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了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2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了血清瘦素水平和外周血B细胞及T细胞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妊娠妇女作比较.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B细胞数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CD3、CD4/CD8则显著地低于正常人组(P<0.01).结论:检测妊高征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以及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82例SARS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与肺内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观察SAR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量的变化与肺内病变情况(病变程度及肺内炎症吸收程度)。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MultiTEST方法对82例发病14d内的SARS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绝对数量的动态监测,同时动态观察其与肺内病变程度及炎性病变吸收程度的关系,并分析糖皮质激素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结果 ①5l例病情较轻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在正常范围内或轻度异常,临床上不需要糖皮质激素治疗;②3l例病情呈进展状态的患者均伴有CD4^ 细胞减少及肺内病变重,需糖皮质激素治疗。82例患者外周血CD4^ 细胞绝对数量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为r=-0.684,P=0.000;③3l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CD4^ 细胞及CD8^ 细胞绝对计数明显少于糖皮质激素治疗前(P=0.000);④CD8^ 细胞数量及与肺内病变吸收程度密切相关(r=-0.816;P=0.000)。结论 ①SARS患者肺内病变程度与CD4^ 细胞数量呈负相关;②糖皮质激素治疗后SARS患者外周血CD4^ 细胞及CD8^ 细胞绝对计数减少;③SARS患者肺内病变的吸收程度与CD8^ 细胞数量有良好的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TH亚群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RSV下呼吸道感染TH亚群功能状态。方法 用单克隆抗体双色免疫荧光PE/FITC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RSV下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及其亚群CD4^ CD8RA^ 、CD4^ CD45RO^ 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FN-γ、IL-4,IgE水平。结果 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4^ CD45RA^ 细胞明显下降(P<0.05),CD4^ CD45RO^ 细胞虽有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D4^ CD45RA^ /CD4^ CD45RO^ 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FN-γ,IL-4水平均有降低,其中IFN-γ水平下降非常明显(P<0.01),IFN-γ/IL-4比值降低(P<0.05)。RSV下呼吸道感染组患儿血清中IgE水平明显升高。结论 婴幼儿RSV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的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 及其亚群CD4^ CD45RA^ /CD4^ CD45RO^ 的失衡。TH1及其功能下降,TH2及其功能相对增强,TH1/TH2失衡是导致该病发生TH2样反应重要的免疫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和外周血B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放免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34例妊高征患者进行了血清,TNF-α和外周血B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妊高征患者血清TNF-α、B细胞数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CD3、CD4、CD4/CD8比值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妊高征是一种和自身免疫调节异常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CD226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CD226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以阐明CD226抗原在SLE患者体内T细胞活化中作用以及与SLE发病的关系。方法:31例SLE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培养72h后,三色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细胞表面CD226抗原的表达。结果;SLE患者组的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上CD226^ 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活动期SLE组、静止期SLE组的CD3^ 、CD4^ 、CD8^ T细胞上CD226^ 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活动期与静止期患者之间T细胞亚群上CD226^ 表达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SLE患者CD3^ 、CD4^ 、CD8^ T细胞CD226^ 抗原表达水平与SLEDAI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异常活化;活动期、静止期SLET淋巴细胞CD226^+表达均增高,CD226^ 可能参与了SLE的免疫发病。  相似文献   

6.
抑郁症患者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相关因素,探讨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为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方法:应用碱性磷酸酶标记链霉卵白素法检测32例抑郁症患者和32例健康对照血中T细胞亚群数量及构成比,并与其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血中CD3^ 、CD4^ 细胞数以及CD4^ /CD8^ 比值明显降低,而CD8^ 细胞数明显升高。2.男性患者与抑郁症患者总体改变相同。而女性患者血中CD3^ 、CD4^ 细胞数、CD8^ 细胞数以及CD4^ /CD8^ 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3.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抑郁症患者血中CD8^ 细胞数与病程呈非常显著负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其免疫功能低下可能能有性别差异,而且抑郁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可能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44例SARS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ARS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ARS组患者白细胞总数显著下降,淋巴细胞百分数和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CD3^ 、CD4^ 和CD8^ 细胞绝对数显著下降,CD3^ 、CD4^ 及CD8^ 细胞百分数和CD4^ /CD8^ 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ARS冠状病毒感染损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细胞因子分泌及Th细胞亚群的作用。方法分离SLE患者及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加入MPA或对照药物地塞米松(DEX)培养48h,用ELISA法测培养上清中IL-10、IL-12及IFN-γ的水平,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细胞中CD4^+IFN-γ^+IL-10^-T细胞、CD4^+IFN-γ^-IL-10^+T细胞及CD4^+IFN-γ^+IL-10^+T细胞百分率。结果①MPA可使SLE患者PBMCs培养上清中IL-10、IL-12及IFN-γ的分泌显著降低,而DEX却使IL-10分泌水平增高。②MPA可降低SLE患者培养的PBMCs中CD4^+IFN-γ^+IL-10^-T、CD4^+IFN-γ^-IL-10^+T及CD4^+IFN-γ^+IL-10^+T细胞比率,而DEX在使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比率增高的同时,却使CD4^+IFN-γ^+IL-10^-T细胞亚群的比率降低。结论MPA可抑制SLE患者PBMCs细胞因子分泌,并降低SLE患者外周血培养的PBMCs中Th亚群比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对16例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有效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动态观察48周,在治疗前、后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及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16例患者中,11例治疗持续有效,未发生YMDD变异,5例发生变异。无变异组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12周时,HLA—D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8周时,CD80、CD40和CD1a与治疗前比明显提高(P〈0.05)而HLA—DR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变异组患者。治疗12周时,CD83及HLA—DR降低(P〈0.05);治疗48周时,HLA-DR仍低于治疗前(P〈0.05)。无变异组患者,治疗12周时,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CD19^+B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均无明显变化;48周时,CD4^+T细胞比例增高,NK细胞比例下降(P〈0.05)。而变异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则无显著改变。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持续有效组,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CD40可随着HBV被长时间有效抑制而得到部分恢复,治疗过程中有DC表面的HLA-DR暂时降低,而后HLA—DR水平恢复和CD1a明显提高,同时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上升和NK细胞比例下降。而发生YMDD变异组。DC表面HLA—DR呈现持续性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TNF-α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胎盘中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取60例孕妇(正常晚孕组20例;子痫前期组40例,其中轻度20例,重度20例)外周血,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其细胞因子IL-10、TNF-α的水平;分娩后检测胎盘组织中的IL-10、TNF-α的表达。结果①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IL-10、TNF-α的表达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IL-10表达强度显著降低(P<0.05),且与子痫前期病情呈负相关(rs=-0.342P=0.009);TNF-α表达强度显著升高(P<0.05),且表达强度与子痫前期病情呈正相关(rs=0.349P=0.007)。②子痫前期组IL-10外周血中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IL-10外周血中的含量比轻度子痫前期者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③子痫前期组血清CD4 、CD8 的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CD4 /CD8 比例上升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痫前期组中重度子痫前期者血清CD4 /CD8 比例比轻度子痫前期者血清CD4 /CD8 比例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TH 细胞是机体重要的免疫调节细胞 ,分 TH1 、TH2 、TH0 3种 ,分别产生不同的细胞因子调节细胞和体液免疫。TH1 和 TH2 细胞可通过所产生的细胞因子发挥相互调节和制约作用 ,TH1 / TH2 细胞的调节对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非常重要 ,现已知许多免疫性和感染性疾病与 TH1 / TH2 细胞的失衡有关 ,本文主要阐述 HBV和 HCV这 2种肝炎病毒感染与 TH1 / TH2细胞平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结核杆菌相对分子质量 (Mr)为 30× 10 3的主要分泌蛋白 (BCG30 ,也称Ag85B)对尘螨变应原过敏所致的哮喘等变应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泌TH1、TH2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 常规分离 2 7例尘螨过敏的变应性患者 (A) ,其中 18例哮喘患者 (A1)、9例变应性鼻炎或皮炎患者 (A2 )和 13例正常人 (B)的PBMC ,在离体与螨变应原、BCG30单独或复合共培养 ,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IL 5、IFN γ的水平。结果 A、A1、A2、B 4组无刺激状态下的IL 5、IFN γ水平无差异 (P >0 .0 5 )。尘螨变应原刺激可显著促进A、A1、A2 3组PBMC分泌IL 5 ,P均 <0 .0 5 ,同时 ,A组的IFN γ水平自身比较亦明显增高 (73.5 8pg ml± 30 .2 3pg mlvs 30 .71pg ml± 18.87pg ml,P <0 .0 5 )。将尘螨变应原与BCG30和PBMC进行复合培养 ,并与单独尘螨变应原刺激组比较 ,其IFN γ水平在A组 (92 .89pg ml± 2 9.0 7pg mlvs 73.5 8pg ml± 30 .2 3pg ml)和A1组 (87.6 0pg ml± 36 .4 5pg mlvs 5 8.75pg ml± 7.84pg ml)均较后者为高 (P均 <0 .0 5 ) ,且A组的IFN γ IL 5的比值较单独尘螨变应原刺激组显著增高 (5 .0 3± 1.36vs 4 .2 0± 1.6 4 ,P <0 .0 5 ) ,而A1组其比值亦有增高趋势 (P =0 .0 7)。正常人中各刺激组间所有指标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运用三色荧光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 2 1例初发 (NS组 )和 15例复发 (NS +Pred组 )的肾病患儿外周血TH1和TH2细胞百分率 (% ) ,并以 9例缓解期患儿 (NS缓解 +Pred组 )和 10例正常儿童 (正常组 )作对照。结果 正常儿童外周血TH1、TH2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13.42± 4.36 ) %和 (2 .5 3± 1.97) %。初发的原发性肾病患儿均明显减低 (P <0 .0 5 ) ,分别为 (2 .34± 2 .0 9) %和 (1.0 2± 0 .96 ) %。复发的肾病患儿除TH1细胞百分率减低 [(1.2 0± 0 .91) % ,P <0 .0 1]、TH2细胞百分率增高 [(7.6 5± 4.5 3) % ,P <0 .0 1)外 ,TH1细胞百分率也较初发病例进一步下降 (P <0 .0 5 )。缓解期肾病患儿TH1和TH2细胞百分率均正常 ,分别为 (12 .0 4± 4.92 ) %和 (2 .81± 2 .6 5 ) % (P >0 .0 5 )。TH1/TH2比值在正常儿童为 5 .41± 2 .77,在初发的肾病患儿明显减低 (2 .43± 2 .6 5 ,P <0 .0 5 ) ,在复发的患儿较初发患儿进一步下降 (0 .77± 1.0 7,P <0 .0 5 ) ,在缓解患儿则正常 (4 .2 5± 2 .12 ,P >0 .0 5 )。肾病患儿也存在着Tc2细胞占优势的免疫平衡失调。结论 糖皮质激素在体内是通过促进TH2细胞向TH1细胞迁移 ,逆转肾病患儿TH2细胞  相似文献   

14.
SARS患者血清细胞因子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病情进展的宿主免疫机制。方法 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SARS感染患者 5 0例和正常对照 2 0例的细胞因子 (IL 2、IL 4、IL 6、IL 10、IFN γ、TNF α)。按照疾病预后分成死亡组和治愈组 ,前瞻性设计分析细胞因子在 2组患者中的异同及对病情发展的影响。结果 治愈组与死亡组患者的细胞因子 (IL 2、IL 4、IL 6、IL 10、IFN γ、TNF α)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治愈组和死亡组比较 :治愈组IFN γ高于死亡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死亡组IL 6、IL 10明显高于治愈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SARS病毒感染确实引起机体的免疫系统紊乱。功能受损的程度与疾病的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反应过强 ,TH1类细胞因子免疫反应相对减弱 ,造成的机体免疫自稳平衡失调可能是SARS患者死亡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潘月龙  郑树  孝作祥  姚航平  曹江 《免疫学杂志》2002,18(6):471-473,478
目的 观察微囊化mIL 1 2基因修饰的 (中国仓鼠卵巢 )CHO细胞皮下移植对荷瘤小鼠TH1 TH2 类细胞因子的影响 ,进一步了解外源性IL 1 2对TH1 TH2 平衡的调节作用 ,同时探讨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 将mIL 1 2基因转染到正常细胞CHO ,然后进行微囊化 ,移植到荷瘤小鼠的皮下。 2 0d后 ,测定小鼠血清TH1 和TH2 类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 2和IL 4、IL 1 0的水平。结果 经微囊化mIL 1 2基因修饰的CHO细胞皮下移植干预治疗后 ,小鼠血清TH1 细胞因子IFN γ、IL 2、IL 1 2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5) ,而TH2 类细胞因子IL 4、IL 1 0则明显降低 (P <0 .0 5)。结论 外源性mIL 1 2促进荷瘤小鼠TH1 细胞的分化 ,使TH1 TH2 向着TH1 方向漂移 ;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的移植 ,有望替代基因工程药物 ,成为恶性肿瘤生物免疫治疗的平台  相似文献   

16.
TH2类细胞因子与哮喘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德斌  钱桂生 《免疫学杂志》2002,18(Z1):142-145
TH2淋巴细胞通过分泌IL-4,IL-13,IL-5和Ⅱ9等细胞因子触发气道炎症引起哮喘.编码TH2类细胞因子的基因位于染色体5q31~33区,与哮喘有连锁关系.TH2类细胞因子是治疗哮喘病人的重要目标靶.  相似文献   

17.
孕酮对人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CD69表达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孕酮(Progesterone,Prog)及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对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CD69表达的作用。方法:以女性健康志愿者(10名)为研究对象,以蛋白激酶C的刺激剂佛波醇酯(Phorbol ester,PDB)为T淋巴细胞的活化剂,采用双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3^+的T淋巴细胞表达早期活化表面分子CD69的百分率,以观察Prog、Dex及Pro0g加上Dex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作用。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论单独使用Prog还是Dex均地强低剂量PDB刺激CD69的表达。然而,与单独使用Prog或Dex的作用相比。Prog加上Dex明显减弱低剂量PDB的活化CD69的表达。结论:同时使用Prog与Dex可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提示在临床上  相似文献   

18.
TH1型/TH2型细胞因子对滋养层及蜕膜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辅助T细胞 (TH) 1型 / 2型细胞因子对人绒毛组织及蜕膜组织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应用新鲜绒毛组织和蜕膜组织建立体外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及催乳素(PRL)的模型。hCG及PRL的分泌水平应用放免法 (RIA)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 (IFN γ)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 (10~ 10 0 0ng/ml)对绒毛组织分泌hCG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P <0 .0 1) ;而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4 (IL 4 ) (1~ 10ng/ml)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P <0 .0 1)。TH1型细胞因子IFN γ低浓度时 (1~ 10ng/ml)对蜕膜组织分泌PRL有刺激作用 (P <0 .0 5 ) ,高浓度时 (10 0~10 0 0ng/ml)则有抑制作用 (P <0 .0 1) ;TH2型细胞因子IL 4对PRL分泌的调节作用与对hCG分泌的作用相类似。结论 TH1型 /TH2型细胞因子可能通过影响滋养层及蜕膜内分泌功能而在早期妊娠中起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趋化因子与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苏青和  郑红 《免疫学杂志》2003,19(2):158-161
趋化因子与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是目前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不同的免疫调节性细胞表达不同的趋化因子受体,受不同趋化因子的作用而分泌不同的免疫调节性细胞因子。深入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调控它们表达,进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综合征血热(HFRS)患者TH1样和TH2样细胞平衡状态以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收集HFRS患者和健康个体血清,采用夹心ELISA方法测定IFN-γ、IL-4和TNF-α的水平,分离PBMC,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分析HFRS患者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中IFN-γ^ 和IL-4^ 细胞的百分率。观察HFRS患者TH1/TH2,Tc1/Tc2比例的变化,比较了不同病程和病情HFRS患者血清中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HFRS患者血清中TH1类和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IFN-γ和IL-4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个体(P=0.016,P=0.019)。HFRS患者PBMC中TH1、TH2、Tc1,Tc2细胞的平均百分率均高健康个体Tc细胞比例的改变较TH细胞明显,TH1样细胞的比例较TH2样细胞变化明显。发热期患者血清中IFN-γ、IL-4和TNF-α的水平明显升高于恢复期患者,发热期的重症患者的IFN-γ水平升高较轻症明显。结论:HFRS患者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以及PMBMC中TH1、TH2、Tc1和Tc2细胞的比例均有所升高,发热期的患者和重症HFRS患者上述参数变化更明显,表明感染机体总体的免疫平衡偏向TH1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