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的忽视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陕西省7个城市社区的683户有3~6岁儿童的家庭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的总忽视率为32.5%,总忽视度为42.5,忽视总分值为154.9,与2002年全国的调查结果相比,总忽视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总忽视度与忽视总分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男、女童在忽视率和忽视度上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年龄忽视率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岁组儿童的忽视程度与3岁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从不同的忽视层面来看,陕西省儿童在身体和安全层面受到的忽视较多,而在教育、身体、情感层面受到的忽视较重。结论 陕西省3~6岁城区儿童的忽视状况较全国更为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九区3~6岁儿童的忽视状况。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主城九区18个街道的1316名3~6岁儿童,运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常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忽视层面(身体、情感、教育、安全和医疗)的忽视率与忽视度进行统计学描述与检验。结果重庆市主城九区3~6岁儿童总忽视率为22.95%,总忽视度为39.56±7.19,不同性别、各年龄组间儿童在忽视率和忽视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儿童忽视的5种类型中,忽视率为5.09%~10.64%,其中安全与身体忽视的频率较高,分别为10.64%与9.50%;忽视度为36.94~41.24,教育、身体忽视的强度较大,分别为41.24±10.43与39.81±9.32。除各年龄组儿童情感忽视度外,5种类型的忽视率与其他4类的忽视度在各年龄组及男女童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同时受忽视种类发生率在不同性别与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儿童均以单项(即只在5种忽视种类的任何一种)受忽视为主,发生率13.68%,构成比59.60%。结论重庆市主城九区3~6岁儿童受到忽视的频率与强度均处于一般水平,除情感忽视强度外,不同性别、各年龄的儿童受到忽视的频率和强度相同。儿童安全与身体受到忽视的频率较高,教育、情感受到忽视的强度较大。所有儿童均以单项受忽视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银川市城区部分托幼机构3—6岁儿童忽视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银川市城区4所幼儿园的1128名3—6岁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银川市城区部分托幼机构儿童忽视总发生率为24.4%,总忽视度为41.5;男、女童及不同年龄组儿童总忽视率、总忽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儿童在情感忽视率及忽视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岁组儿童情感忽视率及忽视度最高、最重,3岁组儿童最低、最轻。影响儿童忽视发生率和忽视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有父母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收入减少等。结论银川市城区儿童被忽视现象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东省珠三角城市3~6岁儿童忽视状况,为相关部门采取防治儿童忽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中国3~6岁城区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调查广东省珠三角10个城市25所幼儿园的2 581名3~6岁儿童家长。结果广东省珠三角城市3~6岁儿童总忽视率为35.31%,总忽视度为42.22。男、女童的总忽视率分别为35.83%和34.35%,总忽视度分别为42.86和41.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在身体和教育层面的忽视率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在情感、安全、医疗层面的忽视度均高于女童,而女童在教育层面的忽视度高于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在各层面的忽视率和忽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6岁儿童在各层面的忽视率和忽视度均最大,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家庭类型的儿童在教育、情感、安全层面的忽视率及身体、教育、医疗层面的忽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东省珠三角10个城市儿童忽视情况有其特殊性,更应该引起相关部门和家长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市某城区36岁儿童龋病现状及影响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防治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随机抽取1 592例36岁儿童龋病现状及影响龋齿的相关因素,为学龄前儿童防治龋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诊断标准,随机抽取1 592例36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592例儿童龋病情况,患龋齿率为57.16%,龋均为2.67,5岁组儿童患龋齿率较高为66.88%,不同性别患龋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男童高于女童,不同年龄段患龋齿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城区36岁儿童进行龋齿检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1592例儿童龋病情况,患龋齿率为57.16%,龋均为2.67,5岁组儿童患龋齿率较高为66.88%,不同性别患龋齿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P<0.05),男童高于女童,不同年龄段患龋齿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本城区36岁儿童患龋齿率较高,应加强儿童预防龋齿的健康教育宣传力度,坚持早晚刷牙,少吃甜食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深圳南山0~2岁儿童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Z评分法、NCHS标准评价儿童营养,检测血红蛋白和血Cu、Fe、Zn、Ca、Mg、P,问卷调查有关社会环境因素。结果 深圳南山0~2岁儿童营养不良率为8.08%。常住儿童与暂住儿童营养不良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儿童户籍是否常、暂住,膳食结构中谷类食物量,婴儿期是否母乳喂养。儿童年龄与贫血患病率间存在一定线性依从关系(P<0.01),暂住与常住儿童贫血患病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尸<0.05)。235名儿童的血Cu、Mg值均正常,而儿童缺Ca、Zn、P、Fe的发生率分别为71.06%、54.89%、22.12%和6.8%。结论 我区0~2岁儿童营养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暂住儿童更是高危人群。我们在重点营养干预同时,要注意改善整体儿童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宝山区1~6岁儿童肥胖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山区系城乡一体地域 ,儿童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与其他市区地域有否变化值得调研 ,在市儿保所专题组指导下我区在 2 0 0 2年 5月 15日至 6月 30日之间对全区集体机构中1~ 6岁儿童开展定期体检及肥胖儿童调查 ,对检出肥胖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发现儿童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为防治和降低本区儿童肥胖发生提供依据。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宝山区集体机构中 98所托幼机构 1~ 6岁儿童共计 2 12 11名 ,其中男童 10 916名 ,女童 10 2 95名 ,健康查体排除临床继发性肥胖疾病 ,对所有儿童进行体重身高测量 ,并对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6岁儿童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进行屈光状态检查的200例3~6岁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屈光状态检查结果,将患儿分为屈光正常组与屈光不正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和可疑影响因素,并对导致屈光不正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例3~6岁儿童中检出屈光不正75例,检出率为37.50%(75/200),其中12例近视,39例远视,24例散光;屈光不正组母亲吸烟、近距离用眼量大、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3 h、未定期体检、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占比均高于屈光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父母屈光状态、母乳喂养占比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吸烟、近距离用眼量大、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3 h、未定期体检、每天户外活动时间<2 h均为影响3~6岁儿童屈光不正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母亲吸烟、近距离用眼量大、每天电子产品使用时间≥3 h、未定期体检、每天户外活动...  相似文献   

9.
探析3~6岁儿童龋齿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国能 《中外医疗》2008,27(19):175-176
目的 调查影响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为儿童龋病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翻定儿童龋齿相关因素调壹表,对本院接诊的300例3~6岁龋齿儿童的志龋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儿童的龋齿病与父母的文化程度、饮食卫生习惯、家庭经济收入以及维生素D等因素有关.结论 加强口腔保健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口腔卫生习惯,是防治龋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陕西省9~11岁农村儿童忽视状况。方法: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中国9~11岁农村儿童忽视状况评价问卷》对陕西省三个地市685名9~11岁儿童进行调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不同年龄、性别、家庭类型、忽视层面、是否为留守儿童的忽视率、忽视度进行统计学描述及分析。结果:陕西省9~11岁儿童总忽视率为58.1%,总忽视度为44.77。男童社会忽视层面的忽视率(11.20%)高于女童(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同年龄及性别各忽视层面的忽视度与忽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儿童所受忽视以单项忽视为主(19.5%)。单亲及再婚家庭中儿童忽视率较高(82.6%,75%)。留守儿童身体忽视层面的忽视率(29.5%)高于非留守儿童(20.6%,P<0.05)。结论:陕西省9~11岁农村儿童的忽视状况较全国更为严重,应该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茂名市6~12岁儿童遗尿症患病率及患病特征,探讨其对患儿学习成绩和性格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茂名市抽取6~12岁儿童及家属,通过微信问卷法对儿童遗尿患病率进行调查,数据分析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比较。结果:实际回收有效问卷为1 153份,有效问卷率为72.06%。其中,男643例(55.77%),女510例(44.23%);有遗尿症者50例(4.34%),包括33例男童(5.13%)和17例女童(3.33%)。8~10岁儿童总患病率最高,约5.41%。男童中6~8岁儿童患病率最高,约6.10%;女童中8~10岁儿童患病率最高,约5.36%。各年龄段男女儿童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童与女童在患病程度上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遗尿症儿童相比,有遗尿症患儿的家庭遗传史、疾病史、睡前干预(包括睡前排尿训练、睡前减少水分摄入等)等占比明显增高(均P<0.05);学习成绩明显降低,性格明显较自卑、内向,易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均P<0.05)。遗尿症患儿就诊率约40%。结论:茂名市6~12岁儿童中男童遗...  相似文献   

12.
马茂忠 《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119-119
碘缺乏病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人体碘营养不良所产生的一组涉及智力水平和健康质量的相关疾病的总称。天水市碘缺乏病病区主要分布于贫困边远的农村地区,2003年全市达到了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为了解我市城区儿童碘营养状况.我们于2003年3月对3所城市小学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3~6岁儿童家长的儿童忽视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为进行防治儿童忽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广东省东莞、惠州、中山、佛山四市3~6岁的儿童家长621人进行儿童忽视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调查。结果仅5.4%听说过儿童忽视也知道内容;55.9%以前从来没有获得过防治儿童忽视的知识;90.7%~97.4%的家长愿意接受、需要和认为应该进行防治儿童忽视知识的教育和宣传;91.0%愿意为防治儿童忽视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对孩子经常有的行为依次是:温情、理解(72.4%)、严厉(48.6%)、责骂(43.3%)、过度保护(19.6%)、拒绝(18.2%);对孩子从来没有的行为依次是:恐吓(65.2%)、过分干涉(50.5%)、惩罚(38.7%)、过度保护(37.4%)、否认(29.7%)。他们认为儿童忽视主要发生在以下地方:家庭(78.3%)、幼儿园(61.0%)、公共场合(40.3%);认为保护3~6岁儿童的责任应在于家长(95.3%)、幼儿园老师(76.7%)、相关机构(39.4%)、政府(29.9%);认为目前防治儿童忽视的教育未普及的可能原因是政府、社会不重视(59.9%)、没有成立相应的专业机构(57.8%)、家长或老师本身缺乏相应知识(57.4%)、社会、医疗和教育机构宣传不力(47.4%)、宣传形式和内容不佳(40.7%)、没有相应的立法(37.3%)等;同时95.4%的家长呼吁应该成立相应的防治儿童忽视的机构、法律援助机构或立法保护儿童。结论 3~6岁儿童家长儿童忽视相关知识严重匮乏,相应的健康教育远远不足,而家长态度是肯定的、对其需求迫切,但现实与需求相差甚远。应加强健康教育,注意家庭、幼儿园是健康教育的重点,同时呼吁政府、社会、家长、老师应关注防治儿童忽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市京广路街道3所幼儿园选取257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并向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口腔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现141例患龋儿童,患龋率为54.86%。3~6岁各年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刷牙年龄<3岁儿童患龋率低于年龄≥3岁儿童,每日刷牙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刷牙次数≤1次儿童,每日甜食摄入次数≤1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3次儿童,家长重视口腔健康儿童患龋率低于家长不重视口腔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与年龄、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每日甜食摄入次数、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以及家长重视口腔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口腔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铅中毒是21世纪儿童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是当前最关注的课题.铅在体内无任何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6.
膳食调查是评价托幼机构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膳食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大庆城区集居儿童进行膳食调查,以了解大庆城区集居儿童营养素的摄人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4岁~6岁儿童龋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儿童龋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965名4岁~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统计患龋情况.结果:在965名儿童中,患龋率为40.93%,男性稍高于女性.各年龄间龋患率和龋均均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上升.晋城市处于高氟地区,市内开展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比较多,因而与国内同年龄的龋患率相比有所降低.结论:对儿童牙齿进行必要的预防保健教育宣传,定期检查,可降低龋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8.
耿玉霞  赵慧 《中原医刊》2006,33(16):41-42
目的对河南省信阳市3~5岁城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进行调查,了解我市儿童体格发育状况,并获得基本数据资料,由此分析我市儿童体格发育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由儿保医师到幼儿园对儿童逐个进行身高、体重、皮下脂肪测量,对体重不足和超重的孩子进行血脂、血压等检查,并对家长进行儿童营养问题问卷调查。结果311名儿童平均身高增长5.44%,体重增加12.9%;肥胖儿童为13.82%,体重不足儿童为3.85%。体重超标儿童的血脂增高占14.2%,血压高于正常占9.1%,血糖异常占3.9%。结论本市城区内儿童营养问题中以肥胖问题为主。喜食快餐和油炸方便食品、食欲好、进食速度快、活动量少是导致我市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家庭因素对2~6岁儿童龋齿患病的影响。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深圳市辖区6所幼儿园1610名2~6岁儿童进行龋齿的家庭影响因素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后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辖区6所幼儿园1610名儿童患龋率为51.68%,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睡前进食是龋齿发病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使用含氟牙膏、儿童乳牙蛀牙家长处理方式、饭后漱口对预防龋齿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P〈0.05)。结论深圳市辖区附近的儿童龋患率较高,应该主要从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睡前进食3个危险因素着手开展预防工作,同时要注意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使用含氟牙膏、儿童乳牙蛀牙家长处理方式、饭后漱口等,这对降低龋齿发病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市6~11岁儿童行为问题发生情况,探讨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调查结果。结果6~11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6.2%,无性别、年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因素为:父母对子女的了解程度、城乡、父母婚姻状况及父母对子女的管教方法等。结论家庭环境因素对6~11岁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改善家庭环境对降低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