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逆向经皮空心螺钉固定耻骨上支治疗耻骨支内、外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存在耻骨上支不稳定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逆向经皮空心螺钉固定,记录手术及随访信息,并对耻骨上支内、外侧进行对比,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67.7±15.2)min,其中耻骨上支内侧骨折为(55.3±14.4)min,耻骨上支外侧骨折为(76.5±15.4)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平均(42.5±5.2)mL,内、外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9.3±2.2)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周围器官损伤、伤口感染、褥疮、神经损伤以及肌肉萎缩等并发症.1例耻骨上支外侧骨折病例出现内固定周围骨折,1例耻骨上支外侧骨折病例出现退钉现象,其余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共16例患者完成Majeed评分,耻骨上支内侧骨折患者中5例优,2例良;外侧骨折患者中5例优,3例良,1例可.结论 逆向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耻骨上支内、外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耻骨上支内侧骨折手术时间更短,但两者临床效果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量成人上胸椎T1~T6椎板解剖学参数,探讨上胸椎椎板螺钉内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取21具成人T1~T6的干燥标本(不分男女),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其椎板的解剖学数据,包括椎板高度(H)、厚度(T)、宽度(W)、钉道长度(L)、外倾角(angle A)。结果 21具成人尸体T1~T6节段椎板高度、厚度、宽度分别为16.48~21.20mm、6.33~6.90mm、6.68~10.18mm,椎板外倾角为51.7°~55.9°,钉道长度为36.00mm~26.60mm。解剖学左右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上胸椎椎板螺钉具有解剖学可行性,有可能作为上胸椎后路固定的一种替代或者补救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利用骨水泥堆积导向模板技术和3D打印制作的个体化微创逆向耻骨上支髓内拉力螺钉导向模板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宁波市第二医院就诊的5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9岁,分型为LCⅡ型骨折4例,LCⅢ型骨折1例,左侧耻骨上支外侧骨折3例,右侧耻骨上支外侧骨折2例。应用Pro/E软件制作模拟1.5 mm克氏针,选择基准平面,通过Pro/E软件的拉伸功能绘制模拟克式针,以STL格式进行保存。在Mimics软件Medcad模块中运用配准工具进行螺钉的虚拟置入。通过布尔计算将克式针和患侧模型融为一体。根据CT薄层扫描数据,通过图像筛选,蒙板编辑,阈值精确提取,图像填充和分割,光顺处理和缩减三角面片建立完整的骨盆三维重建模型,将骨盆的三维重建数据和虚拟克氏针的数据以STL格式进行保存导入3D打印机打印1:1骨盆模型3D模型及虚拟克氏针,利用骨水泥堆积技术制作反向导向模板,虚拟克氏针截断后将导向模板置于患侧耻骨结节置入1.5 mm直径长度80 mm的克氏针,观察克氏针是否位于患侧耻骨上支骨性钉道内。 结果 3D打印的骨盆模型及数字化个性化导向定制的骨水泥堆积导向模板能够满足耻骨上支骨折置钉的要求,定位导针均位于患侧耻骨上支的骨性钉道内,克氏针置入后经X线及CT证实与手术设计一致,导板与耻骨联合骨性标志贴合良好。 结论 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骨水泥堆积导向模板可实现微创逆向耻骨上支外侧髓内拉力螺钉的精确置入,节省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并减少患者及医护人员的射线暴露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伴有耻骨联合分离合并耻骨上下支骨折患者的外固定架加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耻骨联合分离合并耻骨上下支骨折(Tile B型)患者行外固定架加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观察骨折复位情况、骨盆疼痛、步态、肢体长度、髋关节活动度等.结果 15例患者术后耻骨联合及耻骨上下支骨折均获得解剖复位,骨盆环得以重建,经6~24个月的随访,患者肢体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外固定架加内固定是治疗耻骨联合分离合并耻骨上下支骨折的可靠方法,具有微创、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取12个骨盆标本,其中男7个,女5个。于双侧髋臼中部垂直于前后柱表面截骨,以逆行法沿前柱中心打入一克氏针,其从髂骨后外侧穿出点为P点,作一参考线AB,其中A为坐骨大切迹顶点,B为髂前上、下棘切迹,由P点向AB作垂线,与AB相交于D点,与髋臼上缘相交于E点。然后测量以下数值:①AB,AD,PD,PE的距离;②骨盆俯卧位时前柱克氏针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与矢状面的夹角β;③测量髋臼前柱截面的半径;④测量髋臼前柱克氏针在骨皮质内的长度。结果:PD是AB的中垂线。PD的距离男性为(1.59±0.25)cm,女性为(1.49±0.20)cm;PE的距离男性为(3.67±0.40)cm,女性为(3.28±0.12)cm;夹角α男性为(25.0±2.6)°,女性为(23.9±3.5)°;夹角β男性为(37.5±2.5)°,女性为(37.4±2.2)°;前柱截面的半径男性为(6.45±0.27)mm,女性为(6.34±0.34)mm;前柱克氏针的长度男性为(11.5±0.4)cm,女性为(11.2±0.5)cm。结论: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内固定在解剖学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下颈椎的相关解剖学特征,探讨颈前路反向椎弓根螺钉(ATPS)内固定技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下颈椎CT检查的影像学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利用Advantage Workstation4.2后处理工作站软件测量下颈椎的解剖学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制定出ATPS内固定的置钉参数。结果测量数据男性和女性、左侧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C4进钉点位于置钉椎弓根对侧,正中矢状面旁2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7~8mm,进钉角度为外倾47°~48°、下倾8°~23°;C5进钉点位于置钉椎弓根同侧,正中矢状面旁1~2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7~8mm,进钉角度为外倾45°~48°、下倾9°~23°;C6~C7进钉点位于置钉椎弓根同侧,正中矢状面旁3~4mm,距椎体上终板平面7.5~8.5mm,进钉角度为外倾33°~40°、下倾10°~27°。C3~C7节段,进钉直径为3.5mm、4.0mm、4.5mm,进钉长度为30mm。结论 ATPS内固定技术可用于下颈椎内固定,并总结出进钉参数。ATPS内固定技术有可能对颈前路内固定翻修、椎体破坏、严重骨质疏松等困难情况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社会的进步,车祸伤等高能量损伤导致的骨盆骨折越来越常见,骨盆的解剖位置较深,结构复杂,骨盆骨折手术的技术要求高,手术难度大,救治不当时致残率和死亡率较高。当骨盆受到前后方的挤压力时,因耻骨支最细,为骨盆前环的薄弱点,最易发生骨折[1]。我科于2015年4月收治左髋关节脱位、左髋臼粉碎性骨折、右耻骨上支骨折患者1例,行髋臼横断伴后壁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右耻骨上支骨折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愈合良好。本例患者是承德地区首例C型臂X线机透视下微创经皮逆行拉力螺钉治疗骨盆前环耻骨上支骨折的手术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项勇 《广州医药》1998,29(6):31-31
1993年1月~1997年12月经耻骨上膀胱内行前列腺摘除术74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中,80岁以上者5例,70~79岁29例(3919%),60~69岁36例(4864%),50~59例4例。术前检查发现心血管疾病19例,高...  相似文献   

10.
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提供国人寰椎的数据,探讨经寰椎后弓侧块(类似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 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50例干燥寰椎标本的后弓进钉点及进钉方向等相关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测量得出寰椎后弓、侧块、椎动脉沟、后弓侧块螺钉通道的轴线长度,及后弓进钉点和进钉方向等参数。结论 寰椎具备行经后弓侧块螺钉内固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侧颅底解剖学结构的观察与测量,为临床侧颅底手术的定位、导航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甲醛浸泡的成人尸头10个(20侧),观测颈静脉球区域神经血管、颈内动脉毗邻的解剖关系。结果颈静脉球,其形态可分为隆起型和低平型,舌咽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前内侧者,迷走神经和副神经多位于颈静脉球内侧者,颈内动脉岩骨段距离鼓膜张肌的长度平均为2.2mm,距离下颌神经和脑膜中动脉的平均长度分别为6.9mm和6.8mm。结论侧颅底血管和神经分布密集,术者了解侧颅底血管和神经的解剖关系,有利于手术中安全扩大手术视野,避免术中损伤血管、神经。  相似文献   

12.
作者在放大4~9倍的手术显微镜下,对国人50例小脑动脉(包括椎基底动脉主干)的起点、行程,分支、变异,外径及和脑神经的关系等进行了详细地观察: 1、椎动脉汇合点在脑桥部者最多。其管径成人平均左侧为3.13毫米,右侧2.91毫米,平均长度左侧为21.4毫米,右侧31.9毫米,基底动脉止点在中脑脑桥沟水平以上的多见。成人平均管长为3.57毫米,长度28.6毫米。 2、小脑下后动脉的外侧袢中有13.7%接角面、听神经。成人左侧平均管径为1.35毫米,右侧1.29毫米。 3、小脑下前动脉多数在展神经外侧分为前外侧和后内侧动脉,前者形成的桥臂袢有22%与三叉神经接触:主干或其分支与面听神经接触多见。成人平均管径左侧为0.87毫米,右侧1.00毫米。 4、小脑上动脉44.4%与三叉神经根北侧接触。管径平均成人在侧为1.27毫米,右侧1.32毫米。本文根据上述观察结果阐述了小脑动脉间的代偿关系,小脑动脉与脑神经的关系,并就此与神经痛的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骨盆环各部分骨质厚度及其外周大血管和神经的占位,为骨盆骨折螺钉固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正常的骨盆骨性标本74例(男40例,女性34例),以盆腔中心为圆点,按照顺时针方向沿骨盆界线测量各部分骨的厚度;选取30例正常骨盆部CT片,以同样方法测量骨盆环各点骨的厚度.解剖尸体标本,按照顺时针方向解剖观察骨盆环外周的大血管和神经的位置及走行.结果 (1)骨盆环沿骨盆界线在0:00(12:00)到6:00整点的骨质厚度(mm)的骨质标本测量结果分别为25.36±3.03(女24.48±2.16)、32.59±7.21(女22.88±2.13)、24.06±2.89(女20.40±2.07)、44.12±3.97(女37.55±3.60)、27.88±2.36(女22.68±2.26)、13.80±2.14(女10.22±2.05)、15.04±2.31(女13.53±2.22),CT测量结果分别为25.44±2.95、30.45±7.14、24.49±2.74、44.35±4.21、27.66±2.12、14.06±1.86、15.85±2.15.(2)按顺时针刻度确定骨盆环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的位置为:股神经、股动静脉的位置在4:00~4:30点之间(左)和7:00~7:30点之间(右);闭孔神经血管位置在4:30~5:00之间(左)和7:00~7:30之间(右).结论 以盆腔中心为圆点,用顺时针刻度确定骨盆各点的位置及其周围的大血管和神经位置的方法较为简便.掌握骨盆环各部的骨质厚度,对骨盆骨折螺钉内固定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成人下颌升支骨质结构的应用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下颌骨髁状突骨折轴向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将15具成人离体下颌骨升支于不同水平作截面,在每个截面上对与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技术有关的骨质结构指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下颌升支颊侧皮质骨较舌侧厚,松质骨于升支中份厚度最大,部分下颌升支无松质骨结构。结论:本研究为髁状突骨折轴向拉力螺钉复位固定技术提供了准确的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险峰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165-166,F0003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39具尸体,通过模拟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的颈胸段脊柱前路术式暴露椎体的步骤,采用连续层次解剖法,由外到内、由浅人深重点观察C5-T3椎体前方在前路途径中必须牵开和需要保护的几个重要结构,并测量相关重要参数。结果左头臂静脉长度为(67.8±11.2)mm,其与头臂干交点距胸骨上切迹的垂直距离为(52.6±21.3)mm,左静脉角与前正中线的水平距离为(43.3±8.8)mm;胸膜顶最高点距锁骨内1/3上缘的垂直距离:左侧(8.1±2.2)mm、右侧(13.1±2.9)mm,左右两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导管弓最高点距环状软骨水平的垂直距离和距前正中线的水平距离分别为(19.2±4.3)mm和(34.1+2.1)mm;右喉返神经穿入脏筋膜位置位于C7-T1椎间水平6例,占15.38%。位于T1椎体上半部水平33例,占84.62%;其与颈总动脉内侧缘交叉点位于T1上半水平9例。位于T1下半水平30例,分别占23.08%和76.92%。结论颈胸段脊柱的前路术式采用经胸骨柄和部分锁骨切除方式可使C5-T3充分暴露,只有熟悉了局部解剖才能佑前路手术得以诈常开展.从而降低疾源件并寿疗管毕率.  相似文献   

16.
颌间牵引钉在治疗颌骨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鸿  廖天安  郑长泰 《海南医学》2005,16(10):42-43
颌间牵引钉配合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是一种新型简单的方法,与传统牙弓夹板牵引的治疗疗效相当,是一种快捷、安全、卫生且有效的颌间牵引固定方法,不但术后病人主观舒适度好,易保持口腔卫生,而且并发症少,容易为患者所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髋关节直接前入路远端延长及其易损伤结构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参照手术入路层次对10个成年尸体下肢标本相关结构和重要的神经血管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外侧皮神经外侧支与切口线的距离在X1、X2、X3线平面上分别为(0.61±0.39)、(-0.65±0.39)、(-0.10±0.32)cm,股外侧皮神经内侧支与切口线的距离在X1、X2、X3线平面上分别为(1.53±0.52)、(0.67±0.56)、(1.28±0.56)cm。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升支、横支、降支)与切口线的交点与髂前上棘(ASIS)的距离分别为(7.77±0.79)、(11.01±1.48)、(14.91±1.48)cm,旋股外侧动脉各分支(升支、横支、降支)与切口线的交点与X1线平面的距离分别为(0.48±0.58)、(4.99±1.18)、(7.35±1.07)cm。股神经股外侧肌支分支(最上支、最下支)入肌点与ASIS的距离分别为(11.26±0.96)、(15.09±1.74)cm,股神经股外侧肌支分支(最上支、最下支)入肌点与X1线的距离分别为(4.70±2.09)、(7.71±1.45)cm。结论转子间线的远端是许多神经分支的入点,髋关节直接前入路切口的远端延长不应超过大转子平面以下1.1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临床脑桥小脑三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应用26例经10%甲醛充分固定并灌有乳胶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的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2.3±1.0)mm;②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外方者占92.5%,岩静脉与神经根的最短距离为(5.0±3.8)mm,最长距离为(7.1±4.1)mm,静脉对神经根有压迫的占15.4%;③岩静脉距横窦与乙状窦交角处的距离为(31.1±5.2)mm。结论:岩静脉解剖结构存在许多变异,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密切,变异的岩静脉可引起三叉神经痛,手术中应明确岩静脉解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岩静脉的临床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临床脑桥小脑三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应用26例经10%甲醛充分固定并灌有乳胶的国人成人头颅湿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的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2.3±1.0)mm;②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外方者占92.5%,岩静脉与神经根的最短距离为(5.0±3.8)mm,最长距离为(7.1±4.1)mm,静脉对神经根有压迫的占15.4%;③岩静脉距横窦与乙状窦交角处的距离为(31.1±5.2)mm。结论:岩静脉解剖结构存在许多变异,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密切,变异的岩静脉可引起三叉神经痛,手术中应明确岩静脉解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应用重建钉固定时,添加磷酸钙骨水泥强化股骨颈内2枚锁钉所产生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选择15个老年新鲜尸体的全长股骨干标本(年龄〉55岁),随机分为3组,单纯重建钉固定非强化组,添加磷酸钙骨水泥(CPC)强化组,添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组,固定后2h分别测定3组中股骨颈的2枚锁钉各自的初始松动加载力和最大轴向拔出力。结果单纯重建钉固定时股骨颈内上方螺钉的初时松动加载力和最大轴向拔出力明显小于下方的螺钉;添加CPC和PMMA后均能够明显增加初时松动加载力和最大轴向拔出力,但两强化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建钉固定时股骨颈内上方螺钉的固定强度小于下方螺钉,更容易退钉。添加磷酸钙骨水泥能够大大提高重建钉的股骨颈内锁定螺钉的固定强度,与传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比较固定强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