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发病的诱发因素,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研究了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疾病诱发因素,并对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7%,生殖道感染为诱发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首要因素;孕28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273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产妇临床资料,探讨疾病诱发因素,并对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率为1.57%,生殖道感染为诱发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生的首要因素;孕2833+6周组与孕3433+6周组与孕3436+6周组的PPROM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6+6周组的PPROM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2833+6周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孕3433+6周组孕妇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孕3436+6周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孕2836+6周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孕2833+6周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3+6周组的新生儿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436+6周组的患者(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为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诱发因素,针对不同的诱发因素,应采取不同的干预对策,不仅能减少母婴并发症,还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2010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B族链球菌(GBS)预防指南中关于胎膜早破(PROM)孕妇的管理策略进行确认。方法:选取2016年1—2月间在苏州市立医院住院分娩的PROM孕妇39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组)84例(孕周<37周),足月胎膜早破(足月PROM组)310例(孕周≥37周),根据2010年美国CDC指南中关于PROM孕妇的管理策略进行临床实施,同时借鉴了既往指南中基于培养和基于高危因素的2种方案给予产时抗生素预防(IAP),追踪新生儿结局。统计2组PROM孕妇中GBS定植率,新生儿早发型GBS感染性疾病(EOD)的发生率及其相关性,同时分析了IAP对EOD发生率的影响。结果:PPROM组的GBS定植率高于足月PR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9% vs. 4.8%, χ2=5.55,P=0.018),PROM孕妇中GBS定植是早产的危险因素(OR=2.658,95%CI:1.148~6.155)。PPROM组与足月PROM组的EO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8% vs. 0.65%, χ2=1.98,P=0.159)。充分IAP的孕妇其新生儿无一例发生EOD(0/212),未进行IAP或IAP不充分孕妇EOD的发生率为2.25%(4/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3),充分IAP是EOD的保护因素(OR=0.456,95%CI:0.410~0.509)。结论:对于胎膜早破孕妇需严格遵循指南进行筛查管理及IAP,重视高危因素,其中早产是最值得关注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盘早剥的发生原因和诊断处理要点。方法对73例未足月胎盘早剥病例的发生诱因、临床特点及母婴结局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未足月胎盘早剥病因中,以绒毛膜炎多见,其次是胎膜早破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周与早剥类型关系不大;临床表现为单一或同时存在几种症状。73例未足月胎盘早剥中,顺产41例(56.2%),产钳助产2例(2.7%),臀助产1例(1.4%),剖宫产29例(39.7%)。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随早剥分度的升级而上升。Ⅲb度者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未发生羊水栓塞及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8例(13.1%)。早产儿窒息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组(P〈0.05)。足月组38例中,无1例发生休克、DIC及子宫切除。结论一旦发生未足月胎盘早剥,在允许范围内尽量延长孕周,减少早产儿并发症,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对未足月胎盘早剥做出正确诊断,评估胎儿和母体病情的稳定程度,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案以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4.
未足月胎膜早破1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野  王光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2956-2957
目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2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4%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存在易发因素,孕28~33+6周与34~37周比较,孕28~33+6周的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并发症明显高于34~37周者。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需采取不同方法,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5.
10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诊治及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寻找降低孕产妇感染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淄博市妇幼保健院10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指征包括孕周、治疗方法、分娩方式及围生儿结局等。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经保胎、预防感染和促胎肺成熟等治疗后可适当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结论:重视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明确诊断、积极期待治疗,是改善母婴预后,降低孕产妇感染率和围产儿病率及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未足月胎膜早破在所有妊娠中的发生率为1%~3%[1,2],约占早产的30%~40%.未足月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宫内感染、胎儿窘迫等不良结局.因此,根据孕周、破膜时间、胎儿情况等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以及处理好分娩过程的各个环节可减少各种因素对胎儿及新生儿的损伤,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本文对11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的分娩方式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终止妊娠还是保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不同孕周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市妇幼保健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因未足月胎膜早破而早产的620例不同孕周患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本结果采用Χ^2分析法。结果28~31^+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治疗,容易导致宫内感染,但能降低新生儿死亡率(P〈0.05)。32~33^+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保胎组的宫内感染率、剖宫产率高于非保胎组(P〈0.05),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发生率低于非保胎组(P〈0.05)。34~36^+6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保胎,除导致宫内感染率增加及剖宫产率增加外(P〈0.05),其余指标与前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处理有不同策略。由于医疗条件和水平的不同,国内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处理观点与国外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刘伟  莫美陆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4):5467-5469
目的:对比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及其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妊娠满28周不满37周胎膜早破的患者共103例,其中<35孕周47例为实验组A,≥35孕周56例为实验组B;同期妊娠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87例为对照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及足月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未足月发生胎膜早破是多因素的,多数发病原因不清,有引产或流产史、宫颈炎、阴道炎史。未足月胎膜早破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绒毛膜羊膜炎和剖宫产比率明显高于足月胎膜早破组(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发病因素复杂,很可能与宫内感染和宫内微环境有关系,胎膜早破使母儿的并发症增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并制定对应预防策略,以期为临床预防疾病、改善妊娠结局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发生胎膜早破的240例孕妇的孕检资料,根据其是否足月分为足月早破组(180例,孕周≥37周)与未足月早破组(60例,孕周<37周)。分析两组孕妇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因素;统计两组孕妇妊娠结局。结果 与足月早破组比,未足月早破组孕妇未婚/离异、有流产或引产史、存在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占比均升高,而血清Cu、Zn水平降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流产或引产史、腹压增加、产检次数<5次、B族链球菌感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血清Cu、Zn水平降低均为影响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危险因素(OR=1.081、1.089、1.079、1.077、1.080、1.092、1.069);与足月胎膜早破组比,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中新生儿体质量低下、新生儿肺炎、胎儿宫内窘迫、新生...  相似文献   

10.
赵惠杰 《现代保健》2008,(34):56-57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期待治疗和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7年98例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原因,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和采取的治疗方法。结果流产、引产史,阴道炎,胎位异常是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三大高发因素,胎龄愈小围生儿患病率愈高,≥35周新生儿存活率明显改善。结论正确的治疗和选择适当的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实施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 electr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市博爱医院收治的120例因CIN行宫颈LEEP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孕前门诊的120例无宫颈手术且曾患宫颈炎的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对象的妊娠和分娩结局及围产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早产率和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PROM)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宫颈长度缩短、宫颈管宽度增加(P0.05)。结论宫颈LEEP可引起宫颈松弛,术后可增加孕妇早产、PPROM等不良妊娠和分娩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产儿早产原因及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提出预防早产的措施,并为早产儿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1月至2011年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及产科出生的共计439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胎龄大小将其分为28-31^+6孕周组(60例)和32-36+6孕周组(379例);按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出生体质量〈1 500g组(51例)和出生体质量≥1 500g组(388例)。回顾性分析其早产原因,并比较不同胎龄及出生体质量下并发症发生率及不同胎龄早产儿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知情同意,并与监护人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孕母既往终止妊娠术史、胎膜早破及不明原因是导致早产的主要原因,其比例分别为44.6%,44.2%及21.0%(同1例早产儿可能存在2种或2种以上原因,如双胎合并胎膜早破)。28-31^+6孕周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32-36^+6孕周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0,P〈0.05);出生体质量〈1 500g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出生体质量≥1 500g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5,P〈0.05)。早产儿并发症主要有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低钙血症、呼吸暂停及新生儿硬肿症等。28-31^+6孕周早产儿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酸中毒、新生儿贫血为主,32-36^+6孕周早产儿并发症以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肺炎、酸中毒为主。28-31^+6孕周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32-36+6孕周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母既往终止妊娠术史及胎膜早破易导致早产。对胎龄〈32孕周及出生体质量〈1 500g早产儿更应密切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救治以提高早产儿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发性早产(spontaneous preterm birth,SPB)合并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PROM)的诱因及其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分娩患者的病历资料,287例2837孕周的SPB合并PROM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分娩的119例SPB未合并PROM的孕妇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妊娠结局的不同,以及影响妊娠结局的诱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除肺透明膜病外其他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7分、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死亡率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生殖道感染是PROM最常见的诱因。结论 SPB合并PROM患者比SPB未合并PROM患者的新生儿感染率增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遣成母婴高危程度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与时机。方法选取我院足月孕妇2765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胎膜早破269倒,余胎膜未早破2496例为对照组。结果胎膜早破组手术产率达68.03%,而正常对照组手术产率达52.04%,胎膜早破组手术产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胎膜早破组预后不良比例3.35%,比对照组o.56要高的多,2组问差异雅均〈0.01,在统计学上有意义,而2组间的产褥病率分别为1.49%和1.56%,2者相差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胎膜早破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时机能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晚期早产的高危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胎龄34~40周的孕妇及其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孕周将其分为晚期早产组(34~36周)738例,足月分娩组(37~40周)4 380例,分析晚期早产的高危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晚期早产的高危因素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瘢痕子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膜早破。(2)经剖宫产分娩的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儿(P0.05)。(3)晚期早产儿中,剖宫产分娩儿转入NICU率、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儿(P0.05);足月儿中,剖宫产分娩儿转入NICU率、高胆红素血症、RDS及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顺产分娩儿(P0.05)。结论晚期早产与足月分娩高危因素存在差异,剖宫产分娩儿多种疾病的发生率比顺产分娩儿高,故应依据胎龄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选择阴道分娩。  相似文献   

16.
杨夫艳  陆薇  蔡艳萍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116-211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早期诊断和处理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8年3月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胎膜早破病例,其中并发胎盘早剥者7例,与非胎膜早破发生胎盘早剥者进行比较,分析早期诊断和母婴结局。结果3年分娩总数4500例,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者占全部胎盘早剥的22.6%,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常见发病诱因,尤其是早产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并发胎盘早剥的发生率2.69%,而非胎膜早破者为0.5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性羊水、胎心异常、阴道流血为其常见的临床表现。该研究中4500例孕产妇无一例死亡。结论胎膜早破是胎盘早剥的诱因之一,重视临床,并结合B超、胎心监护有助于早期诊断,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病(妊高征)、胎膜早破等围生因素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洛阳市103家医院出生的54378例新生儿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根据产妇有无妊娠期高血压病、胎膜早破,对新生儿予以分组比较。结果有妊高征组,出生低体重儿,新生儿畸形、死亡、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无妊高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胎膜早破组,妊高征、出生低体重儿、早产的发生率均高于无胎膜早破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新生儿死亡、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病、胎膜早破等围生因素对于新生儿结局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检测孕产妇血清及胎盘胎膜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探讨其在宫缩发动及胎膜早破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单胎、头位、初产妇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孕周、胎膜是否破裂和是否临产分为7组:早产临产组、早产胎膜早破组、先兆早产组、足月临产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妊娠28~36+6周无任何产兆组(未足月对照组,对照组Ⅰ)、足月妊娠无产兆择期剖宫产组(足月对照组,对照组Ⅱ)。用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的MMP-3水平,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胎盘胎膜组织中的MMP-3表达情况。结果:血清MMP-3的平均水平为(212.58±63.03)ng/ml,早产临产组和早产胎膜早破组血清MMP-3水平均高于先兆早产组和对照组Ⅰ(P<0.05);足月临产组和足月胎膜早破组血清MMP-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Ⅱ(P<0.05);相关未足月组和足月组之间相比,早产临产组和足月临产组血清MMP-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MMP-3免疫积分在临产组及胎膜早破组升高(P<0.05);胎膜MMP-3免疫积分在早产组表达增加,在各胎膜早破组较同孕期临产组明显升高(P<0.05)。血清MMP-3水平与胎盘胎膜MMP-3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及胎盘胎膜中MMP-3的高表达可能参与早产的发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