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3 毫秒
1.
妊高征患者血清和脐血中MDA、SOD、维生素E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测定妊高征患者血清和脐血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维生素E(VitE)的水平并探讨在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化学发光分析法和比色法测定 6 4例正常孕妇及5 4例妊高征孕妇血及脐血清中MDA、SOD及VitE水平。结果 :妊高征轻、中重度组较正常同期孕妇MDA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P <0 .0 1) ,SOD活力及VitE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P <0 .0 1,P <0 .0 1) ,中重度妊高征组与轻度组间各指标有显著差异 (P <0 .0 1) ,脐血各组各参数略低于母血或与其接近 ,两者呈正相关。结论 :提示妊高征患者和新生儿机体氧化 抗氧化平衡失调 ,自由基损伤过程对妊高征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N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同时期血清一氧化氮 (N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变化。方法 :检测 2 4例短暂性脑缺血 (TIA)、5 2例脑梗塞、45例脑动脉硬化患者不同时期血清NO、SOD及MDA含量变化并与 2 8例健康人对照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急性期 :血清NO水平 ,TIA组与脑梗塞组显著升高 (P <0 .0 1) ;脑动脉硬化组显著降低 (P <0 .0 1) ;各患者组SOD活性显著降低 (P <0 .0 1) ;MDA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恢复期 :TIA组与脑梗塞组NO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P <0 .0 1) ,稍高于正常人但无显著性 ;SOD活性较急性期明显升高 (P <0 .0 1) ,但仍明显低于正常人 (P <0 .0 1) ;MDA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P <0 .0 1) ,稍高于正常人 (P <0 .0 1) ;MDA含量较急性期明显下降 (P <0 .0 1) ,稍高于正常人但无显著性。结论 :在缺血性损伤发展过程中 ,NO水平与SOD含量起重要作用 ,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
姚盛钧 《微创医学》2003,22(3):276-278
目的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NO、NOS、MDA、SOD、C(VitC)、E(VitE)的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7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第1~4周NO、NOS、MDA、SOD、VitC、VitE含量,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氧化剂NO、NOS、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01),于发病后1周显著升高,第2~4周逐渐下降;抗氧化剂SOD、VitC、VitE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0.01),于发病后1周内显著降低,第2~4周逐渐升高.结论脑出血患者内源性氧化剂NO、NOS、MDA水平显著升高,抗氧化剂SOD、VitC、VitE则明显降低,观察它们的水平变化,有助于监测脑出血的病情演变.检测氧化剂及抗氧化剂含量是反映脑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探讨唾液或血清SOD活性、MDA及血清铁含量在牙周病中的作用 .方法 :选择 2 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 (CP组 )、 17例菌斑性牙龈炎患者 (PIG组 )和 15例健康者(对照组 ) .用硫代巴比妥酸 (TBA)比色法、羟胺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MDA含量、SOD活性和血清铁含量 .结果 :( 1)同对照组比较 ,PIG组唾液MDA含量并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CP组唾液MDA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CP组唾液MDA含量明显高于PIG组(P <0 0 5 ) .( 2 )牙周病各患病组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 (P <0 0 5 ) ,MDA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 3 )PI…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患者内源性氧化剂与抗氧化剂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盛钧 《医学文选》2003,22(3):276-278
目的 观察脑出血患者血清 NO、NOS、MDA、SOD、C( Vit C)、E( Vit E)的水平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 70例脑出血患者血清第 1~ 4周 NO、NOS、MDA、SOD、Vit C、Vit E含量 ,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出血组氧化剂 NO、NOS、MDA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 P均<0 .0 0 1 ) ,于发病后 1周显著升高 ,第 2~ 4周逐渐下降 ;抗氧化剂 SOD、Vit C、Vit E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 P均 <0 .0 5~ 0 .0 1 ) ,于发病后 1周内显著降低 ,第 2~ 4周逐渐升高。结论 脑出血患者内源性氧化剂NO、NOS、MDA水平显著升高 ,抗氧化剂 SOD、Vit C、Vit E则明显降低 ,观察它们的水平变化 ,有助于监测脑出血的病情演变。检测氧化剂及抗氧化剂含量是反映脑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氧化 -抗氧化系统的作用及途径。方法 :43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口服银杏叶片 ,检测其用药前后体内丙二醛 (MDA)、一氧化氮 (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结果 :用药 8周后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MDA含量下降了 2 5 .10 % (P <0 .0 5 )NO含量上升了 3 .4% ,SOD和GSH -px活性分别上升了 3 4 .70 % (P <0 .0 1)和 40 .0 0 % (P <0 .0 5 )。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妊娠期糖尿病 (GDM)孕妇血清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一氧化氮(NO)含量 ,寻找监测GDM病情变化的临床指标 .方法 :采集 30例GDM患者和 4 5例正常孕妇血清 ,以硫代巴比妥酸 (TBA)比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MDA ,SOD和NO含量 .结果 :GDM组SOD ,NO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MDA含量在两组无显著差异 ,但与GDM患者控制情况相关 .结论 :MDA ,SOD ,NO的变化与GDM的病理过程有关 ,MDA可作为临床监测GDM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病人外周静脉血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以及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妊高征发生、发展的关系。 ②方法 用酶生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 2 7例非妊娠妇女、32例正常妊娠妇女和 5 1例妊高征孕妇血清中SOD、GSH px活性以及MDA含量。 ③结果 正常妊娠组SOD、GSH px活性及MDA含量较非妊娠组明显增高 (F =3.2 6~ 11.4 8,q =2 .6 9~ 8.2 7,P <0 .0 1) ,SOD/MDA、GSH px/MDA比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妊高征组MD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 (q =4 .34,P <0 .0 1) ,且病情越重 ,增加越明显 (q =4 .78~ 8.2 6 ,P <0 .0 1) ;而SOD、GSH px活性、SOD/MDA、GSH px/MDA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 ,差异有显著性 (q =2 .0 1~ 9.37,P <0 .0 1)。④结论 妊高征的发生、发展与机体氧化和抗氧化平衡失调有关 ,SOD/MDA、GSH px/MDA可作为早期判定妊高征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金边瑞香对小鼠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 :观察金边瑞香对小鼠血清、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SOD活性及硫代巴比妥酸 (TBA)比色法测定MDA含量。结果 :金边瑞香提取液 2 0 0、10 0 g/kg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肝组织中SOD活性 (P <0 .0 1,P <0 .0 5 ) ,并明显降低血清、肝组织中MDA的含量 (P <0 .0 1,P <0 .0 5 )。结论 :金边瑞香提取液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脑梗塞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黄嘌呤氧化法 (测定SOD)、硫代巴比妥盐法 (测定MDA)测定 4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 (发病 72h内 )、2 0例患者恢复期 (发病 3周后 )及 33例对照者血浆SOD、MDA含量 ,并进行比较。结果 :急性期时患者血浆中SOD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恢复期时患者血浆中SOD、MDA含量接近对照组 (P >0 0 5 )。神经功能缺损积分 ,中型组患者血浆中MDA高于轻型组 (P <0 0 5 ) ;重型组患者血浆中SOD明显低于轻型组 (P <0 0 1) ,MDA明显高于轻型组 (P <0 0 1)。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后 ,患者血浆SOD含量明显降低 ,MDA含量明显增高 ,并与病情轻重密切相关 ,随病情的好转SOD、MDA的含量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1.
刘镇平  杨义成 《河北医学》2009,15(6):639-641
目的:探讨荨麻疹患者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erythrocuprein,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和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的水平变化与荨麻疹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用分光光度计及硝酸还原酶法测定25例急性荨麻疹、2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30名正常健康者SOD活性、MDA及NO的水平。结果:急性荨麻疹患者SOD活性均低于慢性患者和正常对照组(P〈0.01),且慢性患者又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荨麻疹患者MDA和NO的水平高于慢性患者(P〈0.01~0.05)和正常对照组(P〈0.001~0.01),慢性患者其水平又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氧化失衡存在于荨麻疹发病中,SOD、MDA和NO可能在荨麻疹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癌肿患者血清抗氧化维生素与脂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抗氧化维生素E(VitE)、C(VitC)、脂质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癌肿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测定74例癌肿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血清VitC、VitE、TG、TC、HDL-C、LDL-C和脂质过氧化终末产物丙二醛(MDA,以此作为脂质过氧化程度标志)浓度。结果:胃癌(P=0.012)、肺癌(P=0.038)和乳腺癌(P=0.020)患者血清VitC明显低于对照组,但肝癌(P=0.759)和食管癌(P=0.096)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癌肿患者血清VitE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各癌肿患者TC、TG和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伴HDL-C下降,但胃癌患者血清LDL-C和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癌肿患者MDA均较对照组高。除胃癌患者血清VitE(r=0.562,P=0.023)和食管癌患者TG(r=0.659,P=0.014)与MDA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外,其余未有相关性。结论:本研究表明癌肿患者血清TG、TC、LDL-C和MDA水平增高,HDL-C、VitC和VitE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3.
杨黎明  蒋志宏 《上海医学》2002,25(11):687-689
目的:研究维生素E、硒作为氧自由基清除剂对氧自由基脂质氧化物丙二醛(MDA)和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超氧化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测定糖尿病肾病患者27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30例及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伴肾损害患者25例,测定维生素E和硒治疗前后的血清MDA、SOD的活力浓度。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MDA和SOD水平均高于正常值;治疗3个月后MDA值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SOD值均略有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E和硒治疗后血清MDA水平降低,表明氧自由基清除剂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改善细胞代谢及功能。由于所选病例均为早期肾损害者,治疗前血清SOD出现代偿性增高,治疗后仍处在增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黄芪对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观察黄芪对其的影响。 方法:选取6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透析过程中给予(治疗组)或不予(对照组)黄芪注射液治疗12周,另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成年志愿者10例为健康人组。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advanced oxidation protein product,AOPP)、脂氧化终末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维生素E(vitamin E,VitE)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含量。 结果:与健康人比较,MHD患者血浆AGEs、AOPP、MDA和CRP含量显著升高(P<0.01),VitE含量显著降低(P〈0.01);黄芪注射液治疗12周后,MHD患者血浆AGEs、AOPP、MDA和CRP含量明显下降(P〈0.05,P〈0.01),VitE浓度无变化(P〉0.05)。 结论:MHD患者存在明显的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黄芪注射液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氧化产物的蓄积,减轻微炎症状态。但减少抗氧化剂VitE丢失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血脂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测定了 46例CHD患者及 37例正常人血清丙二醛 (MDA)、SOD、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结果 :CHD患者MDA、TC、TG、LDL -C显著高于正常 (P <0 0 1) ,SOD、HDL -C显著低于正常 (P <0 0 2 ) ,而且MDA与TC、LDL -C呈显著正相关 (r=0 31,P <0 0 5 ;r =0 37,P <0 0 2 ) ,SOD与HDL -C呈显著正相关 (r =0 34,P <0 0 5 )。结论 :CHD患者脂质过氧化 (LP)增强与抗氧化功能降低及脂质代谢障碍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血清脂联素(A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将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蛋白排泄率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SDM)、微量白蛋白尿组(NA)、大量蛋白尿组(MA).另设正常对照组(NC).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DN患者血清APN、VEGF水平,采用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结果:①DN患者血清APN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DN患者各组间比较,大量蛋白尿组的血清APN水平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EGF水平在NA、MA组明显高于SDM组和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NC组比较,SOD活性及GSH-Px水平在糖尿病各组明显下降(P<0.01),MDA水平在NA组、MA组明显升高(P<0.01).③糖尿病患者血清APN与UAER、MDA、VEGF浓度呈负相关(P<0.05),与SOD、GSH-Px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清VEGF浓度与病程、HbAlc、UAER、MDA的升高呈正相关(P<0.05),与SOD、GSH-Px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DN患者血清APN、VEGF水平与氧化应激密切相关,低APN血症是2型糖尿病及DN发生的危险因素,VEGF升高可能是DN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还脑益聪胶囊治疗老年轻度认知损害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还脑益聪胶囊治疗老年轻度认知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各组试验药进行盲法要求包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法共观察90例老年MCI患者,并选45例老年健康者进行治疗前对照分析相关指标。治疗组45例(剔除1例)用药为还脑益聪胶囊(每次3粒,3次/d),同时加服三乐喜模拟药(每次2粒,3次/d);对照组45例(剔除2例)用药为三乐喜胶囊(每次2粒,3次/d),同时加服还脑益聪胶囊模拟药(每次3粒,3次/d),温开水送服。两组疗程均为16周。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记忆、中医症状、脑血流、自由基、炎性介质及脂代谢变化等情况的分析。结果:老年MCI患者临床记忆量表各项指标积分与老年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白细胞介素-1a(interleukin-1a,IL-1a)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除指向记忆-项外,还脑益聪胶囊治疗组老年MCI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记忆量表积分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脑益聪胶囊对患者大脑前、后动脉的平均血量参数均有明显提高作用(P〈0.01,P〈0.05),并且显著改善脑动脉的阻力指数(P〈0.01);还脑益聪胶囊还能显著升高老年MCI患者血清SOD活性,同时降低Ache、IL-1α及IL-6的血清含量(P〈0.01,P〈0.05);还脑益聪胶囊对患者血脂的改善作用与三乐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还脑益聪胶囊治疗老年轻度认知损害有较好疗效,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  相似文献   

18.
李青艳  王绩凯  冯哲伟  李迎春 《重庆医学》2012,41(16):1591-1592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与肝功能的相关关系,为阐明NAFLD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检测了150例NAFLD患者及1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四个指标,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NAFLD组患者血清MDA、ALT、AST分别为(2.61±0.90)nmol/mL、(38.34±23.31)U/L、(32.66±12.36)U/L,高于对照组(2.42±0.93)nmol/mL、(23.53±12.74)U/L、(29.55±9.53)U/L(P<0.05),SOD活性为(75.77±15.97)U/mL,低于对照组(80.65±15.20)U/mL(P<0.01)。相关分析发现全部研究对象的MDA与ALT呈正相关(r=0.125,P<0.05),SOD活性与AST呈正相关(r=0.191,P<0.01);病例组的SOD与AST呈正相关(r=0.241,P<0.01)。结论 NAFLD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水平增高,并与肝功能之间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狼疮性肾炎(LN)病人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系统的状态,对30例LN病人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维生素E(VE)、总抗氧化能力(TAOP)以及尿液总SOD和MDA进行测定。结果发现:病人血清铜锌SOD活力、VE含量和TAOP明显低于正常水平(P值均小于0.001);LN活动者(17例)尿液MDA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和LN非活动者(P值均小于0.01),并与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7504,P<0.001)。提示LN病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较低下,肾脏的脂质过氧化增加与其肾小球损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