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全性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8月于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时诊断为完全性前置胎盘82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胎盘主体附着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A组(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32例)和B组(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侧壁及后壁,50例)。其中A组将有剖宫产史12例分为A 1组,无剖宫产史20例分为A 2组;B组将有剖宫产史19例分为B 1组,无剖宫产史31例分为B 2组。观察比较4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输血率、输血量、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发生率、宫腔填塞纱条率、子宫双侧动脉栓塞率、子宫切除率、胎盘植入发生率及围生儿结局情况。结果 4组患者年龄、孕次、分娩孕周、有剖宫产史者距前次剖宫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产后24 h总出血量、输血率A组患者均高于B组(P0.05),而A 1组患者高于A 2组(P0.05)。发生DIC、宫腔填塞纱条、行子宫动脉栓塞、子宫切除及转ICU者A组患者均高于B组,而A 1组患者高于A 2组、B1组及B 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盘植入率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于B组(P0.05),早产儿及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较后壁对母儿带来风险更大,合并有剖宫产史且胎盘附着于瘢痕部位者,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发生,若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准确提示胎盘主体部位,对产科临床医师术前充分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处理凶险性前置胎盘对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危害以加强其防范措施。方法以遵义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31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为观察组,111例普通型前置胎盘为对照组,对2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产后出血及输血发生率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凶险型前置胎盘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993年Chattopadhyay首次提出了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概念:即既往有剖宫产史,此次妊娠为前置胎盘,且胎盘附着于原子宫瘢痕部位,常伴有胎盘植入[l]。凶险型前置胎盘以胎盘植入和产后出血为其主要表现,对孕产妇有着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术中情况及处理对策,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比较16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61例非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凶险组胎盘粘连(或植入)、产后出血、术中输血及子宫切除率均明显高于非凶险组。结论减少无指征剖宫产可减少前置胎盘的发生;重视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诊断,提高认识,做好充分准备,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胎盘主体附着位置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情况及新生儿情况。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35例予以剖宫产的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24例,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和对照组(11例,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后壁和侧壁组),分析两组患者情况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术后住院日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10 min Apgar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育龄妇女应避免多次宫腔操作,合理安排再孕时间,以期降低发生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危险率;凶险型前置胎盘主体附于前壁者,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术中及时止血,避免产时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植入型和非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性,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资料,将其分为胎盘植入组14例与非植入组23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植入组与非植入组发生产前首次出血的时间与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胎盘植入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子宫切除及住院费用与非植入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植入型凶险型前置胎盘不仅给产妇的生理、精神造成巨大伤害,增加了产妇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医疗资源的负担。注意孕期保健与监测,做好产后出血抢救措施可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7.
马晓莉 《药物与人》2014,(8):183-183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预防产后出血和子宫切除的发生。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五年来收治的9例凶险型前置胎盘与同期收治的79例普通型前置胎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凶险型组与普通型组发生产前出血的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发生胎盘植入、产后出血的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有极大的威胁,应努力做好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抢救,减少子宫切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凶险性前置胎盘与非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妊娠结局的比较,探讨前置胎盘患者中胎盘附着部位与前次手术瘢痕关系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安徽省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终止妊娠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孕产妇共169例,其中凶险性前置胎盘86例(研究组),非凶险性前置胎盘83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年龄、孕周、剖宫产次、流产次数、产前出血率、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子宫切除率、早产率、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研究组胎盘附着于前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 05);(2)研究组胎盘植入率、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子宫切除率、早产率、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患者其胎盘附着于瘢痕上,增加早产、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等风险,术前需对该类患者进行分级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对孕产妇的危害和临床特点.方法 以长安医院39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为实验组,251例普通型前置胎盘孕妇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实验组产后出血及产后出血量均多于对照组(P<0.001);实验组术中发生失血性休克、胎盘植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输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次数,避免多次流产刮宫,从而降低凶险型前置胎盘的发生.注意围术期处理,做好产后出血抢救措施,才能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凶险型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的胎盘处理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产科就诊的158例前置胎盘孕妇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剖宫产史及胎盘位置将入组孕妇分为凶险型组(54例)和非凶险型组(104例),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处理及新生儿结局差异。结果凶险型组的产后出血例数、出血量、输血量、胎盘植入、子宫切除明显多于非凶险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或t值分别为7.090、20.393、16.570、36.900、14.308,P<0.01);凶险型组中早产儿占79.6%,明显高于非凶险型组的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22, P<0.01);凶险型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1604.1±173.2)kg,显著低于非凶险型组(2380.3±215.4)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03,P<0.01);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 Apgar评分及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显著高于非凶险型前置胎盘。应该根据孕妇是否为凶险型前置胎盘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欣母沛子宫肌层注射、短暂阻断子宫血流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在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2018年3月武都区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综合治疗,使用缩宫素,同时进行胎盘部位缝合止血;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进行欣母沛子宫肌层注射,同时进行低位B-Lynch缝合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01)。观察组患者输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晚期术后出血病例和月经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感染发生,无产妇死亡。结论欣母沛子宫肌层注射、短暂阻断子宫血流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能够有效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的出血,能够起到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降低手术时间和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央性前置胎盘相同孕周急诊剖宫产与计划剖宫产的妊娠结局,以指导孕期保健,改良母婴预后。方法:选择本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8年间共收治的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108例,分孕周〈34周、34~35+6周及≥36周统计,比较相同孕周急诊剖宫产及计划剖宫产两组的产后出血量率、输血率、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情况。结果:相同孕周急诊剖宫产与计划剖宫产总的产后出血率比较(字2=3.234,P=0.072),输血率比较(字2=6.547,P=0.011),子宫切除率比较(字2=5.340,P=0.021),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字2=10.586,P=0.001)。结论:相同孕周急诊剖宫产与计划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无相关性,但输血率、子宫切除率及新生儿窒息率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妊娠结局。方法:2016年3月—2018年6月在本院住院行剖宫产分娩,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者92例,统计其临床数据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出血量300~11000ml,子宫切除15例(16.3%),围产期并发症21例(22.8%);分娩活产儿90例(97.8%),41例(45.5%)转入NICU。术前超声提示植入、术后诊断植入、术时采取胎盘打洞方式的患者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增多(P<0.05);出血量与剖宫产次数相关(r=0.291),孕次4~9次患者子宫切除的发生率较孕次1~3次患者增高(P<0.05);术前超声提示植入、术后诊断植入的患者子宫切除和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进行综合管理后患者的子宫切除率降低(P<0.05)。上述各组活产儿转入NICU的发生率均无差异(P>0.05);结论:孕次>3次、既往有剖宫产史、术前超声及术后诊断植入的病例妊娠结局更差,综合管理后子宫切除率降低。  相似文献   

14.
黄奎  黄婷  王洁 《现代保健》2012,(18):138-139
目的: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围手术期管理对改善母儿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45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管理流程。结果:45例患者术前彩色B超、磁共振及术后病理报告证实为凶险型前置眙盘,全部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无新生儿窒息,子宫全切除4例。结论:通过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规范管理,早期明确诊断,合理期待治疗,手术处理预案和实施,产后出血抢救,术后治疗监护,可以改善母婴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0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中央型前置胎盘,并采用宫腔纱条填塞法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出血原因,宫腔纱条填塞指征、方法及效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研究对象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进行接受宫腔纱条填塞时出血量与填塞治疗效果比较。结果 70例患者全部抢救成功,其中65例(92.86%)宫腔纱条填塞法成功,5例(7.14%)宫腔纱条填塞失败,行子宫切除术。术中出血量与填塞治疗效果比较显示,术中宫腔纱条填塞时出血量与填塞效果密切相关(r=-0.706,P<0.05),且填塞时出血量越少,填塞效果越好,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宫腔纱条填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谷红梅 《现代保健》2014,(7):125-12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6月200例在本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分娩方式。结果:200例孕妇中有87例符合阴道试产标准,试产率为43.5%(87/200);有8例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阴道试产成功79例(阴道分娩组),成功率为90.8%(79/87),阴道分娩率为39.5%(79/200);行剖宫产者121例(剖宫产组),剖宫产率为60.5%(121/200);有1例孕妇出现子宫破裂(0.50%,1/200);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7,P〈0.05);阴道分娩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剖宫产组(t=3.024,P〈0.05);两组患者在孕妇年龄、孕周、产褥病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给予阴道试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120例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剖宫产术后大出血发生率,并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影响前置胎盘产妇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例前置胎盘产妇中,22例发生剖宫产术后大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结合应用B—Lynch缝线法和子宫环形缝扎治疗瘢痕子宫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行剖宫产术术中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瘢痕子宫产妇.在常规治疗无效时,立即采取B—Lynch缝线法和子宫环形缝扎结合,处理子宫,分析手术疗效。结果瘢痕子宫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生率与产妇既往的剖宫产次数呈正相关;术后产妇产后出血缓解有效率100%;所有产妇产后3个月内复查,月经复潮均无异常,B超检查未见子宫及附件异常,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B—Lynch缝线法结合子宫环形缝扎处理宫缩乏力的瘢痕子宫,压迫止血效果好,是一种处理瘢痕子宫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安全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缩宫药物联合应用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前置胎盘终止妊娠者930例,按照缩宫药物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10例,其中A组采取缩宫素联合益母草联合治疗,B组采取缩宫素联合欣母沛联合治疗,C组采取缩宫素、欣母沛、益母草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对比三组在手术之后的出血量。结果:A组手术过程中出血量要明显少于其他两组,在中央性前置胎盘的手术类型中,A组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缩宫药物联合应用预防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效果。缩宫素、欣母沛、益母草的联合使用过程中,缩宫素联合益母草治疗对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效果较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