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乳腺癌X线表现和免疫组化标记物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乳腺癌钼靶X线主要征象和乳癌临床检测中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C-erbB2,p53,Er,Pr,PCNA)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并以标记物功能为依据初步分析其内在原因.方法搜集临床资料齐全,检测方法规范统一的病例69例,回顾性分析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和常用免疫组化标记物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erbB2表达水平的高低和病灶有无钙化负相关,列联系数C=0.3217,P=0.0076.PCNA表达水平的高低和病灶边缘是否有毛刺正相关,列联系数C=0.4372,P=0.0002.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征象和免疫组化标记物C-erbB2,PCNA表达水平存在关联性,可由钼靶X线征象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做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2.
早期乳腺癌的X线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效果取决于发现与治疗的早晚,故早期诊断十分重要。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目前检查乳腺癌的最好方法之一,本文对86例早期乳腺癌的X线影像特点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为女性,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49.3岁。发现肿块62例,局部疼痛17例,乳头溢液5例,溢血3例。肿块及疼痛位于外上象限58例(67.4%),外下象限11例(12.8%),乳头后区10例(11.6%),内上象限5例(5.8%),内下象限2例(2.3%)。全部病例无乳头回缩、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与非三阴乳腺癌(non-TNBC)比较,探讨三阴乳腺癌(TNBC)的X线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74例乳腺癌患者资料,对比分析81例TNBC(TNBC组)与493例non-TNBC患者(non-TNBC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X线表现.结果 TNBC组织学分级以中、高级别为主,其中53.09%(43/81)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高于non-TNBC组(39.96%,197/493,P<0.05).与non-TNBC组相比,TNBC病变体积较大,多为单纯肿块型,少见钙化(P<0.05),肿块型TNBC瘤体多为类圆形,边缘光滑,较少见不规则形及毛刺(P<0.05).结论 TNBC与non-TNBC在X线表现及病理特征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了解其特征有助于诊断TNBC.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比增强乳腺X线摄影术(CESM)的强化特点及其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月至2019年3月在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就诊的138例临床怀疑乳腺肿瘤的女性患者资料,并以手术或组织活检的病理结果为参考标准,参照第5版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肿瘤进行评估分类。统计乳腺浸润癌、原位癌及良性肿瘤的强化程度(轻、中、重度)、强化密度(均匀、不均匀)及强化方式[流入型(Ⅰ型)、平台型(Ⅱ型)、流出型(Ⅲ型)],使用χ2检验比较3者间的差异。 结果138例患者共147个乳腺肿瘤,其中40个良性肿瘤,86个浸润癌,21个原位癌。96.5%(83/86)的浸润癌、42.9%(9/21)的原位癌、15.0%(6/40)的良性肿瘤表现为中、重度强化(χ2=87.878,P<0.001)。91.9%(79/86)的浸润癌、85.7%(18/21)的原位癌、73.5%(25/34)的良性肿瘤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包括环形强化)(χ2=7.036,P=0.030)。90.7%(78/86)的浸润癌、47.6%(10/21)的原位癌、32.4%(11/34)的良性肿瘤表现出Ⅱ型、Ⅲ型强化方式(χ2=45.683,P<0.001)。中、重度强化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6.5%(83/86)、42.9%(9/21)、17.6%(6/34);不均匀强化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1.9%(79/86)、85.7%(18/21)、73.5%(25/34);Ⅱ型或Ⅲ型强化方式对诊断乳腺浸润癌、原位癌、良性肿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0.7%(78/86)、47.6%(10/21)、32.4%(11/34)。 结论CESM上肿块显示为中、重度强化,不均匀强化,流出型(Ⅱ型)、平台型(Ⅲ型)强化方式,对于乳腺浸润癌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内癌(DCIS)的X线表现与组织级别、分子分型及Ki-67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3例136侧DCIS的X线表现及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结果 ①136侧DCIS低级别19侧、中级别9侧、高级别108侧;低、中级别X线多表现为单纯钙化(10/28,35.71%),高级别为钙化伴局灶性不对称/肿块(38/108,35.19%)。②136侧DCIS中,Luminal A型70侧(70/136,51.47%)、Luminal B型17侧(17/136,12.50%)、Her-2过表达型41侧(41/136,30.15%)及三阴性型8侧(8/136,5.88%);除Her-2过表达型多以钙化伴局灶性不对称/肿块(17/41,41.46%)为主要表现外,Luminal A型(23/70,32.86%)、Luminal B型(8/17,47.06%)及三阴性型(4/8,50.00%)均以单纯钙化多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08,P=0.135)。③ER/PR(+)钙化形态多为细小多形性(35/51,68.63%)、成簇分布(27/51,52.94%);ER/PR(-)多为线样分支状(19/33,57.58%)、段样分布(23/33,69.70%)。Her-2过表达钙化形态多为线样分支状(20/38,52.63%)、段样分布(25/38,65.79%);Her-2(-)多为细小多形性(33/46,71.74%)、成簇分布(24/46,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Ki-67≤10%时,钙化形态多为细小多形性(15/17,88.24%);当Ki-67>30%时,钙化形态多为线样分支状(14/29,4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6,P=0.029)。结论 DCIS X线以钙化为主要表现,钙化的形态、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组织级别及ER/PR、Her-2、Ki-67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6.
超声、MRI、X线是临床对乳腺癌进行诊断、分期及随访的重要方法。随着乳腺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乳腺癌各分子分型的划分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要求也从依据乳腺影像形态学特征检出乳腺癌发展为利用功能影像学检查对乳腺癌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超声、X线和MRI的乳腺影像学特征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相关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乳腺癌各分子亚型与超声、MRI、X线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纤维腺瘤的特征性钼靶X线征象,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乳腺纤维腺瘤的钼靶X线影像,所有病例术前均拍摄乳腺内外斜位像和头尾位像。结果本组70例纤维腺瘤中,钼靶x线片可显示62例,74个病灶,其中左乳36个病灶,右乳38个病灶。病灶形态圆形、类圆形60个,占81%,46个病灶边界清楚锐利,14个边界部分清楚,4个边界不清。周围有“包膜感征”40个,8例未能显示病灶。结论乳腺纤维腺瘤的特征性X线征象很重要,乳腺X线摄影术是诊断乳腺纤维腺瘤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X线摄影是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对早期病灶检出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深度学习因其高效率、高精度等特点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已有研究将深度学习应用于X线诊断乳腺癌领域,证实其可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漏诊率。本文对深度学习在X线诊断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发生于骨盆的恶性肿瘤的X线CT及MRI影像表现及其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2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转诊上级医院确诊。发生于骨盆恶性肿瘤的X线CT及MRI影像学改变。结果:22例,骨肉瘤7例,尤文氏瘤4例,恶性骨巨细胞瘤7例,转移瘤4例。骨质改变主要表现为筛子样、虫蚀样洛骨性破坏。并出现层状葱皮样骨膜新生骨放射样针状骨。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均伴有周围软组织肿块。结论: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CT及MRI在确定肿瘤软组织肿块的大小骨皮质的破坏。骨髓腔的完整性、骨膜反应及病理性骨折。优于X线平片、有助于临床治疗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X线表现特征分析及其病理基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癌X线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乳腺癌,将X线所见按照肿块、钙化、结构紊乱进行描述,并与病理分型进行对照。结果乳腺癌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肿块影(76%);微钙化是乳腺癌的重要特征,检出率为63%;结构紊乱伴局限性或弥漫性密度增高是乳腺癌的重要表现(24%);血管征是乳腺癌重要的间接征象,显示率为38%;乳腺X线所显示的腋窝淋巴结与手术病理诊断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乳腺癌常见的X线表现为肿块影、结构紊乱、微钙化;乳腺癌不同的X线特征系不同的病理基础所致。  相似文献   

11.
乳腺黏液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乳腺黏液癌的超声、X线等影像学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黏液癌患者(22个病灶)的超声、X线特征及与病理组织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病理组织学分类包括14个单纯型(6个富细胞型,8个少细胞型)和8个混合型病灶.超声:所有病例均存在实性肿块,85.71%(12/14)的单纯型肿块境界清晰,回声等或略低于皮下脂肪,92.86%(13/14)的单纯型病灶后方回声增强;75.00%(6/8)的混合型和14.29%(2/14)的单纯型肿块边界较模糊并细小毛刺,内部回声较脂肪回声低.超声和X线片术前怀疑恶性的比例均为63.64%(14/22).恶性X线表现包括肿块(10个)、局限性不对称致密影(2个)、结构扭曲并恶性钙化和单纯不定性钙化(各1个).肿块主要为高密度,单纯型边界清楚或呈浅分叶状,混合型边界不规则和毛刺改变.81.82%(18/22)的病灶被超声或X线之一疑诊恶性,45.45%(10/22)的病灶术前超声和X线均疑为恶性.结论 乳腺黏液癌尤其单纯型影像学特征不典型,超声和X线诊断均可能诊断为良性病变;肿块边缘特征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依据,混合型肿块较单纯型更具有浸润性特征;超声和X线联合诊断有利于避免误诊,两者之一怀疑恶性时,即应行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乳腺黏液癌的钼靶影像特点及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钼靶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对66例乳腺黏液癌的钼靶影像与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影像均表现为肿物影或肿物伴钙化。单纯型35例,形态、边缘以良性特征为主,仅14%呈不规则形,29%边缘浸润,病理黏液含量高,误诊率为51%。混合型31例,形态、边缘以恶性特征为主,不规则形81%,边缘浸润、毛刺占88%,病理黏液量少,误诊率仅为9%。结论单纯型黏液癌多黏液组影像学表现类似良性疾病,少黏液组及混合型黏液癌多为浸润性生长的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13.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诊断: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DCIS患者38例,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对不同级别DCIS的诊断符合率及微钙化特征。 结果 高级别DCIS 20例,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 18例;单纯DCIS 28例,DCIS伴微浸润10例。超声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68%(28/38)、90.00%(18/20)和55.56%(10/18)。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6.32%(29/38)、90.00%(18/20)、61.11%(11/18)。两者联合对DCIS、高级别DCIS、低级别和中级别DCIS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8.95%(30/38)、90.00%(18/20)、66.67%(12/18)。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微钙化检出率均为57.89%(22/38)。 结论 超声与数字钼靶X线摄影对DCIS的诊断符合率与微钙化发现率相似,直径>20 mm的DCIS常伴有微浸润,直径<10 mm无钙化的DCIS易于漏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X线乳腺钼靶摄影、3.0 T MRI检查对微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证实的微小乳腺癌患者的全数字化X线乳腺钼靶及3.0 T MRI检查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并统计对比钼靶、MRI单独和联合应用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X线乳腺钼靶摄影准确率为64.5%(20/31),MRI 检查诊断准确率为90.3%(28/31),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为96.7%(30/31),高于两者单独应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小乳腺癌X线乳腺钼靶摄影、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5.
乳腺密度是预测乳腺癌风险的一个指标,致密型乳腺与乳腺癌具有相关性,随着乳腺密度的增加,乳腺癌诊断敏感度下降,尤其是致密型乳腺,极大地降低了放射医师的阳性诊断率。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技术可提高致密型乳腺乳腺癌的诊断敏感度。本文综述了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对乳腺密度的评估及乳腺癌诊断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乳腺癌X线特征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分析经乳腺X线摄影以及手术病理证实的76例乳腺癌患者,将X线所见按肿块(大小、边缘、形态)和钙化(分布、形态)情况进行描述,并与Ki-67的表达进行对照,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Ki-67阳性表达的X线特征为肿块直径>2.0cm、类圆形肿块、杆状钙化。结论乳腺癌Ki-67的表达与肿块大小、肿块形态、钙化形态有显著的相关性,根据X线特征可大概推测Ki-67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ABVS)与乳腺X线摄片(MG)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癌的术前影像学资料,比较ABVS与MG对乳腺癌的诊断效果.结果 对65例均进行ABVS检查,冠状面上乳腺癌病灶呈不同程度的强回声“汇聚”征,术前ABVS初步诊断55例(55/65,84.62%)为乳腺癌;对42例同期进行MG检查,术前MG初步诊断27例(27/42,64.29%)为乳腺癌.术前ABVS与MG对乳腺癌的总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VS(26/65,40.00%)对小病灶的检出率高于MG(9/42,21.43%,P<0.05).结论 ABVS冠状切面显示“汇聚”征对诊断乳腺癌具有高度价值.ABVS对乳腺癌的检出率高于MG,且对小病灶的检出率亦高于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