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的动态变化,探讨CD4^+CD25^+Foxp^3+T细胞与血吸虫感染的关系。方法常规逸出尾蚴,感染小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同时设立阴性对照。感染后第3、6、9、12周分批处死小鼠,取脾脏制备单细胞悬液,用FITC-CD4和PE-CD25单抗进行细胞表面染色,洗涤后,经打孔液和固定液处理,再用PE-cy5-Foxp3抗体进行核内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结果小鼠感染血吸虫后第3、6、9、12周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57±0.13)%、(1.77±0.21)%、(1.10±0.05)%和(0.83±0.04)%,呈逐步下降趋势(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25±0.007)%、(0.27±0.13)%、(0.38±0.15)%和(0.35±0.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感染小鼠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3±0.09)%、(3.13±0.47)%、(2.78±0.19)%和(2.82±0.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分别为(0.35±0.10)%、(0.43±0.13)%、(0.30±0.08)%和(0.31±0.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与未感染组相比从第6周开始脾细胞中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CD4^+CD25^-Foxp^3+T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Foxp^3+T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与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慢性病变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以免疫抑制和免疫无能为特征的淋巴细胞群,FOXP3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一个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外周表达和功能维持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参与并影响了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调节性T细胞或其相关基因的干预也许会成为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机体免疫反应有助于控制慢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但不能将其清除。细胞免疫在清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包括CD4^+Th细胞和CD8^+T细胞以及高水平Th1类细胞因子。近年研究表明,在慢性病原体感染中存在具有调节功能的CD4^+CD25^+T细胞亚群,剔除这群细胞能够增加机体的免疫反应,它们在结核分枝杆菌慢性感染的发病机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此文就目前有关调节性T细胞的分化和功能,及其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的意义和作用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Graves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及Foxp3mRNA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比较Graves病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CD4^+和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相关基因Foxp3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Graves病患者免疫机制中CD4^+CD25^+T细胞亚群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初次确诊Graves病的患者和40名健康自愿者,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CD4^+CD25^和CD4^+CD25^high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T细胞的荧光强度。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结果Graves病患者外周血中CD4^+T细胞比例以及CD4^+/CD8^+的比值明显升高,而CD4^+CD25^和CD4^+CD25^high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CD4^+CD25^+T细胞的荧光强度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raves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Foxp3mRNA的表达也无明显减少。结论Graves病主要通过效应性CD4^+T细胞的体液免疫反应对甲状腺组织产生影响,CD4^+CD25^+T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减弱可能仅是Graves病发病机制中的一个次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流式细胞仪检测1型糖尿病(T1DM)患者外周血CD4^+CD25^+与CD8^+CD28^-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发现其外周血CD4^+CD25^+T淋巴细胞水平[(2.02±0.43)%]显著低于2型糖尿病(T2DM)组[(6.79±1.75)%]和健康对照(NC)组[(7.84±1.45)%],而CD8^+CD28^-调节性T细胞水平三组间无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与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浓度,并探讨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局部免疫机制。方法4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及34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于第1次抽液时留取胸腔积液,ELISA法检测sIL-2R及TGF-β1的浓度,Ficoll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抗体标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结果4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与34例肺癌并恶性胸腔积液中C0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为(8.74+0.6)%、(21.1±2.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中sIL-2R浓度分别为(563.2±92.61)ng/ml,(390.12±101.12)ng/ml,有显著性差异(P〈0.05);恶性胸腔积液中TGF-β1的水平(88.4±16.7mg/L),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40.3±3.6mg/L),结核性胸腔积液中sIL-2R、TGF-β1浓度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sIL-2R及TGF-β1可作为判定结核或恶性胸腔积液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诱导缓解治疗前后外周血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入选28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和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T细胞阳性率。结果SLE患者在诱导缓解治疗前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诱导缓解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较治疗前回升,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合并肾损害者CD4^+CD25^+T细胞比率显著低于未合并肾损害者(P〈0.05)。结论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正常人,合并肾损害者更明显,且CD4^+CD25^+T细胞比率和狼疮活动性指数之间存在相关性。诱导缓解治疗上调了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8.
90年代初,Sakaguchi和助手研究T细胞介导的免疫抑制,表明小部分(约10%)CD4^+T细胞组成性表达IL-2(CD25),是体内控制自身反应T细胞的关键。剔除了CD4^+CD25^+T淋巴细胞的小鼠CD4^+T淋巴细胞输注到无胸腺的裸鼠后,  相似文献   

9.
孙丽杰  于建武  刘伟  李树臣 《肝脏》2008,13(2):121-124
目的研究抗病毒治疗前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频率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筛选HLA—A2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1例,给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相对分子质量为40000)180μg每周1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利巴韦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随访24周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CD4^+CD25^+ Treg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频率,应用液闪计数仪检测其对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随访24周,患者外周血CD4^+CD25^+ Treg细胞频率为(9.6±3.0)%,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1.0±2.3)%(t=2.028,P〈0.05);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组CD4^+CD25^+ Treg细胞频率为(8.9±2.7)%,明显低于未获得SVR患者组的(10.4±2.3)%(t=3.324,P〈0.01)。抗病毒治疗后CD4^+CD25^+ Treg细胞抑制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治疗后患者IFN-γ水平为(3959±577)pg/ml,明显高于治疗前的(1965±326)pg/ml(t=16.1,P〈0.01);获得SVR患者组IFN-γ(6824±568)pg/ml,明显高于未获得SVR患者组的(2219±286)pg/ml(t=29.853,P〈0.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随着HCV RNA水平的下降,CD4^+CD25^+Treg细胞频率降低,抑制HCV特异性CD8^+T细胞增殖的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供体凋亡细胞输注对诱导胰岛移植免疫耐受大鼠CD4^+CD25^+T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SD大鼠23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输注Hanks液(Hanks组)、供体正常脾细胞(正常细胞组)、供体坏死脾细胞(坏死细胞组)及供体凋亡脾细胞(凋亡细胞组)。输注后第7天行同种异体胰岛移植,测血糖,观测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流式细胞仪检测受体大鼠CD4^+CD25^+T细胞的比例变化。结果预输注供体凋亡脾细胞能显著延长同种异体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中位生存时间达31天),预输注凋亡细胞组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供体凋亡细胞输注能够诱导同种异体大鼠胰岛移植免疫耐受,CD4^+CD25^+T淋巴细胞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调节性T细胞水平动态变化,筛选调节性T细胞功能抑制因子。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不同感染阶段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水平;通过检测小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观察免疫反应的极化过程;采用磁珠分离法纯化小鼠脾脏的调节性T细胞,人工设计合成2条寡核苷酸(CpG1-ODN,CpG2-ODN),通过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筛选能逆转调节性T细胞功能的刺激因子。结果流式细胞分析发现,随着血吸虫感染进程的发展,小鼠外周血及脾脏调节性T细胞水平逐渐增加,免疫反应逐步向Th2型极化,血清IL-5水平增加,IFN-γ下降。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显示,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CpG2-ODN)能有效刺激淋巴细胞增殖,使淋巴细胞的IL-2分泌增加,TGF-γ下降,并能解除调节性T细胞对效应T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作用。结论血吸虫感染可增加小鼠体内调节性T细胞水平,诱导免疫反应向Th2型极化。寡聚核苷酸CpG2-ODN能逆转调节性T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弓形虫排泄-分泌抗原(ESA)含糖组分对小鼠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刀豆蛋白A(ConA)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技术提取ESA中的含糖组分,经硫酸-苯酚法测定提取物糖含量,并采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测定。将20只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对各组小鼠腹腔注射ESA、ConA结合ESA、ConA未结合ESA、完全RPMI-1640和甘露糖各100μl。4d后处死,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脾脏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结果采用ConA琼脂糖凝胶亲和层析法成功提取弓形虫ESA中含糖成分。与对照组相比(RPMI-1640组和甘露糖组),ESA、ConA结合ESA、ConA未结合ESA注射组小鼠的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均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弓形虫ESA中含糖组分和蛋白组分均能引起小鼠CD4+CD25+Foxp3+Treg细胞占脾细胞的比例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IFN-γ对感染弓形虫孕鼠细胞免疫状态及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取BALB/c孕鼠60只随机分为阳性感染对照组、治疗组及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与治疗组在孕鼠妊娠第8天用弓形虫速殖子攻击。治疗组于妊娠第7、8、9天用1000UIFN-γ治疗。所有各组孕鼠在妊娠第10、12天尾静脉采抗凝血,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水平。并在妊娠第12天解剖孕鼠,观察活胎率及胎仔脑组织弓形虫感染情况。结果感染对照组及IFN-γ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比,在孕后第10、12天CD4^+T细胞水平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水平显著升高,CD4^+/CD8^+T细胞比值倒置明显;但治疗组与感染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妊娠第10、12天CD4^+T细胞显著升高,CD8^+T细胞显著降低,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升高,活胎率也明显升高,宫内胚胎弓形虫感染率明显降低。结论IFN-γ治疗可以改善感染弓形虫孕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孕鼠免疫力,减少垂直传播概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不同病期体内及体外培养后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表达谱,探讨协同刺激分子介导Th1/Th2极化的作用。方法收集血吸虫感染后4w、7w、12w、16w和20w小鼠及正常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以及上述不同病期经SEA诱导72h后脾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CD86、ICOS、CD40、OX40、4-1BB及PD1表达水平,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Th1细胞因子IFN-γ,Th2细胞因子IL-4、IL-5、IL-10、IL-13。结果血吸虫感染后小鼠脾CD4+T淋巴细胞表面CD86、ICOS、CD40和OX40的表达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上调,其中ICOS和CD86表达上调最为显著;经SEA诱导培养72h后CD86、ICOS亦显著上调表达;培养上清检测发现IFN-γ在4w时呈高表达,7w开始随感染时间延长呈下调表达;IL-4、IL-5、IL-10和IL-13的表达水平则从7w开始明显升高,IL-5的峰值出现在12w,其余均16w达高峰,致20w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CD4+T淋巴细胞协同刺激分子表达水平与Th1/Th2免疫偏移密切相关,其中ICOS、CD86在介导Th2极化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鼠感染裂头蚴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了解小鼠感染后的细胞免疫特点。方法从黑斑蛙体内检获裂头蚴,口服法感染昆明小鼠,5条/只。感染后第2~10周分批处死小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T、CD8^+T),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TNF-α、IL-4、IL-10的含量变化。结果实验鼠CD4^+T细胞百分比在感染后第2~5周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下降,第9周降至(31.61±5.33)%,第10周又回升到第8周水平;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第4周达高峰,为(41.69±15.84)%。IFN-γ在感染后第3周为(13.36±2.58)pg/ml,第4周为(13.96±4.53)pg/ml,第5周为(13.33±2.32)pg/m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F-α第4周达(22.99±4.52)pg/ml,之后呈下降趋势,第10周降至(10.99±1.14)pg/ml;IL-4第4周开始上升,第7周达(18.31±7.70)pg/ml,第8周后逐渐下降;IL-10从第5周起逐渐上升,至第8周达到(15.89±4.64)pg/ml,之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小鼠感染裂头蚴早期,发生Th1免疫应答;随着感染的进程,免疫应答向Th2偏移。Th1/Th2型免疫应答发生的时相和效应强度可能影响裂头蚴感染的最终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TIGIT信号在日本血吸虫感染过程中Th1/Th2反应平衡中的作用。方法 C57BL/6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并以未感染小鼠作为正常对照。感染0、3、5、8、13周时取小鼠脾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TIGIT阳性细胞比例,以及TIGIT阴性和TIGIT阳性细胞上Ki67、IFN?γ、IL?4表达水平。结果 日本血吸虫感染组小鼠脾脏中TIGIT+细胞占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9.30%±0.70% vs. 3.09%±0.50%;t = 29.09,P < 0.01),但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脾脏中TIGIT+细胞占CD8+ T细胞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1%±0.26% vs. 3.58%±0.16%;t = 0.108,P > 0.05),且感染组和对照组小鼠脾脏中TIGIT+细胞占非T细胞的比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86%±0.19% vs. 1.37%±0.17%;t = 1.931,P > 0.05)。进一步分析发现,Ki67在TIGIT+细胞上的表达比例(17.03%±0.64%)较其在TIGIT?细胞上表达的比例(6.59%±0.37%)显著升高(t = 14.09,P < 0.01),而CD4+ TIGIT+细胞中Th2/Th1比值显著高于CD4+ TIGIT?细胞(39.28%±3.75% vs. 11.79%±1.64%;t = 6.721,P < 0.01)。结论 感染日本血吸虫后,CD4+ T细胞上TIGIT表达增加,且可能通过诱导Th2细胞增殖进而促进Th2细胞比例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可溶性速殖子抗原(soluble tachyzoite antigen,STAg)和霍乱毒素(choleratoxin,CT)佐剂制备的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小鼠,观察肠粘膜诱导部位Peyer’s patches(PP)的细胞免疫应答及持续时间,探讨其免疫机制。方法BALB/c小鼠9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STAg(20μg/只)为抗原,CT(1/μg/只)为佐剂滴鼻免疫,对照组PBS滴鼻。滴鼻2次(间隔2周)后,每组6只小鼠分别于第1、2、3、4、6、8、10、12周处死。计数PP个数,制备PP淋巴细胞悬液,计数并涂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D4^+、CD8^+T细胞亚群。结果实验期间两组小鼠PP数目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免疫后PP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生,第2周达高峰,第1、2、3周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CD4^+T细胞增生为主,第1周~第8周高于对照组(P〈0.01),CD8^+T细胞第1周~第4周显著增高(P〈0.01),CD4^+/CD8^+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弓形虫复合粘膜疫苗滴鼻免疫BALB/c小鼠可有效诱导肠PP部位持续性的免疫应答,从而激活肠粘膜效应部位淋巴细胞的抗弓形虫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18.
旋毛虫抗C57BL/6小鼠体内Hepa1-6肝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旋毛虫对C57BL/6小鼠体内Hepa1-6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成8组,每组10只。第1和5、2和6、3和7组分别感染未处理旋毛虫、^60Co处理和紫外线处理旋毛虫,4和8组为不感染旋毛虫对照组,1~4组和5~8组分别于接种旋毛虫前7 d和接种后11 d接种Hepa1-6肝癌细胞。荷瘤后25 d后处死小鼠,测量肿瘤体积、重量及脾脏CD3^+、CD4^+、CD8^+淋巴细胞数量。结果未处理旋毛虫组、^60Co处理组和紫外线处理组小鼠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脾脏CD3^+、CD4^+百分率和CD4^+/CD8^+、CD4^+/CD3^+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未处理的旋毛虫、经^60Co和紫外线处理的旋毛虫对C57BL/6小鼠体的Hepa1-6肝癌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未处理旋毛虫的抑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重组人IL-2及IFN—γ对感染弓形虫妊娠鼠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人IL-2及IFN-γ对感染弓形虫孕鼠T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的影响。方法取BALB/c孕鼠8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感染对照组、IL-2组及IFN-γ组。于妊娠第8天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2ml生理盐水,其余各组腹腔注射200个弓形虫速殖子,并于妊娠第7、8、9天IL-2组每只孕鼠腹腔注射1000UIL-2,IFN-γ组每只孕鼠腹腔注射1000UIFN-γ。其余两组腹腔注射0.2ml生理盐水。妊娠第10、12、14、16、18天取妊娠鼠尾静脉抗凝血100μl,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及CD8+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小鼠CD4+T细胞水平在妊娠第10、12、14、16、18天均显著降低,而CD8+T细胞在妊娠第10、12天显著升高,CD4+/CD8+T细胞比值倒置。但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其他各组CD4+T细胞在妊娠第10、12、14天显著升高,CD8+T细胞在妊娠第10、12天显著降低,CD4+/CD8+T细胞比值在妊娠第10、12、14天明显升高。而在妊娠第16、18天,CD4+、CD8+及CD4+/CD8+T细胞水平与感染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弓形虫攻击孕鼠后,免疫调节失衡,机体抗抵力下降,而重组人IL-2及IFN-γ可以改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提高母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