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6月~2010年12月,我们对74例肺癌患者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74例,男41例,女33例;年龄34~78岁,平均61.2岁.其中肺叶切除46例,全肺切除8例,楔形切除11例,袖状肺叶切除4例,姑息性切除5例.本组71例术后14 d顺利出院,未发生并发症;3例术后发生轻微肺部感染经治疗好转,术后20 d出院.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段切除在高龄肺结节患者中的应用经验。方法: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共对32例70岁以上肺结节患者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71~85(75.6±6.5)岁;所有患者健侧卧位,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做腔镜孔,腋前线第3~4肋间做2~3 cm操作孔,行解剖性肺段切除。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包括右上肺尖段切除5例,右上肺后段切除6例,右上肺前段切除4例,右下肺背段切除5例,左上肺尖后段切除5例,左上肺舌段切除3例,左下肺背段切除4例,肺结节直径7~22(13.6±6.3) mm,手术时间42~166(86.6±36.3) min,术中出血50~200(85.5±54.8) mL,术后住院时间4~8(5.6±3.3) d。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例术后肺不张,1例肺持续性漏气大于3 d,经治疗后痊愈,其余均顺利恢复。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高龄肺结节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张新芳  高文英 《临床荟萃》1996,11(18):831-832
肺性脑病(简称肺脑)为肺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病死率很高。现将我院收治的因药物而诱发肺脑21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最小51岁,最大82岁;慢性支气管炎病程最短13年,最长32年。21例患者做心电图均符合肺心病的心电图诊断标准,其中17例X线示右心室增大,15例出现有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1.2 用药情况 应用利尿剂所致者13例,其中8例应用双氢克尿塞,4例应用速尿,1例为肺心病患者因患青光眼应用甘露醇与乙酰唑胺所致。应用心得安诱发哮喘所致者2例。应用镇静剂所致者6例,其中3例应用鲁米那,应用度冷丁、复方氯丙嗪、水合氯醛各1例。以上21例只有7例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其余14例均死亡。  相似文献   

4.
杨盛春  刘威  夏园生  梁建华 《新医学》2007,38(11):718-720
目的:探讨婴儿肺切除手术的病因、手术方法、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分析24例婴儿肺切除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中先天性肺囊肿10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4例、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3例、肺隔离症1例,肺部感染合并脓胸6例。根据患儿情况行患侧肺叶、肺楔型或肺段切除术,其中5例同时行脓胸纤维板剥离术。24例患儿术程均顺利。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气胸、肺出血各1例,经治疗后好转;1例先天性肺囊肿于术后3日死于肺功能不全;其余20例术后恢复良好。生存的23例于术后8~15日出院。20例获得随访2个月~11年,除1例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出现轻度气促外,其他病例无明显异常。结论:婴儿肺切除手术主要的病因为先天性疾病与严重肺部感染,应根据患儿实际情况选择肺切除手术的方式,并重视治疗术后并发症,处理得当手术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5.
肺硬化性血管瘤误诊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 本组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0岁、48岁,其中1例有咳嗽、咯痰、痰中带少量血丝;另1例仅觉胸闷,胸片提示肺占位性病变.初步诊断肺癌1例,结核瘤1例.均行肺局部肿块完整切除.其中1例术中快速切片,考虑良性肿瘤可能性大.最后病理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术后10~15 d痊愈.随访1~4 a无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运用护理程序规定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结果 通过实施整体护理,8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其余6例末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20 d,均病情好转,治愈出院.结论患者及家属对全肺切除接受程度提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2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灼  李浩 《临床医学》2008,28(3):3-5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肺癌根治及姑息性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2003年6月至2007年6月笔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肺癌患者27例.IA期5例.IB期8例,ⅡA期2例,ⅡB期4例,ⅢA期2例,T4-ⅢB期3例,Ⅳ期3例.ⅢA期术期前临床评估为N0,术后病理查见N2转移.ⅢB期病例中2例为胸腔种植转移伴恶性胸水,1例为术中发现胸腔种植转移.Ⅳ期病例中1例为孤立脑转移瘤切除术后;2例为对侧或同侧肺孤立性转移.主要手术方式:肺叶切除23例,肺楔形切除4例.其中2例同期行对侧孤立性肺转移瘤楔形切除;恶性胸水行胸膜种植结节切除、烧灼,胸膜粘连术.行纵隔淋巴结清扫20例.结果 无围术期死亡,无支气管胸膜瘘发生,肺癌感染1例,切口液化1例.2例恶性胸水皆得到控制,分别术后6个月、8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目前仍存活.外科术后住院8-15 d,平均9.6 d.结论 胸腔镜手术适合早期肺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对偶然性N2肺癌手术中纵隔需同期双侧手术者胸腔镜具有显著优势;对恶性胸水的姑息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残端处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总结我们行肺切除手术中处理支气管残端的经验。方法 :各类肺切除手术 15 0 1例 ,其中男性 1171例 ,女性 330例 ,年龄 12~ 78岁 ,平均 6 1.3岁。全肺切除 5 8例 ,肺叶切除 14 4 3例 ,左侧 82 6例 ,右侧 6 75例 ;肺的恶性肿瘤 1389例 ,良性病变 112例。支气管残端的处理分为两组 :甲组残端未结扎 ,即Sweet法 (间断全层缝合法 ) ,6 35例 ;乙组Sweet法加残端结扎 86 6例 ,其中有 187例支气管残端还进行了预防性的周围活组织覆盖加强。结果 :手术死亡 5例 (术后 14d内 ) ,术后胸腔出血再次进胸的 17例 ,胸腔感染 15例 ;除 6例因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外 ,其余均在手术室拔除气管插管 ;术中输血 0~ 2 0 0 0ml平均4 0 0ml,胸管引流 10 0~ 2 5 0 0ml,平均 30 0ml,胸管留置 6h~ 14d ,平均 1.5d。支气管胸膜瘘 (BPF) 11例 ;其中甲组 :8例BPF(1.2 % ) ;乙组 :3例BPF(0 .3% ) ,其中Sweet法加残端结扎加周围组织覆盖加强的 187例未发生支气管胸膜瘘。对甲乙两组用Pearson’sX2 检验和Fisher’s精确检验 ,P <0 .0 5。结论 :Sweet法加残端结扎能明显减少BPF的发生 ;而Sweet法加残端结扎加周围组织覆盖加强的方法能有效的防止BPF的发生 ,特别适合于那些高危因素的病人  相似文献   

9.
张贻燕 《临床荟萃》1997,12(15):F002-F002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3~1995年COPD患者曾因急性发作在我院住院治疗并缓解出院的,其中COPD喘息型35例,均符合1979年修订的“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标准”。男10例,女25例,年龄25~59岁13例,60~69岁20例,>70岁2例。病史最短5年,最长38年。  相似文献   

10.
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的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36例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选择性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最短10d,最长26d,平均15d。发生切口感染3例,未发生腹腔残余感染、结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合理选择病例,术中细致操作,术后加强管理,左半结肠癌急性梗阻患者行Ⅰ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高丽君  朱音  叶绿芝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3):1214-1215
漏气是肺叶、肺段或肺楔形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我科1996~2004年共行肺叶、肺段切除手术105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漏气,经有效的胸腔负压引流,取得满意效果,缩短了引流的时间,减轻了病人痛苦,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05例中,男72例,女33例,年龄25~78岁,平均60岁,其中肺恶性肿瘤53例,支气管扩张8例,肺结核18例,肺大泡26例。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漏气,根据漏气的程度,我们将其分为:(1)用力呼气时漏气(咳嗽时出现,为少量漏气);(2)呼气、吸气时均漏气(表示漏气量大)。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放置双管引流,其中用力呼气漏气68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运用护理程序规定的方法,对患者实施全面的整体护理。结果通过实施整体护理,8例患者中有2例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其余6例未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20 d,均病情好转,治愈出院。结论患者及家属对全肺切除接受程度提高,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阑尾切除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 ,为了进一步拓宽腹腔镜的应用范围 ,我们于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8月共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 6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60例 ,男 3 5例 ,女 2 5例 ;年龄 2 0~ 76岁。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4例 ,慢性阑尾炎 2 0例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16例 ,包括 5例腹膜炎。胆囊结石合并阑尾炎 13例 ;阑尾炎并卵巢囊肿 4例 ;1例阑尾炎变异位于浆膜下。逆行切除阑尾 13例 ,阑尾粘膜下切除 2例 ,中转手术 4例。 13例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 (LC)并行LA ,其余均硬膜外麻醉。腹腔引流 8例。术后排气时间最短 6h ,最长 3…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曲菌球病的诊断及治疗,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5月行手术治疗的24例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6例;年龄22 ~ 67岁.其中行肺叶切除15例,全肺切除4例,复合切除(肺叶+肺楔形切除)3例,右肺上、中叶切除1例,病灶清除+脓腔引流1例.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全部患者均治愈,7例发生并发症,包括术中大量渗血1例,术后大出血1例,肺部感染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肺复张不全1例,切口感染1例,其中2例行二次开胸手术治疗并发症.术后随访均无咯血或血痰、复发或死亡.结论 手术切除是肺曲菌球病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胸腔镜技术的应用,同时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将最大限度地降低肺曲菌球病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IPH)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 ,常反复发作 ,并以大量含铁血黄素累积于肺内为特征[1] 。临床多见于小儿 ,成人也可发病[2 ] 。该病发病率较低 ,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容易误诊。我院 1978~ 1998年共收治 11例 ,均在首诊时误诊 ,误诊时间最长的达 4年之久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5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2 9岁 ,最小 2 5岁 ,其中 2 5岁 1例 ,3~ 6岁 6例 ,7~ 12岁 2例 ,2 1岁 2 9岁各 1例。病程最短 15天 ,最长 6年。1 2 临床表现 咳嗽 11例 ,喘憋 6例 ,痰中带血 5例 ,…  相似文献   

16.
1996年 4月~ 2 0 0 1年 10月 ,我院采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31例。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切除中央型肺癌 ,在肺门血管已受病变侵犯的全肺或肺叶切除术中 ,降低了术中肺血管损伤大出血的危险性 ,提高了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切除率及生存率。其中 19例肺叶切除 ,获得与全肺切除同样的彻底性。现就其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1例 ,男 2 4例 ,女 7例 ,年龄 4 2~ 6 5岁 ,平均年龄5 5岁 (其中 6 0岁以上 8例 ,占 2 5 .8% )。病理类型 :鳞癌 2 0例 ,腺癌 11例。根据 1997年国际肺癌分期 ,Ⅲa2…  相似文献   

17.
我院从 1996 - 0 5~ 2 0 0 1- 0 7共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5 76例 ,其中发生胆漏 5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例 ,女 4例。最大年龄 6 2岁 ,平均体重 5 8.5 kg,最长手术时间 4h,术后发生胆汁漏时间最长 48h,最短 12 h,放置引流管时间最长 2 1d,最短 5 d。 3例因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而经引流后自愈 ,2例两次开腹 ,5例均痊愈出院。2 讨论以我院近 2 a统计 ,85 .6 %的胆囊切除术为腹腔镜手术 ,但其所引起的一些并发症也逐渐引起重视 ,以本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体会如下。2 .1 诊断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一个常见并发…  相似文献   

18.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切除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该科60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部疾病临床资料.结果 中转开胸2例,余患者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19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量100~400mL,平均230mL.术后住院7~14d,平均9.5d.无围手术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良性病变32例,均行肺楔形切除术;原发性肺癌28例,行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切除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和安全有效的优点,通过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达到常规开胸相同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无管胸腔镜技术在非解剖性肺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7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进行无管胸腔镜非解剖性肺切除手术的28例患者情况。患者手术过程中均未进行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以胸段硬膜外阻滞或肋间神经阻滞止痛,以异丙酚、瑞芬太尼等药物镇静、控制呼吸。结果 纳入28例患者,其中肺大泡切除24例,肺部结节楔形切除3例,肺大泡切除合并肺部结节楔形切除1例。术中无中转气管插管麻醉,无中转开胸手术。术后除1例80岁患者出现心衰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无管胸腔镜非解剖性肺切除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患者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肺切除对呼吸和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 ,术后心血管并发症较常见 ,尤以心律失常居多。我院胸外科ICU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 ,共监护全肺切除术后病人 4 2例 ,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13例 ,发生率 30 9%。其中心律失常 12例 ,发生率 2 8 57%。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2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 2 8~ 72岁 ,平均 50岁。术后发生心律失常 12例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 5例 ,频发房性早搏 1例 ,频发室性早搏 1例 ,心房纤颤 2例 ,阵发性室上速 1例 ,两种以上复杂心律失常 2例。≥ 6 0岁 14例 ,术后发生心律失常 7例 ,<6 0岁 2 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