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报告200例移植肾同时进行细针抽吸细胞学(FNAB)与槽氏针活检组织学的比较。免疫抑制药有的为二联法:硫唑嘌呤加强的松龙或环孢素(CsA)加强的松龙,有的为三联法:硫唑嘌呤CsA加强的松龙。按计划或发生毒性反应逐渐减少CsA,排斥反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4~9天,总量为1.25~3克。组织学:用外径2mm的Tru——Cut针取肾组织,经磷酸盐缓冲的4%福尔马林固定后石蜡封固,分为8个诊断组:①正常组织学,②急性肾小管坏死,③急性CaA肾中毒,④急性细胞排斥,⑤急性血管排斥,⑥慢性血管排斥,⑦肾间质纤维化,⑧没有确定诊断/其他诊断。 FNAB:按Hayry等所描述的方法获取和处理肾组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环孢素(CsA)对糖代谢作用的可能性,将单用CsA治疗的肾移植病人与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同种病人进行了比较,用作分析CsA对这些病人胰岛素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资料和方法选自1980年~1988年的504例肾移植病人,随机分为3组。Ⅰ组(7例):单用CsA,剂量2~6mg/kg/d;Ⅱ组(7例):CsA剂量同Ⅰ组+维持剂量10 mg/d的甲基强的松龙(MP);Ⅲ组(6例):MP(10mg/d)+维持剂量1~2mg/d的硫唑嘌呤。对照组(7例)为健康人。检测方法:在清晨空腹时,口服75g葡萄糖,行  相似文献   

3.
以CsAPred二联用于肾移植已经十年,近来由于长期应用CsA导致潜在不可逆肾毒性而引入了三联方案(小剂量CsA-Aza-Pred)。众多报道均表明两种方案的人、肾存活率无差异,但三联方案的感染率明显升高。本文旨在比较两种方案尤其在感染和急性排斥发病率的不同。以19874~1989.11间大于13岁的102例尸体肾移植病人作回顾性分析,本研究只包括91例至少应用三联(小剂量CsA·Aza Pred)或二联(CsA-Pred)30天的病人,除外另11例术后30天内移植肾丧失或免疫  相似文献   

4.
移植肾早期无功能(PNF)经常发生,据报道,发病率为76%,而且PNF继发排斥与其他原因导致的移植肾功能减退很难鉴别,作者通过冷藏前及移植时二次肾灌洗排除肾活性复合物,降低PNF的发生。作者从1986、6~1988、1前瞻性研究145例肾移植病人。1986、、6~1987、6原位肾灌洗后冰块冷藏并直接移植给病人(106例,Ⅰ组);1987、6~1988、1上述方法处理后,移植前用冰冷的Travenol灌洗液500毫升再次灌洗(“后灌洗”)(39例,Ⅱ组)。除Ⅰ组中13例病人外,均采用环孢素负荷量15mg/kg,术后减少到10mg/kg,其后环孢素血浓度保持在200~400ng/ml;强的松龙25mg/日口服;急性排斥用甲基强的松龙500mg,连续三日静点。未用环孢素的13例应用硫唑嘌呤和强的松龙。PNF定义为:移植术后头7天需透析治疗。  相似文献   

5.
Kiss等对261例接受环孢素(CsA)免疫抑制的肾移植病人的肾活检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这类病人肾活检的利弊。 261例中124例(47.5%)患者共行240次移植肾括检(1~5次)。活检前病人均有血清肌酐浓度升高,平均升高8lmcmol/l。肾活检采用Travenol型  相似文献   

6.
移植后糖尿病(PTDM)传统认为由类固醇激素引起,但有证据表明环孢素(CsA)也有致糖尿病性。作者回顾分析1987.1~1989.7间接受CsA治疗的非糖尿病肾移植病人(Ⅰ组),对其中发生PTDM者停用类固醇激素以观察效果。高血糖定义为:需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这些降糖制剂只用于连续3次空腹血糖>200mg/dl者。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头7~14天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围手术期硫唑嘌呤(Aza)负荷量5mg/kg,随后按2mg/Kgd,并据骨髓耐受情况调整,术后头4天采用递减型静点甲基强的松龙,分别为:60mg/4小时、60mg/6小时、60mg/8小时、60mg/12小时,随后按1mg/kg.d服强的松(Pred),至术后第10天,递减至30mg/d,术后6个  相似文献   

7.
B超引导下移植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移植肾穿刺活检的安全性及在移植肾功能损害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3-2006年经皮移植肾穿刺活检52例.男3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5岁.术前均行彩超检查,超声定位下用Magnum保险式自动活检穿刺枪穿刺.活检组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六胺银染色,免疫荧光检查4μm冰冻切片,直接法行IgA、lgG、IgM和补体染色.依据Banff 97标准诊断.结果 病理检查结果为慢性/硬化性移植肾肾病(CAN)20例、急性/活动性排斥反应(AR)15例、急性肾小管坏死(ATN)4例、环孢素(CsA)肾毒性反应(CsA-NT)8例、移植肾肾炎(TGN)4例、高血压肾病(HN)1例.AR、ATN、CsA-NT和高血压肾病共28例,其中15例AR患者均予甲泼尼龙冲击3 d,10例将CsA或吗替麦考酚酯加量,5例将CsA转换为他克莫司,1例因放弃治疗而失肾,余14例获逆转.4例ATN经血液透析治疗1~4周后移植肾功恢复正常.5例急性CsA-NT者CsA减量后肾功能恢复,3例慢性CsA-NT者CsA更换为小剂量他克莫司后血肌酐稳定.经针对性治疗后,移植肾功能逆转23例(82%)、稳定4例(14%)、恶化1例(4%).1例高血压肾病者经降压护肾治疗,移植肾功能稳定.CAN、TGN 24例,经反复调整治疗方案后移植肾功能逆转13例(54%)、稳定5例(21%)、恶化6例(25%).结论 超声定位下Magnum自动活检枪行移植肾穿刺安全可靠,活组织病理检查对于肾移植术后肾损害的病因诊断、指导抗排斥反应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由环孢素A(CsA)转换为他克莫司(Tac)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对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同种肾移植后发生CAN的患者153例,患者肾移植后均采用CsA、吗替麦考酚酯(MMF)及泼尼松(Pred)的免疫抑制方案.根据是否以Tac替换CsA将患者分为两组.(1)CsA组:45例,进入研究后患者维持原免疫抑制方案.(2)Tac组:108例,进入研究后将CsA转换为Tac,停用CsA后立即开始服用Tac,MMF和Pred的用法同CsA组.对所有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人/移植肾存活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移植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移植肾穿刺病理学活检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随访12个月时,CsA组和Tac组患者存活率均为100%,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6.6%和93.5%(P<0.05);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4%(2/45)和3.7%(4/108)(P>0.05),6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均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3 d后逆转.Tac组患者移植肾功能明显改善,并且出现重度蛋白尿、重度肾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的患者比例较CsA组显著减少(P<0.05).Tac组有13.8%(15例)的患者出现轻度血糖增高,发生率显著高于CsA组的4.4%(2例)(P<0.05);Tac组有22.2%(24例)的患者发生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CsA组的55.6%(25例)(P<0.05);17例因使用CsA而出现牙龈增生和多毛症者,经转换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结论 由CsA转换为Tac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能够显著改善CAN患者的移植肾功能,延缓CAN的发展,转换过程中未发生严重Tac不良反应并且改善了使用CsA时出现的不良反应.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version from cyclosporine A (CsA) to tacrolimus (Tac) on chronic allograft nephropathy (CAN). Methods 153 CAN patients undergoing kidney transplantation received CsA,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 and prednisone (CsA-MMF-Pred) regimen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and divided into 2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CsA were maintained in the immunosuppressive regimen: CsA + MMF + Pred group (CsA group, n = 45); Tac + MMF + Pred group (Tac group, n = 108).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with patient/kidney survival rate, acute rejection incidence, renal function, 24-h proteinuria and adverse events of immunosuppressive drugs for 12 months. Results Compared with CsA group, the transplanted kidney survival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ac group (93. 5 % vs 86.6 %, P<0. 05). Acute rejection (AR) was diagnosed in 4. 4 % (2/45) of recipients in CsA group and 3. 7 % (4/108) in Tac group (P>0. 05) respectively. Acute rejection (2 cases in CsA group and 4 in Tac group) was reversed by 500 mg of methylprednisolone for consecutive 3 days, and the patients in Tac group showed a significantly lower degree of interstitial fibrosis and tubular atrophy (IF/TA) (P<0. 05).Renal allograft functions and 24-h proteinuria during a follow-up period of 12 month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Tac group (P < 0. 05). Incidence of mild hyperglycemia in Tac Group (13.8 %, 15/108)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CsA group (4.4 %, 2/45), and that of hypertension in Tac group (22. 2 %, 24/10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CsA group (55.6 %,25/45). CsA-related side effects (such as hirsutism and gingival hypertrophy) in 17 patients were greatly improved after conversion from CsA to Tac treatment. Conclusion The conversion from CsA to Tac on the patients with CAN can improve renal allograft function, retard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allograft dysfunctio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sA-related side effects and not generate serious adverse effects of Tac.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移植肾组织内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与免疫耐受及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SD和Wistar大鼠各40只,受体随机分 4组移植,正常对照组、移植过程腔静脉输注供体脾细胞组、单用环孢素 A (CsA)组、 CsA加供体脾细胞腔静脉注射组各10只.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技术测定移植后肾组织内白细胞介素(IL)-10和干扰素(INF)γ?mRNA的表达.结果 IL-10?mRNA的表达(P<0.01)在耐受组(16例中14例阳性)明显高于排斥组(14例中4例阳性),INF -γmRNA的表达(P<0.01)在排斥组(14例中10例阳性)明显高于耐受组(16例中1例阳性).结论 RT-PCR检测移植肾内 IL-10和INF-γ的mRNA的表达,是一种敏感性高的检测方法,前者提示免疫耐受状态,后者提示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肾移植术后单独应用环孢素(CsA)是否优于其他免疫抑制方案,他们从1987.3~1989.8对151例肾移植受者随机分为单用CsA组(Ⅰ组,74例)和三联治疗组(Ⅱ组,77例)进行前瞻性试验。Ⅰ组免疫抑制方案:CsA5mg/kg.d静点,4天后按起始剂量15mg/kg.d口服,每3周递减2mg/kg.d,至大约5mg/kg.d时维持,保持CsA全血谷值浓度200~600ng/ml之间(RIA法),若发生2次以上急性排斥或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者加用甲基强的松龙(MP),起始剂量按.8~16mg/d,以后8mg/d维持。Ⅱ组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头4天CsA按4mg/  相似文献   

11.
稳定期移植肾功能减退的肾穿刺活检及治疗方案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稳定期移植肾功能减退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移植肾功能减退者行移植肾穿刺活检,诊断为慢性移植肾肾病10例,急性排斥反应6例,环孢素A(CsA)肾毒性反应4例,移植肾肾炎3例,高血压肾病1例。据此调整患者CsA的用法或进行药物切换治疗。结果:13例经调整CsA的剂量,其中7例肾功能损害逆转;7例将CsA切换为他克莫司后,有5例肾功能损害恢复;另外4例对症处理。24例中,13例(54.2%)血肌酐降至正常。结论:稳定期移植肾功能减退患者早期行移植肾穿刺活检明确诊断后。半数以上患者可通过调整CsA的剂量或进行药物转换治疗,移植肾肾功能损害可以逆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服用环孢素A(CsA)的肾移植受者药代动力学特性与术后早期移植肾急性排斥及CsA肾中毒的关系。方法  4 7例肾移植受者术后服用CsA 6mg·kg-1·d-1,7d后留取服药即刻及服药后 1、2、3、4、5、6、8、10及 12h的血样 ,测定全血CsA浓度 ,计算各自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根据检测后 1个月内移植肾功能状况进行分组 ,回顾分析各组受者药代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4 7例肾移植受者中 ,观察期内共有 12例出现急性排斥反应 ,7例出现CsA肾中毒 ,其余 2 8例移植肾功能稳定。急性排斥组CsA吸收半衰期 (T1/2 (a) )、清除半衰期 (T1/2 (e) )、药物清除率 (CL/F)、达峰值时间 (Tmax)及浓度 时间曲线下面积 (AUC)与肾功能稳定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CsA肾中毒组的T1/2 (e) 、CL/F、Tmax及AUC与稳定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通过多点浓度进行CsA的药代动力学检测可以较准确反映肾移植受者的药物暴露剂量强度 ;CsA吸收清除较快的患者 ,容易出现急性排斥 ,而清除慢的患者存在并发CsA肾中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环孢素A减量联合骁悉治疗急性环孢素A肾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对移植肾的早期毒性与其血清浓度的相关性及对急性CaA肾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地对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CsA毒性反应患者的CsA服用量和全血CsA浓度进行分析,拟诊CsA肾毒性反应后联合应用骁悉(MMF)并减少CsA用量,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2例发生CsA肾中毒患者的CsA服用剂量均超过8mg/(kg.d),其中8例(70%)血清CsA谷值浓度超过400μg/L(HPLC法),经过减少CsA用量并联合应用MMF,12例发生CsA肾中毒患者的肾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长时间服用CsA剂量过大是引起CsA肾毒性反应的主要原因,减少CsA用量是有效减少CsA对移植肾毒性的有效方法,改硫唑嘌呤为MMF可有效防止因CsA的低剂量而致的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14.
刘炜  凌建煜 《器官移植》2011,2(6):339-341,357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停用环孢素(CsA)的安全性及停用的时机.方法 42例首次接受尸体供肾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曾采用含CsA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治疗,停用CsA后改用泼尼松+硫唑嘌呤二联免疫抑制方案4例,改用泼尼松+MMF二联免疫抑制方案38例.根据停药原因分为两组,A组20例患者,包括因移植肾功能减退、蛋白尿停用CsA 患者14例、严重肝损害保守治疗无效停用CsA患者 4例、不能耐受CsA其他不良反应停用CsA患者 2例;B组22例患者肾功能稳定、正常,无CsA导致的不良反应,主动要求或因经济原因停用CsA.另按术后不同时间停用CsA分为两组,术后1年内停用CsA组(16例)与术后1年后停用CsA组(2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逐步停药方法,每周或每2周减少CsA 25 mg/d,直至完全停药;同时,MMF在原剂量基础上增加0.25 ~0.50 g/d.所有患者均随访超过1年,比较A、B两组患者停用CsA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变化,并了解肝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术后不同时间停用CsA患者的排斥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20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均未恢复应用CsA,其因CsA导致的肝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均有所好转.B组22例患者中,9例在随访期间恢复CsA应用,其中因Scr缓慢上升 6例、发生排斥反应1例,患者要求恢复使用2例.A组患者停用CsA前的Scr为(124±30)μmol/L,停用CsA 1年后的Scr为(108±12)μmol/L;B组相应为( 81±5)μmol/L、(68±4)μmol/L.术后1年内停用CsA组患者的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后1年后停用CsA组的排斥反应发生率(19 %比8 %,P<0.05).结论 对因使用CsA出现移植肾功能减退、蛋白尿或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在排除移植物排斥的前提下,可逐步停用CsA和(或)相应增加其他免疫抑制药.对于肾功能稳定,未出现CsA不良反应的患者,还是以小剂量CsA维持治疗为妥.CsA的停用时机以肾移植术后1年以上为宜,过早停用CsA会增加排斥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模型,分析小剂量环孢素A(cyvlosporinA ,CsA)对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雄性Wistar和SD大鼠为供、受体,以CsA为免疫抑制剂。对照组14只,将Wistar大鼠肢体移植至SD大鼠,术后不用药。实验组术后按用药剂量的不同分为2组( 2mg/kg组17只大鼠和CsA 6mg/kg组18只大鼠)。2组术后用药时间均为4周(每日1次共2周,然后每周2次共2周)。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移植肢体排斥反应及存活时间;用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手术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对照组移植肢体平均存活时间为[( 7.0 0±0 .78)d , x±s ,下同] ;CsA 2mg/kg组为( 3 7.18±0 .5 1)d ,CsA 6mg/kg组为( 3 3 .2 0±1.0 5 )d。术后第3天,对照组的CD4/CD8比值显著增高,移植肢体开始出现肿胀、皮肤红斑等表现。实验组的CD4/CD8较术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CsA能抑制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并能延长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动物实验模型并寻找一种新的移植肾保护方法。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单纯灌注液组)、C组[环孢素A(CsA)+灌注液组,CsA浓度为0.01‰,W/V]、D组(CsA+灌注液组,CsA浓度为0.03‰,W/V)。用套管针穿刺左肾动、静脉,灌注肾脏。原位低温保存2h后,切除右肾并开放左肾血流使左肾复灌。于术后6、24h分别取血标本,24h后取左肾标本,测定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TUNEL法检测分析左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左肾组织HSP70的表达。结果D组6、24hBUN为(8.60±0.25)mmol/L、(7.99±0.14)mmol/L;Cr为(79.90±1.37)μmol/L、(78.98±1.66)μmol/L,细胞凋亡指数为0.075±0.035,明显低于其他各组;HSP70表达为(0.211±0.025)μm2,明显高于其他各组。结论本模型能客观反映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状态,0.03‰CsA复合肾灌注液能明显降低移植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在高致敏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和比较高致敏肾移植受者应用他克莫司(FK506)与环孢素A(Cs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将147例高致敏肾移植受者(其中术前群体反应性抗体>50%的首次肾移植受者59例,2次肾移植受者88例)分为FK506组(53例)和CsA组(94例),两组的免疫抑制方案分别为FK506(或CsA)+霉酚酸酯+泼尼松.观察并分析两组受者术后移植肾存活率、血肌酐水平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FK506组术后1、3和5年的移植肾存活率(86.8%、82.3%和75.3%)略高于CsA组(81.9%、75.4%和6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K506组术后1年时血肌酐水平为(100.72±15.88)μmol/L,CsA组为(117.29±11.77)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K506组与CsA组相比,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肝功能损害、高血压和高血脂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而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两组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感染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FK506与CsA相比,能有效降低高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对高致敏肾移植受者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评价肾移植受者中氟康唑对环孢素(CsA)浓度影响的程度,并证明这种相互作用是否增加肌肝水平。本研究包括16例肾移植术后至少6个月的病人,年龄18~65岁,并接受长期CsA治疗,研究前6周CsA剂量相对不变(±50mg),CsA谷值浓度>25ng/ml,而且2次血清肌肝水平相对稳定(±0.2mg%),最近一次血肌肝≤2.0mg/dl。所有化验数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的10%以内,血压、脉搏、体温正常。随机双盲分为安慰剂组(Ⅰ组)和氟康唑组(Ⅱ组,200mg/d),其历时14天。CsA用量不变。第1天测出用药前,用药后1、2、4、8、12、18、24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孢素(CsA)对共刺激阻断剂CTLA4Ig延长移植肾存活效应的影响。方法:肾移植大鼠分为对照组(第1组)、CTLA4Ig组(第2组)、CsA CTLA4Ig组(第3组)、CTLA4Ig IL-2组(第4组)和CsA CTLA4Ig IL-2组(第5组),观察术后血肌酐(Scr)、移植肾病理改变、移植肾存活时间。结果:与第1组、第4组相比,第2组、第3组、第5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显著延长(P<0.01),其中,第3组移植肾存活时间最长(66.1±10.6)d;术后15天,第2组Scr显著低于第3组、第5组(P<0.05);术后30天,第3组、第5组Scr显著低于第2组(P<0.01);术后30天,第3组、第5组移植肾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少于第2组。结论:CsA可增强CTLA4Ig延长移植肾存活的效应,对外源性IL-2逆转CTLA4Ig的效应具有抵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西罗莫司预防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6例肾移植患者,31例在术后即开始应用西罗莫司,其中30例应用减剂量环孢素A(CsA)、西罗莫司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1例应用他克莫司、两罗莫司及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5例在术后1个月内因CsA的不良反应而将CsA替换为西罗莫司,其中1例改为减剂量CsA、西罗莫司及泼尼松,3例改为西罗莫司、霉酚酸酯及泼尼松,1例改为西罗莫司及泼尼松。观察移植肾功能以及急性排斥反应、感染、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等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8~40个月,有2例移植肾功能丧失,恢复血液透析,移植肾分别存活1.6年、1.8年;3例血肌酐>200μmol/L,发展成为慢性移植肾肾病;31例移植肾功能良好。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逆转;8例发生感染,经抗感染处理后全部康复;6例发生DGF,免疫抑制方案未做调整,术后14~80 d恢复泌尿。西罗莫司后的不良反应包括血脂升高、一过性白细胞减少及蛋白尿等。结论肾移植后采用西罗莫司与减剂量CsA和泼尼松联用可取得较好的免疫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