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虎方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238-423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全部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其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 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过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优8例,良11例,可1例,治疗优良率达95.0%。与术前相比,术后Harris评分和髋关节总活动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受累髋关节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38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髋关节活动度及Harris评分的比较.结果 所有患者进行了平均3年的随访,术后的临床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均得到明显改善,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2分,术后改善为87分,髋关节术前总活动度为52°,术后改善为135°,患者感觉满意.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受累髋关节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的疗效.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10月入西京医院骨关节外科治疗的21例(28髋)强直性脊柱炎致髋关节强直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术前、术后患者Harris评分、髋关节总活动度及关节整体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6~67(33.5±6.9)分提高到术后73 ~92(87.5±4.6)分,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5);髋关节总活动度由术前的0°~ 75°(65.7°±15.2°)提高到术后85°~ 208°(165.7°±32.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08).结论 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髋关节强直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能快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58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患者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问为26.6(20—45)个月。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关节功能改善进行对比研究,术后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髋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屈曲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2.9°,改善为术后平均83.3°;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6.5°,改善为术后139.3°。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7分,改善为术后平均87.2分。X线分析未见假体松动、脱位。结论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顾夙 《中外医疗》2013,32(2):73+75-73,7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对28例患者随访2~8年,平均(5.1±0.3)年。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0.9±3.6)分,疼痛NPRS评分(0.6±0.3),髋关节总活动度(189.2±1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 ,可以恢复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张婷  郭学敏 《疑难病杂志》2012,11(8):633-634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4年1月—2009年3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8例,共46髋,随访3年后观察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以及髋关节屈伸、内外旋、内收、外展以及总活动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发生髋臼假体松动3例(4髋)、假体柄松动2例(2髋)、异位骨化2例(2髋)。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能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温松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31-1932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例优,10例良,3例可,2例差,优良率为82.1%;患者的VAS评分、Harris评分以及髋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显著优于术前(P<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缓解患者髋关节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强直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1例(32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畸形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了10个月~6年的随访。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患者髋关节术前活动度为0°,术后总的活动度平均为143.2°,其中平均屈髋90.8°;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术前平均32.3°,术后平均4.7°;Harris评分,术前平均16.8分,术后平均92.6分。术后患者髋痛消失,步态基本恢复正常,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明显增加髋关节活动度,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中期的随访结果.方法:对2001~2005年收治60例(96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26~168个月的随访,平均75个月.随访根据Harris评分方法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至末次随访,患者髋关节的屈伸、内外旋、收展度由术前的平均25°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50°.Harris评分术前的7~63分,平均30分[1],术后的63~98分,平均85分.其中优41例,良15例,可4例;其优良率高达93.3%.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效恢复关节功能,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 例(59 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进行了平均4~5 年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 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异位骨化评定采用Brooker 分级法;髋臼侧假体采用DeLee 和Charnley 方法进行影像学观察评定.结果:至最后一次随访,术后髋关节屈曲活动度改善最为明显,髋关节前屈达到(83.59±9.15) °,髋关节后伸达到(18.43±6.46)°,Harris 评分(87.36±5.39) 分,其中优23 例,良12 例,优良率为81.39%,置换后5髋(8.47%) 发生异位骨化.其余病例无感染、假体松动、折断、脱位移位发生.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的有效手段,可以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余建   《中国医学工程》2014,(12):30-3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以来收治的3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2年,患者髋关节平均活动度(186.12±5.45)°;Harris评分得到总优良率84.21%;无下肢深静脉血栓、神经血管等并发症。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能够恢复患者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戴春宏  吴青 《四川医学》2004,25(9):1002-1003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  10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双侧髋关节骨性强直患者行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 ( 2 0个髋关节 ) ,通过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及患者整体功能改善情况的观察 ,确定此方法的疗效。结果  10例患者平均随访 3 .2年 ,髋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 ,髋关节屈曲畸形消失 ,髋关节活动范围达到前屈 80°~ 10 5° ,平均 85 .5° ,后伸 5°~ 15° ,平均 9.5° ,无髋关节疼痛 ,膝痛及下背痛明显改善。结论 全髋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严重髋关节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缩短治疗周期、协调术后双侧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痛苦和节省治疗费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2月收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32例,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优12例,良17例,可j例,差0例,优良率为90.6%。术后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均明显改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的应用效果满意,优良率高,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时实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我科采用全髋关节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15例进行回顾性评价和分析.结果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随访时间12~18个月,关节活动均得到明显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强直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髋关节活动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皓 《中外医疗》2012,31(12):84-85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同时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06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骨病科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强直患者42例(67个髋关节),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髋关节术前术后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及Harris评分;综合分析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 随访时间6个月~6年,平均3.4年.术后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比较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上端纵行骨折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髋臼假体松动2例,股骨假体下沉6例.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是治疗晚期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改变有效方法,同时要注意由于患者本身体质因素,并发症比较多,术后合理的治疗措施也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全髖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性临床治疗护理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我科2012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强制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患者28例(37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其治疗护理效果及临床评价。结果根据Harris评分,优:20髋、良12髋、可5髋,优86.49%。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制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配合精准的护理,安全有效、疗效肯定,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3月在我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8例,共46髋,其中男33例,女5例,均行3年随访,观察比较手术前后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关节活动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2.41±2.31),明显高于术前评分(43.76±2.02),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髋关节总活动度(包含屈伸、内外旋转、内收、外展6个方向)(98.7±22.3)也较术前的(30.2±10.9)明显改善,差别也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发现髋臼假体松动3例(4髋),占8.7%,假体柄松动2例(2髋),占4.35%,异位骨化2例(2髋),占4.35%。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能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行非骨水泥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11年8月-2012年7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收治入院的41例(82髋)临床确诊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并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资料,平均随访时间24.6(21 ~ 32)个月.对比手术前后关节疼痛、关节畸形、活动度及关节功能改善状况,依据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术后功能状况.结果 术后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术前平均72.4°(64.8°~ 81.5°),术后平均20.7°(8.6°~36.4°)(P<0.01);总活动度术前平均2.7°(0°~5.8°),术后平均84.5°(78.7°~104.5°)(P<0.01);Harris评分术前平均25.7分,术后平均78.1分(P<0.01).末次随访(2014年4月18日)拍摄X线片,未见假体周围透亮区及关节脱位.结论 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患者减轻疼痛并重建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功能障碍的机制和临床适应证。方法本院住院治疗的3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总计57个发生病变且关节活动功能障碍的髋关节,采用针刀松解术治疗。随访1~1.5年,对发生病变关节的疼痛症状、关节功能和残疾程度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有功能障碍的57个关节,经系统针刀松解术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关节活动度改善60°以上)34个关节,有效(关节活动度改善20°以上)15个关节,无效(关节活动度改善20°以下)8个关节,总有效率86%。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度和残疾程度,经SPSS统计软件的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中早期病变疗效确切,是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降低致残率的有效疗法。但在临床实践中,要掌握好适应证,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 观察临床分别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以及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70例.利用抽签法对所有髋关节病变患者实施随机分组.C2组(对照组 35例):临床选择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C1组(观察组 35例):临床选择非骨水泥型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Harris评分优良率以及完成手术后出现假体松动概率方面存在的差异. 结果 两组患者完成治疗后,在Harris评分方面,C1组优于C2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现假体松动概率方面,C1组低于C2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明显(P<0.05). 结论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临床选择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假体松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