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设计将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拟行无痛胃镜检查的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组行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情况和效果、血气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5.22±1.46)min]和清醒时间[(14.61±6.18)min]均缩短,丙泊酚用量[(104.12±15.54)mg/kg]减少,麻醉优秀率(82.22%)高于对照组(62.2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后1min及麻醉中的HR、SBP、DBP低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低于对照组(24.4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苏醒快,不良反应少,综合麻醉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 相似文献
2.
<正>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镇痛药,主要特点是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可控性好。本院2011年9月—2015年6月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门诊自愿终止妊娠的120例孕6~10周妇女,按ASA评定等级Ⅰ~Ⅱ级,年龄19~38岁,体质量43~62 kg,随机分为2组。本研究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探讨合理安全的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择期接受无痛人流术的门诊患者80例,ASA Ⅰ或Ⅱ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观察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对照组),每组40例.记录注药前(T0)、注药结束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l min(T3)、苏醒时(T4)、离室前(T5)各时点的SBP、DBP、MAP、HR、Sp02,及复合麻药总量、麻醉苏醒时间、离室时间及麻醉后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等.结果 2组各时点的SBP、DBP、MAP、HR、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复合麻药总量少、麻醉苏醒时间短、离室时间短,恶心呕吐、嗜睡发生率低(均P<0.05).结论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时间短,离室时间短,麻醉苏醒后呕吐、恶心反应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无痛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R)组50例和芬太尼(F)组50例。F组先静脉滴注芬太尼2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以2~3 mg/(kg.h)持续泵入。R组先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μg/kg,同时静脉滴注丙泊酚1.5 mg/kg,随后瑞芬太尼以0.1μg/(kg.min)持续泵入,丙泊酚以2~3 mg/(kg.min)持续泵入。结果 R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少于F组;心率、平均动脉压呼吸抑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皱眉或肢动R组明显少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能够很好地满足宫腔镜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分析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选取门诊收治的203例实施无痛人工流产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与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利多卡因联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应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麻醉药用量及镇痛效果。观察组丙泊酚用量及追加使用情况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在无痛人工流产麻醉中应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减少了丙泊酚使用量,镇痛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无痛肠镜检查为门诊常见的诊疗方法。丙泊酚因起效快、半衰期短及苏醒快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日间胃肠镜检查麻醉[1],然而由于其药代动力学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给药者会判断错误,可能导致不合理用药、呼吸抑制增加、循环抑制增加、苏醒滞留时间延长等不良事件的发生[2]。作者自年月至年月通过评价不同的伤害趋势指标(Narcotrend index ,NTI)下无痛肠镜检查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时间及药物用量,来确立恰当的NTI范围以指导临床。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吴霞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7,6(9):56-56
1 目的
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联合镇静镇痛用于妇科无痛官腔镜检查,以观察其临床效果及适宜剂量,提高门诊无痛官腔镜检查的安全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中麻醉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57-58
目的比较丙泊酚分别联合瑞芬太尼、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的麻醉效果。方法60例需要无痛人工流产的病人随机分两组(A组和B组),A组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1~2mg/kg)与瑞芬太尼(0.5-1.0μg/kg);B组:丙泊酚(1~2ms/kg)与氯胺酮(0.2~0.4mg/kg)组,观察两组麻醉效果、麻醉、手术及恢复情况、循环和呼吸变化。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诱导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A组较B组呼吸循环抑制明显,血氧饱和度、心率、平均动脉压下降显著,呼气末CO2上升(P〈0.05)。结论两组镇静镇痛程度相仿,效果优良,均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但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应注意呼吸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100例麻醉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13
刘红梅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6,20(4):288-288
人工流产手术中,扩张子宫颈等操作,使患者难以忍受,过去单独应用丙泊酚麻醉,效果不理想,且用药剂量大,现我院将丙泊酚加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流手术,麻醉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术中麻醉效果进行系统的观察以评价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需行人流术女性患者75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1ng/ml组、瑞芬太尼2ng/ml组、瑞芬太尼3ng/ml组共三组,每组25例,观察麻醉和手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体动、呼吸抑制和术后腹痛情况等。结果术中瑞芬太尼1ng/ml组丙泊酚的总用量、术后恢复时间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2、2.13,P均〈0.05);术后呼吸抑制发生率瑞芬太尼1ng/ml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P〈0.05);三组体动发生情况及术后腹痛的发生情况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手术安全及术后恢复的角度而言,瑞芬太尼1ng/ml作为靶控输注的效应室浓度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1.
脑电双频指数、听觉诱发电位指数用于老年人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醚的不同呼气末浓度对老年患者脑电双频指数(B IS)、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及血流动力参数的影响。方法行气管内全身麻醉术的老年患者30例,ASAⅠ~Ⅱ级,在8%七氟醚、罗库溴铵,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插管后机械通气,调节挥发罐浓度,使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依次稳定在0.6最低肺泡气有效浓度(MAC)、1.0MAC、1.3MAC,每种浓度均维持15 m in,记录七氟醚呼气末浓度稳定在各点15 m in后的BIS、AAI、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值。结果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0.6MAC、1.0 MAC、1.3 MAC时的BIS、AAI、MAP、HR值与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1.0 MAC、1.3 MAC时的BIS、AAI值较0.6MAC时明显降低(P<0.01),而1.0 MAC和1.3 MAC时的B IS、AA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呼气末浓度在0.6~1.3MAC范围内,BIS、AAI、MAP随七氟醚浓度增高而降低,并呈显著的等级相关;HR与七氟醚浓度无相关性。结论 BIS和AAI可作为老年人七氟醚麻醉深度监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研究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复合喉罩技术用于老年患者下腹手术静脉复合全麻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斜疝修补手术的老年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通过维持AAI值于30±5左右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Ⅱ组仅凭临床经验来调节异丙酚的靶浓度值.观察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喉罩置入前(T1)、喉罩置入时(T2)、电切镜置入时(T3)、手术进行30 min时(T4)、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4分时(T5)6个时间点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AAI.记录丙泊酚和芬太尼的用量以及麻醉清醒时间,即停用异丙酚至术终患者改良镇静清醒评分(OAA/S)达4分时的时间.结果 Ⅰ组平均清醒时间为(8±3)min,Ⅱ组平均清醒时间为(16±5)min,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异丙酚的实际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T4时点Ⅰ组的AAI值明显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的SBP、DBP、MAP明显较Ⅰ组低.结论 AAI通过为麻醉深度监测提供量化指标,可有效应用于喉罩通气时的老年患者短小手术静脉复合麻醉,减少麻醉药物的过量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异丙酚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早期妊娠分成异丙酚组(Ⅰ组)和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组(Ⅱ组)各25例,观察两组用药总量、手术各时点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呼吸循环参数改变。采用A—LINE无创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AAI值。结果Ⅰ组异丙酚用量明显多于Ⅱ组;两组AAI值在给药后及整个手术期间均明显降低(P〈0.01),Ⅱ组AAI下降的时间及恢复时间滞后于Ⅰ组,Ⅰ组在术后7分钟、Ⅱ组在术后10分钟升至给药前水平;给药后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均有下降(P〈0.05);Ⅱ组与Ⅰ组相比,SpO2在给药后、手术开始时、手术1分钟及术后1、4分钟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在给药后、手术前4分钟与术后前4分钟SpO2降低(P〈0.05),Ⅱ组SpO2在给药后各时点无明显变化;Ⅰ组术中体动6例,Ⅱ组中无体动。结论AAI的监测更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与单独使用丙泊酚行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门诊Ⅰ~Ⅱ级早期妊娠需无痛人工流产术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2.5mg/kg持续静脉滴注60s,必要时追加丙泊酚0.5~1.0mg/kg;瑞芬太尼+丙泊酚组(RP组):静脉滴注瑞芬太尼1.0μg/kg、丙泊酚1mg/kg持续静脉滴注60s,随后静脉泵入瑞芬太尼0.1μg/(kg·min)。结果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满意,RP组苏醒时间短于P组,RP组体动反应、术中低血压发生少于P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麻醉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Salova EM Lubnin AIu Rylova AV Tseĭtlin AM Luk'ianov VI Shimanskiĭ VN 《Anesteziologiia i reanimatologiia》2011,(4):22-27
The study reports the results of monitoring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with BIS technology in 456 neurosurgical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neurosurgical pathology: sub- and supratentorial tumors, aneurisms,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spinal pathology, etc. BIS reflects hypnotic state of the brain during anesthesia in almost all the cases, except for bifon-tal surgical approach when sensor placement is impossible. BIS monitoring of the depth of anesthesia is most advantageous in the following cases: epilepsy surgery, spine surgery with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awake craniotomy, severe cardiovascular pathology, massive blood loss, neurosurgery in pregnant patient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用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监测全身麻醉深度时,诱导期出现脑电爆发抑制,对其应激反应及术后全麻复苏的影响,即探讨爆发抑制出现后对机体的近期及远期影响。方法在全身麻醉下行腹部手术患者40例,根据患者全麻诱导时是否出现爆发抑制分为2组:爆发抑制组(A组)和未爆发抑制组(B组)。于各时间点采静脉血测定血糖、皮质醇(Cor)水平。术毕复苏期记录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 min的镇静(OAA/S)评分情况。结果 9例患者全麻诱导时出现爆发抑制,占全部患者的22.5%,其中AAI最低值为3,均数为8,其余31例患者诱导期未出现爆发抑制。监测应激指标中,插管即刻(T1)的Cor值A组比B组有显著性降低,T1、手术开始即刻(T2)的血糖值A组比B组有显著性降低。在爆发抑制组内比较,T1、T2时点的血糖值比基础值(T0)比较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术毕复苏指标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全身麻醉诱导期出现脑电爆发抑制可以短暂的抑制患者的应激水平,0.5 h后即可恢复,对术后全麻复苏时间和复苏质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 (SSEP) were investigated under general anaesthesia in 12 patients with no history of previous cerebral disease. With the commonly-used stimulation of the median nerve on the wrist, conduction from the homolateral Erb's point, and contralateral conduction from the mastoid and sensory cortical area, SSEP were registered during the first 100 msec. after the stimulation. Latency period, shape and amplitude of the spinal and subcortical components and early cortical potentials (N 20, P 28) show no change, whereas the consecutive negative and positive cortical SSEP show a definite change in shape and latency period. No change was registered in somatosensory impulse conduction and early cortical response under general anaesthesia and these can, therefore, be used during neurosurgery as a parameter for the control of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function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