1个月后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出生体重轻、孕周少、吸氧时间长、需要机械辅助呼吸的早产儿发生ROP的风险较高。对阈值期病变患儿应及时进行激光光凝或冷凝治疗。  相似文献   

1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受到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民众欠缺相关知识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致使我国ROP的防治处于初级阶段,亟待ROP知识的普及以及专业防治的开展."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登记网"(http://www.chinarop.com)的建设,旨在加强ROP的科普宣传和医务工作者的专业培训,建立国内的ROP病历注册登记制度及ROP数据库,为国内的ROP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在治疗I型(阈值期和阈值前期)和A-ROP(急进性ROP)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一系列病例中引起的视网膜血管化过程。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07/2020-03在厦门市儿童医院眼科通过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IVC)治疗的ROP患者34例67眼。再活化是指急性期特征的复发,发生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无论是否存在其他疾病。结果:患儿34例的平均胎龄为28.82±2.32wk。平均出生体质量为1155.18±398.22g。19例37眼的病变区域为Ⅰ区。10例2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5例10眼的病变位于Ⅱ区后部。一次IVC治疗的ROP患儿疾病控制总有效率为73.1%(49/67),且Ⅱ区血管化均完成。患者在Ⅲ区的血管化完成率出现差异。在接受过一次治疗且未再复发的患者中,Ⅰ型ROP血管化时间平均为9.11±2.49wk,A-ROP为13.40±4.04wk。A-ROP的血管化完成时间明显比Ⅰ型ROP的时间长,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IVC治疗后的病变为Ⅱ区的患儿均具有较高的血管完成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登封市妇幼保健院ROP筛查并诊断为 急进性后极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阈值期ROP或阈值前期1型ROP的患儿26例(52眼)。其中Ⅰ区病变17例,Ⅱ区病变9例。所有患儿在确诊后24 h内玻璃体腔注射10 mg/ml康柏西普0.025 ml (含康柏西普0.25 mg)。随访时间为21~49(31.2±12.5)周。病情复发或对康柏西普治疗无反应者,给予重复康柏西普注射或激光光凝治疗。随访期间观察患儿视网膜血管变化情况以及眼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52眼中,经单次康柏西普治疗有效为46眼(88%),病变完全消退,视网膜血管发育至Ⅲ区。重复康柏西普注射治疗2眼,占4%;经补充激光光凝治疗4眼,占8%,其中3眼病变复发行玻璃体切割术,占所有患眼的6%,纤维增生膜持续加重,发生视网膜脱离,2眼术后视网膜完全复位,1眼术后视网膜部分复位,包括AP-ROP 1眼,阈值期ROP 2眼,均为Ⅱ区病变,复发时间为10~17(13.2±1.8)周。所有患儿随访期间均未发生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治疗ROP患儿安全有效。部分治疗无反应者,需手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