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介入技术治疗门静脉 (PV)和肠系膜上静脉 (SMV)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对 6例诊断为PV和SMV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经颈静脉途径经肝穿刺门静脉 (TIPS)介入治疗。经TIPS途径穿刺PV分支成功后插入导管做PV SMV造影 ,然后用 8F导管抽吸血栓 ,同时用“J”形导丝和猪尾形导管捣碎血栓 ,间断将尿激酶 (UK)经多侧孔导管注入PV和SMV。清除大部分血栓后 ,保留多侧孔导管至SMV内持续溶栓 3~ 13d。结果 6例治疗均成功 ,1例术后 12d死于腹腔脓肿。随访 4个月至 3年 ,5例健在 ,Doppler超声波复查显示PV和SV血流通畅 ,无血栓复发。结论经TIPS途径介入技术 ,包括用导管抽吸、捣碎血栓和局部溶栓治疗 ,是治疗急性症状性PV和SMV血栓形成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医源性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损伤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陈训如 《肝胆外科杂志》2006,14(2):157-158,128
由于解剖关系,胰腺手术时涉及的周围大血管较多。特别是胰头、胰体部的肿块组织与门静脉(PV)及肠系膜上静脉(SMV)等大血管毗邻紧密,手术切除时常易造成病变周围大血管的医源性损伤,从而导致术中大出血,增加了手术难度,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门静脉(PV)及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医源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损伤的紧急处理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源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损伤的致伤原因及术中治疗经过,并就预防进行了探讨.结果 该组7例,其中门静脉损伤2例,肠系膜上静脉损伤5例.5例采用pringle手法暂时压迫止血后,用5-0血管缝线缝合修补破口,出血控制;2例因操作粗暴,胡乱钳夹,最终死亡.结论 预防上述血管损伤及预先游离周围组织至关重要,一旦损伤,应冷静沉着,暂时压迫止血后,用血管缝线缝合修补破口,止血效果好,是确实有效的方法.禁止胡乱钳夹止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医源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损伤的紧急处理和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源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损伤的致伤原因及术中治疗经过,并就预防进行了探讨.结果 该组7例,其中门静脉损伤2例,肠系膜上静脉损伤5例.5例采用pringle手法暂时压迫止血后,用5-0血管缝线缝合修补破口,出血控制;2例因操作粗暴,胡乱钳夹,最终死亡.结论 预防上述血管损伤及预先游离周围组织至关重要,一旦损伤,应冷静沉着,暂时压迫止血后,用血管缝线缝合修补破口,止血效果好,是确实有效的方法.禁止胡乱钳夹止血.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中门静脉(portal vein,PV)和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e vein,SMV)的意外损伤来势凶险,病死率高.2004年7月至2007年11月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2例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肝胆外科收治3例医源性PV和SMV损伤息者,现将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介入治疗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广泛血栓形成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广泛血栓形成是较少见疾病 ,可继发于腹腔感染、胰腺炎、肿瘤侵犯、门脉高压症、腹部外科术 (如脾切除、门 腔分流、肝移植术 )后、血液病等 ,急性病人可因侧支建立不良而发生肠梗死 ,未经及时治疗者死亡率高达 70 %。近年 ,欧美有些作者报道用介入微创技术治疗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 ,获得优良效果 ,国内尚无类似报告。我们最近用介入治疗方法成功救治 1例急性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广泛血栓形成病人 ,现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 :病人 ,女性 ,38岁 ,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2d入院。病人2周前因巨脾合并脾静脉阻…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提高肝门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的手术切除率,使该区域受肿瘤浸润的血管能同时切除,血管直接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实施肝门胆管癌切除术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对病人的肝蒂内门静脉干、胰腺钩突内的肠系膜上静脉干进行解剖学定位并分段测量长度及可以纵向折叠的长度,以此估计可切除的静脉长度及重新再建血管的长度.结果 测量肝蒂内门静脉干104例,男性(5.8±1.99)cm,女性(5.5±O.81)cm,优势长度大于4.5cm者,男性56例占76.7%,女性25例占80.6%.胰腺钩突内段肠系膜上静脉干测量54例,男性(3.7±0.77)cm,女性(3.5±0.64)cm,优势长度大于3.0cm者,男性28例占77.6%,女性14例占77.8%.门静脉纵向折叠移动的范围在1.8~4.2cm,平均折叠2.2(1.8~2.4)cm者占66.3%,平均折叠2.8(2.5~4.2)cm者占33.7%.切除胰十二指肠后胰腺钩突内肠系膜上静脉段纵向折叠范围平均4.0cm,最长达5.2cm.结论 肝门胆管癌和壶腹周围癌切除术合并受浸血管切除在一定范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迄今为止,手术仍是唯一可能根治胰腺癌的有效方法.但临床确诊时,多已达晚期,屡因肿瘤侵犯肠系膜上静脉和(或)门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po-ral vein,SMV/PV)而放弃手术,其切除率仅在20%左右.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切除损伤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处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1994年~1998年,有4例胰腺癌手术发生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损伤,经处理后均顺利恢复,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女,47岁,1994年7月因胰头癌阻塞性黄疸,在本院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见肿瘤约4cm×3cm大小,位于胰腺钩突部,切断胰颈部见肿瘤与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粘连紧密,分离时一分支破裂出血,助手用多把血管钳钳夹止血,然后缝扎。出血停止后发现肠系膜静脉已完全闭塞,肠系膜静脉怒张,小肠瘀血。故行肠系膜上静脉与腔静脉端侧吻合。术后恢复顺利,治愈出院。例2:男,59岁,1996年4月因胰体癌在本院行胰体尾切除术,术中见胰体部近胰…  相似文献   

10.
门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的CT、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PV)和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形成的CT、MRI征象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PV-SMV血栓形成病例CT和MRI检查资料。结果PV-SMV血栓形成的直接征象CT表现为PV-SMV血管内充盈缺损,PV周围呈轨道样增强;MRI表现为PV和SMV正常流空信号消失;急性、亚急性期血栓T1WI呈等或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GD-DTPA增强扫描静脉期PV-SMV管腔内对比剂充盈缺损。PV-SMV血栓形成的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积液,肠管积血,肠壁增厚,肠黏膜水肿,薄纸样肠壁,缆绳征,肠系膜积液,肠壁积气,腹腔积液,门静脉海绵样变,肝脏异常灌注。结论CT、MRI是诊断PV-SMV血栓形成最有效的影像检查方法,MRI对PV-SMV血栓形成的定位、定量及血栓的分期优于CT。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切除时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胰腺癌切除时门静脉 (PV)及肠系膜上静脉 (SMV)损伤的处理和预防经验。方法 对 4例PV和SMV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例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时损伤PV及SMV各 1例 ,2例胰体癌行胰体尾切除时损伤PV及脾静脉各 1例 ,3例在手术中及时修补、治愈 ,1例行PV及SMV架桥治愈。结论 术中过度牵拉 ,操作粗暴或肿瘤侵犯血管强行分离是造成PV和SMV损伤的原因 ,应注意避免 ,损伤发生后应根据损伤情况给予及时修复 ,但应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2.
胰头癌是发生在胰腺头部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率低,病死率高。胰头癌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胰头癌的重要方式,早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笔者对胰头癌患者行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术,与常规胰头癌根治术进行比较,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头癌根治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头癌侵犯门静脉(portalvein,PV)和(/或)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vein,SMV)时根治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11例PV/SMV受侵的胰头癌患者临床资料,均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7例行血管壁部分切除,3例行血管节段性切除及对端吻合,1例行受侵血管切除+人工血管移植。脾静脉与SMV端侧吻合4例,脾静脉结扎3例。消化道重建采用Child术式。结果本组PV阻断时间平均为18.1(9~32)min。全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血管栓塞、肠坏死、肝衰竭等并发症,均康复出院。11例均获随访,时间6~20个月,3例术后1年内死亡,4例术后1—2年死亡,患者平均生存时间15(7~20)个月。结论对单纯侵犯PV/SMV的胰头癌施行联合PV/SMV切除的胰头癌扩大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4年4月~1997年6月对4例胰头癌侵犯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的患者,行联合部分静脉壁切除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例中3例为胰头原发癌,l例继发胃癌术后胰头部转移.男、女各2例,年龄42~68岁,平均54.7岁。均有黄疽、腹胀、肝肿人等.其中2例已有皮肤搔痒,胰头部转移癌右上腹可摸及巨大包块。术前经B超或CT确诊3例,l例拟诊胃窦癌。各项检查未能提示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是否受侵犯。二、术中情况:4例病人均无腹水及远处转移。3例原发癌中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分…  相似文献   

15.
The majority of the pancreatic cancer was diagnosed at advanced stage.The tumor may invade portal vein and/or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Moore et al.firstly reported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combined with...  相似文献   

16.
胰腺癌手术切除涉及的血管较多。特别是胰头、体癌与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关系密切,手术切除时易造成血管损伤,一旦发生,往往造成术中大出血,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作者自1994年至1998年有4例胰腺癌手术发生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损伤,经...  相似文献   

17.
联合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生存率,评估它在胰腺癌根治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因胰腺癌行胰十二指肠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患者,根据病理有无真正的血管侵犯分为无血管侵犯组和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侵犯组.结果 32例胰十二指肠合并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切除并发症发生率为31%,无手术死亡,术后1、3年生存率分别为59%、22%,切缘阴性组平均生存时间20个月,而切缘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仅5.6个月;无肿瘤血管侵犯组和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侵犯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别.结论 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侵犯并非胰腺癌根治术的禁忌证,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侵犯并非提示不良预后的组织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脾静脉在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搭桥术(MLPVB)治疗儿童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接受MLPVB治疗CTPV的患儿67例,记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接受胃底注射硬化剂治疗的CTPV患儿67例,记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12个月随访,记录治疗效果及监测部分生理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达到55.22%(37/67)、94.03%(63/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82%(24/67)、82.09%(55/67)。两组在治疗前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治疗6个月及12个月后观察组门静脉主干压力均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血管流速以及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而门静脉主干宽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脾静脉作为分支实施MLPVB治疗儿童CTPV能高效缓解门静脉高压现状,手术后儿童各项生理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因此,在临床上具有非常显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联合阻断7条犬肠系膜上静脉、脾动静脉和门静脉的方法,研究阻断前后阻断区内门静脉血流量的变化及破损伤静脉血量的差异,并观察限定阻断时间内对犬全身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门静脉转流下胰十二指肠切除(PD)及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SMPV)切除重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对其评价。方法 利用猪与人胰腺解剖的相似性,用来模拟人的胰头癌浸润SMPV后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方式,建立门静脉转流下PD及SMPV切除重建的技术及方法。结果 (1)实验组、对照组长期存活率分别为100.0%、66.7%;(2)对照组阻断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波动较大,实验组稳定;(3)两组均有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但对照组病理损害比实验组重;(4)实验组肠黏膜的病理损害明显轻于对照组;(5)对照组肠黏膜通透性、肠系膜淋巴结肠道菌属培养阳性率及门静脉血内毒素均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 在门静脉转流下,猪胰十二指肠切除联合SMPV切除及自体颈外静脉移植,其操作简便,安全性大,是研究临床手术方式比较实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