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是一种淋巴细胞系前体细胞恶性克隆性血液病,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儿童急性白血病中ALL占80%,成人急性白血病中ALL约占25%.其中约有80%儿童ALL和60%-70%成人ALL存在细胞遗传学异常[1].更多的患者能够检测出分子遗传学异常,这些基因异常的发现使我们对于ALL的发病机制认识上升至分子层面,为ALL预后分层提供新的依据,并有助于我们寻找新的分子靶向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遗传学改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根据细胞遗传学表现将128例初诊AML患儿分为4组:伴t(15;17)改变患儿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组;伴t(8;21)/inv(16)(p13;q22)改变患儿为A组;正常核型及无其他组细胞遗传学改变患儿为B组;伴t(9;22)(q34;q11)或-7或复杂核型细胞遗传学改变患儿为C组.对各组患儿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128例AML患儿4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5.9±4.7)%,4年总生存率为(69.3±4.5)%;非APL患儿4年无事件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49.9±5.2)%、(57.1±6.0)%.APL组、A组、B组及C组患儿的4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72.2±1.1)%、(66.3 4-7.7)%、(38.5±9.1)%、(20.1±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6±5.1)%、(69.4±7.9)%、(55.6±8.6)%、(30.0±1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结论 细胞遗传学改变可作为儿童AML的独立预后因素,用于判断预后及疾病危险度分组,对AML患儿进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3.
刘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7,15(1):202-206
目前危险指向性治疗使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接近80%。白血病细胞的分子基因分析和宿主的遗传药理研究是进一步改善预后的基础。评估微小残留病的早期治疗效应以综合反映白血病细胞的药物反应和宿主的遗传药理学,是调整治疗强度最可靠的指标。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技术有望鉴定个体化治疗的分子靶向。本文综述目前用于儿童ALL预后评估的危险因素及评估系统。 相似文献
4.
成人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大样本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566例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ALL)和586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ALL)的细胞遗传学进行对比分析。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部分患者进行了FISH检测。结果表明:aALL与cALL的染色体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aALL中异常核型占62.0%,染色体异常较多见的为t(9;22)(q34;q11)、亚二倍体、超二倍体(47—50)、abn(6q)、abn(9p)、-7等,预后不良的占多数。cALL中异常核型占39.2%,染色体异常较多见的为高超二倍体、亚二倍体、TEL/AML1(+)、+8、超二倍体(47—50)、+21等,预后良好的占多数。其中异常核型、总亚二倍体、总超二倍体(47—50)、t(9;22)(q34;q11)、-7、abn(7q)、abn(14q32)、+Ph在aALL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eALL;cAu.正常核型(N)、高超二倍体、+8、+21*2、TEL/AML1(+)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ALL。Ph(+)在aALL中的检出率为20.5%,伴有附加异常的占63.8%。Ph(+)aALL附加异常中+Ph、-7、i(9q+)、9p-、+8、+21、+x、6q-、abn(14q32)、+14出现的比例较高。Ph(+)在cALL中的检出率为4.4%,明显低于aALL(P:0.000),伴有附加异常的占42.3%,附加异常中abn(9p)、abn(7p)、-7、17p-、+21出现的比例较高。结论:本组病例染色体数目异常及结构异常几乎涉及到每一条染色体,复杂核型多见。aALL与cALL的染色体异常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通过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对163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0-17岁)进行细胞遗传学分型。结果:本组病例细胞遗传学异常率87.7%(143/163)。倍体群分析显示,最常见高超二倍体(51-67条染色体)45例(27.6%),X染色体和21号染色体获得率为100%。特异性基因异常最常见t(12;21)ETV6/RUNX1(26例,16.0%),其次是t(1;19)TCF3/PBX1(13例,8.0%),t(4;11)MLL重排和t(8;14)IGH/MYC(各6例,3.7%),t(9;22)BCR/ABL(2例,1.2%)和i AMP21(1例,0.6%)。非典型结构异常率为:dup(1q)20.2%,del(6q)和del(9p)10.4%,del(12p)12.9%和del(13q)5.5%等。与西方儿童比较,t(12;21)、t(1;19)、t(9;22)和高超二倍体的发生率均较一致(P0.25)。与韩国儿童比较,t(9;22)的发生率似乎更低(1.5%vs 9.5%)(P0.005)。结论:本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的细胞遗传学异常表现与西方儿童基本相似,风险可能不高。 相似文献
6.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及其预后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为探讨白血病患者细胞遗传学改变和预后的关系,对219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的染色体进行了检查。结果有80%的患者有核型异常,其中结构异常占73%,与白血病的细胞类型常有一种特异的对应关系。据分析结果,认为伴t(15;17)易位组预后最佳(1年及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9%和48%),伴t(8;21)易位组及正常核型组次之,染色体数目异常组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7.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和预后相关的细胞遗传学异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英军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0,(1)
本文概述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部分重要细胞遗传学异常的临床特征,并就其与ALL治疗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西方规模大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心,其ALL的治愈率已达到80%,此成就归因了依据危险度所确定的多药联合化疗和中枢神经系统预防。患的分层是根据预后因素预测复发危险。研究预后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是必要的,已被广泛熟知的宿主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和药物遗传学。疾病相关预后因素包括白细胞计数,免疫分型,细胞或分子遗传学特征。早期治疗反常是最有力的预后因素。大的,对照的和随机的临床方案的采用大大地改善了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abl阳性(Ph+/bo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细胞遗传学改,变的特点,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并行染色体检杏的100例成人Ph+/bcr-abl+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染色体畸变的类型、分布和频牢特点,并进行分组研究,探讨不同组之间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结果 ①72例检出染色体异常,22例为单纯Ph染色体阳性或其变异型,44例Ph阳性伴附加染色体异常,常见的异常有+Ph、-7、+21、-20、+8、9p-、del(22)等.②染色体数目分组比较:假二倍体组和高二倍体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核型组,而正常核型组总生存(OS)率较业二倍体和假二倍体组高,无复发生存(RFS)期较亚二倍体和假二倍体组长.③染色体畸变类型分组比较:Ph阳性组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Ph阴性组,而OS率较Ph阴性组低,RFS期较Ph阴性组短;单纯Ph阳性组与Ph阳性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在临床特征、OS率和RFS期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时Ph阳性伴附加染色体异常组的OS期和RFS期也明显短于Ph阴性组.④核型分组比较:全部核型正常组(NN)患者较正常与异常核型共存组(AN)年龄轻,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融合基因表达以P190为主,髓系抗原表达率高,RFS率和OS率高;NN组较全部核型异常组(AA)初诊时白细胞计数低,髓外浸润重,RFS率和OS率高.而AA与AN组之间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双Ph染色体组融合基因P190比例低于非双Ph染色体组,OS期短于非双Ph染色体组.结论 成人Ph+/bcr-abl+ALL患者染色体改变复杂,假二倍体和高二倍体提示预后不良,双Ph染色体可能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马昊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97,20(3):178-182
本文综述了细胞遗传学指标对急性髓性白血病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核型中t(8;21)、t(5;17)、inv(16)或del(16)、5号或7号染色体异常对预后有利,而t(4;11)对预后不利;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其相关蛋白P-糖蛋白或P-170对预后不利;基因及其相关蛋白中,C-myc和Rb基因对预后有利,而Bcl-2基因、P53突变基因、C-kit基因及其受体KR、N-ras基因13密码突变、 相似文献
11.
儿童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中微量残留病动态监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微量残留病(MRD)监测在儿童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2001年9月1日至2004年10月31日采用ALL-XH-99方案行MRD标记筛选并监测的B-ALL患儿102例。用四色多参数流式细胞仪监测诱导治疗结束完全缓解(CR)时、髓外白血病预防性治疗前、早期强化前、维持治疗中定期强化前、维持治疗1年及2年时患儿。MRD 。结果①行筛选并监测的102例B-ALL患儿中,对诱导治疗结束获CR的86例患儿进行了MRD监测。其中MRD ≥10~(-4)的患儿20例,占23.30%;MRD<10~(-4)的患儿66例,占76.70%,其39个月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 0.00%和(83.00±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单因素分析显示患儿的性别、起病时年龄、白细胞计数及染色体倍体数与CR时MRD水平无关(P>0.05);而Ph染色体、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CR时间、ALL-XH-99危险度分类标准与其相关(P<0.05)。③多因素分析显示 CR时MRD水平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比例风险为5.381,95%可信区间为0.004-0.624,P<0.05)。结论诱导治疗结束CR时MRD水平可用于评估早期治疗反应,是儿童B-ALL治疗中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多重RT-PCR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多重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诊断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重RT PCR技术 ,染色体R或G显带技术对 5 0例儿童ALL进行分析。结果 5 0例ALL患儿中 18例 (36 .0 % )分别具有 11种融合基因 ,包括E2A/PBX1、TEL/AML1、TLS/ERG、MLL/AF4、MLL/AF9、MLL/AF10、MLL/AFX、MLL/AF6、MLL/ELL、TAL1D、HOX11。在接受染色体检查的 4 8例ALL患儿中 ,染色体异常有 2 4例 (5 7.1% ) ,其中染色体数目和缺失异常为 18例 ,染色体易位 6例。多重RT PCR和核型分析联合使ALL的遗传学异常检出率增至 70 % (5 0例中 35例 )。结论 多重RT PCR和染色体核型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 ,可以相互补充 ,从而提高了ALL患儿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 ,为儿童ALL的诊断、分型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应用常规剂量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后,其血浆中L—asp活性变化及底物门冬酰胺(ASN)耗竭的规律,寻找L—asp合理的用药方法。方法ALL患儿15例(340份外周血样本),基本联合化疗采用VDLP(D)方案,诱导缓解用VDLP方案,早期强化及定期维持治疗阶段用VDLD方案,其国L-asp每次10000U/m^2,静脉滴注,隔天1次,共10次,分别检测应用常规剂量L—asp(每次10000U/m^2)疗程前、疗程中及疗程后多个时间点患儿血浆L—asp活性及ASN浓度。结果在用药过程中,血浆L—asp活性峰值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第8次用药后达到最高峰,之后缓慢下降,而血浆中ASN浓度始终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处于“几乎完全缺乏”甚至“完全缺乏”的状态,停药后,血浆中L-asp活性持续7d维持100U/L以上,ASN浓度持续7d保持在“几乎完全缺乏”水平,随后逐渐上升至用药前水平结论目前常规用药剂量的L—asp能够完全耗竭血浆ASN,由于L—asp应用后达到药物效应所需的血浆活性在停药后可持续7d,且L—asp相关并发症与其血浆中活性相关,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L-asp的用量及用药间隔时间需要更深入探讨,使L-asp的使用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保证有效治疗的同时,降低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诱导缓解期治疗风险.初步评价ALL-2005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 ALL-2005方案是在ALL-XH-99方案的基础上作出修改,结合患儿诱导治疗第35、55天骨髓微量残留病(MRD)检测结果 ,按低危、中危和高危分组,分别予以不同强度的化疗.统计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4月31日初发ALL患儿158例,分析其诱导缓解率、诱导治疗相关并发症、诱导治疗第35天、55天MRD水平及随访结果 .结果 根据分组标准,158例患儿中低危组59例,中危组93例,高危组6例.35 d诱导缓解率为98.1%.139例(88.0%)患者可找到MRD检测标志,诱导治疗第35天时137例患儿中94例MRD≤0.01%,占68.6%.43例(27.2%)患儿诱导期出现发热等感染征象;合并重症感染进入ICU 2例(1.3%).诱导期因合并症死亡1例(0.6%).4例在治疗缓解状态下失访,失访率2.5%.全组复发17例,占10.8%,危组4例,中危组11例,高危组2例.诱导治疗第35天MRD≤0.01%组复发者占4.3%(94例中4例),MRD>0.01%组复发者占23.3%(43例中10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至2008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为20(12~35)个月.预计30个月总体无病生存率为(81.6±4.5)%,低危组为(94.1±3.3)%.中危组为(82.8±4.4)%;诱导治疗第35天MRD≤0.01%组无病生存率为(91.0±5.4)%,>0.01%组为(67.1±9.5)%;第55天MRD≤0.01%组为(89.1±5.3)%,>0.01%组为(46.9±15.6)%.结论 ALL-2005方案诱导治疗期患儿的感染率和治疗相关死亡率低,诱导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均较高.诱导治疗第35天和第55天MRD水平对患儿预后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225例儿童ALL患者(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MICM)进行危险分组.标危组患者按传统方案治疗;高危组患者的治疗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每次5 g/m2),并早期加用中剂量阿糖胞苷(每次1 g/m2,每12 h 1次,共3 d)强化.维持治疗采用MM+VP(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长春新碱、泼尼松).结果 ①225例患儿3、5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79.0%、72.6%.②标危组3年预期0s率(87.6%)显著高于高危组(66.1%)(P=0.002).结论 ①早期采用中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和大剂量甲氨蝶呤进行庇护所治疗,可显著提高高危患儿的疗效,明显提高儿童AL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②高危组采用早期强化疗,加大甲氨蝶呤剂量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减低.③标危组患儿进行定期强化和增加再诱导次数可显著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细胞增殖活力与预后观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增殖性抗原表达情况,观察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结合仪细胞增殖性抗原CD71,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12名正常儿童和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骨髓细胞的表达率、观察8治疗前后增殖指数(LI)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早期白血病细胞及微量残留病监测的预后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诱导治疗第19天及血液学完全缓解(CR)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辨认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数及微量残留病监测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中的预后价值。方法以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5月31日进入ALLXH99方案的193例新诊治ALL患儿为研究对象。联合化疗第19天及诱导缓解治疗结束时行骨髓形态学检查以及血液学CR时用四色多参数流式细胞仪监测微量残留病。结果①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0.050与<0.050的患儿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42.59±14.28)%和(74.2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达血液学CR时骨髓存在形态学可识别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与此时无形态学可辨认的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患儿5年EFS率分别为(63.47±9.23)%和(76.41±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血液学CR时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10-4与<10-4的患儿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数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缓解治疗结束血液学CR时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10-4与<10-4的患儿22个月EFS率分别为(23.81±20.26)%和(94.44±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诱导治疗第19天骨髓原始、幼稚细胞数≥0.050在儿童ALL治疗中具有独立的预后价值;诱导治疗结束血液学缓解时 相似文献
18.
Ye QD Tang JY Pan C Xue HL Chen J Zhou M Jiang H Luo CY Wang JM Tang YJ Gu LJ 《中华血液学杂志》2011,32(12):840-843
目的 研究大年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临床与预后特征.方法 2005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采用ALL-2005方案治疗10岁以上的ALL患儿共67例,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点进行临床分组,并按分组治疗.对患儿进行临床特点、疗效及生存分析.结果 在67例大年龄ALL患儿中男40例(59.7%),女27例(40.3%),平均年龄12.3岁,中位年龄12.2(10.0~17.8)岁,进入中危和高危组的患儿分别为48例和19例.在诱导缓解治疗中,泼尼松窗口试验反应好和治疗第19天骨髓达M1的比例分别为83.6%和86.6%.有59例(88.1%)患儿在诱导第30~ 35天达骨髓形态学缓解,达缓解时间为(31.8±2.9)d,有微量残留病(MRD)标志的58例患儿中,42例(72.4%)在1个疗程后MRD <0.01%,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患儿出现MRD阳性,2例患儿接受骨髓移植治疗.共15例患儿复发,持续完全缓解至复发时间为(14.9±9.9)个月.大年龄ALL患儿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64.4±6.3)%和(74.1±6.1)%.单因素分析发现初诊时的高血清铁蛋白水平、伴有bcr-abl融合基因、窗口治疗反应差、第19天骨髓形态学非M1状态、第1个疗程结束时的骨髓形态学不缓解和MRD阳性与患儿预后不良呈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发现第1个疗程结束时骨髓MRD阳性与患儿预后不良呈显著相关性(RR =2.20,95%CI1.26 ~3.84,P<0.01).结论 ALL-2005方案对大年龄ALL患儿疗效良好,初诊时的血清铁蛋白水平、融合基因检测、早期治疗反应以及治疗过程中的MRD监测可以作为判断患儿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动态监测儿童白血病微量残留病(MRD)对指导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并完成诱导治疗的81例B-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初诊时用流式细胞术(FCM)筛选白血病细胞标志,随后定时随访.结果 81例患儿中80例诱导治疗获缓解,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76.80±5.70)%,其中标危组(89.40±5.90)%,中危组(66.99±13.60)%.81例患儿中68例筛选出特异性白血病细胞抗原作为MRD监测标志,13例未筛选出特异性白血病细胞抗原标志,两者5年EFS率分别为(79.10 ±6.20)%和(62.50±15.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治疗第35天MRD检测显示68例患儿中MRD阴性(残留白血病细胞<0.01%)52例,5年EFS率为(88.50±4.90)%;MRD阳性(残留白血病细胞≥0.01%)16例,5年EFS率为(42.10±2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MRD监测结果与危险度分层相关.诱导治疗第55天MRD监测显示,诱导第35天MRD阴性的52例患儿中,51例仍为阴性,1例阳性;而16例MRD阳性患者中14例(87.50%)转为阴性,2例仍阳性(后经加强治疗转为阴性).68例缓解患儿1年内MRD阳性9例(3例复发),1年后MRD阳性4例(2例复发),持续MRD阴性55例(4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态监测B-ALL患儿MRD,可判断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临床意义.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sequentially monitoring 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in childhood B-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B-ALL). Method Eighty one B-ALL cases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from January 2004 to December 2009. Leukemia cell marker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at diagnosis, then regularly followed-up. Results Of 81 cases, 80 achieved complete remission (CR) after induction therapy, 5-year event-free survival (EFS) was (76.80 ±5.70)%. Among them, the EFS was (89.40±5.90) % in standard risk group and(66.99 ±13.60)% in intermediate risk group. Eight cases were screened for leukemia markers for MRD monitoring and identified in 68; and 5-year EFS was (79. 10 ±6.20) % and (62.50 ± 15. 10) % (P>0.05, respectively). MRD detection at day 35 in induction therapy showed that 52 of 68 cases were MRD negative (leukemia cells < 0.01%), the 5-year EFS being (88. 50 ± 4. 90)% , and 16 were MRD positive (leukemia cells ≥ 0. 01% ), the 5-year EFS being (42. 10±20. 10)% (P>0. 05). Univariat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re was a correlation between MRD monitoring and risk stratification. MRD detection at day 55 showed that among the 52 day 35 MRD negative cases, 51 were still negative, 1 positive, among 16 day 35 MRD positive cases, 14(87. 50% ) turned negative, 2 still positive. Of the 68 cases, 9 were MRD positive within one year after CR (3 relapsed), 4 MRD positive after one year (2 relapsed) and 55 MRD negative (4 relapsed) (P > 0.05). Conclusions Sequential monitoring MRD can find out treatment outcome and adjust therapy in time.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