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病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为此类患者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将该院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口腔科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系统化护理,分析两组干预前后的牙龈指数(GI)及牙龈出血指数(GBI),同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前GI和GB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干预后的GI和GBI均低于对照组,且相对于干预前的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67%vs 83.33%,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治疗中实施系统化护理的效果较好,不仅促进了牙周炎康复,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讨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1月—2015年11月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率情况、疾病了解程度以及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按时检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自我监测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药物治疗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了解情况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出院时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结束后其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有效性。方法在该院患者中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共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以电脑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的牙周炎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治疗的效果、患者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同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78.00%);实验组的治疗满意度(92.00%)也高于对照组(72.00%);实验组的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的口腔干预下对牙周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升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提升医院在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患者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慢性牙周病患者口腔治疗中的护理要点。方法该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18例糖尿病并发慢性牙周病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口腔治疗中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59例: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并总结护理要点。结果实验组3个月后前牙菌斑指数、前牙出血指数以及简易生活质量(SF-36)量表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慢性牙周病患者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1月接收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随访显示:观察组干预后3个月的血糖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并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取2013年2月—2014年9月期间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相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了患者的血糖,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血糖水平与并发症率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饮食护理干预,良好的饮食控制能有助于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2型糖尿病护理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连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院外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情况。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选取该院80例2型糖尿病院外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各40例,对比两组2型糖尿病院外患者的血糖控制、生活质量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2型糖尿病院外患者的血糖较对照组患者低,观察组2型糖尿病院外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2型糖尿病院外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11月—2017年1月来该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共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的30例患者均给予其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是给予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HAMD、血糖水平情况及SF-36各项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的HAMD(15.77±2.03)分与对照组患者的HAMD(32.56±2.55)分相比明显降低,说明患者的抑郁的情绪得以有效缓解(P0.05);对照组的血糖水平、FDG、2 hPG、HbAlc等均比干预后的观察组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显著(P0.05)。且SF-36各项评分均比对照组的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抑郁状况及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4例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2例。采用常规糖尿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糖尿病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糖尿病护理门诊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7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0例,在取得患者的同意之后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的患者入院治疗只进行常规治疗,护理门诊不进行患者治疗的干预,观察组在该院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增加护理门诊对治疗进行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两组只在护理门诊干预条件不同之下进行治疗,其他护理治疗项目都一致。在住院治疗一段时间以后,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遵医行为和患者自身控制血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接受护理门诊的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之后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门诊干预的措施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可以很好的自行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上糖尿病护理门诊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血糖水平较干预前降低,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运动、饮食、足部护理、用药、血糖监测评分较对照组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利于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83例)和观察组(n=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饮食,观察组采用营养支持干预,干预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营养状态、血脂及血糖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LB、TP及M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C水平略低,HDL-C水平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进食后2 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改善血脂代谢水平,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缺牙的原因及其义齿修复中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列入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非糖尿病人员并将其列入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牙周病牙数、缺牙数和龋病牙数情况,同时分析其牙列缺损情况和相应的义齿修复的情况,以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的缺牙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牙周病牙数、缺牙数和复杂牙列缺损数相比,观察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的复杂牙列缺损情况、牙周病牙数以及定期口腔健康检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缺牙现象的原因包括复杂牙列缺损情况、牙周病牙数等,并和患者是否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密切相关,需要及时地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分析,设为观察组,以同期40例糖尿病无心脑血管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多喜欢甜食、荤食、并具有烟酒史,日常生活中的运动频率亦较低,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病变与日常饮食控制不良、吸烟史、低血糖史等因素有密切关系,通过早期干预能有效减少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概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研究对糖尿病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控制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3例,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对照组43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在经过护理后患者糖尿病并发症的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在进行干预护理后,患者糖尿病并发症控制有效率为88.4%,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后,并发症控制有效率为46.7%,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于控制并发症的产生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牙周病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口腔科就诊的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处理,观察组在降糖处理的基础上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没有观察组控制的好,牙周情况(菌斑,牙石,出血等)对照组较观察组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较单纯的降糖处理血糖控制佳,牙周病治疗情况好,临床可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于食物成分分析的营养干预对糖尿病血瘀型早期肾病预后改善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血淤型早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营养干预,研究组患者予以基于食物成分分析的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干预前后各项指标、临床干预效果以及临床干预满意度情况。结果该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基于食物成分分析的营养干预后,在食欲变化评分、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肌酐等观察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临床营养干预总有效率和临床营养干预总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尿病血淤型早期肾病患者采用基于食物成分分析的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预后,值得应用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讨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急诊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该院急诊科2013年1月—2017年10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100例患者资料为研究对象,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观察组除了急诊常规治疗外,对患者早期抗凝、控制血糖。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治疗效果、吞咽功能评定、神经系统受损评分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疗效评价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咽评定方面入院7 d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前再次评定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系统受损评分上,观察组通过治疗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在急诊治疗中及时控制血糖,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在没有明显禁忌情况下早期对脑梗死实施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使患者预后更好,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抽取该院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生活、心理等方面的早期护理干预,并强化其遵医行为。最后比较两组差异,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得出,干预组在饮食、运动、用药和血糖自我监测等方面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餐前餐后血糖控制相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面、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具有更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