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潍坊南部山区儿童隐孢子虫病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隐孢子虫病在潍坊南部山区儿童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方法:随机抽样收集1943份儿童和部分患者家的家畜粪便样品,用金胺-酚染色法及改良抗酸复染法染色,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样本儿童隐孢子虫阳性率为2.83%,低年龄儿童感染率较高。秋季为儿童的感染高发季节,感染儿童家中饲养的家畜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家中的家畜。结论:潍坊南部山区儿童隐孢子虫的感染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低龄儿童感染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不良的卫生习惯及机体免疫功能不健全有关;病畜可能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2.
用人体隐孢子虫卵囊人工感染几种动物,观察了其发病情况,排卵囊情况,并进行肠壁病理学观察。因排卵囊持续时间短,初步证明某些人体感染并不主要来源于这三种动物。该动物亦不适于做实验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隐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对1946份人粪和48份动物粪便标本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黔南地区隐孢子虫病感染率为2.11%;农村居民感染率为2.50%,城市居民感染率为0.29%;12岁以下儿童感染率为5.55%,成人仅0.95%;婴幼儿患者占总病例数的46.34%。结论:首次报道黔南地区隐孢子虫病并非少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隐孢子虫感染动物排卵囊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牛粪中隐孢子虫卵囊感染小鼠和豚鼠,人粪中虫体卵囊感染犬,3种动物隐孢子虫感染模型均获成功。感染后7-10d粪便中卵囊增至一高峰值,此后数量逐渐减少;小鼠4周后、犬6周后,豚鼠7周粪便中卵囊全部转阴。临床病例采用检验粪便中卵囊转阴指标来评价某药物疗效,尚须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黔南地区农村居民人体隐孢子虫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黔南地区农村居民隐孢子虫病的感染情况及其流行特征。方法对黔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采取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对1739份农村居民人粪和47份动物粪便标本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黔南地区农村居民隐孢子虫病感染率为2.30%(40/1739),5县(市)在1.01%~5.29%之间,男性感染率2.23%,女性2.39%,0~2岁8.76%(12/137),3~6岁3.76%(7/186),7~12岁1.99%(4/201),13~17岁2.77%(8/289),18岁以上0.97%(9/926)。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以水样便居多。动物粪便污染的土壤CSO阳性率为2.13%(1/47)。结论黔南地区农村居民隐孢子虫病的感染以婴幼儿居多,人群感染率及动物感染率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隐孢子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王前江  张静 《新疆医学》1995,25(3):187-188
联合运用高倍镜直接观察发现“折光性弱的圆形体”和改良抗酸染色方法对新疆塔里木地区1124名儿童的粪便标本进行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查出隐孢子虫感染者53例,感染率4.7%,53例感染者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除IgA均值增高外,其它免疫球蛋白的均值均在正常范围,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初步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犬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隐孢子虫病的检出率逐年增高,已被列为世界最常见的6种腹泻病之一。犬隐孢子虫病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本文对犬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分类、虫体形态和寄生部位、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防治等方面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为犬隐孢子虫病的有效防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铜山县周棚村人群隐孢子虫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30份农村儿童成人粪便,采用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粪便涂片染色,发现隐孢子虫卵囊阳性者12例,感染率为5.22%,其中11例为儿童,平均年龄19.6个月。最大者则3岁,成人1例为女性,其子及侄女均为感染隐孢子虫。  相似文献   

10.
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诊断及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了验证接触动物、营养不良与隐孢子虫病感染有显著的统计学联系,探讨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方法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在湖南省湘南地区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测隐孢子虫卵囊,以卵囊阳性为病例,卵囊阴性者为对照。将同一粪便标本一式二份,分别用碘染色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对比测试。结果接触动物者感染隐孢子虫的aoR=374,aOR=3.14。营养不良者感染隐孢子虫的aOR=4.66,aoR=4.35。碘染色法检出卵囊41例,阳性率1.9%,改良抗染色法检出卵囊41例,阳性率1.9%,符合率为100%。结论动物是人感染隐孢子虫的最重要传染源,接触动物是隐孢子虫感染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营养不良所致的继发性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及胃肠道形态学的功能变化,是造成易感染隐孢子虫病的危险因素。碘染色法简便,可靠,是检测粪便中CSO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药治疗隐孢子虫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儿童隐孢子虫病患者中的药治疗前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经金胺-酚染色、改良抗酸复染法鉴定隐孢子虫卵囊(CSO),确诊1-10岁儿童隐孢子虫肠炎42例。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数、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患者CD3,CD4值降低,淋巴细胞转化受抑。用苦参合剂治疗后,临床腹泻症状消失,排虫转阴。CD3,CD4淋巴细胞转化值显著升高。结论:苦参合剂对隐孢子虫的感染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并能增强细胞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中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感染因素及流行特点,为防治隐孢子虫病在肿瘤患者中的感染提供依据。方法从山东省肿瘤医院采集恶性肿瘤病患者粪便标本共108份,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检查隐孢子虫卵囊。结果隐孢子虫感染阳性率为66.67%,明显高于正常人。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69.70%和61.90%,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放疗、放疗+化疗患者隐孢子虫的感染率分别为80.00%,50.00%和69.57%,差异有显著性(P〈0.05),化疗组高于其他治疗组;不同类别的肿瘤患者隐孢子虫感染率是:呼吸系统为52.38%,消化系统为77.14%,乳腺为62.50%,其他(包括脑瘤、肾上腺瘤、甲状腺瘤等)为8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的隐孢子虫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可能与其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广西南部某市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为防治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粪样经水醚沉淀法和蔗糖离心浮聚法处理,涂片后用改良Ziehl—Neelsen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计算感染率和感染度。结果在7个奶牛场中检查了429头奶牛,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8.16%,14月龄犊牛和1岁龄以上奶牛感染率分别为7.69%(5/65)和8.24%(30/364)。结论广西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比较常见,居民可因摄入受病牛粪便污染的食品或水而受感染。控制该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宝安区3个水厂的出厂水与水源水进行检测,以了解深圳市宝安区饮用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氏鞭毛虫的污染。方法参考美国EPA1623标准方法检测。结果出厂水未发现病原虫,水源水中检出病原虫。结论以该方法检测宝安区饮用水源水中存在隐孢子虫和贾第氐鞭毛虫的污染,应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食品和水源微小隐孢子虫18S rRNA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生蔬食品及相关水源微小隐孢子虫污染情况,并研究其卵囊分离及18S rRNA鉴定的方法. 方法采用分步离心富集法从78份生蔬食品和相关水源中分离出微小隐孢子虫卵囊并提取DNA模板,利用微小隐孢子虫18S rRNA 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446bp)进行多聚酶链反应扩增,扩增产物经回收克隆后进行PCR鉴定、酶切鉴定及序列同源性分析. 结果从78 份样品中检出4份特异性条带样品.限性样品的重组克隆经PCR鉴定可重现446bp的特异性条带,其酶切产物亦与目的基因PCR产物位置相同.重组菌液的测序结果与Geabank数据库中微小隐孢子虫18S 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 结论建立了一种监测生蔬食品及相关水源中微小隐孢子虫污染的基因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培训需求,为在职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477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在职医务人员与实习生对执行感染控制措施及接受感染控制教育的态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推行感染控制措施的同伴评价和对于不明原因发热的患者的处理态度,两组人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医院感染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的环节、多重耐药菌、手卫生、职业接触等知识的掌握在职医务人员与实习生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医务人员希望得到系统的理论学习,实习生希望进行实际操作培训。结论:针对不同的人群划分培训层次和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方法,有助于提高被培训对象有效的掌握医院感染知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湖北民族学院学生蠕形螨感染情况,为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透明胶带法检测医学院与体育学院一年级的学生,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使用不同性质护肤品后的感染情况.结果 共检查学生630人,总感染率为10.32%;两个学院学生间感染率(P<0.01)有显著差异;不同民族学生间感染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女生之间、不使用护肤品与使用护肤品的学生之间以及使用不同性质护肤品学生之间感染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我院学生蠕形螨感染率较低,可能与检查的时间、学校环境条件、个人卫生习惯及运动状况等因素有关.学校应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15重组质粒pCR3 1- 15DNA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方法 用重组的DNA疫苗于BALB/c小鼠后腿胫骨前肌注射免疫 ,于 0、3、6w共免疫 3次 ,10 0 μg/次。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指标。并用 1× 10 6卵囊进行攻击感染试验。结果 pCR3.1- 15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对C .parvum卵囊攻击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CP15重组质粒pCR3.1- 15有可能作为侯选的隐孢子虫DNA疫苗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