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分析广泛耐药结核病(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XDR-TB)患者对一、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结核分枝杆菌培阳的住院结核患者,采用分枝杆菌微孔板法药敏检测试可信区间剂盒筛出XDR-TB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XDR-TB患者一、二线抗结核药耐药危险因素。  结果  利福平、异烟肼和利福喷丁耐药率100%,链霉素、利福布汀、乙硫异烟肼、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耐药率90~100%,卡那霉素和对氨基水杨酸耐药率70~80%,阿米卡星耐药率60~70%,丙硫异烟肼耐药率50~60%,乙胺丁醇和莫西沙星耐药率40~50%,克拉霉素耐药率10~20%,氯法齐明耐药率5.2%。XDR-TB中有92.1%的患者对10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耐药种类最少的患者耐6种抗结核药物。Logistic回归分析XDR-TB对一、二线抗结核药物耐药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20~40岁为(OR=6.318,95%CI:1.204~33.15,P=0.029;40~60岁为(OR=4.772,95%CI:0.973~23.392,P>0.05);60岁以上为(OR=41.366,95%CI:2.909~588.265,P=0.006)]和抗结核治疗史为复治(OR=28.013,95%CI:3.357~233.766,P=0.002)。  结论  XDR-TB患者耐药情况严重,但有药可治,耐药种类多,其危险因素主要来源于年龄和抗结核治疗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首次涂阳治愈后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预防复发提供依据。方法 对确诊的2 465例首次涂阳治愈后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依据1年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可能影响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结核病患者首次涂阳治愈后1年内复发率为3.49%(86/2 46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经济状况(OR=1.931,95%CI:1.333~2.529)、流动人口(OR=1.733,95%CI:1.314~2.153)、停药时残留空洞(OR=4.446,95%CI:3.254~5.638)、耐药情况(OR=5.339,95%CI:3.933~6.744)、不规范治疗(OR=3.108,95%CI:1.960~4.257)、治疗依从性差(OR=2.356,95%CI:1.568~3.144)这些因素均为1年内肺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肺结核患者首次涂阳治愈后1年内仍有较高的复发率,影响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差、流动人口、停药时肺内仍残留空洞、有耐药、不规范治疗及治疗依从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为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及指导临床用药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宝坻临床学院2013—2020年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患者8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产程中剖宫产术后未感染86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产妇一般情况、术前及术中情况,分析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危险因素进一步做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产妇术前体质量、体质指数(BMI)、宫口开大情况、产程中阴道检查次数、胎膜破裂、羊水粪染、术前阴道擦洗(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危险因素有:产妇术前BMI(OR=1.365,95%CI 1.021~1.824)、临产后阴道检查次数(OR=8.342,95%CI 3.408~20.414)、胎膜早破(OR=4.405,95%CI 2.358~18.306)、羊水Ⅲ度粪染(OR=2.432,95%CI 1.547~3.472)、术前阴道擦洗降低感染概率(OR=0.020,95%CI 0.002~0.211)。本研究共培养出7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67%,大肠埃希氏菌为主要致病菌,对氨苄西林有较强耐药性,耐药率高达87.5%。结论产程中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危险因素诸多,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控制产妇体质量、减少阴道检查次数、术前阴道擦洗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大肠埃希氏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原菌分布情况及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 320例NICU新生儿根据病原菌检查结果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 320例NICU患儿的感染发生率为9.06%(29/320)。29例患儿中检出3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2.86%。感染组的胎龄<37周、住院时间>10 d、体质量<1 500 g、静脉营养、侵入性操作、应用抗菌药物时间>7 d的比例均高于未感染组(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10 d、静脉营养、侵入性操作、应用抗菌药物时间>7 d是NICU院内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P <0.05)。结论NICU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临床应加强识别潜在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CNKI、CBM、万方等数据库中发表的关于中国人群MRSA感染危险因素的文献,对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后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CI。结果共22篇文献入选本研究,累计病例2312例,对照1931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1.45,95%CI:1.02~2.08)、存在基础疾病(OR=2.10,95%CI:1.48~2.96)、低蛋白血症(OR=3.17,95%CI:1.57~6.38)、激素治疗(OR=3.94,95%CI:1.70~9.13)、抗菌药物联合应用(OR=4.77,95%CI:2.74~8.29)、深静脉植入(OR=3.44,95%CI:1.59~7.42)、气管切开(OR=3.22,95%CI:1.43~7.25)、机械通气(OR=1.88,95%CI:1.44~2.44)、留置导尿(OR=2.28,95%CI:1.06~4.90)和鼻胃插管(OR=1.75,95%CI:1.10~2.78)是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目前影响我国人群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年龄>60岁、低蛋白血症和激素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0月NICU感染患儿360例,采集患儿血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结果 360例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395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2株占58.7%,革兰阳性菌129株占32.7%,真菌34株占8.6%;革兰阴性菌对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菌物耐药率较高,多数>90.00%,部分达100.00%,耐药率较低的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主要革兰阳性菌对克林霉素、左氧氟沙星、红霉素、青霉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多数>90.00%,部分达100.00%,真菌的耐药率普遍较低。结论 NICU患儿感染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用药应该尽量避免经验用药,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针对性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7.
张爱萍  徐丽  蔡云 《中国妇幼保健》2023,(16):3050-3054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多重耐药菌检出现状,并分析耐药性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2021年12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142例重症肺炎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多重耐药组),记录其多重耐药菌检出现状,并分析其耐药性。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未发生多重耐药的75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非多重耐药组。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分析重症肺炎多重耐药的影响因素。结果142例患儿均检测出至少感染一种病原菌,共分离出16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01株,占比60.12%,主要致病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均对阿莫西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具有较高耐药率,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革兰氏阳性菌60株,占比35.71%,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较高,对万古霉素敏感;真菌7株,占比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合并败血症(OR=4.011,P=0.015)、有创机械通气(OR=4.354,P=0.034)、抗菌药物联用≥3种(OR=4.894,P=0.012)、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OR=3.995,P=0.016)及深静脉置管(OR=0.276,P=0.018)是影响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多重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革兰氏阴性菌为引起重症肺炎患儿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且呈多重耐药,提示临床需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及耐药试验进行针对性治疗,另外还需加强对败血症、有创机械通气、联用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深静脉置管的干预,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病原菌分布及其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VAP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将197例机械通气≥48h患者依据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和非VAP组,分析VAP病原菌分布,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VAP发病率为31.5%(62/197);VAP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54.4%、革兰阳性菌占31.2%、真菌占14.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础疾病(OR=2.746)、侵入性操作(OR=5.720)、机械通气(≥7d, OR=3.740)、长期使用抗菌药物(OR=3.927)、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OR=4.646)、使用抑酸制剂(OR=2.570)、APACHE II评分(OR=1.809)均为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机械通气患者具有很高的VAP发病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基础疾病多、有侵入行操作、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使用抑酸制剂、低蛋白血症、APACHE II评分高均为VAP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院内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并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6年5月,绍兴市中心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合并院内感染患儿130例,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就诊的单纯支气管哮喘患儿130例纳入对照组。对疑似院内感染患儿进行病毒、细菌及真菌等病原学的检测,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采用SPSS 17.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的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共检测到112株病原体,其中病毒感染75例(66.97%),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为常见;细菌感染33例(29.46%),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感染率类似;真菌感染4例(3.57%)。logistic回归显示,住院时间长(OR=3.868,95%CI2.219~6.742);哮喘发作次数3次(OR=2.174,95%CI 1.267~3.730);合并鼻息肉/鼻中隔偏曲(OR=2.423,95%CI 1.180~4.974);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OR=2.399,95%CI1.381~4.168)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患者术后医院内感染病原菌特征并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 - 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异位妊娠手术患者260例,收集异位妊娠患者临床资料并统计患者术后院内感染情况,采集术后院内感染患者血液、尿液等临床标本,培养并鉴定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6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有23例发生院内感染,感染率为8.85%,23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3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7株(54.84%),革兰阴性菌10株(32.26%),真菌4株(6.4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χ2 = 12.496,P<0.001)、手术时间≥2 h(χ2 = 11.782,P = 0.001)、术中出血量≥100 ml(χ2 = 6.779,P = 0.009)、住院时间≥2周(χ2 = 6.052,P = 0.014)、术后留置导管(χ2 = 7.856,P = 0.005)及卧床时间≥4周(χ2 = 5.426,P = 0.020)等因素是影响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伴有其他基础疾病(OR = 4.860,95%CI:1.456~16.219,P = 0.010)、术后留置导管(OR = 48.777,95%CI:7.502~317.155,P<0.001)、手术时间≥2 h(OR = 9.325,95%CI:2.035~42.725,P = 0.004)及住院时间≥2周(OR = 24.559,95%CI:3.394~177.695,P = 0.002)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异位妊娠患者术后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阳性菌,伴有其他基础疾病、术后留置导管、手术及住院时间过长等均为引发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孕症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病原体和阴道微生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2月因不孕症接受宫腹腔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850例,术前常规进行病史采集并取阴道分泌物,利用Nugent评分评价阴道菌群后,分为菌群正常组(307例,占36.12%)和菌群异常组(543例,占63.88%)。根据菌群异常情况,又将菌群异常组分为5组,分别为乳杆菌减少组(325例)、革兰阳性小杆菌为优势菌组(173例)、细菌性阴道病(BV)组(26例)、菌群抑制组(11例)和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组(8例),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阴道菌群异常组患者中痛经史者的检出率高于菌群正常组(P<0.05),OR值及95%CI为1.38(1.02~1.88)。菌群异常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检出率高于菌群正常组(OR=1.82,95%CI为1.09~3.04,P=0.021)。BV阳性组输卵管扭曲的发生率相对较高(OR=5.02,95%CI为2.11~11.94,P=0.000)。结论:积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保护阴道正常微环境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恢复正常阴道微生态环境,对保护患者生育功能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施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及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等综合干预措施在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NICU)院内感染防控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治疗的10 577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住院日期,将其分为干预前组(n=4 122,住院日期为2011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和干预后组(n=6 455,住院日期为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干预后组采取院内感染综合干预措施.结果 两组院内感染例数发生率(6.23% vs.5.31%)和例次感染率(7.52% vs.6.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和5.42;P<0.05).两组患儿胃肠道、血液系统、呼吸道、泌尿道等部位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皮肤软组织感染发生率比较(5.81% vs.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院内感染病原菌构成方面,干预前组院内感染病原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29.52%)和肺炎克雷伯菌(25.71%),干预后组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36.50%),两组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3.92,P<0.05).干预后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合计隔离率可达90.25%.两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70.32% vs.8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8,P<0.001).两组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敏感送检率及特殊类型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师会诊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87.58,440.14,-;P<0.05).结论 对NICU进行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监测、抗菌药物使用质量控制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妇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其对策。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妇科手术治疗的2549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53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分析,详细记录患者年龄及术前身体状况、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室洁净度、术前准备情况、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留置尿管时间等,以探讨妇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孝感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结果本组接受妇科手术治疗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2.08%(53/2549)。对与因妇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妇科手术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为①患者年龄[OR=1.153,95%CI (1.081~1.231);P=0.000];②术前准备情况[OR=4.782,95%CI(1.516~15.088);P=0.008];③手术方式[OR=12.735,95%CI(1.549~104.708);P=0.018];④手术室洁净度[OR=6.352,95%CI (2.207~18.292);P=0.001];⑤手术时间[OR=5.347,95%CI(1.423~18.423);P=0.004];⑥留置尿管时间[OR=5.991,95%CI(1.687~21.547);P=0.003];⑦术前应用抗菌药物[OR=5.292,95%CI (1.122~24.958);P=0.035]。结论妇科手术后发生医院感染与多因素有关,应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重视术前、术中、术后各环节以降低妇科手术后的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陈海丹  李庆宣  张华 《职业与健康》2014,(14):2040-2042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机械通气时间≥48 h的189例早产儿根据是否发生VAP而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VA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儿VAP发生率为28.6%;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6.7%;多因素结果显示,出生体重越轻(OR=1.449)、气管插管次数越多(OR=1.690)、气管内吸引≥6次/d(OR=3.099)、机械通气时间≥5 d(OR=3.831)是早产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进行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具有较高的VAP发生率,VAP发生的因素较多,需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来防止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伴重度肺动脉高压(PH)体外循环(CPB)术后的拔管时机。方法对行CPB手术的40例CHD伴重度P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是否〉24h,分为早期拔管组(19例)和延迟拔管组(21例),比较两组影响拔管的围手术期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延迟拔管(机械通气时间≥72h)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撤机后肺循环与体循环收缩压比值(Pp/Ps)、CPB时间、CPB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术后早期缺氧发作(OR=0.022,95%CI0.001~0.580)和严重低氧血症(OR=0.031,95%CI0.002~0.568)是延迟拔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HD伴重度PH患者若术前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撤机后Pp/Ps〉0.5、CPB时间〉90min或CPB温度〈32℃,可考虑延迟拔管。对术后早期有缺氧发作或严重低氧血症者,宜延迟拔管并加强心功能和肺动脉压监测;对无上述情况且术后心肺功能稳定者可考虑早期拔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浸润癌术后静脉血栓(VTE)形成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且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243例早期宫颈浸润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其术后VTE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VTE形成发生率为7.8%(19/24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OR=1.23,95%CI(1.08-1.47),P=0.030]、吸烟[OR=2.42,95%CI(2.11-5.31),P=0.010]、既往合并其他恶性肿瘤[OR=6.49,95%CI(1.23~26.16),P=0.001]、既往血栓病史[OR=4.62,95%CI(1.01~6.95),P=0.000]、术后第3天D-二聚体水平升高[OR=2.99,95%CI(1.27~4.22),P=0.023]是早期子宫颈浸润癌术后VTE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宫颈浸润癌患者需在术前对VTE形成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准确评估,采用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术后VTE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采用l:1配对病例一对照研究方法,对201例0-6岁腹股沟疝患儿与对照儿童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OR值及0R值的95%CI。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便秘史(OR=3.520,95%CI:1.238。10.015)、啼哭不安史(OR:6.532.95%CI:2.651~16.091)、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腌制品摄入史(彻=2.529,95%CI:1.271.5.031)及贫血史(DR:6.809,95%CI:2.530~18.322)、儿童腹股沟疝家族史(OR=11.250,95%CI:4.766~26.553)与儿童腹股沟疝的发病存在显著联系。结论儿童便秘史、儿童啼哭不安史、腹股沟疝家族史、母亲孕前1个月和孕期前3个月贫血史及腌制品摄人史是儿童腹股沟疝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高莉雯  姜利  高瑜璋  聂宏伟  徐勇 《职业与健康》2011,27(23):2676-2678
目的 了解苏州沧浪区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苏州沧浪区4个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进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调查.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状况、性格人群的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性别(OR=1.853,95% CI:1.360~2.460)、年龄(OR=1.616,95% CI:1.429~1.828)、文化程度(OR=1.940,95% CI:1.669~2.256)、居住状况(OR=-1.301,95% CI:1.115 ~1.517)、体育锻炼(OR=0.879,95% CI:0.779 ~0.992)和邻居交往(OR=1.380,95% CI:1.026 ~1.855)对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存在显著性影响.结论 女性、高龄、低文化程度、独居、体育锻炼少、邻居交往少是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精神心理、职业和饮食习惯对恶性肿瘤发病的影响程度,为制定恶性肿瘤的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2010-2012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2471人,按性别相同、年龄&#177;5岁1∶1匹配选取健康人群2471人。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单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检出12个相关因素。多因素条件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有害职业史(OR =1.731,95%CI:1.337~2.242)、常吃腌制蔬菜、煎炸烹饪(OR =1.889,95%CI:1.398~2.551)、重盐饮食(OR =1.457,95%CI:1.169~1.818),婚姻生活差(OR =2.007,95%CI:1.111~3.623)、精神压抑(OR =1.274,95%CI:1.003~1.617)和缺乏自我调节(OR =1.460,95%CI:1.189~1.793)等7项因素为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恶性肿瘤发病有关。结论 桐乡市恶性肿瘤的发病与多种暴露因素有关,精神心理因素已成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防治颈动脉斑块形成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7月至2014年2月在北海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723例患者,其中492例伴有颈动脉斑块(斑块组),231例无颈动脉斑块(无斑块组)。所有病例均常规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胆固醇(HDL),并用彩超检查颈动脉斑块,将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TC、LDL、TG和HDL多个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斑块组平均年龄(72.20±11.12)岁,高于无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09,P〈0.01);且血清TC、TG和LDL分别为(5.38±1.41)、(1.63±0.91)和(3.56±1.18)mmol/L,也均高于无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55、2.785、5.261,P均〈O.01),而两组HD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I.571,95%CI:1.116±2.212)、年龄≥65岁(0尺=3.116,95%CI:2.201~4.410)、高血压(0R=1.699,95%Ch1.184-2.438)、LDL≥3.3mmol/L(DR=1.779,95%Ch1.161~2.726)和TG≥1.8mmol/L(0R=1.575,95%CI:1.064~2.333)5种因素可能与颈动脉斑块的形成相关。结论男性、年龄≥65岁、高血压、LDL≥3.3mmol/L和TG≥1.8mmol/L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